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 >

第33章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那是因为你长高了。”周榭拉着她起来比了一比。可不是么,又林这一年又高了不少。她爹娘都不矮,尤其是四奶奶个子不矮,又林将来也指定不会矮,可能比周榭长得要高呢。
  梅子和荷包送到了,又林要回去,周榭不舍得:“再坐会儿,你回去有什么要紧事?”
  “也没什么要紧事,就是看着弟弟妹妹写字。”德林用来练字的贴是孝经,玉林则是女则,烈女传,果然是思想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李老太太虽然自己识字不多,可是教起孩子来却是有一手。
  “啊,还有件事,我娘叫了石婆子来。”
  一提石婆子,镇上没人对她不熟的,她也对各家各户都熟,要不然怎么替人牵线搭桥雇人买人?周榭忙说:“这是要紧事,那你快回去吧。”
  石婆子前几天已经来了一回,今天再来,应该是带人来了。按照四奶奶的要求,得是卖倒的死契。要是活契,人心思也活,遇事不会出死力,不会跟主人共进退。可是肯卖死契的,那得是很穷苦的人家,实在没办法了才肯卖死契。
  死契拿的钱多,远非活契可比。但是这一卖,就是一辈子了。
  又林回去的时间掐得正准,石婆子也把人带来了。一辆骡车赶到门前,鱼贯下来了六个姑娘。小英在门口看得正清楚,忙进来和又林说。
  “六个?”又林想,石婆子业务水平真高啊,这么短的时间就凑够六个了?当然,六个不可能全要,总得挑一挑的。四奶奶的预算是最低两个最高四个。
  这几年风调雨顺的,远没到饿殍遍野卖儿鬻女的境地。
  小英全然没意识到这件事与她自身的关系,忙着替又林换衣裳。翠玉这几天却时常出神。她知道,四奶奶这是看不中她和小英,才给大姑娘买人挑人。可是,要真进了新人,会怎么安置她和小英呢?
  最差的,就是嫁到庄子上头随便配个庄户吧?这不是没可能的事。
  翠玉握紧了拳头。
  不成,那绝对不成。
  她从乡下来的,她知道乡下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在李家虽然是做丫鬟,可是在姑娘院子里又有什么粗重活计呢?反而吃得好穿得好,三日就能洗一次头洗一次澡。可要是到了乡下……半月见不着肉味儿,半月洗上不澡,跟着一个粗汉过苦日子,再生一堆孩子一起捱穷——
  不,绝不,她不能过那样的日子
  可是四奶奶一向不是很喜欢她……她该怎么办?

第六十三章 挑人

    石婆子的口碑好,可不是吹出来的牛皮。她办事的确麻利牢靠,而且由于她也是本镇人,在自己本乡本土可不好搞些什么花样,这名声一坏可不好立足了。而且,正因为她是本乡人,所以本地高门小户各家情形都心里有数,四奶奶说一声要人,她立刻心领神会,知道这要的丫鬟是为了什么事预备的。
    李家大姑娘过个一两年也该说亲事了,为会儿买人,不用说也是为了她而准备的。
    一知道主旨,后头的事情就好办了。首先是年纪,然后这出身,脾性,都不能随便糊弄,不然石婆子等于砸了自己的牌子。
    弄来的六个小姑娘里头,三个是她精心挑的,一个是那家人托给石婆子的,还有两个,倒真是弄来凑数的。粗笨,长得也拿不出手。这要带了当陪嫁,纯是打脸。
    这些姑娘都是收拾得齐齐整整才过来的,石婆子做惯了这些事,先每人都给她们寻了一身干净青布衣裳换了,头发、手脸都弄得清清爽爽的,才一起带了过来。又千叮万嘱过,不能乱说话,要守本份,要规矩。
    四奶奶挨个看过,心里大致有了数。
    “都多大年纪了?家是哪里的?”
