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姓封王-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先生~~”徐绍并没有直接称呼他的官职,其意图就是不想让他有心里包袱。
戴梓抬头一看,微微眯起了双眼:“你就是他们的老板?”
“没错,这几个月来让戴先生受苦了,徐绍在这里给你道歉了。”徐绍半躬身子,算是赔礼。
戴梓也明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见这个主人如此,连忙扶起徐绍,恍惚之间,他感觉徐绍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但一时就是想不起来,于是随口问了问:“你叫徐绍?那个徐绍?”
“有关系吗,听说戴先生已经制造出了第一支样品了,可否容徐某看上一看。”
戴梓点了点头,递过手中的连珠火铜,徐绍接过一看,样式和现代的冲锋枪虽然有些不同,却也与异曲同工之妙,当下欣喜若狂,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有二十八个小孔,孔内塞满了火药,一时情不自禁的徐绍端起连珠火铜,瞄准不远处的一座石木雕像。
“碰”巨大的响声震的在场之人一阵耳鸣,由于是在地下室,回音比较大,包括戴梓在内的所有人都感觉头晕目眩,有点招架不住,徐绍恍恍惚惚之间发现那座雕像的头颅已经被削去,耐着性子又连续开了几枪,整座雕像已经面目全非了,当然在场之人也已经站立不稳了。
“后震力太大了,手都感觉有点麻木了。”徐绍放下连珠火铜微微说道。
“这件事我也曾多番思考,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火药,可除了火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所以这也是一直困恼我的难题啊。”
“火药?对了,你看这样行不行,利用薄金属片,将火药装进去,然后封口,在塞进火铜里面,那样不就可以了吗?既安全,威力也要大的多。”徐绍突然想起现代的子弹,兴奋的说道。
戴梓一时没有听明白,诧异的看着徐绍,徐绍见自己解释的不够清楚,拿了纸、笔在桌子上匆匆画下了现代子弹的模型,同时还简略花上了现代冲锋枪的样子,交到戴梓的手中:“你看像这样改造一下,会不会更好一点?”
戴梓皱了皱眉头,仔细观看起来,徐绍心里也很紧张,如果真能制造出来,那就是现代式的武装了,组建出来的一支军队将何其强悍,但他对于枪支并不熟悉,更谈不上专攻了,眼下也只有等戴梓反应过来,再做决定,毕竟他才是这方面的专家。
良久之后,戴梓拍案而起,大喜道:“天才,真是天才啊,如此制造出来的连珠火铜威力至少能提高两倍以上,杀伤力加倍、反震力减半,秒,实在是妙。”
“那先生可否制造出来呢?”
“得需要时间,如果可以的话,我保证一个月内可以赶造出来,不过有一件事还请直言相告,你到底是什么人。”
“告诉你了,徐绍。”
“还有呢?”
徐绍见戴梓如此看着自己,想到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是那种愚昧的忠君思想,当即笑道:“闽浙总督徐绍,之所以让戴先生制造连珠火铜是用来对付叛匪用的,当然了,这件事朝廷并不知晓,否则不仅仅先生无法完成宏愿,徐绍私自将你带到这里来,也是犯了死罪。”
“明白了,你要多少。”
“嗯,先生能在两个月之内制造三千支连珠火铜,十万发子弹出来么,人手不够本督可以提供,你要多少,本督提供多少,原料问题你更不用担心,三千绿营兵随时待命。”徐绍一口气说完,看向戴梓那复杂的眼神,紧接着说道:“时间不等人人呐,先生还不知道吧,东南五省红灯教举旗反叛,眼看盛京的八旗旗主就要带兵入关,当年八旗军屠城之举不能在重演了,所以本督唯有尽快平定叛匪,才不至涂炭生灵。”
“好吧,总督大人。你现在安排三百名力工进入这里,同时还要铁矿一万,铜矿一千,白银黄金各一千两。”
“可以,其他的还需要什么?”
“难道总督大人就不好奇老夫要金银干什么吗?”
