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 >

第7章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姑在这时代应该算命好的女人,不愁吃穿,儿女俱全。娘家殷实,婆家体面冯姑父到现在都没有纳过妾,这一点,比又林的爹李光沛还强呢,李光沛还是纳过妾的。 

  但是铺了再好的路,也要她自己走得稳。姑姑……她实在很不会经营。丈夫离心,公婆不喜,叔伯妯娌势成水火,更不要说儿女让她养成这样。 

  又林暗自警惕,自己将来,一定要当心再当心。 

  再怎么样,也不能落到姑姑这个处境。 

  是的,李家是她的娘家,李家人还是会帮助她扶持她。可是这其中有多少是为了亲情,有多少是为了自家的利害关系,又林并不想去细究。 

  周榭安慰她:“你别太烦恼了,这些事自有长辈们去操心。对了,你的先生也快请来了吧?” 

  “嗯。”又林说:“我娘总拿这个吓唬我,等先生真来了,只怕我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周榭安慰她:“不会的。你爹娘这么疼你,那些先生们也很会看人眼色,也不会怎么折腾你。” 

  又林可没有这么乐观,只说:“但愿如此吧。” 

  经过姑姑这事,只怕全家上下都会对她严格起来,务必让她不会步上姑姑的后尘。

第十二章 又来一个
更新时间: 2012…5…3 21:50:55 字数:3136 

  爱之适足以害之。太溺爱放纵孩子,并不是为了他们好。 
  又林姑姑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 

  周榭忍了半天了,还是忍不信,趴在腿上咯咯的笑。 

  又林问她:“你笑什么?” 

  “刚才啊……”周榭一句整话都说不出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笑是很有传染性的一件事,又林本来不想笑,也让她给传染了。 

  刚才的场面实在很滑稽。 

  本来呢,诗会差不多完了,姑娘们也都该各回各家了。可是今天却一个早走的都没有,大家很有默契的一直耗着,等什么呢? 

  等石姑娘回家啊。 

  霍家的下人进来回话,说石家的车来接了,石琼玉自己还没怎么样,旁边两个姑娘倒是紧张的一下子就站起来了。 

  然后一屋子小姑娘都说要走了,正好和石姑娘一起出去。 

  虽然谁也没有说,可是大家心照不宣。 

  为什么啊?还不就是想再看一眼早上那个人么。白天有好几个人向石琼玉打听那位“世兄”是谁,石琼玉在京城不是没见过那些大家闺秀们斗心眼儿,可是这些小姑娘年纪也不大,说话又直白,追着问个没完,她以前那些打发人的经验到这里根本施展不了。你说隐晦的拒绝的话,她们听不懂。顾左右而言她,她们锲而不舍追问到底,实在让她烦不胜烦。 

  又林想,那位世兄八成……石姑娘自己也喜欢?又或是,他的家世有什么不好说的地方?要不然石琼玉大可以简单应付两句,而不必这样讳莫如深。 

  也不能怪她们,早上那个少年的人品、相貌、气度,于江镇上没第二个人赶得上。又林看到他的时候,也有那么一下子,呼吸乱了一拍。 

  不过她终归是见过世面的人,心理年纪也不是情窦初开了,只是纯欣赏而已。 

  结果……让小姑娘们失望了。她们一拥而出,可是在霍家大门口见到的,并非早上那个翩翩少年郎,而是一个又高大又一脸凶相的青年。于江是江南小镇,女子不必说了,男人们的平均身高也不是太高。而这一个青年是典型的北方汉子,那个高,那个壮——有个小姑娘当时眼睛都发直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有美少年,却来了个壮汉,这巨大的落差让她差点儿厥过去。 

  石琼玉问:“大哥?怎么是你来了?” 

  “我去叶先生家里,正好顺路,接你一道回去。” 

  原来这位是石琼玉的亲大哥。 

  潮生想,这对兄妹长得,实在是……没有一点儿相似之处,也许是一个肖父,一个肖母。石家老爷以前不是做过将军么?也许他和石夫人的结合,就是翻版的美女与野兽?也或许是北方的食物特别增高? 

