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 >

第128章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四奶奶的态度很平和,不过说的和又林原来得着的消息也差不多。又林因为还未及笄便夭折,按于江的习俗。不但不能进祖坟,连墓碑都不能立。
  活生生的一个人,去的那样突然,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刘姨娘一直没有露面——也许她现在这种身份,并不想和旧亲戚相认。当然。这亲戚关系本来也已经够远的。从陆秀云和陆老太太那儿数,已经很疏远了,更何况她。
  不过亲家是贵客,接待往来本来也没有姨娘什么事儿。
  这几天刘姨娘过得也并不好。
  韩氏对她既没有特别苛待,当然也不会对她有什么好脸儿。做妾的,服侍主母是她的本份。韩氏虽然没有让她做端水捶腿那些活计,可是主母站着她不能坐着,主母用饭她得在一旁端碗布菜。这些活计刘姨娘也不是没做过。只是她不甘心。她比韩氏貌美得多,朱长安平时表现出来的。也对她更加怜爱一些。而韩氏让她侍奉,就是因为嫉妒她。
  可是她向朱长安诉苦的时候,朱长安本来的笑容却一点点消失了。
  “你说少奶奶是有意折腾你?”
  刘姨娘以为朱长安的不悦是冲着韩氏去,抹着泪说:“妾也知道自己碍了少奶奶的眼,这事儿也怪不得少奶奶……”
  朱长安冷冷地说:“既然知道怪不得少奶奶,就该谨守本份。还委屈什么?”
  刘姨娘一愣,朱长安已经站起身来抬脚就走了。
  怎么……怎么这样?
  不该是这样啊。
  以前她娘这么着撒娇,男人都吃这套。可是朱长安怎么会是这个反应?没恼那个女人,倒恼了她了?
  她愣了一下神,才赶紧往外追。
  朱长安人高腿长步子又大,已经进了正屋的门了。刘姨娘就是心里再急,也不能去正屋把人拉回来。
  朱长安进了正屋,韩氏正拆卸簪环准就寝了,看见丈夫忽然进来,韩氏有些意外。
  朱长安已经去了西屋了,这个韩氏是知道的。这么突然回来,一定有原因。
  “怎么回来了?”韩氏把头发随意挽了下,让丫鬟去倒茶。
  “别倒了,都要睡了,喝了茶倒容易走困。”
  “不是那样的茶,是四弟妹娘家来人了,刚刚捎来的茶叶,里头有茉莉花儿,还有柑橘花芽什么的,说很是安神解乏,睡前喝也不怕。”
  朱长安白天出去了,虽然也知道于江来了人,但是并没见着面。
  “是么?听说李家老爷夫人都来了?”
  “还有四弟妹的弟弟呢,个子倒生得高。我原来看四弟妹身量不高,还以为南边的人都长得小巧呢。”
  朱长安一笑:“这个也是因人而异,南边也是有高个子的。我到于江去过,高个子也见过不少。”
  说话功夫茶已经端来了,才一揭开碗盖,就闻到一股清甜好闻的香气。
  “好香啊。”
  “刚让人沏的,我还没有尝过呢。”
  见朱长安喝了口茶,韩氏问:“你不是去西屋歇了吗?”
  “不去了。”朱长安说:“赶明得空了,让府里的妈妈跟她讲讲咱们家的规矩。”
  韩氏就不再问了,夫妻俩品了茶,宽衣安置。
  大概是这茶的效用,帐子里都是一片馨香,令人熏然欲醉。朱长安本来没打算和妻子亲热,可是夫妻俩躺下来说了会儿话,又亲亲摸摸的调了会儿情,自然而然就鱼水欢好。西屋里刘姨娘却是大半宿都没睡好觉。天不亮就爬了起来,略收拾一下就往正屋去。
  韩氏的丫头自然不会给她好脸色看,可刘姨娘受惯冷脸,这点儿事在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她不但来了,还抢着端水盆伺候。
  结果朱长安与韩氏昨晚贪欢,今早起得比以往迟了一些。那装了的铜盆可着实不轻,哪怕只装了一半,份量也十分可观。开始为了显得恭敬,还端得高。后来见屋里总没动静,手也举不得那么高了,渐渐的越举越低。等屋里终于有了动静,丫鬟们推门进去伺候的时候,刘姨娘两只胳膊都累得快没知觉了。
  铜盆里装的不过是半盆凉水,要用来盥洗,还得再兑热水进去。提着大铜壶的丫鬟看刘姨娘已经花容失色,好心的说了句:“你把盆放地上,我好兑水。”
  刘姨娘心说这一放下,三少爷出门看到的就不是自己一直辛苦的捧着盆了,这半晌不就白辛苦了?
