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385-地球一奔 >

第7章

5385-地球一奔-第7章

小说: 5385-地球一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大家拍拍肚子表示满意,总算捞了个小半饱嘛,只能如此。饮料要另加钱,于是我拿瓶子到卫生间灌满了水。    
    翻译杜力刚告诉团长,本地居民告诫我们晚上车子不要停宿,常有带枪抢车者出入。于是我们的车队把所有警灯开着连夜赶路,大家都提高了警惕,我们宿营车人多,我把从乌兹别克斯坦市场上买的那个近10斤的西瓜开了,宿营车上的我们放开肚皮狠命的吃西瓜,结束了我们第一顿洋餐。这下真是饱极了。


《地球一奔》第二部分土库曼斯坦(二)

    ⒉、阿什哈巴德经历沙尘暴    
    1998年9月25日 晴 阿什哈巴德    
    一夜平安无事,清晨9:20,我们到达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    
    没想到刚进城就被交通警察拉住检查,说是我们入境证没有到首都的标注,因此要求我们返回原路走人,也就是说,不准我们入阿什哈巴德。    
    一直被扣至中午11时,警察同意车队先停到中国驻大使馆,到大使馆就见大使馆正派人准备到关卡处领我们呢。团员们与大使握手见面,然后回车洗漱待命。团长领人到警察总署办完手续回来说被罚款80万马纳特,(1美元兑换5300马纳特)。    
    不管怎样,大家兴高彩烈地在大使馆各处走动,如同到家一般。    
    为了使大家更高兴,我又被分配去做饭,本来不该我们组做的,在大使馆的地下室厨房里,我看了看环境及我们的材料,决定做云南的洋芋焖饭,等洋芋削好皮,我把它们滚刀成块状,然后烧锅,倒油炒至半熟,掺水倒进淘好的米,盖上锅盖。    
    使馆的厨子关师傅一直在旁边看着我,并不时地问,你这饭能熟吗?显然他很担心我能否做熟全团二十个人的饭。这使想起我在丽江地区地方志办公室当主任时,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在丽江开,所有日程安排由我们负责,去玉龙雪山的午饭是在山腰的白水河畔野炊,总共有100多人吃纳西有名的铜火锅“鸡啄豆腐”。省里管后勤的那位老先生老是悄悄跑到我跟前说,没问题吧?可别吃不上饭。我作了多少次肯定的答复,他还是很担心的样子,我索性不理他。    
    那顿饭大家吃得是连声夸赞,时隔多年,只要一见到我就首先提到我请大家吃的那顿“鸡啄豆腐”。说实话,纳西妇女无论是家里家外,红白喜事,主宰着掌勺大权,不要说百把人的饭,象有的大家族办白事,来吊丧的客人是无法确切估计的,可能来百来人,也可能来千多人,大厨师的任务就是审时度势,准备好发丧那天的酒席,假如人多了饭菜不够,那厨师就会永远被人耻笑,抬不起头来。因此,纳西女人们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生活本领,绝对不能被人耻笑,也从没听说过客人吃不上饭的事情发生过。    
    作为纳西女人之一的我,虽然最多只掌过20桌酒席的勺,但也是天生血液中流着前辈们的聪明才智嘛,哪能做让人耻笑的事呢?    
    说话间,饭好了,我首先盛了一碗恭敬地送给关师傅,他客气了一番接过去吃了一口,接着盛赞之词就出口成章,我很得意地听着关师傅的称赞,心里很受用,人总是喜欢被赞扬的,特别是大使馆的厨师,一般的人能来吗?更何况,听说这关师傅是在北京做过国宴的大厨师哦!那可是专业水平的称赞哦!    
    下午7:20时,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全体团员身着深蓝色裤子,红色短袖T恤团服,列队步入位于阿什哈巴德经济开发区中心位置的一座豪华酒店中,还在很远的路上,就能看到几个很大的汉字“亚洲宾馆”。    
    在阿什哈巴德华人及本地官员、艺术家的列队欢迎中,我们走进一个大厅,欢迎仪式是英式的,大厅的一角放着一列的酒水饮料及果品点心。中国驻土大使龚猎夫首先讲话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然后是华人代表及团领导讲话。    
    正式仪式结束后,是中土文化交流,土库曼斯坦文化部的官员介绍了几位该国著名画家,我团的张宝华、傅书中画家也作了介绍,然后是张老师现场作指掌纹画表演。照例赢得一阵阵掌声。    
    土库曼斯坦的画家给我的留言卷上画了一匹马,龙飞凤舞地写上签名。他说,骏马是土库曼人民最喜爱、最受尊崇的神物,希望我们象骏马一样勇往无前。    
    仪式结束,全团分男女分别被带去洗澡,这几乎是所到地大使馆款待我们方式之一,我们觉得比安全更重要,只是男人们去洗士耳其桑拿,而郭强我俩只能在一位使馆女同志的卫生间随便洗洗。我们的车队就在宾馆的大院中停泊。    
    土库曼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西南部的内陆国家,历史上曾被波斯人、马其顿人、突厥人、蒙古等征服。15世纪土库曼民族基本形成。19世纪60年代末和80年代中,部分领土并入俄国(外里海)。1991年10月27日宣布独立,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土库曼斯坦是一个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石油、天然气为支柱产业,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天然气为21万亿立方米,石油探明储量为120亿吨。但由于输出的管道问题,这些丰富的资源也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一样,还沉睡在地下待开发。    
    土库曼斯坦也是一个高福利、高补贴的国家,这我在北京办签证时就听跑中亚一带的华商谈论过。据说国家收入一半以上用于社会保障及福利。水、电、天然气、盐继续实行前苏联时代的政策,按人定量免费供应,并向低收入的居民低价定量供应面粉、肉类、黄油、食糖等副食品。交通工具的票价也很低,实行医疗保险制度。


