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 >

第164章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在哪儿,新来的人总得吃点下马威,为的是先压服住了,让新来的领会到规矩二字了,以后才好管教。当然,也有旧人唯恐好处被夺,故意欺压新人的。
  这六个人安排了后头两间屋子住下,翠玉先过去给她们说规矩。嘴要严,眼要活,不可偷懒更不许生事。那三个府里的家生子是知道翠玉的,晓得她现在在桃缘居的地位,赶着翠玉喊姐姐,态度别提多恭敬了。三个外头买来的,一个原来就在别的人家做过丫鬟,也很懂规矩。另外两个岁数就偏小了些,一脸不知所措。
  翠玉想着,这家里的有家里的好,人、事都熟,不用怎么费力教,一来就能上手干活。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因为熟,是家生子,所以总仗着老子娘的脸面,管起来可能不大易,干起活来说不定也会驾轻就熟的偷懒。
  至于外头买来的,一时还不知道根底,不能放心让她们做事,且得教着看。要是不合用,就撵出去做下面的粗活。但是她们没靠山,没关系,不会轻易和府里其他的人拉帮结派的,要是调教好了,倒是更能干也更放心。
  二太太那儿因为韩氏的事撵了不少人,这回也增添了不少人手。
  还有一桩喜事,白氏也有喜了。这么一来,朱府这一回汰换的下人可着实不少。白氏有了孕,二太太既喜且忧。
  喜的当然是朱长宁后继有人了,忧的却是,白氏这是头一胎,不知道她能否平安生产。要是再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二太太实在不愿意去想不吉利的事,可是又忍不住不想。要是白氏真有个什么,那朱长宁经不经得住?
  所以对白氏这一抬,二太太可以说是日夜悬心,当然也没心思和大房较劲。她不主动生事,大太太也不去挑衅,一时间大房和二房的气氛显得空前的和睦融洽,而最不称心的人,大概非钟氏莫属。
  紫莺的肚子也渐渐大起来了,因为大太太盯着,朱正铭护着,钟氏就算恨得眼里冒火也找不着机会下手。
  再说这次和锦珠那次不一样。上次是锦珠理亏在先,她先朝良哥儿下手,钟氏以牙还牙。而且锦珠事先就被猫给“惊”了,据说胎很不稳,她小产可以说一大半是她自作孽。
  而紫莺这一回就不一样了,紫莺是深知上次锦珠小产真相的,对钟氏小心翼翼有如防贼一样。她了解钟氏,不管钟氏有什么打算她都不会上当。再加上朱正铭的维护,他们院子里现在妻不妻妾不妾,真是一团乱。
  在朱府这样的人家,钟氏再怎么样也不可能直接让人把紫莺从屋里拖出来打一顿板子,尽管这样做也解不了她心头之恨。有婆婆、太婆婆在头上压着,她也不能把紫莺给卖了或是做别的处置。私下里的手段,在紫莺那儿又没有什么用。
  紫莺尽量避着钟氏,可是她的肚子一天天隆起,这是避不了人的。钟氏远远看见了,站着半天都没动,也没说话,手里的一块帕子让她给撕扯得不象样子。
  老太太是不好管孙子房中的事情的,她虽然对钟氏的所作所为并不认同,可是朱正铭和妻子的陪嫁丫鬟闹出这样的事来,也绝对不光彩。
  良哥儿身子骨不结实,能不能好好儿的养到大,谁都说不好,朱正铭想再要个儿子,也是情理中的事。但是他却不该把事情办成现在这样。他看中了哪个丫鬟,大可先收了房,何必弄得偷偷摸摸见不得人?丫鬟有了身子,他更该安抚钟氏,而不是象现在一样,两夫妻弄得象仇人一样。
  别说其他人怎么看,就是良哥儿兄妹俩都已经要懂事的年纪了,看着爹娘这样,他们能好好的不受影响吗?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太太陆氏忙活了快大半年,最后相中了自己娘家的一个姑娘。这是陆氏的娘家嫂子帮着相看的,陆氏也去见了一面,是远亲家的姑娘,今年十五,家中兄妹三个,她是幼女。生得也十分清秀,据说女红很好,性情也柔顺。
  可是一向对三太太百依百顺的朱博南这次却没有听从三太太的安排,他说要先去考取功名,再谈成家的事情。三太太自然不肯,成家立业,先成家再立业,有什么不妥的?不少人都是十四五就成亲,二十来岁才博取到功名的,娶了妻子,多个人服侍,有什么不好?