  “不用,你倒吧。”
  那个丫鬟瞅了她一眼,心想这这姨娘心里头想的东西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样。也不看看她现在那摇摇欲坠的架式。
  另一个丫鬟说:“姨娘让你倒你就倒,啰嗦什么。”
  那个丫只能提起壶来往盆里倒水。
  水盆越来越重,越来越重,刘姨娘的手颤得也越来越厉害,水盆开始打起晃来。那个丫鬟吓了一跳不敢再倒水,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刘姨娘手一翻,大半盆水就这么全扣在她自己裙子上了。
  幸好水是兑过的,不冷不热。可是突然间被这么一泼,刘姨娘失声惊叫。
  朱长安刚起身正系扣子,被这声叫吓了一跳,没好气地问:“这是谁在外头?”
  有丫鬟赶紧解释:“刘姨娘不当心打翻了水盆。”
  朱长安皱了下眉头:“她来做什么?”
  平时他歇在正屋的时候,也没见她赶着过来伺候。
  母亲说的对,这刘氏来路不正,平时不可骄纵了她。不然她越发蹬鼻子上脸,乱了家里的规矩。他也就是在她屋里歇了这么几天,刘氏就轻狂起来了,敢给主母上眼药。想到因为她挨的那顿打,朱长安隐隐觉得伤处好象又疼起来了似的。
  这当然是错觉,伤是早就养好了。只不过朱长安觉得为了她挨了打,在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面前都失了面子,惹得祖母动怒,父母失望——这个妾纳的实在不划算。
  开始的几天新鲜劲头一过,朱长安开始回想在杭州时候的事。那姓刘的明明就是给他设了个套儿,搭上一个女儿,其实就是想攀上朱家这大树。
  这个“女儿”的真假,甚至还有待商榷呢。
  朱家二房不象大房似的那么乱成一团,大老爷只顾着好色,什么规矩也不讲。朱长安虽然也风流,可是他却很看不上大伯那种作派。
  刘姨娘真是委屈到了十分,这会儿一身尽湿,只能赶紧回去换衣裳。等她里外换好了再过来,朱长安已然出门去了。韩氏看着刘姨娘,有些懒洋洋地打了个呵欠。都是女人,刘姨娘一看韩氏那娇慵的样子,就知道昨天晚上两人肯定亲热过。
  “行了,少爷也出去了,我这会儿要去太太那里,你不用跟着我了。”
  刘姨娘只能低头应着。等韩氏从面前走过去,她才抬起头来,盯着韩氏的背影看了半晌都没有动弹。

  第234章

  大老爷总算从“百忙”中抽了一点空儿出来,和亲家吃了顿饭。
  就他的本心而言,是瞧不起这个亲家的。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不过等一顿饭吃完,大老爷的态度顿时大变,跟亲家老爷好得简直跟亲哥俩似的,比和自己的亲弟弟二老爷那可是亲热得多了,连带着对德林都赞不绝口。
  其他人看在眼里,难免对长袖善舞四个字更添了一重体悟,眼前这就是活生生的例证。
  四奶奶忙着收拾带来的东西,各房都有礼物,昨天一来的时候已经差人送去了。当然,给又林的才是大头,昨天装车带了来的并非全部,还有很多直接运到又林置下的那个院子里去了。那院子里曾经出过两个举人,收拾的又精雅,要再赁出去也很容易——京城有很多人家就专靠这样的收入为生。不过因为又林手头一时事多,送走了刘书昭之后,院子便一直空着,现在倒是正好先倒腾放置这些东西。