《地球一奔》第二部分土库曼斯坦(三)

    1998年9月26日 晴 阿什哈巴德    
    很早,我就起来在门前那条宽30米的柏油马路上跑步,路两旁是一栋栋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全都是新崭崭的,使人感到象在中国某个城市的经济开发区。    
    回来后碰到大使馆商务参赞夫人,昨晚我们女的就是在她家洗澡,商务处在亚洲宾馆租了房子。    
    参赞夫人很热情,告诉我,亚洲宾馆是中国人在阿什哈巴德经济特区中的独资项目。经济特区就是我们我们看到新崭崭的这一片,在阿什哈巴德城外,被称为新区,在开发区中,政府给予外来投资者以免税及种种优惠政策,因此阿拉伯国家及中亚邻国来投资者较多。    
    参赞夫人指着远处的山告诉我:你看,那天山脚下的建筑就是总统官邸,这里离边境只有28公里。我们经常在早上或下午遇到总统自己驾车上下班。我问有没有警卫?她说当然有了,前面有警车开道,但总统总是喜欢自己驾车的。    
    听说有警车,我为总统的担心减少了一些,但望着远处那座孤零零的总统府,我又担心起来了,我想,国境线也许就在天山的那一边,万一敌人入侵,居高临下,总统府可就遭殃了,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时就听说,之所以迁都是因为阿拉木图离边境线太近。土库曼斯坦倒好,连总统府都敢建在离边境只有28公里的山脚下,我一下子对总统的勇敢和平民化风格敬佩起来。    
    使馆的小宁分到我们这个组领我们去拍市容市貌。    
    阿什哈巴德意思是可爱的城市,但我在国内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到了土库曼斯坦后才记住了这个名字,她的人口为55万。一进城,满眼都是新建筑,这是因为1948年10月7日它遭受了一次大地震,全城仅剩一座建筑,也同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一样是前苏联15个加盟国统一帮助重建的城市,也是用水装点的城市,但阿什哈巴德的城市感觉不如塔什干,听说塔什干在重建时,在城市布局,绿化美化,舒适性方面严格规划和统一步调都吸取了阿什哈巴德重建时的经验,使塔什干新貌不同凡响。但阿什哈巴德也是一座水的城市,虽然赶不上塔什干的喷泉多及花样翻新,但满城都是喷泉,据说,水取自卡拉库姆运河,这条运河则与阿姆河连接,我想,光城市每天的喷泉运转费中仅使喷泉向上空喷水就要花很多钱吧?    
    我们乘车欣赏着街道的风景,几乎每一分钟每一米都能见到总统肖像的微笑。在他微笑的注视下,我们到了市中心的公园,这里最著名的,首先被介绍的是在一面壁上的浮雕,那就是母亲纪念碑,据说是为总统萨帕尔穆拉特·阿塔耶维奇·尼亚佐夫的母亲而建。    