  朱博南却坚持不肯,他说会分心,影响他攻读。
  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三太太从没想过一向乖顺的儿子会反驳她。她琢磨着,成亲根本就不会影响儿子读书,自己嫁进朱家时,丈夫不也没有功名?后来不也一路顺顺当当的过了乡试,又中了举人吗?大房的贤哥儿,不也是娶了妻之后才考取功名的?
  儿子不愿意成亲……难道是心里有人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没办法掐灭了,象是把野火一样在心里越烧越旺,烧得三太太坐立不安。
  她旁敲侧击的问,朱博南一口就否认了。
  但是三太太并不相信。她坚信自己的直觉没错,儿子的心肯定是让哪个不正经的女人给蛊惑了,要不然一向孝顺听话的儿子怎么会破天荒的不听她这个当娘的话呢!
  朱博南去外面书院是去读书的,每天都有下人跟着来跟着去。三太太把朱博南的小厮叫了来仔细盘问,不过小厮说的同另一个长随都一样,六少爷从来都没去过什么不正经的地方,书院里也没有什么使女丫鬟。
  那问题就出在家里头?是哪一房的丫鬟?还是?
  她可没忘了前不久大房发生的丑事,不就是年轻姨娘勾搭了少爷么?
  三太太恨不得后脑勺也生出一双眼睛来死死盯着儿子,先是自己院子里的――但是很快三太太排除了她们的嫌疑。本来他们院子里也没几个丫鬟,有几个还小的先不算,有了年纪都二三十成了家的也不算。年纪和朱博南差不多的只有两个,可是朱博南对她们十分规矩,除了必要的话,连多看一眼都没有。
  三太太虽然守寡多年,可她也年轻过,有过夫妻恩爱。年少男女间倘若有情,必然会在形迹中有所流露。
  那就不是自己院子里的。
  朱府上上下下,妙龄丫鬟没有一百也有五十。这个范围实在太大了。
  三太太憋着劲儿想找出那个勾引儿子与她离心的狐狸精。
  要是儿子明着说了,看中哪个丫鬟,三太太也不是就容不下。反正他们这样的人家,爷们儿成亲前屋里放个人也不是什么大事。倒省得少爷们到外头去胡来,不过成亲之前好生打发了也就是了。
  可是眼见这事儿没有那么简单。那个不知名的狐狸精显然快把儿子的魂儿的都勾去了,还让他反驳母亲,拒绝了亲事。这让三太太绝不能容忍。
  可是朱博南和府里其他人并不怎么亲近,三太太留心了好些日子,也只看到朱博南多去了两次桃缘居。可他去桃缘居是找朱慕贤问课业上的事情――
  难道他看上的丫鬟,是桃缘居的?