“我相信先生,也请先生相信我。”徐绍微微一笑,伸出一双手,戴梓一愣,奇怪的伸出一只手,徐绍握住戴梓的右手,两人似乎心有所触,同时会心一笑,一七一四年八月中旬,在风云山庄的地下室,两个日后决定天下局势的男人进行了一个跨世纪的友好握手,从那以后,但凡朋友见面,皆以握手示好代替了各种繁杂的礼仪,甚至在以后交战双方和谈之际,也是采取这种方式,徐绍与戴梓也因此被后世称为“新一代礼仪开创者。”
***************************************
康熙五十三年九月初一,康熙皇帝对于徐绍请缨出战的奏折留中不发,同时下旨,徐绍停职待用期间仍干涉政事,此为擅权干政,责两江总督国泰亲赴浙江传旨,夺去徐绍双眼花翎、黄马褂,由正六品降职从七品安阳候补知县,同时派遣正黄旗都统安格奇为杭州将军,统领闽、浙、粤三省驻军,剿灭红灯教叛匪。
同年十月初,安格奇求胜心切,于泰安府遭红灯教叛匪埋伏,所领六万剿匪大军损三万,两万溃败不知所踪,仅带领一万残兵退回浙江。康熙皇帝闻言大怒,下令将安格奇革职查办,押解进京领罪,西南边陲、川、湖、广五省占据战乱不休,朝廷三十万大军被困其中,分身无力,东南沿海五省又连连告败,朝野上下,无一人敢在领兵出战,同年十月十八日,败军之将安格奇因贪功心切,导致王师打败,斩首于午门。朝野上下此时更是人心惶惶,此时此刻,以浙江提督林泰为首的东南五省提督、总兵、都统联名上奏,请求由前任闽浙总督徐绍亲自挂帅,统领五省兵马,剿灭红灯教。
直到此刻,满朝文武大臣才想起那个两个月前请缨出战却遭皇帝以及公卿大臣合议在遭贬斥的徐绍,此刻的大清王朝除了调遣八旗军入关以外,早已杯水车薪,纵观局势,也唯有重新启用徐绍这个东南大财主兼带有军阀性质的没落文官,徐绍虽为文臣,但在当初出任浙江巡抚之际剿灭三万海匪,居功至伟,于是由康熙皇帝、亲王贝勒、三公六部九卿共同商议之后,决定重新启用前任闽浙总督徐绍。
最终以康熙皇帝乾坤独断之权决定,加封徐绍为东南大总督,总领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江苏(战事祸及江苏)五省军政大权,五省所属兵马全部由东南总督一人节制。
起初无论是亲王贝勒还是三公六部九卿的官员们纷纷反对,如此权利交给徐绍,让他们担忧不已,首先徐绍是一个汉人,在这些满人的眼中,汉人只可利用,不可重用,恐生变乱,当年的三藩之乱至今让他们心有余悸,同时徐绍在东南诸省所作所为,朝野上下早已传遍,若不是康熙皇帝独保徐绍,徐绍早已被抄家灭族,对于这些观点康熙皇帝并没有多做辩解,只丢下一句话:“徐绍会是第二个周培公,两人比较之下,朕更信任徐绍。”仅此一句,便让满朝文武大臣偃旗息鼓,当年三藩之乱,若非有周培公这个汉人,大清早已退居关外,宣告亡国,自此之后,再无一人再提徐绍之过,无数双眼睛齐齐盯向东南,骂归骂,吵归吵,这些大臣们在内心里还是在为徐绍祈福,若是朝廷在败,那就不是杀一个徐绍那么简单,大清朝危矣。
101章:不臣之心
更新时间2008…12…9 19:13:00 字数:2892
年羹尧宣完圣旨,定眼一看,徐绍竟然坐在地上打呼噜,年羹尧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不定:“徐大人,还不快快领旨谢恩。”
