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 >

第157章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算是装。她现在气虚,说了这些话,的确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头晕目眩的。
  石琼玉十分自责,连忙转了话题。
  翠玉也把那张清单取了来,石琼玉最迫不及待的就是想看石夫人的信。只是现在当着又林的面,不好马上就去拆。又林十分善解人意:“你先看信吧,正好我也靠一靠养养神。”
  石夫人的信上说什么又林并不知道,但是按常理也并不难推想。父母们对孩子总是报喜不报忧的。按四奶奶家书的一贯套路,想必石夫人的差别也不会太大。
  果然一会儿石琼玉就回来了,眼圈有些微红,神情并没有什么太多异样。看来石夫人并没在信上写石家现在所面临的最大危机。
  这件事如果说一定有一个人受的伤害最严重,那必定是石琼玉。杨重光同她曾经真心相爱过,但是昔日的情人与自己的家族反目成仇……她必定会非常痛苦。
  “我给你带了一些补品,一枝人参。还有几册城西书肆新出的书。”石琼玉很了解又林,两人又都喜欢读一些杂书,所以颇有些共同语言。
  石琼玉没有留下用饭,她挂念家中的孩子,所以又陪又林说了会儿话就告辞了。
  送走了石琼玉,又林的心情也并不轻松。
  隐患终究会爆发出来,现下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杨重光的性格又林多少也了解一些,这人心情坚毅。幼遭大变。支撑他努力上进的目标大概就是将来有朝一日为父亲洗刷冤屈,向仇人们报复。他不会放弃这个目标,不管是为了谁――
  又林忍不住会想,要是当年,石家没有阻挠压制他上进,或者。把石琼玉许配给他,成全了这一对有情人,他会不会象今天一样……
  也许他会做不同的选择。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
  她正出神,外面有人回了一声:“徐妈妈来啦。”
  又林有些意外,忙说:“快请徐妈妈进来。”
  小丫鬟打起帘子,徐妈妈笑容满面的进了屋。
  “给四少奶奶请安。”
  “徐妈妈快别多礼,快坐下歇歇吧。这么热的天儿,有什么话打发人走一趟就是了,您何必亲自过来。”
  “别人过来,老太太可不放心,就是我也一直惦记着四少奶奶,不亲自来瞧一瞧,心里总是不踏实。四少奶奶今天觉得怎么样?”
  又林微笑着把刚才跟石琼玉说的话又说了一遍。对石琼玉她并没有提起怀孕的事,但是徐妈妈是知情人,说话当然要更方便一些。
  其实大致情形徐妈妈都了解,只不过她来这一趟,一来是亲眼瞧瞧又林的精神气色,二来也是表示了老太太的态度。
  “老太太让我和少奶奶说,想吃什么喝什么,可别客气,尽管打发了人去小厨房说一声,再怎么着也不能亏着你和孩子,还让我带了这串佛珠过来。”
  又林一眼就认出这串佛珠是老太太经常拿在手里的那一串。听说这串珠子很有来历,又林当年在于江认得朱老太太时就见她套在腕上,并且时常摩挲祝祷。
  “这可不成……这是老太太的心爱之物,我不能收。”
  “四少奶奶听我说。老太太说,四少奶奶刚经历亲人离世的悲戚,心神不安定。再加上连日奔波,又有了孩子,特别需要宁神静气。这珠子呢,是暂借你戴戴,希望可以压一压邪祟,保你们母子平平安安。等你身子好了,再还给老太太也不迟。”
  既然说了不是给,是借,又林也不好再拒绝。徐妈妈也没有立刻就走,问了又林和原哥儿今天的饮食,又林也顺便问了徐妈妈两件府里的事。徐妈妈是朱老太太的陪嫁丫鬟,在朱家待了几十年,可以说这府里没什么能瞒过她的事。
  “听说三婶儿在给六弟寻亲事?可有看中的人家了?”
