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色大亨传 >

第7章

红色大亨传-第7章

小说: 红色大亨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2000m表尺。服役自1905年二次世界大战。枪机上方有一块防尘盖。射速慢,对于优秀射手,准确率也没有高的什么水平。   
  红军有现代化的兵工厂,在1930年攻占福建汀洲就开始了,而且在本文设想里,东北工业搬迁,从外国输送生产设备,没有兴趣制造突击步枪,阻击步枪还打算生产,一枪一个敌人,尤其是对付炮楼!对付小日本的坦克97战车,12。7MM高射机枪穿甲弹不错,不过用88高射炮,12。7MM高射机枪射程有限,而且优秀射手不足。兵源素质当然要提高,等撤退后就立刻改编整顿。   
  西安事变改为南宁事变,要团结东北军,能找点事的还必须有实力的,西北军系统已经瓦解,零散分布在北方,山西阎西山老奸巨滑,况且此人胸无大志,只想保住山西,川军内部混乱,能搞出点事情的只有桂系。   
  在全歼日本3个大队后,看着气势汹汹的关东军师团,陈赓在使用军部警卫团偷袭一个联队后,摆脱了鬼子,可是由于实力不足以在中国野战部队虎视耽耽的情况下出击,苏北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此时的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东亚最具现代色彩的都市之一,有“东方巴黎”之称。上海不仅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还是最大的港口和军港。控制了上海,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海上门户、扼住了长江的咽喉,并对国民政府首都所在地南京造成直接威胁。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上海的重要价值有着清楚的认识,占领上海是其蓄谋已久的战略目标。1936年春,中日之间的关系已十分紧张,为了应付将来可能发生的中日战争,蒋委员长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国防区”。指定时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兼训练部主任的张治中为京沪警备司令兼京沪区军事长官,专门负责上海地区的国防战备工作。   
  在平津失陷,连云港失守后蒋介石知道中日全面开战已不可避免,即提出“现在到最后关头,已无和可言”。国民政府同意张治中的建议,决定一旦判明日军即将进攻凇沪,应采取“由我先发制敌”战略。   
  不过委员长同时要求由红军为主体的4方面军群出动主力来保卫上海,其实他打的主意党心知肚明,不过为了抗日大业,委员长又答应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兼训练部主任的张治中为京沪警备司令兼京沪区军事长官,负责4方面军群主力的作战,补充和后勤。   
  于是,全国人民结成联合抗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达到近代以来空前的团结,与侵入我国土、欲亡我家园的凶残敌人展开了血战之前的准备。   
  日方把在台湾参加演习的海军第3舰队的司令长官长谷川清奉命做侵略上海的兵力布署,与此同时,驻沪日本各种军事人员都被动员起来,投入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   
  8月上旬,蒋介石主持召开国防会议,制订了“举全国力量从事持久消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的国防方针,并确定了作战指导原则,同时南京最高军事当局速调各地军队和物资往京(宁)沪一带,以备开战。   
  8月9日傍晚,虹桥机场事件爆发。   
  因为日本的目的则是利用此事件而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驻沪日本海军借此提出无理要求,并下令停泊在外海的大批日舰驶人黄浦江,以武力干涉相威胁,同时急电国内要求陆军出兵上海支援作战。   
  8月11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设立国防最高会议,同日命令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第87、88两个师向上海方向预定的围攻线开进,命苏浙边区司令张发奎率第57师向浦东推进,又急令第55师及独立20旅调往上海南郊,第56师和61师进占上海北郊,炮兵第2旅山炮第3团从嘉兴开到苏州,榴弹炮第10团从南京开进苏州,第98师从汉口调到南京,并增加了长江南岸江阴、浏河地区的江防力量。随后,军事委员会再调正在铁路上飞速运输的东北军12,15,18三个师,重炮兵2个旅和高射炮团——他是点名要的,这三个师由林彪带领,都是以前红一军团的精锐。还有第74师和王耀武的第51师等,向上海方向集中。   
  日本军陆军省和参谋部共同协商决定,以第3和第11两个师团为基干,以陆军大将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组成“上海派遣军”,并在计划中确定了具体登陆地点。   
  在上海对峙已经到了剑拔弩张地步,一场恶战爆发在即,   
  8月13日,急不可耐的驻沪日军率先点燃战火,在八字桥一带向中国士兵开枪并炮击闸北,租界里的日军也趁机发动攻击,企图抢夺市区战略要地,张治中下令中国军队奋起反抗。举世瞩目的凇沪会战序幕就此拉开。   