徐绍微微睁开眼,大舒一口气:“我的天呐,年将军你这官越做越大,怎么话也越来越多了,一道圣旨你硬是一口气念了一炷香的时间,佩服。”
“徐大人,请你严肃点,亵渎天恩,那可是死罪。”年羹尧真的快要无语了,这个徐绍怎么不分轻重,圣旨之下,也敢如此放纵无忌,若非他与徐绍早已相识,对徐绍有所了解的话恐怕真想把这混蛋给办了。
“这里反正就我们两个,你不说出去,我不说出去,鬼知道啊。哎呦,怎么腰有点疼啊,那个年将军,听说你做杭州将军了,今天晚上就在我这里吃饭吧,我得去看看老婆了,怀胎六月,在有四个月孩子就出生了,再见。”徐绍从地上站起来,摆摆手就欲离开。
年羹尧咬紧牙关,低声嘶吼着:“混小子,我可是钦差,你……你圣旨还接不接啊。”
“哦,差点忘了,娘的,我这里的圣旨都快可以做衣服了,等孩子出来,给他做件肚兜,嗯。”徐绍“抢”过圣旨,若无其事的说道。
“混蛋……你小子就直说吧,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在这般无礼,可别怪我年羹尧不顾及朋友情面,如实向朝廷禀报了。”
“随便拉,我很无所谓的,你顺便和朝廷说一声,徐绍待罪之身,早已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三个月以来,我都在家里反思着,朝廷如此器重,我原本应该即刻启程才对,哎,孩子要出生了,到时候我还得戏尿布呢,分不开身呐。”徐绍玩世不恭的模样让年羹尧都有了拔刀的冲动了。
“你敢公然抗旨,来人。”年羹尧一声令下,客厅外顿时涌入数十名大内侍卫,将徐绍团团围在中央。
“年将军,你这是干什么?想要抓我?”
“亵渎天威,论罪当诛。”
“嗯,年将军真是忠臣呐,不过……别忘了,这里是风云山庄,如果你想把我怎么样的话,那你也就出不去喽,来人。”徐绍只是轻轻开口,守在门外的三十六血龙卫以及徐绍秘密组建的神机营成员纷纷涌入其中,尤其是神机营的士兵,手里端着冲锋枪,在气势上大占上风。
“年将军,我们相识也已经有两年了,有些话我就直说吧,要我出任东南总督也可以,将孔茂凡交给我。”
“不行,你还敢与朝廷讨价还价不成,你若是真不领旨,那我年羹尧自当奏请皇上,你就在家里等着蹲大狱吧。”
“错了,年将军,我应该会被押解进京,在菜市口斩首示众,嘿嘿,不过我也告诉年将军,你虽然是杭州将军,但是我敢担保,无论是杭州的绿营,还是东南五省所驻官兵,你一个人也调不动,你信吗?就算我徐绍被斩首,你包括朝廷也休想调动一兵一卒。”
“你这是在威胁。”年羹尧气的满脸通红,这几个字几乎是从嘴里吐出来的。
“嗯,算是吧,我还可以告诉年将军,东南五省的士兵每年从朝廷那里领的军饷是十两银子,所有士兵人数共计有六万于人,也就是说朝廷每年仅是发饷银一项便是六十万两银子,可是我徐绍给他们发的是三十两,同时东南五省的百姓在我的治理下,丰衣足食,朝廷一旦要押解我进京,嘿嘿。东南比现在还要乱,朝廷每年从我手里所得税银是一签三百万两,但是今年嘛……一两都没有,有本事你就禀奏朝廷,说我徐绍居功自傲,无视朝廷、礼法,请你记住一点,我……是汉人,朝廷不是信不过汉人嘛,现在天下已乱,我不介意……兵行险招,不怕告诉你,东南之乱就是我策划出来的,哈哈~~~~~你信吗?”