  徐妈妈摇摇头:“三太太这些深居简出,连亲戚都不大见,更不认识什么人。哪家有适龄的姑娘,她也没个数。三太太托了大太太、大少奶奶和二太太,还到老太太跟前去求过……”
  又林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非常不赞同。
  三太太的心情又林理解,为了孩子,当母亲的总是愿意去试所有的门路。可是三太太可能太久不和人打交情,于人情处世上头不大通达。有道是一事不烦二主,更何况是大太太和二太太这样的死对头。又林设身处地的想想,假如她是大太太,妯娌把这事儿托了她,她也应了,一转身儿她又去托自己的死对头,这叫什么事儿?大太太心里能舒服了才怪!当然,更不可能落力的给她帮忙。反过来,二太太那里肯定想的也是一样。
  再说,大太太和大少奶奶是婆媳,这事儿和大太太说了,大太太当然也要吩咐儿媳妇,可三太太自己又去跟大少奶奶说这事儿,明显又让人家婆媳间有点不大自在。是说大太太对儿媳妇没权威呢,还是觉得大少奶奶不会对这事上心,才要多此一举的叮嘱她?
  看来一时半刻的,朱博南是娶不上媳妇了。
  对朱慕贤的这个小堂弟,又林难免多关切几分。一来他年幼丧父,三太太看管太严,这孩子小小年纪沉默得不象话,也很少笑容,难免惹人同情。二来,在朱家这一辈的子弟里头,他是难得和朱慕贤一样肯读书想上进的。其他的人,不是又林说,就没一个读书种子。丈夫得空就给堂弟讲课业,又林自然也跟着关心。
  他年纪还轻,又太腼腆。又林觉得,假如晚娶两年,其实也不是坏事。
  徐妈妈说话从来都很有分寸,并不讲人是非道人长短,不过她一看四少奶奶的神情,就知道她已经明白里头的复杂关系了。心说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点一知十。象三太太那样的,真是没法儿说。在家做姑娘时不太懂这些也不怪她,嫁过来之后婆婆宽厚,丈夫体贴,日子过得舒心,也没学到什么手腕。等丈夫死了,她就跟活死人差不多,这么些年来做人一直没什么长进。
  又说了几句话,徐妈妈也很有眼色的告辞了。病人毕竟最需要的是好好休息养病,说话应酬也很耗神。
  过了午又林睡了近一个时辰的中觉。她能睡实,翠玉和小英她们当然是谢天谢地。这人只要能吃得下东西,能睡得着觉,身体就肯定能一天天好起来。象在船上时似的,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实,瘦得惊人的快,实在让人揪心。

  第二百八十六章

  乳娘把原哥儿抱了过来放在又林身边,原哥儿很乖,趴在又林身边儿玩一种九宫算筹的游戏。他虽然还不懂算数,可是那些木方块儿颜色鲜艳,他把木块儿拨过来拨过去的,很会自得其乐。乳娘怕少奶奶身子弱想把原哥儿抱走,结果原哥儿不乐意了,不让乳娘抱。
  “不要紧,就让他在这儿多待一会儿吧。”
  乳娘笑着说:“少爷这是好几天没跟少奶奶待一块儿了,想亲近娘。”
  又林摸了摸原哥儿的头,原哥儿抬起头来,一双眼明澄澄的。又林柔声说:“没事儿,你玩儿吧。”
  原哥儿又乖乖低下头去拨弄他的算筹。又林问乳娘原哥儿今天吃了什么,午觉睡了多少时候。乳娘素来知道四少奶奶细致,吃的什么,睡的时辰也都记得清楚,一点儿不敢马虎。
  又林想起件事来:“他那些颜色鲜亮的衣裳,就都先收起来吧,捡着那素净点儿的穿――要是不够穿了,和胡妈妈说一声,现做几身儿也使得。”
  乳娘忙应下来,连声称是。
  她还真没想到这一点儿。可不是么,少奶奶的祖母刚过世,原哥儿再穿着大红大紫着实不合适。不但原哥儿不能穿,她再穿着只怕刺少奶奶的眼。乳娘一面琢磨着原哥儿这季新做的衣裳里有哪几身儿比较素净,一面琢磨着自己那两件鲜亮的衣裳也得收起来了。