    最左边的姑娘先说:“姓白,属马的,今年十四,是乌石村人。”
    四奶奶点了下头,乌石村离于江镇不近,是有名的穷地方,这姑娘生得黄瘦,象是一直吃不饱饭的样子。其他几个也都差不了太多。虽然脸是认真洗过了,可是那种象是抹了一层黄土一样的菜色是洗不掉的。
    “去找姑娘,让她过来看看。”
    翠香应了一声去了。又林正好从周家回来,她进了四奶奶的院子,那几个小姑娘站在门外面,一个个有点缩肩低头。
    石婆子见过又林,因此笑呵呵的地招呼一声:“姑娘来啦。”
    又林也回了句:“石大娘好。”
    石婆子忙招呼那六个小姑娘:“快给姑娘问好。”
    六个小姑娘前后不一的扑通扑通跪下来,给又林磕头。
    又林强忍着挪开脚步的冲动,心里并不太好受。
    但是她又不能回避。
    这时代的主仆关系不能小看。主子手里能掌握下人的手死荣辱,可是下人也反过来也对主家的影响至深。忠仆难寻,能干的忠仆更难寻,人都会为自己打算,遇事当然要先保全自己,看到利益也会想着先给自己划一块——不,这不是什么卑劣,这是人的天性。很多时候,主仆相处往往十几、几十年,比任何亲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都要多。下人替主人跑腿办事传话,打理财物,照管孩子……也可以说,主家的性命其实也掌握在这些下人的手中。
    如此重要的关系,又林当然明白自己该睁大眼睛,好好挑一挑。
    不出意外,今天这几个姑娘里头,会有人留下来服侍她,跟着她出嫁,今后大把大把的年华,她们都要一起度过,唇齿相依。对内宅的主妇来说,身边的这些人,比丈夫、比婆家任何人都来得更亲密,她们会日夜陪伴在她身边。
    所以合不合眼缘,可不可靠,实在是太重要了,绝不能随便。
    又林走到四奶奶身边,四奶奶拍拍女儿的手。
    刚才女儿的不自在她当然看在眼里。
    不要紧,都得打这一遭过来,小姑娘心软没经过事,都这样。以后经得多见得多了,就不会象现在这样。
    “去周家了?”
    “是啊,给周姐姐送了些梅子,还有几个荷包。”
    “你们也不用这么难舍难离的,左右她又没嫁到别家去,以后咱们是亲戚了,关系只有更近的。你想见她也方便。”
    “嗯,我知道,可是到底不象现在一样,隔着墙,一抬腿就到了。”
    四奶奶笑了。
    石婆子嘴很巧,插了一句:“听说奶奶您府上和周家结了亲了?真是恭喜恭喜,周姑娘可是咱于江镇上远近有名的好姑娘,又大方又端庄,您那侄儿也是个有出息的,这可是天作良缘啊。”
    好话吉利话谁都爱听,四奶奶笑着点头。
    她们说话的时候那几个小姑娘的反应也各不一样,有的就老老实实的跪着,有的见没人理会,就站起来了。可是站起来后发现一起来的人还跪着,犹豫了一下又跪了下去。
    四奶奶晾够了她们,才说:“给你挑几个人使。咱们家庄子上头年纪差不多的也有,你先挑着,合意当然好,不合意,再从庄子上挑几个。”
    四奶奶这话说的——要是自家庄子上有年纪合适的,就不会要从外头买啦。这个又林心里当然明白,但是石婆子在这上头的消息就不至于如此灵通了,心里有点儿急。
    这六个姑娘里,有一半是她先垫了身价银给那家父母了,这要是出不了手,难不成再给退回家去?那不是砸她自己的招牌么?