  三太太一拍桌子,说不定还真是。
  桃缘居的丫鬟一向在府里是不错的,尤其是四少奶奶李氏陪嫁来的那几个。都是地道的江南女子,生得玲珑袅娜,说话柔声细气的,和京城本地的女子相比,明显她们那模样更招男人怜爱。四少奶奶也是很会调/教人的,桃缘居那几个个个都能独当一面,还能识得几字。能看账,行事进退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三太太越想越觉得自己猜的没错。
  她先打发人去桃缘居送了趟东西。理由也是现成的,李氏正怀着孕,做婶子的总得表示下心意。
  跑这趟腿的是三太太的心腹秦妈妈,小英不敢怠慢,连忙迎了进去,又让人给看坐,又亲手端了茶上来。
  秦妈妈笑着接了茶。说了几句客套话,又问候四少奶奶。她的目光在几个大丫鬟身上打转。
  小英已经许了人了,不会是她。那一个生得俏丽干净说话爽利的翠玉听说也许了人家了,应该也不是。剩下的就是白芷、茯苓两个更出挑,远胜过了其他人。朱家原来的那些个大小丫头在她们面前不是显得粗笨就是显得轻浮,长相更是远远不如。秦妈妈相信以六少爷的眼光。不会瞧上这样的丫头。
  白芷看来温和细心,茯苓更活泼一些――
  要是六少爷真看中了桃缘居的丫鬟,应该就在这两个之中。
  秦妈妈回去把详情一说,三太太有些踌躇。
  要是朱家的丫头,那三太太要处置起来就省心省事得多。可是现在那是侄儿媳妇的陪嫁丫鬟,可不是她能随意发落的。
  这让三太太一时为难了起来,连带着对朱慕贤夫妻俩也有怨气。做弟弟的去找兄长请教功课,可是这兄嫂却没管教好下人,勾得博南心思浮动,魂不守舍的,这事儿他们也有脱不了的责任。
  “你看着……哪个更象?”
  秦妈妈可不敢下这个论断,只说两个看着都好。
  三太太于是找了个机会亲自过去了一趟。
  秦妈妈去,可以让小英她们应酬。但是三太太是长辈,又林不能托大,亲自招呼三太太用茶说话。
  说实在的又林有点儿纳闷,三太太素来跟人没有往来,这不早不晚的,怎么跑到她这儿来了?要说有什么事儿,可她又一字没提。
  三太太坐了一会儿,倒是把一院子人都瞧了个遍。等她一走,翠玉马上就说:“三太太那怎么回事?说是来看奶奶的,嘴里没几句要紧的话,眼神儿还净在咱们几个人身上打转。”
  胡妈妈猜度着,悄悄和又林说:“六少爷年纪不小了还没有说亲,三太太正张罗这事儿,可忽巴喇的跑咱们院子来瞧丫头,有点儿蹊跷。”
  朱博南和他娘在亲事上意见不一,这个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又林沉吟着,胡妈妈凑近了些,轻声说:“会不会是……咱们院子里的谁和六少爷有什么不清白?”
  “不会。”又林断然否绝。她事先就想到过这一点,倒不是信不过自己人的人品,也不是信不过朱博南的心性。她只是觉得,在朱府这样复杂的人事环境里头,没事也当常思有事。他们自己行得正坐得直问心无愧那没有用,别人看着瓜田李下,心中猜疑,那是防不住的。
  所以打从朱博南头次来,又林就让他们哥俩单去厢房或是去了西屋里头,也不让丫鬟们太近前伺候。递茶递水端饭传话的,差不多都是小英在忙活,有时候又林也亲自给他们沏茶端点心。这些事情都是在又林眼皮子底下,要说谁在这样的情形下还能做出点不光彩的事情来,那是不可能的――根本没有空子可钻啊。
  “那……会不会是三太太瞎疑心?毕竟六少爷在府里头也就常往咱们这儿来。”
  这倒是有可能的。
  又林心情不怎么好。朱慕贤好心提携指教兄弟,末了还得受人猜疑。好人真是做不得,就算不指望好报,可谁也不想因为行善却和人结了怨吧?
  三太太先打发陪房妈妈,自己又亲自过来,肯定把这黑锅扣她头上了。
  晚间朱慕贤回来,看又林面色不似往常,又哄又问的,又林就把这事儿和他说了。毕竟这不是她一个人的事儿,朱慕贤也得知道。
  朱慕贤听了也有点儿郁闷。他教六弟是为了他们兄弟的情份,没指望三婶儿对他感激不尽,可是也没想到招来别人无端猜疑。
  “没事儿,你也别多想,三婶儿她年青守寡,这心性脾气是古怪些,连祖母都不同她计较这些事。既然咱们知道了,心里也就有数了。回头我和六弟说,你怀了孕怕人吵扰,我和他去小书房讲功课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三太太既然没把疑心说出口,他们也不能自己过去表白说他们没纵着丫鬟勾搭朱博南。而且也不能因为这事儿,把朱博南也拒之门外――
  毕竟朱博南并没有过错,再说他的课业也要紧,来年还想下场呢。
  三太太又琢磨了几天,干脆把儿子叫了来当面问他:“你是不是喜欢你四哥院子里的哪个丫头?”