  天气闷热得厉害,到了掌灯时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又林问了一声,朱慕贤还没有回来。小厨房单独送了她的饭菜来,大厨房的饭菜也送来了。蒸的小点心直接放在笼里端上来,一揭笼盖,笼屉底下垫的是荷叶,一股清香直接逸出来。
  “瞧这糕蒸的,比画上画的还好看呢。”
  白芷把糕放在又林面前:“奶奶尝尝看,小厨房的人说怕奶奶吃得甜腻了。所以糖和油都没多放。”
  又林挟起一块糕放进碟子里,还没送入口中,听着外面淅沥的雨声中传来了脚步声响,接着院门开了。
  这会儿谁会来?听脚步声还不是一个人。
  翠玉已经机伶的在外头回了话:“少奶奶,少爷回来了。”
  又林抬头往外看,门帘掀起,朱慕贤走了进来,他身后还有人在收伞。外头暗也看不清,又林只当是丰太医也跟着来了。结果那人放下伞来进了屋,一抬头,一张脸丰神如玉。双目清朗有神,却是杨重光。
  杨重光身后还有个人,穿着一件薄斗篷,进了屋才摘下风帽来。
  这下又林可不会看错了,是玉林。
  又林一情急,就想穿鞋下床,玉林忙说:“姐姐你坐着,别动弹。”
  她脱了斗篷进来,先就着灯光细细打量又林。秀气的眉头微皱起来:“怎么瘦成了这样子?太医是怎么说的?”
  那边儿朱慕贤知道她们姐妹俩肯定有好些话要说,很有眼色的带着杨重光避到一边去了,把东屋留给她们俩好好说话。
  “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方便吗?”
  “下着雨,我们也没走正门。”玉林不满她扯开话题:“请的哪位太医看的?”
  “丰太医。”
  玉林想了一想:“他?太过年轻了,还是请个老成些的来看看。我倒知道一个不错,姓叶,不如现在让人去请了来再仔细瞧瞧。你打小什么时候晕过船。这回怎么能折腾成这样。”
  又林看她满脸关切,心里一琢磨:“其实……也不是晕船的缘故,丰太医说,我可能又有喜了。”
  她猜着朱慕贤可能没有告诉这两口子她有喜的事,一来时日浅,还不是十拿九稳。再说玉林他们今天来得这样匆忙,可能也没有机会说。
  玉林果然不知道,眼睛一下子就睁圆了:“真。真的?多少时间了?”
  “要是的话,应该有两个月了吧。”
  玉林转忧为喜:“哎呀,那可是好事,你怎么不早和我说?都当过娘的人了,怀没怀上你自己心里还没数?”
  “确实是没想到……”跟妹妹说起这事来,又林也有几分不好意思:“再加上这些日子事多。实在没顾上……也没往上头去想。”
  提到这个话题,两人一时都沉默了。隔了一会儿,玉林才轻声说:“祖母她……是几时去的?”
  玉林肯定已经知道这消息了,又林回于江奔丧是瞒不了人的。她再看玉林的穿着,一件淡青的宫装,下头系着白色水波裙,头上戴也是素银头面首饰,十分简素。
  她这样有心,又林也十分欣慰。
  “是上个月十九……祖母去的也很安详,没有多受多少罪。”
  玉林点了下头:“嗯。”她慢慢地问:“祖母……提到我了吗?”
  这个真的没有。又林实话实说:“没有,我到家的时候,祖母已经说不出话了,第二天就过世了。”
  她又简单说了几句丧事如何办的,玉林听得很是仔细。她伸手抹泪,又林把枕边的帕子递给她。
  又林宽慰了她几句,看她情绪渐渐好些了,转开话题说:“我还带了些东西回来,有些是首饰,还有祖母曾经用过摆过的东西,都收在箱子,搁在西屋了,还没得空收拾出来,回来你看一看,要是喜欢哪件儿,你就带回去,权当个念想。”
  “好,等下我就去拣。原哥儿呢?”