  小姑娘们固然紧张,这位石大哥也很不自在。霍家门一开,涌出一堆小姑娘来,顿时满眼姹紫嫣红,阵阵香风袭人,让他措手不及。 

  周榭问又林:“你要不要到我家去坐坐?前几天我堂兄从杭州府回来,替我捎了两册新书,你要不要看看?” 

  又林说:“下次再看吧。我想快点儿回去,不知道表姐现在怎么样了。” 

  周榭体贴地让车停在李家门口,又林坐了一会儿车腿有些麻,下车的时候一个踉跄没站稳当,周榭说了声:“你当心啊。” 

  “我没事儿。” 

  又林抬起头来,却见着有人正站在她家门口,这会儿正转头打量她。 

  那是一个年轻女子,还牵着个小姑娘,象是母女二人。两人都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那女人另一只手里还挽着个包袱。她衣衫朴素,但容貌姣好,看起来可不象走街串巷贩货买卖的人,象是来投亲的。 

  她站在他们家门前——难道是自家亲戚? 

  正好魏妈妈从里头出来,那个女子忙迎了上去:“魏妈妈。” 

  魏妈妈愣了下,一时没认出来。 

  “我是陆秀云啊。” 

  魏妈妈哎哟一声:“陆姑娘,怎么是你啊?你……你这是……你怎么这时候来了?” 

  秀云垂下头:“这是我女儿,我……我想见表姑母,给她老人家请个安。”她轻轻推了一下身边那个小姑娘:“快叫人,这是魏妈妈。” 

  那个小姑娘怯生生的唤了声:“魏妈妈。” 

  看起来这母女俩可不象宽裕的人,又林想,是来打秋风的?称李老太太是表姑母——这亲戚大概挺远的。 

  魏妈妈看见又林了,忙撇下那对母女走了过来:“姑娘回来啦?” 

  “嗳,魏妈妈这是要出门?” 

  “奶奶估摸着姑娘该回来了,让我出来迎一迎。要是还没回来,就让人套车去霍家接你去呢。” 

  “我坐周姐姐的车回来的。” 

  那对母女都在打量又林,那个小姑娘的目光把又林从头看到脚,目光在她的耳坠上停留了好一会儿。她母亲陆秀云的目光显得有些复杂,是感慨,是疑惑?好象还带着些旁的意味。 

  她问:“魏妈妈,这是?” 

  魏妈妈替又林介绍:“这是老太太的表侄女儿,这位是我们家姑娘。” 

  陆秀云有些感慨的说:“这就是四哥的女儿啊?” 

  又林很敏感,立刻察觉到,陆秀云这一声四哥,叫得可真是……宛转顿挫,那个熟稔,那个亲切—— 

  她心里顿时敲响了警钟。 

  这位突然冒出来表姑妈,和自家老爹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是曾经的青梅竹马,有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吗? 

  又林也笑了笑,然后撇下她们先进了门,衣裳都来不及回去换,先去找四奶奶。 

  四奶奶可不是闲人,管着一家大小的衣食住行,服侍婆婆,教养儿女。尤其是又林的弟弟还小,离不得人。纵然有奶娘,可亲娘要操心的事也并不因此而少了一桩。那种因为当娘的疏忽,所以奶娘怠慢小主子的事情可不少见。再说,又林还有一个妹妹呢。虽然这个妹妹因为是姨娘生的,年纪又小,在这个家里头有时候简直象是隐形人一样。四奶奶每天从早忙到晚,是一刻都不放松,时时盯着。最近更因为又林姑姑的和冯姑父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又林进来的时候,四奶奶刚把谭妈妈林妈妈打发出去,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水,缓过气来:“回来了?今天玩得还开心?” 

  “开心。”又林说:“娘,咱家又来客人了?” 