    总统的父亲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牺牲。母亲把儿子培养成总统可见不是一般的女性,定是历经千辛万苦,而且教子有方,慈爱与严厉于一体。1948年那次大地震中,母子共同遇难,所幸的是,儿子被人从死人堆中挖了出来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心爱的儿子。这使我想起丽江1996年2月3日那场大地震,假如不是老天有眼,使我们一家三口恰好摔在离坍塌1米的地方,否则也将被人挖出尸体。我记忆最深的是,我在丽江古城中采访死了好几个人的一个大院,伤心的男人说,他们一家三口也被倒塌的房屋埋住了,幸而沙发给他们留了一点能呼吸的空间,他们彼此呼唤着,拥抱着,而来抢救的老父亲边喊着女儿、女婿、外孙的名字,边拼命地刨士,双手血淋淋地也不知疼痛。女儿答应着父亲的呼唤,但渐渐地,孩子不哭了,女儿没声了,最终刨出来的只是奄奄一息的女婿。死而复生的女婿醒过来得知爱妻爱子已离他而去,当时就一头撞向墙上。    
    大灾难给劫后余生的人带来了永不磨灭的记忆,从母亲纪念碑,不仅能看出总统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也是对在大地震中丧生的千百个母亲及死难者的深深哀悼。我默默地低头默哀,同时也在心中为1996年丽江293名死难同胞深致哀念之情。    
    我们离开了母亲纪念碑,又到总统府,清真寺,综合市场拍摄。    
    总统府很森严,不允许外人靠近,连拍照都不允许,我想拍一张照片,远远地,还来不及按快门就被一个守卫不知从何处冲出来制止了,我们只好撤离。    
    城中的清真寺是一组规模宏伟的建筑,也是最有特点的建筑。占地面积约有几十亩地,大门是关闭的,我们只好围着它绕了一周,据说它原来是清真寺,后来莫明其妙地死了7个人,没有人敢去做礼拜,最终改成了宗教学院。不知现在是否开学,里面静悄悄的,只有一两个着长袍、留着长胡子、包头巾的男子偶尔在院子中走动。清真寺无论是寺内寺外,都是绿树成荫显得很静雅。    
    最有意思的是综合市场,更象一所学校或博物馆,因为它的造型很有民族特点,或者说很别致。    
    阿什哈巴德虽然极少下雨,但多水,也就是阿姆河的水,因此盛产各类水果、蔬菜,而且价格便宜,这是我们一到后首先获知的。综合市场是几个很大的大厅,分上下两层,各大厅又相互通连,第一个大厅主要是鱼禽肉蛋之类及农副产品,第二个大厅主要是水果市场,这里不象第一个大厅那样喧闹,这里显得干净、明快,一间挨一间的摊位,五彩斑斓的各种水果猛一看就象是花店中人造摆设水果一样,红苹果透着黑红色的光,绿苹果则青翠欲滴,十分可爱,葡萄的品种就更多了,有大有小,有红有紫有绿有白,还有好几种水果,我见都没见过,哪怕在图片或书中,问陪同人员,就连他也闹不清叫什么,土库曼语的叫法,我们是一个也没记住,而且,我们的心思也没放在这上,因为,从一进大厅第一个摊位开始,就有男女老少摊主走出来拉你尝他们的水果,你买不买似乎他们根本不在乎,似乎他们只在乎品尝他们的水果,然后看顾客满意的样子就满足了,他们实在是热情万分,结果,我们就一路尝下去,还没转完一小半就往肚子里填塞进了几十种水果,还没有吃苹果之类的大家伙,否则肚子非撑破了不可。这里的水果以甜居多,略带酸味,脆生生的,嫩央央的,皮薄、肉厚、汁多、味美,口感特别好,外观也非常漂亮,实在令我们欲罢不能,平常我是不太喜欢吃水果的。遗憾的是,市场太大,东西太多,我们只好走马观花,最后干脆就望而却步了,因为我们都晕水果了,我问了几种价格,葡萄1500马纳特/公斤,西红柿2000马纳特/公斤,菠菜1000马纳特/公斤,李子6000马纳特/公斤,土豆1500马纳特/公斤,胡萝卜1200马纳特/公斤,每种折合人民币几毛钱,同我们云南最便宜的同类价格相比,有的还要便宜两倍,难怪使馆的女同志老是推荐我们买水果。    