  “我让人把他抱过来。”
  小英出去,过了片刻果然把原哥儿抱来了。乳娘已经给原哥儿换了素淡的裤褂,不过颈项里戴着那个李老太太最后交给又林的赤金点翠的如意长命锁。乳娘本想给取下来换成镶白玉的银项圈,可是一想,这个项圈不是原来家里的东西,少奶奶带着原哥儿回来之后就一直挂着,说不定就是娘家长辈给的,那意义不同,所以并没敢给他换掉。
  玉林一下就看直眼了,笑着说:“哎哟,长得可真好,虎头虎脑的。”
  她把原哥儿抱了起来,原哥儿一点儿都不认生,正相反,天天有仆妇,丫鬟们陪着,他还很喜欢和长得漂亮的人接近,玉林生得好看,他当然一点儿都不排斥。
  玉林哄着他说:“原哥儿,我是你姨母,喊我姨,喊呀。”
  原哥儿平时说话都不是太给力,今天不知道是不是见到了大美女,超常发挥,含含糊糊地喊:“咿,咿咿。”
  玉林大喜:“姐,你听,他喊我了,他喊我了。”
  又林一笑:“他喜欢你呢,平时让他喊个娘都得拿着架子,不好好哄就不喊。”
  玉林准备了见面礼的,这会儿就拿了出来,小英替原哥儿接过来了。
  说了这么一番话,玉林忽然想起来:“哎呀,姐姐这是要用饭哪。”
  “没事儿,一直躺着也不饿。”
  “那可不成,你一个人吃两个人补呢,不能饿着我小外甥了。”
  “你用饭了吗?”
  玉林摇摇头。
  “那正好,咱们一块儿吃。”
  玉林坐了下来,小英又取了一副碗筷来,姐妹俩头碰头的用饭。
  玉林喝了口粥:“这粥不错……挺象咱们家那儿的口味。这是你们大厨房做的?”
  “不是,大厨房里的人都是北方人,这是老太太的小厨房单做的,刚刚送过来。”
  玉林轻声说:“我觉得,这么和姐姐在一块儿吃饭,好象又回到以前了。在家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回我病了,姐姐就让厨房做了我喜欢的粥和小菜,端过来陪我一块儿吃,好象……也是这么个天气,下着雨……”
  又林也有点模糊的印象,只是记的不象玉林这样清楚。
  饭桌撤下去,玉林陪着又林说了会儿话。她不能久待,可是却一时也舍不得走。又林催着她,她才站起身来:“那我过几天再来,姐姐你好生养着,再给我生个聪明伶俐的外甥。”话一说完她赶紧又补了句:“外甥女儿也好。”
  又林笑着催她:“行了,你快走吧。”
  这个孩子虽然来得突然,可是她却也冲淡了又林的悲戚,为了这个孩子,又林也得好好保重。
  送走了他们夫妇二人,朱慕贤才进屋来更衣。
  又林问:“你们怎么一块儿回来的?”
  “我刚一出大门,杨兄就在门口等着我呢,郡主坐在车里头,一定要过来。”
  “你们用饭了吗?”
  “用过了。”朱慕贤换好了衣裳,趿着鞋过来坐在床边,手轻轻虚按在她的小腹上:“今天觉得怎么样?”
  “好多了,也有胃口吃东西,精神也好了不少。”
  “那就好。”
  “你呢?宋学士没说什么吧?你那些同僚们呢?”
  夫妻俩正说着话,听到远远传来的哭叫声,夹杂在雨声中,听得不甚清楚。
  又林怔了下,朱慕贤站了起来。
  他们院子靠东墙,经常能听到外头坊市的动静,至于朱府里的其他院子,倒是不大听得见动静。
  可是这声音听着不是外头传来的――天都黑了,又下着雨,坊市早散了。听起来象是府里头的动静。
  “没事儿,你放宽心,别多想,我去看看。”
  “你当心,下雨地上滑。”
  朱慕贤安抚地拍拍她的手背:“放心吧,我当心着呢。”

  第二百八十七章

  事实上,不用朱慕贤出去,那声音越来越近了,有哭喊忄骂,只隔着一扇门,听得异常清楚。
  朱慕贤皱了下眉头,让人去开门。
  “少爷,这一听就是麻烦事儿,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