    无论如何,也得让这李家姑娘多留下一个两个的。
    四奶奶精明,她女儿未必就是。
    石婆子真是舌灿莲花,把几个姑娘挨个儿都夸了一遍。比如哪个能吃苦肯干,家里头有四五个弟弟妹妹都照顾得妥当,又懂事。说哪个手巧,扎得的花儿活灵活现什么的。让她这么一说,这些姑娘真是个个难得,个个能干。
    可是又林又不是真的十岁小姑娘,她说什么就信什么。
    她自己会看。
    家里头丫鬟很多,会照顾人的什么样儿,手艺好的那手又该什么样儿,她心里都有数。石婆子说得热络,她只是抿着嘴,似笑非笑。
    石婆子眼见自己的劝说起不到什么效果,讪讪的闭上了嘴。
    虽然年纪差不多,这领来的六个姑娘里头还有比李家姑娘年纪大两三岁的,可是这乡下姑娘就是乡下姑娘,和人家李姑娘就是不能比。瞧瞧站最后头那个,居然半张着嘴,傻呆呆盯着李姑娘看。这……这傻妞
    石婆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个丫头,就叫傻妞。打小不知道是生病烧坏了脑子,还是先天心智不足,反正一直傻乎乎的,家里人也很犯愁,又笨又傻,特别木讷,家里又这样穷,肯定不好找婆家。这才托了石婆子,要是能卖给大户人家,哪怕做个粗使的丫鬟呢,也比留在家里继续拖累全家人要强多了。石婆子本来不想收的,要不是托她的那人和她亲家相熟,她才不会答应。这么个傻丫头,实在太不好出手了偏又能吃石婆子实在找不出什么话来夸她的好,刚才只好说她照顾弟弟妹妹在行,其实带来的六个人里头,石婆子对她最不抱希望。
    李家四奶奶是个精明人,指定不会看上这傻妞的。石婆子想的只是,好歹她是把人带出来一趟了,只是主家看不上,回去之后也有句话说,不是她不帮忙,是这姑娘确实不成。
    六个姑娘里有一个皮肤较白皙的,神情也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其他人忐忑不安,又畏缩胆怯。那一个也低着头,但是她手拢在一起放在腰间,背挺得很直,微垂头的安静姿态和其他人明显是不一样的。
    又林问她:“你叫什么?”
    那姑娘抬起头来很快地看了她一眼,细声细气地说:“姜竺。美女姜,三竺三茅钟晓暮的竺。”
    “你读过书?”
    姜竺依旧细声细气,不紧不慢地说:“先父在时,曾教我认了几个字。”
    又林点了下头。再往后看。还好,眼前这几个总算都是平头正脸的,没有歪瓜裂枣。人嘛,都是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的,换了衣裳打扮打扮,应该不比家里现在的丫鬟差。甚至这个姜竺,大概比翠玉生得还好呢,打扮起来完全是清秀佳人一个。
    又林一个个都问过,又和四奶奶低声说了几句话,四奶奶就明白了,吩咐石婆子,留下其中两个。一个就是那个姓白的小姑娘,一个是石婆子说针线做得好的那一个。石婆子十分失望。她本来对姜姑娘寄予厚望的,生得好,识字,又知进退,可没想到人家看不上她。
    不说她,就是姜姑娘自己也是十分愕然。她本以为一起来的六个人里,倘若人家只挑中一个,那也必定是挑中她。
    四奶奶也没把石婆子一竿子打死,还是给了她希望:“这事儿,不用办得这么急。过了中秋,你手头要是有人,就再领来给我看看。”
    石婆子马上明白过来,人家这是挑货呢,嫌她诚意不够,希望她再接再励,下次拿出更好的资源来。
    说实话,石婆子这次的确是有点儿急了,手上的这几个人,连她自己都不太看得中。
    四奶奶这么精明的人,当然会端一端身份,晾一晾她。
    石婆子还是得赔着笑应下来,并且保证下次一定更好。
    只是姜姑娘没被挑中,石婆子想,莫不是李家姑娘嫌她的长相?有的小姐是不喜欢丫鬟生得太出挑的。
    当然,李家挑不中,石婆子也不愁。以姜竺的长相,李家不要,有的是地方要。
    事情已经尘埃落定,被挑中的留下,没挑中的原车回去。
    结果石婆子带人告退的时候,那个傻妞突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朝四奶奶和又林连连磕头:“奶奶,姑娘,我吃的不多,我也能干活儿,你们把我买了吧”
    四奶奶一愣,石婆子有点急了,赔着笑说:“这丫头傻,原是别人托我,我不好推辞……我这就把她领走。”
    四奶奶倒是和颜悦色,问她:“为什么让我们买你呢?”