  由于张治中对凇沪战事早有设想,迅速占领战略要点的中国军队立刻向虹口和杨树浦的日军发动攻击,力争一举歼灭敌人。   
  在接到总攻击的命令后,张治中麾下的第87师、第88师两支德国装备劲旅在炮兵掩护下,像一把铁钳从左右两翼同时向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沿线据点发起了进攻,其中87师直指日本海军俱乐部和海军操场,88师则在八字桥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   
  担任攻击任务的中国军队冒着密集的炮火在枪林弹雨中冲杀,沿途街巷陷入一片战火,激烈的巷战血流成河。日军在坚固的工事和房屋内拼命抵抗,两军在街垒间对射,在道路边展开逐屋争夺战,枪声杀声惊天动地,由于并不在日本海军炮火范围,显然中国自己占据优势,中国士兵在日军顽强抵抗下异常艰难地一步步前进,官兵们心中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雪耻的心情,不怕牺牲,克服重重困难,先头攻击部队终于接近了日军的指挥中枢。在中国军队猛烈打击下,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被抵近射击的榴弹炮击毁,日本失去了一个坚固的支持点。   
  与此同时,担任左翼攻击任务的第87师261旅在旅长沈发藻率领下,经过彻夜血战已进展到了杨树浦,将盘据在公大纱厂内的日军紧紧包围住,激烈的街市攻坚战使每一条马路、每一幢楼房都成了攻守双方的生死之地。许多阵地多次易手,两军伤亡都很大,公大纱厂内日本企图修建机场,在宋子文的看家部队——税警总团的战车攻击下,夺占公大纱厂的国民党军队清剿了公大纱厂内的日本守军。      
第十七章 上海保卫战2    
  8月14日这一天恰逢台风过境,风暴在上海东北部海面上向西北方向移动,华东沿海一带浓云密布、阴霸四合,中国空军还轰炸了日军装卸物资的江山码头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还攻击了日本第3舰队,使旗舰“出云”号遭到重创,而紧急赶场飞来的东北空军轰炸机还在杭州待机,可是中国三大空军——就是东北,广东,中央首次驱逐机联手出击威力非同小可,这天击落敌人飞机30余架(实际6架)。   
  而就在这时,张治中却接到了蒋介石“停止进攻行动”的命令,正在实施中的攻击不得不停了下来。原因很简单,外国出来调停了,林彪的部队被分配到最艰苦的地区——码头区,跟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是中央军队的三个主力王牌部队一起负责攻击。   
  虽然占领了海军俱乐部,并同时包围日本海军驻沪司令部。但从总体战局而言,等待调停却是失去了宝贵的时间,使日军得以增援部队到上海。   
  后来在全国各界的请求下,张治中接到了对日军再次发起全线出击的命令。   
  这时张治中已判定日军在调集援兵,因此他要争取赶在敌军增拨到达之前攻下虹口、杨树浦据点,把在凇沪战场上的日军压制在江边。   
  战斗向纵深发展。东北军15师士兵在重炮兵的掩护下向租界进攻。硝烟弥漫在上海市区上空,战斗在惨烈地进行着,东北军15师本身就是一支身经百战的精锐部队——红军红一军团红4军——红军的本钱,每一个成员都是久经战火的老手,在日本大举进攻的时候,由于觉悟高,现在他们都抱着有了必死的觉悟来冲锋!强悍的军队是可怕的,一支强悍又泯不畏死的军队,那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无敌!冲锋的队列之间,呼啸之中,时刻可以让人感受到那种如狮如虎般的可怕斗志,令迎面的日军颤栗不已。   
  日军士兵也同样能发挥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有武士道与精神,双方战斗激烈惨壮。中国士兵迎着敌人的密集火力奋力前进,前面的士兵一批批倒下去,后面的士兵又跟了上去,踏着战友的遗体继续冲锋。战场上伤亡人数在持续上升,中国土兵毫无畏惧,反复向日军阵地发动轮番冲击,终将日军分割在防守阵地内动弹不得。   
  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军国主义者野心膨胀、头脑发热,他们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狂称“三个星期打下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但上海战局的发展却大大出乎意料,上海原有部队几乎全部损失,借助日本强大的海运力量,增援来了,可是内应已经没有了,只有强行登陆。   
  日军从狮子林和川沙口登陆后,向宝山、月浦和罗店方向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当时与日军登陆部队首先接触的只有中国守军第86师。中国江防部队兵力在日军在登陆时发动了异常猛烈的顽强抵抗,岸上炮兵不断向江面上的日舰发射炮弹,东北军的空军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也投入战斗,红军后勤部秘密储备的水雷也投放在日军登陆地域。中国军人面对兵力和装备都优于自己的敌人毫不畏惧,土兵们将手榴弹一排排集中投出,一点点地往前轰,将日军登陆部队逐渐逼回江岸。战斗最初两天,日军就在江岸登陆点一带损失了3个联队,其中包括海军军令部总长的儿子伏见广吉。日军十余艘运兵舰也在守军的炮火中沉没,12000多名日军葬身江心。中国军队作战之英勇、抵抗之顽强,完全超出了日本司令官的看法。   