  “瞧,这不是咱们那儿的布,是琼州那边来的,特别厚实细密,摸起来可软和了,又吸水,又透气,给孩子做衣裳穿再好不过,我这次带了几匹过来,你先用着。要是穿着好,你打发人送信儿回去,家里再给你送来。”
  又林骇笑:“娘,这么多,都够他穿到上学堂的了。”
  “小孩子长得快,你不要笑。”四奶奶正色说:“衣裳也就顶多一季,里衣总得有几身儿替换的,这些不一定能穿多久呢。再说布放久了难免会朽。这一两年你就尽着这些用吧。”
  这也是自己的亲娘,才想得这样周到。
  又林不笑了,点头应下来:“我知道了。”
  四奶奶这才满意,又开始收拾别的东西:“这些是各种丹药丸药。全是配好的,上头有签子写着。喏,这一包里头是专治小儿病的。连用法都在上头了,好好收着,总用得上的。”说着说着,四奶奶又喟叹:“可惜你跟着这么一大家子长辈、妯娌一起住着,又是嫂子管着,什么事儿都不便宜。要是自己能弄个小灶头,要汤要水要做点心什么的岂不方便?大人孩子都便宜了……”
  “娘。家里除了老太太,别人可都没有小灶的,我哪能这么娇贵起来。再说,现在老太太也很关照我跟孩子,天天送这送那的。恐怕亏了我们娘俩儿,那小厨房的厨娘做咱们那边儿的菜和点心都拿手着呢。”
  四奶奶当然也知道这个理儿。这家子大,有好处也是有坏处。象自己当年嫁进李家,家里小人也少,倒是省了许多麻烦。
  “你也不要太省事了,大人委屈一下没什么,可不能亏了孩子。你们院子里不也有小茶炉子吗?我带来的东西里有燕窝,你要天天想着吃,小茶炉子熬起粥来也不费什么事。女人生完孩子,身子亏得厉害,可不能大意了。”
  看四奶奶的劲头,真恨不得把又林从头到脚样样事情全给嘱咐到。
  “啊,还有这个。”四奶奶拿出两只平安符来:“这是我特意去给你求的,这一个是给我外孙子的。回来你给他戴上。”
  “我知道,我先替他谢谢他外婆了。”又林笑着说:“好了娘,这些东西慢慢再理也不迟。你来京城一趟,我陪你出门去看看,总不能白来一趟,相国寺,。等您回去了,周伯母要是问您在京城都逛哪儿了,您总不能说,您在京城就是出了屋门进院门,下了桌台上炕头吧。”
  四奶奶也忍不住笑了:“我本来也不爱逛,你弟弟倒是想四处看看。今天一早就迫不及待跑出去了。”
  “他认得路吗?”
  “你爹打发了京城的这边的人跟着他呢,放心吧,他都成大小伙儿了,拐子也不会拐这么大的人。”
  又林知道四奶奶他们在京城也不能久待,陪着母亲去相国寺进了一次香,朱慕贤休沐那天还陪着妻子、岳母和小舅子去了一次落雁湖。落雁湖前朝时是皇家林苑,亭台楼阁美不胜收。落雁湖南边即是现在的皇宫。当然他们不可能买门票进去来个皇宫一日游,不过坐着马车在宫墙外走了一段,四奶奶还是头一次望见皇宫,只觉得那墙高得令人咋舌,角楼上檐角高飞,风吹过的时候,铁马铜铃声音清越幽远。
  又林也还是头一次来这儿,她小声问朱慕贤:“你进过宫吧?”
  “殿试和后来谢恩的时候来过。”
  “那你见过皇上长什么样儿吗?”