  “嗯?谁来了?”四奶奶现在一根弦绷得紧紧的,听到客人二字就份外敏感,生怕又是麻烦上门。 

  “一个叫陆秀云的姑姑,和魏妈妈说话呢,说来给奶奶请安。” 

  四奶奶抿了下嘴,没有立刻说话。 

  又林一看就知道,自家老娘一准知道这号人物,而且……显然知道什么内情。 

  又林不等四奶奶追问,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看着人瘦瘦的,象有心事。带着个女儿,看着比我大一点。她们就带了一个包袱,没坐车,也没有下人跟着。” 

  又林只说了这么几句话,不过四奶奶想知道的,基本都知道了。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不让人省心。 

  四奶奶摸了摸又林的头:“娘知道了,你回屋去换衣服吧。也去看看你表姐,她一直躺在床上,肯定闷得慌。” 

  又林乖乖应了一声。 

  既然娘心里有底,那她就放心了。 

  这年头表哥表妹什么的事儿就是多。其实也不能怨他们。大家的社交圈子这么小,也就是几家亲戚、邻里什么的走动得多些。表妹们能见的也只有表哥,表哥们能见的也差不多只有表妹。就算他们想往外发展,也没有那个机会啊。 

  又林去看了冬梅表姐,然后才回了自己屋,她坐下来拆耳坠,胡妈妈捧了一碗汤进来:“姑娘,这是奶奶吩咐厨房特意煮的清心解暑汤,姑娘先喝一碗吧。” 

  小英把汤接过来,又林说:“妈妈不忙走,我正想问问呢,今天家里来的那位表姑姑,是咱们家的什么亲戚啊?我怎么从来没听奶奶提起过?” 

  胡妈妈站住了脚,想了一想说:“陆家那一位啊?那是老太太娘舅家的外孙女儿吧?” 

  又林掰着手指头算——这真是一表三千里啊,关系顶远的了。 

  “她是哪里人啊?” 

  “荷阳人,不过听说嫁到平阳那边去了,远着咧。” 

  “她夫家是做什么的啊?做官的还是做买卖的?” 

  胡妈妈摇头:“这个可不知道,离得这么远,哪知道的人家的事。” 

  “嗯。”又林打开碗盖,搅了搅解暑汤:“对了,这位表姑姑以前来过咱们家吗?” 

  胡妈妈想了想:“来过,不过那都是早年的事儿了,后来姑娘家大了,不好总出门,也就渐渐不来。” 

  看又林没别的什么要问,胡妈妈就走了。 

  小英从来听不出什么弦外之音来,她把又林换下来的衣裳拢在一起,准备收了去洗,顺口问:“姑娘,咱家又来客人了?” 

  “嗯,来了位表姑姑,也带了个女儿,看着和我差不多大。” 

  小英笑了:“那姑娘可有伴儿了。瞧,一下子来了两位表姐妹。” 

  又林心想,这可不一样。冬梅表姐绝不让人讨厌,倒是很让人同情和心疼。但这位陆表姑带来的女儿,怎么觉得那看人的眼神儿有点儿不对。 

  ———————————————————— 

  么,这章其实是昨天的。但是昨天身体有点儿不舒服。。SO,今天的要稍晚一些。 

  !

第十三章 投奔
更新时间: 2012…5…5 1:30:45 字数:2187 

  不说又林这边,李老太太因为午觉多睡了一会儿,整个下午人就恹恹的没有精神。加上又林不在家,连个逗她开心陪她说话的人也没有。李老太太翻了翻佛经,心浮气躁,也看不进去。 
  等魏妈妈进来回话,说陆秀云来了,李老太太竟然一时没想起来陆秀云是谁。要想了一想,才恍然:“瞧我,这上了年纪,记性竟然坏成这样。她那时候来,还在家里住了不少日子吧?” 

  “瞧老太太您说的,您记性比我可好多着呢。就是今天中觉没歇好,没精神。细论起来,得有十年了吧?她们老家发水,在咱们这儿住了快有一年呢。那娘俩儿在小厅那候着呢,您看,是不是让她们进来给您磕个头请安?” 