    我买了一公斤的里海咸鲟鱼干,这种鱼我小时在苏联小说中多次读到过,知道它很有名,但从来也没有想到过有一天我能有幸见到它,当然,对于给我美好印象的鲟鱼,特别是来自那著名的里海的鲟鱼,一见面就以“吃”这种残忍的方式接近它,使我内心很不舒服,但团友们劝我最好备一些,他们买了好几公斤,我寻思了半天,马上就要进入中东的大沙漠了,巧克力和水我都备了一些,其它的找不到更合适的食物,万一遇上人说人怕的沙暴怎么办?所以,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对不起我可爱的鲟鱼了,鱼贩子割了一小块让我尝说是味美极了,我放到口中嚼了一下,妈呀,又腥又咸,咸得要死,真正的死咸死咸的。鱼贩看我反悔,马上包好递将过来,再说了这鱼肉根本看不出它就是鲟鱼,因为看上去,它不过是一些肉而已,整条鱼很大,已被分割成很多小片了,于是我就只好对不起鲟鱼了。    
    说沙暴,沙暴到。就在我们回到经济开发区时,我偶然抬头,只见离我们约一里外的科佩特山头翻滚着一片黄烟,缓缓地向着我们方向翻滚着,把山和所有的一切都吞没了,很像美国电影《龙卷风》中的境头。我赶紧询问陪同的小宁,小宁抬头一看忙说:不好,我们遇上沙暴了,快走,快回去。我说,这多难得呀,能拍些好镜头和照片,我不去,你们回去吧。我想离驻地不过5分钟的路,我自己也能找回驻地,看上去沙暴也不可怕。    
    大家一致反对道,别开玩笑,说拍出来的的镜头就好像焦距不清的样子,而且风沙会把镜头打坏,根本拍不了,说不定它就是龙卷风呢!眼看沙暴一点点逼近,我也只好随大家一起跑回亚洲宾馆。    
    一进屋,我们大叫沙暴来了,宾馆的人一听连忙叫人关门窗。可是还来不及关好窗,沙暴已经到了,狂风挟着砂石打得门窗乱响,玻璃碎声大作,大厅里顿时灰尘弥漫,很象《西游记》里妖怪来时的景象。好家伙,没想到看上去慢悠悠移动的黄烟竟有这么大的威力,幸而我没有固执已见,否则在沙暴中万一碰上横飞来的石块木棍什么的岂不遭殃了?    
    跟天灾实在开不得玩笑。    
    我们都不敢靠近窗子,尽量站到屋中央,屋子显得很暗,只有灰黄色在窗外闪烁,幸而,沙暴时间只不过几分钟,否则我想,宾馆要受很大损失了,使馆的陈明至大姐告诉我,这样厉害的沙暴是很少见的,他们也没遇过几次。看来我们这趟注定要遇上一些少见的稀罕事儿啦。    
    自从人类农业文明开始,在人类大规模利用自然生态拓荒恳殖的增加粮食的产业,无限制的从大自然那里榨取土地和水,最终酿成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据说影响最大的就是在美国和苏联的“黑白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