  朱博南吓了一跳:“娘你可别乱说。”
  “娘都知道,你不用瞒我了。我也去看过了,那几个丫头生得是不错,你要是真喜欢,咱们跟你四哥把人讨了过来先伺候着,等你成了亲再……”
  朱博南急得一头是汗:“您还去看过了?”
  他忽然想起四哥前天跟他说,改去小书房讲功课。
  虽然他十分不舍,可是四嫂的身子要紧,四哥说的也是正理。可现在听三太太这么一说,他忽然明白过来!四哥突然跟他讲换地方,根本不是为了四嫂怕吵,而是为了避嫌疑!

  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妈妈没敢进屋,在外面侯着,听这母子俩又一次争吵起来,连忙进屋去劝解。
  这会儿也只有秦妈妈能来圆场了。三太太性子孤拐,朱博南平时不声不响,遇到什么事也是够拗的。秦妈妈肚里直叹气,一面劝慰六少爷,说三太太也是一片慈母之心为了他好,一面劝着三太太,说六少爷这是一心向学,真得罪了大房,影响了前程不说,为难的不还是三太太吗?
  母子俩谁也不肯先低头,屋里弥漫着难言的尴尬。
  秦妈妈又劝朱博南:“太太这些年多不容易,咱们三房孤儿寡母的,遇事没个人给撑腰说话。大房霸道,二房贪财,只当咱们这一房是摆设一样。太太怎么撑下来这么些年?还不就是一心为着六少爷,指望着您将来有了功名,娶妻生子,她才对得起早早去的了三老爷……”
  三太太听着秦妈**话,心里一阵酸楚,连忙扯了帕子抹泪。
  她当年出嫁的时候,别人都羡慕她。可是好景不长,丈夫早早就去了,孤儿寡母的有多艰难,那真是一言难尽。现在眼见着儿子大,却和自己离了心,真不知道这些年操碎了心都是图什么。
  朱博南看见母亲抹泪,心里也有悔意。可是四哥四嫂待他热诚无私,每次一去桃缘居,他就觉得脚步特别轻快,脚下简直象踩着云堆一样轻飘飘的都能够飞起来了。四哥待他很好,先生讲不到的那些窍要关节他都能详阐得一清二楚。还有四嫂……
  朱博南扶着三太太的膝头,慢慢跪了下来。
  “都是儿子的错,娘不要伤心了。”
  三太太慢慢止了泪,握着他的手说:“我的儿,娘这辈子就指着你了,娘是万万不会害了你的。你年纪还小,很多事情上头容易犯糊涂……你看咱们娘俩儿这么些年,谁把咱们放在眼里过?娘是个妇道人家,有什么事儿也不能出头。你不成家,旁人就永远把你当个小孩儿看待。你一娶了亲,就是个顶事儿的爷们儿了,以后咱们三房,你就是他顶梁柱。有什么事儿,就得你出头担当。该争的,该要的,咱们不想多占旁人的,可也不能让旁人占了原该属于咱们的那一份儿去,你都明白吗?”
  朱博南觉得整个人混混沌沌的,虽然三太太说的话一句句她全听见了,可是一句都没有听进心里去。
  “老爷子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谁知道哪天就……到时候咱们这三房人肯定要分家的。你成了家,到时候请了族老长辈们来说事,你也能替咱们争一争了……儿啊,不是娘想逼你成亲,这人成了家才能立业啊。再说,你爹当年去得早,他死的时候就挂心咱们娘俩,挂心着你。你早些生成亲生子,延续咱们这一房的香火,你爹地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人一辈子能顺遂己意的时候很少,更多的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
  朱博南觉得舌头发麻,一句话说得艰涩无比:“但凭……母亲做主。”
  三太太心满意足,朱博南却觉得头重脚轻。折腾了这么些天,其实他自己也知道,他心里那隐密的连自己都不承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