  李老太太慢慢的转着手上的一个玉戒指:“你瞧是个什么来路?” 

  “看样子,象是很落魄。”魏妈妈说:“就娘俩,一个跟的人没有。身上穿戴也不象,虽然没孝,可也都是素的……” 

  李老太太抬了下眼:“难道是夫家有什么变故,投奔我来了?她父母虽然没了,还可有两个哥哥呢。” 

  魏妈妈也不了解内情,不好多说。 

  李老太太抬起头:“把窗子撑起来吧。” 

  魏妈妈忙走过去,将窗子撑起了一扇。外面的天色还阴沉沉的,雨却停了。两只乌雀停在对面的屋脊上,风吹进来,带上着一股潮润。 

  李老太太这院子,是整个宅子里朝向、风水最好的,在于江镇上,李光沛和四奶奶的孝顺是出了名的。 

  李老太太当年管教李光沛十分严格,寡母独子,儿子要是没出息,那是彻底没了指望了。魏妈妈到现在都记得李老太太拿藤条把才刚十三四岁的李光沛打得好几天下不了床的情形。 

  不过自从李光沛元服,又娶了亲,李老太太就对他撒手不管了,现在家里上下都觉得老太太是个和软脾气,他们是没见过当年李老太太发威的样子,可不是个吃素的。 

  就算是现在,她也是脸上糊涂,心里明白着呢。 

  “我这个表姑母和她也不算亲近。就算要投奔,她也有亲姑母。”李老太太摇了摇头:“就说我身子不适,今天不能见她。今天……天晚了,给她安排间屋子住下,问一问她的来意。要是真的艰难,帮几两银子也使得,但话要说明白,咱们家可不沾惹麻烦。她要是瞒着家里人偷跑出来的,趁早哪来的回哪去。她有娘家有夫家,咱们犯不着趟混水。要不然她家里人找上门来,咱们倒说不清楚了。” 

  “老太太说的是,那我就去安排一下了。少奶奶那儿……” 

  “哦,也告诉她一声吧。” 

  “是。” 

  李家本来人口简单,可是现在人一下子多起来了。人多,代表着麻烦就多,按下葫芦又起了瓢。李老太太只希望这位表侄女儿只是来打秋风——能给点钱打发,就称不上麻烦。 

  麻烦的是,也许对方不仅仅想要钱财而已。 

  偏偏在这个时候到来,冯家的事情还没有理清,谁有那个闲心去管一个远房亲戚的闲事? 

  听到李老太太不肯见,陆秀云顿时露出了沮丧的神情:“老太太身子不适,我做晚辈的,更该在跟前侍奉才对……” 

  魏妈妈很会说话:“表姑娘不要这样说,看这屋里还缺不缺什么东西?” 

  “不缺,很齐全的。” 

  这屋子本就是做客房用的,时常有人打扫,屋里的东西也都齐备。魏妈妈看这母女俩人的穿戴打扮,还有她们薄薄的行囊,就知道她们处境窘迫。 

  不过既然李老太太不热衷,魏妈妈当然不会擅作主张。 

  “表姑娘走得路程不近吧?只是不知道表姑爷怎么没一块儿来?” 

  陆秀云神情一黯,低下头轻声说:“亭儿的爹……去年已经没了。” 

  这是魏妈妈意料之中的事,她说:“哎哟,这可真是,我们一点儿信儿也没听闻。” 

  “嗯。”陆秀云眼圈红了,摸出帕子来拭泪—— 

  虽然她们母女穿着朴素,帕子却是绡纱的,已经用到半旧。魏妈妈眼光毒,一眼就能看出这帕子的质地,也能大概的估摸出价值几许。 

  这种帕子不便宜,而且因为颜色娇嫩易褪,又不经洗,所以华而不实很不耐用。大概也就用个一年,过一年就不能再用了。四奶奶就从来不用这样的帕子。并非用不起,而是没必要。 

  魏妈妈一句一句的套她的话。问她丈夫几时去的,生的什么病。又问那个小姑娘亭儿多大了,可曾念过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