    傻妞愣了一下:“我……我家里养不活我,你家买了我,我弟弟妹妹就能吃饱饭了,过年还能扯新衣裳。”

第六十四章 新人

  这丫头石婆子恐怕她会坏了今天这桩买卖,没想到四奶奶问又林:“你看她怎么样?”
  又林挨着四奶奶,她现在无比庆幸自己穿越后没穿成傻妞。用现代的话来说,她现在也算是地主家的小姐,只不过社会现实不可能允许她带着狗腿子上街调戏良家少男。
  如果穿成傻妞,被逼着要自卖自身,换一点小钱来给家里人糊**命,那样的人生……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瞧,人生果然是需要比较的。不比较,绝对体会不到自己现在的幸运。
  “留下她吧……”又林顺着四奶奶的话说。
  四奶奶点头说:“成,那就也留下吧。”
  至于价钱,自有胡妈妈她们去和石婆子谈价,四奶奶当然不会亲自和石婆子较长论短。胡妈妈算盘打得精刮,和石婆子谈价钱的时候,并没有把前两个要下的丫鬟身价压得太低。说实话,都是人生父母养的,要能活命,谁愿意把亲生骨肉卖给旁人家为奴为婢?但轮到傻妞的时候,胡妈妈简直把她说得一钱不值,似乎李家肯收下她,给她碗饭吃,石婆子和傻妞的家里人就该感恩戴德了。这样粗笨的姑娘,卖哪儿去啊?
  这话说得也的确是大实话,傻妞这样的姑娘,着实不好出手。石婆子本来就没指望能把她卖出去。然而胡妈妈话风一转,又说:“我们奶奶就是可怜这姑娘,也不能让人家父母白舍了孩子一文落不着。这么着,就按刚才那价钱的一半给你吧。”
  石婆子真是意外之喜,连忙应是。等钱到了手,画了契打了手印,石婆子才回过味来——其实她还是吃亏了啊。只是因为胡妈妈一开始价格实在压得太低,然后又给她添了钱,让她觉得自己捡了便宜,其实这个价格并非石婆子一开始预估的价格。
  唉,好歹是卖出去了,甩出去个烫手山芋也好。
  其实四奶奶要留下傻妞,也有她的用意。女儿渐渐大了,这家里的内外之别也该要严谨起来了。可不能象李家本家的一个姑娘,竟然跟家里的小厮跑了家里人又急又气,她娘直接病倒了,家里自然要张罗着找她,又不敢声张……唉,真是作孽。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不由得四奶奶不心生警惕。
  当然,她相信自己女儿绝不是那种被人两句花言巧语就能骗走的糊涂虫。只是即使这样,有些事也是不能不防。
  留下来的三个姑娘,四奶奶说让又林自己起名子。又林随手翻开架子上一本书,恰好是本医书,姓白的那个姓都不用改了,就叫白芷,另一个叫茯苓。至于傻妞,又林看着她一脸傻乎乎的表情,手一挥:“还是叫傻妞吧。”
  挺贴切,也挺顺口的。
  白芷稍年长一些,显得稳重。四奶奶让人给她们找了两身儿衣裳替换,又让人送了铺盖来。小英倒是十分热心,帮前忙后的。又林院子里头有间西屋是空的,正好让她们住。不光铺盖和替换衣裳,还有脸盆、梳子、鞋子,要预备的东西多着呢。翠玉冷眼看着小英忙活,心里暗骂一声“缺心眼儿”。
  在她看来,这两个新人就是要把她和小英给顶替掉的。姑娘身边的美差,又清闲好处又多,翠玉可舍不得撒手。也就小英想不明白,一点儿都不知道着急,还对新人热心指点。她就不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大实话吗?
  翠玉可不会去提醒她。小英去忙这事儿,翠玉却挖空心思要在又林面前献好。在她看,她的去留,固然是掌握在四奶奶手里。可是姑娘才是其中关键。要是姑娘说她好,要留下她,那四奶奶想必也不会驳女儿的意思。翠玉往常就喜欢掐尖讨好,现在一使出浑身解数,又林大不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