  朱慕贤一笑:“没敢抬头瞧,不过当今圣上登基才七八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正说着话,远远的看见前面宫门有一行车马出来,朱家的马车先避让到了路边。
  又林辨识着那马车上的顶盖、车围和纹饰,那应该是王府车驾的规制。
  朱慕贤轻声说:“这是宏王府的马车。”
  又林点了下头,也没怎么在意。
  皇宫、王府什么的,那些离她都太过遥远了。
  四奶奶掀开车帘的一角,看着在身后越来越远的宫墙,神情若有所思。
  出去玩了半日,又林久不出门了,有点儿坐不惯马车,有些腰酸,腿也乏。乳娘把孩子抱了过来,又林不在的时候,他肚子饿,又不肯吃乳娘的奶,着实发了一顿脾气,小脸儿都哭红了。又林十分心疼,喂过了又哄了半天,看他睡了,乳娘要抱回去。又林半天没见儿子了,也舍得,就说:“让他在这儿睡吧。”
  儿子睡在一旁,又林靠在那儿闭目养神。茯苓去取了美人拳来,轻轻的替她捶腿。
  翠玉凑过来轻声说:“今儿一早,少爷和奶奶前脚刚走,表姑娘就来了。”
  这不意外。今天是是朱慕贤休沐的日子,她肯定就是挑着今天才来的。只不过他们先走了一步。
  “现在人呢?”
  “在太太那儿用了中饭,又等了半天才走的。来时是空着手来的,走的时候又是尺头儿又是吃食的拿了几大包呢。她们主仆两人拿不了,太太还让人驾了车送她们回去的。”翠玉有些忿忿不平:“二门上有人看见表姑娘手上戴了个镯子,就是今天早起太太戴手上的,也给了她了。”
  又林眯着眼,轻声说:“太太的东西,她爱给谁就给谁,那随她高兴。”
  “可不是这么说啊。”翠玉说:“范妈妈说,表姑娘这两回来,回回都做了针线孝敬太太,又是哭诉又是讨好,看样太太已经一点儿都不生她气了。还说今天太太给表姑娘的那些衣料里,就有咱们家老爷和太太带来,特意送给太太的呢。”
  “既然送给太太就是太太的了,她要自己穿还是送人,那当然都由她。”
  大太太和大老爷真不愧是两口子,性格上各有各的毛病不说,心眼儿还都有点不够使。于表姑娘这一步一步的,最终目的肯定是想登堂入室,大约还想永远留在朱家。这心思朱家上下没有不知道的,就大太太自己
  翠玉见又林这么沉得住气,知道她心里有数就行,转了话头说:“奶奶今天都逛了哪里?风光好不好?”
  “挺好的。湖边的人不少,回来的时候还从宫墙下头走的。”
  “那宫门口,是不是有侍卫把守着?威风吗?”
  又林睁开眼看她一眼,笑了:“挺威风的,下次带你一块儿去,你也亲眼看一看就知道了。”这么一眼的功夫,看见翠玉身上穿的衣裳往日没见过,也不是府里的针线。
  “这是老家捎来的?”
  翠玉喜孜孜的说:“是我娘给我做的,说不知道我又长高没有,特意多放了两寸,穿着正合适。”
  “嗯,好。”又林说:“我记得你也给你爹娘做了鞋来着,还攒了些小东西,这回让你嫂子一块儿捎回去,也让你爹娘高兴高兴,别这么牵挂你。”
  “我跟着奶奶,我家里头放心着呢。”翠玉说:“我爹娘让我嫂子捎话来,嘱咐我好好伺候奶奶和小主子。”
  翠玉小英她们都是从于江跟着又林到的京城,背井离乡,平时说起家乡来,私下里也偷偷掉过眼泪。一开始她们也都不习惯京城的生活,都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
  朱府里主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各房各院都有自己的心思,下人关系盘根错结。对后院的女人来说,俨然一个封闭的,微缩的小社会。辈份最高权力最大当然是老爷子和老太太,下一层则是大太太、二太太和三房太太陆氏。再往下,就是他们这一辈了。
  朱慕贤的兄弟不少,姐妹也好几个,妯娌间的关系既要维持表面平和,暗地里又各自防备。日常相处起来并不省心。还有各房的奴仆们。头一等的象有体面的老家人、大管家,很多时候比年轻主子说话还顶用。这些人都不能轻视,没准儿时候时候就用得着他们,或是一不小心往往会得罪了什么人,被下了绊子自己还不知道……

  第235章

  四奶奶一想起这些,就很为女儿觉得心疼。不过幸好姑爷是个好的,既有前程,又很顾家。四奶奶原本担心朱家富贵,朱慕贤难免有些个纨绔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