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唯我独法 >

第57章

唯我独法-第57章

小说: 唯我独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上,雷公魄开始从“高频交易”的起源讲起,接着说到了现在华尔街正在应用的方法。

    这么有个性的炒股方法,显然吸引了无数学生的注意力。

    雷教授更是用肯定的语气道:“未来的金融股票,都离不开高频交易的影响,你们以后若是有机会做股票、期货,就得不停的研究它。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运营超级计算机的机构,普遍的资金收益都在每天1以上,我们算一下复利,1年超过12倍,运作较好的机构,那就不好说了,几百上千倍都有可能……”

    他在黑板上写划着,陈易暗自腹诽,我每天的利润可是50以上,你那是什么破计算机。

    不过,12倍的利润在普通人眼中,怎么都称得上是暴利,韩婕都放下了茶杯,边听边想道:“这样一来,买一台超级计算机,不是很赚钱?”

    对传统行业而言,每年30的利润足以令人满意,能让老板晚上安心睡觉了,50的利润可谓丰厚,能让其他老板晚上睡不着觉。

    她的想法,与陈从余差不多了。

    而且两人一般相似,是真的能买得起超级计算机的人。

    陈易喝着茶,顺口解释道:“那东西有运算极限的。而且市场就那么大,投资不仅包括硬件,软件,还得有利息支出,人员的薪酬和提成,一两年内都不好收回成本。固定资本投入太大了。”

    “速度慢的计算机,要受到速度快的计算机的攻击,其实是有可能造成损失的。速度快的价格又太高,而且设置多少资源攻击别人,又是个问题。”

    “现在的高频商还不多,等到以后,我看得百团大战。”

    “不是特别快的超级计算机,还得受制于交易所,做并列服务商的话,每年都是好大一笔支出。”

    他说的深有感触。

    别看他现在每天赚上千万美金,但这是建立海妖的超高性能和零成本的基础上的。

    海妖能从垄断半个纽交所的闪电交易过程中,赚到超额利润。其他交易商可没这本事。

    换给他们个小点的交易所,那都是做不到的。

    要是把海妖的成本折算进去,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计算机中心,每年的额定经费是10亿美金,其中85是联邦拨款,剩余的由威斯康星州自筹。

    包括计算机中心的其他项目,整个中心围绕“海妖”的雇员有3800人之多,另外尚有超过3000人的客座研究人员——后者每年在计算机中心工作2周或稍长的时间——他们研究包括高性能计算在内的许多项目,并为海妖的进一步升级和维护提供支持。

    虽然陈易的金源国际,只是偷偷的使用了“海妖”15左右的性能,但这部分资源,实际上是属于设计余量。因为“海妖”势必不能每年都更新换代,而研究项目的需求却每天都在增加,所以到今年后半年,或者明年早些时候,他们所能利用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少。这其实也相当于超级计算机的损耗。

    华尔街的富豪众多,但能掏出数十亿美金的自有资本,定制跨时代的超级计算机,并愿意等待两三年时间到货,继而掏上亿美金的资本用于置地和雇员,建立一个计算机中心的,那肯定是绝无仅有的。

    像是这种高额的一次性资本投入,要是通过银行贷款,那些吸血鬼们敢要每年40的利息,而且定然会有超过100页的条款,超过10页的附加要求……

    正因为如此,在高频交易方兴未艾,利润前景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交易商多是选择大型机。少数选择超级计算机的,那都是有着深厚背景与底蕴的——他们签字的时候多半会想,要是赚不到钱,就把它捐母校算了。

    雷公魄说的每天1的利润,正是建立在大型机和普通超级计算机基础上的。它们的运算能力一般,没有资格与海妖竞争。

    但是,它们互相之间的竞争是愈演愈烈。

    从陈易的角度来看,如果有哪个交易商的计算机性能达到“海妖”的三分之一以上,并且主做纽交所的话,自己的利润就会锐减70以上,因为自家的超级计算机,得要将大部分的精力,用于防守敌人,而非侵吞散户资金了。

    要是有两家交易商的计算机性能达到此数字,“海妖”每天所能带来的利润将不超过50万美金——还不够它本身的折旧费用。

    此外,要是高频交易商们的计算机性能持续不提高,那纽交所的态度也将变的模糊不清。

    他们现在还在与唐雄飞等人积极接触,但最终结果如何,是双方都难以预料的。

    陈易一时间想的远了,半天都不说话,韩婕就安静的给他倒茶。

    坐在周围的一些同学原本就在议论纷纷,现在听了他的评论,觉得有道理,又觉得不相信。

    他们不好意思与陈易说,就在那里自己谈。

    不过,刚入大学的学生,眼界还不够开阔,有几个人能明白1亿元人民币的价值,只听有人发表议论道:“就算那超级计算机能值几千万,我觉得也是赚回来了,可惜我不在美国,否则一定搞来试试。还有,要是一年真的有12倍的利润的话,为什么不贷款买。”

    陈易忍不住嘴角翘起。

    从银行贷款两三年,做固定资本投入?那不是金融商,那是给银行打工的铁道部。

    韩婕挺了解陈易的 ,小声好奇的问道:“不够?”