“乱臣贼子,当诛。”年羹尧身后的十名大内侍卫一齐出刀,欲斩徐绍于堂前,可就在刹那间,徐绍手下五十神机营士兵一齐开枪,枪林弹雨之下,十名大内侍卫全身上下几乎成了马蜂窝,只是他们临死前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绕是年羹尧身经百战,也无法明白这刹那间的变故,年羹尧就像看怪物似的看向了徐绍:“你……你这是为什么。”
“你们都退下吧。”徐绍一挥手,那些士兵一齐退居门外,徐绍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微微叹息一声:“我怕会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年兄,那道圣旨上,几乎是把东南半壁江山交给我徐绍了,一朝大权在握,势必会遭到别人的猜忌、弹劾。吴三桂为什么会反,还不是因为撤藩后,他担心会落得兔死狐悲的下场,我徐绍不是傻子,在东南我只有将那些士兵、将领逼上绝路,他们才会唯我是从,眼下只有斩杀钦差,看看有多少人反对我,刚才神机营的威力你看到了吧,只要我有三千人,千军万马在我面前,无法容身。我不得不为家人考虑,汉人在满人眼里,永远只存在利用,不存在信任。当年的周培公就是不够狠,才会客死异乡,我徐绍宁做吴三桂,不做周培公。”
“你……你变了,变的好可怕。”
“是人都会变的,从我被罢官免职的那一刻起我就变了。我不想天下大乱,更无意犯上叛乱,我只要能平平安安的过完此生就足够了,东南就是我的护身符,你明白吗?”
“哎,朝廷和皇上看走眼了,你……动手吧。”
“哈哈~~~~你以为我会杀你啊,年兄,我和你说这些话,并非要杀人,而是让你明白我徐绍是什么人罢了,再说了,你难道就没有野心嘛,当你和我站得一样高的时候,你肯定比我更狠,更毒。我说过,我不想造反,东南之乱我也会平息掉,只是我还是那句话,你和我联名上奏,将孔茂凡交给我,如何?”
“一个孔茂凡值得你如此大费周章吗?”
“不值得,可是他侮辱过我,更侮辱过我的妻子,不杀他,我心有不甘。”
年羹尧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年轻人,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可无论他怎麽看,都无法看透,最后只能摇摇头:“要上奏你上奏吧,我是不会和你一起的,不过你今天的话我当做什么也没听见,以后也不要再提了,这些大内侍卫,就说是在战场上牺牲的吧。”
徐绍看着年羹尧复杂的眼神,微微笑道:“年兄,其实东南不适合你的,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你去西北,我敢和你保证,只要你身在西北,有朝一日,你……会比我强。”
“你这是在拉拢我吗?”年羹尧好奇的问道。
徐绍点点头:“各半,我还是那句话,我无意造反,但决不做朝廷的棋子,任人摆布。”
“你是一个奇怪的人,不过你想造反的话,那也很困难的,别看如今现在天下大乱,但西南朝廷毕竟还有三十万大军,一旦得胜,你这东南五省也就成了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到时候你可就要面临抄家灭族之灾喽。”
“如果我告诉你西南三十万大军必败呢?而且我还知道,盛京的八旗兵马无法入关了,三天前我接到消息,俄罗斯大军压境,满洲八旗二十四万大军已经于两日前开赴边关,抵御俄罗斯大军了,你以为我做事真的喜欢孤注一掷吗?该利用的时候就得利用了,如今东南五省,西南四省以及东北三省,大清朝只有在一个地方取胜,才能决胜于另外两处,而东南五省无异于最简单,同时朝廷打仗要银子,银子那里出呢?还是东南,所以我才敢毫无顾忌,做人嘛,那么老实干什么,嘿嘿。”徐绍拍拍年羹尧的肩膀,一笑而过。
102章:朝廷妥协
更新时间2008…12…11 10:28:53 字数:2323
乾清宫
满朝文武大臣无一人敢上前应答,徐绍的这份奏折明显是在威胁朝廷,孔茂凡一人不足为虑,可他却是圣人之后,若是交由徐绍处置,那就是打了圣人的脸面,天下士林也绝不会善罢甘休,这个罪名就是康熙皇帝也担待不起。
“怎么都不说话了,平时你们不都是挺能说的吧,啊~怎么都哑巴了。”康熙怒气冲天的站了起来,将徐绍的那份奏折直接仍在了乾清宫的地面上,满朝文武无一人敢大声喘气。
“你们倒是吭一声啊,现在举步为艰,你们这些人拿着朝廷的俸禄,平日里每个人都是耀武扬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