  不过布设的水雷却出了麻烦,国军海军是没有准备投放水雷的,而这些玩意竟自己冒出来,而且投放的船还不是中国船,心情显然不错的委员长不放松一个抓住共产党辫子的机会。   
  彻底清查。   
  而只有弃卒保帅的后勤部在无奈的部长骑王电令下,交出了在上海秘密储备的一部分物资——60辆卡车和20余艘船,1000多枚水雷被以最快的速度扔进了长江。      
第十八章 上海保卫战3    
  罗店是个位于上海西北郊外的重要的战略城镇,虽然人口不多,但是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但居凇沪战场各战略要地的中间,位置十分重要,它的得失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战役的结局。中国军队如能坚守住罗店,就能有效地遏制日军登陆后向纵深的推进;但若罗店失守,日军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南下南翔,西进嘉定,进而向东直逼上海,以致切断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铁路、公路交通,把中国军队置于分割包围之中。这样,罗店自然成了中日两军的必争之地,双方都不惜重兵投入反复争夺,造成拉锯之势,为了这个名不见经传之小镇付出了难以想象的高昂代价。   
  由日本鬼子的著名将领多田骏率领的日军第11常备甲种师团从登陆点历经苦战后刚踏上中国的土地便直扑罗店,战略意图显然是欲尽快对中国军队形成包围,迫使其后退或不战自败,而蒋委员长虽然有时候有点糊涂,不过在这个战略支点上,目标特别明确,上,而且使用的是中央嫡系中的嫡系,第15集团军18军11师,陈诚的土木系的核心主力,这只部队甚至连排级干部都是黄埔精英,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弹药充足,清一色的钢盔,还有高射机枪连,   
  在被第15集团军18军11师的痛击后,多田骏的第11师团几乎被赶入大海,多亏海军炮火支援才得以喘息,在首轮进攻中被击溃后日本并不甘心,又马上组织新一轮攻势,而日本总司令松井石根也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罗店,并且调集了飞机、坦克和炮兵给予支援。   
  在第11师奉命紧急前往罗店御敌出征前,罗卓英就传达了陈诚“绝不能让日本鬼子前进罗店一步”的命令,师长彭善则对全体官兵说:“日军是11师,我军也是11师,今天咱们就在罗店拼个你死我活吧!”而在旁边侧翼掩护的竟然是东北军12师,这个师的前身竟然也是11师,不过是红1军团4军11师,国共三方的11师在这个地区反复拉锯,以前在内战中兵刃想见的队伍竟在抗日战场上一起呼啸冲锋。   
  彭善率部抱定用鲜血换取罗店的决心,面对武器兵力都占优势的凶恶敌人毫不退却,冒着日军飞机轮番轰炸和江岸上的猛烈炮火,在血肉飞溅、枪弹横飞的战场上呐喊冲杀,而因为水雷顺江而下,日本海军舰艇不得不暂时退出长江,而空中中国飞机虽寡不敌众,但坚强的反击和偷袭迫使日本轰炸机不能肆意投弹,高射炮有力的组织了要地防空,而日本士兵刚丛登陆小艇里下来就必须投入战场,在毫无遮掩的江滩上,一片片的如同割麦一样被命中倒下,多田骏在军舰上无计可施,水雷的威胁使舰炮火力能发扬的不多,而防水雷网数量实在不足,看着帝国士兵一个个倒下,多田骏恨不得生吃了中国指挥官,尤其是哪个中共的头号后勤——骑王,据情报证实,这些外江的水雷都是他下令扔的,现在光水雷击沉的运兵船都有4万人,4万帝国精锐,有这么多士兵,老早也占领上海了。   
  战场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夜空变成了红色,中国士兵们在熊熊烈火中与日军进行着残酷的巷战,一街一巷、一房一屋反复争夺,罗店的土地也浸透了鲜血,整个战场犹如是一架在不断吞食着生命的“绞肉机”。   
  而城市里已经戒严,敢给黄军指示轰炸目标的都被就地枪决,局面相对改观,自卫队甚至过敏到有人挂晒被子,有颜色的杀,有人拿镜子玩,杀,最后还是公开发售的如何对付空军的小册子解决了问题。   
  林彪在张治中的领导下,虽然没有多被看重,显然也没有被歧视的过分,而部队的损失却让他伤透了脑筋,南京给了补充,补充竟然是江西的地主民团6000人,尽管补充大于损失,可是把这些反共起家的地方民团补充进以红军为主体的东北军里面本身就麻烦,要——麻烦。   
  不要,更麻烦。整个上海地区防御部队能得到补充的为数极少,部队减员严重,有的连队已经只剩下空架子,再不补充,战斗力无法恢复,而张治中已经尽力,这还是特例,只有桂系和东北部队有资格。   
  别的地方部队在战局相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接替整顿补充的中央嫡系,然后……可怕的是连建制都有被取消的。   
  委员长对付地方的手段让党委开了半天会还不能决定,最后决定要,江西的地主民团6000人人家自带枪械,就是为了抗日,以前的恩恩怨怨就随风而去,不是要上前线抗日嘛,大家为的是一个目标,把民团整建制投入战场,不跟其他部队合编,至于本来要补充的建制,先整合一下,暂时撤下去休整。   
  别的弹药枪械给是给了,就是无论如何也领不来,后来还是在周恩来亲自找陈诚协商后,后勤部的骑王特批10万大洋好处费才把补充的物资弄倒手。      
第三卷 第十九章 空间换时间    
  而同时,吴凇这个地形险要的兵家必争之地也陷入血战当中。至于吴淞要塞,兵强马壮,装备有大口径要塞炮4门,可是新来的军官一看,呜,有没有弄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