    “换成美元都买不到好东西。”

    他刚说完,台上的雷教授便道:“大家现在是不是在想,这钱真好赚啊?”

    “是……”一些学生配合的喊。

    “其实难上天。”雷公魄开始在黑板上写道:“高频交易,是个要求超资本密集的金融产物。你们想想,一股的股票,平均下来得十几美元,要是全靠交易所的返现(回扣),100股才20美分,就等于是1000美元赚25美分,10万美元赚25美元。当然,他们的交易速度是非常快的,可是交易速度再快,填饱一台计算机的资金,总得上亿美元,而要想形成优势,10亿美元是不能少的……”

    写完这些,他笑了两声,道:“现在,是不是觉得有些难了……”

    陈易身边的一圈人,用神奇的目光看向他。

    他与教授所言,竟是意思相同,表述不同……

    好在大教室内要有点秩序,学生们的小话才没有传的太远。

    雷公魄的风格是任其讨论,他自己也照常讲课。

    不过,学生们现在的讨论焦点,业已成为了旁观者的角度。他们不再幻想自己是主角,而是为高频交易的参与者出谋划策。

    而在陈易身边的家伙们,则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这家伙身上,出声评论的少多了,没人喜欢做班门弄斧的。

    陈易淡定的喝着茶水,时不时的与韩婕聊两句。

    他自己就在做高频交易,虽然称不上是行家里手,总算是个熟手,所说的内容有根有据,与其他人的猜测之语截然不同。

    一二句之间,就有直戳本质之语,这是学生们所不具有的。

    或许,等他们努力学习,以优等生毕业,成为全年纪前列5以上的高材生,有机会去世界名校深造,再到华尔街奋斗三五年,得到上峰的重视,继而亲自操纵交易一年时间,积累足够的经验,才能有足够的认识。

    又或者,就像是雷教授这样,专门研究经济和金融理论,等到名气大了,年纪大了,自然能认识众多的金融机构负责人,得到各种金融机构的邀请,从而分析例证,得到结论。

    林媛就坐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她听得到陈易所言,只是自己不说话讨论罢了。见其每言必中,不由心想:虽然是个纨绔子弟,还算是有些真才实学,看来是凭自己的本事考进江大的。

    对陈易的恶感,一时间竟少了许多。

    学生们听的认真,教授同样讲的激情澎湃。

    陈易坐直了身子,准备再听下去的时候,雷公魄却是话锋一转,开始说起了高频交易的弊端。

    “连锁反应,是高频交易最需要重视的地方……”

    陈易听着,眉头逐渐皱起。

    在他听来,雷公魄教授总体上,是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出发,看待高频交易的——例如连锁反应会引起股市震荡,超快速的交易会引起新的不公平,高频交易商追求的2的波动会让市场过度变化……

    然而,作为一个进入市场的高频交易商,陈易的观感却全然不同。

    要在高频交易中赚钱,市场的波动是必不可少的,这其实也是做市商存在的前提条件。

    至于连锁反应,非公正的不公平,其中即含有风险,又含有成本。金融市场若是都按照普通民众希望的方向进行,那所谓的世界经济将是全然不存在的,全体人类除非回归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否则永远有人不满意。

    更进一步,如果金融市场按照普通民众希望的方向进行,最终的结果大约是所有人都不满意。

    教授又说了10分钟的样子,才开始正常的讲课。

    陈易给自己贴了一张智力卷轴,一面听课,一面思考自己的事情。

    一堂课的时间过的飞快。

    下课伊始,陈易像是好学生似的,一下子冲到了讲台上,手上还端着茶杯。

    他拦在林媛班长的前面,首先问道:“雷教授,怎样才能提高频交易和闪电交易的利润,怎样利用它们的垄断地位?”

    现实的尖锐问题,一下子让雷教授停住了脚步。

    ……

正文 第九十九章垄断地位

    第九十九章垄断地位

    雷公魄粗中有细,上上打量着陈易,问道:“你怎么想到这两个问题的?”

    简单的闲话流,又能深入到哪里去。

    陈易的问题,却是现实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后一个提问,如何利用垄断地位,那简直能写一本书了。

    以江宁大学知名教授的身份,雷公魄对此自然是有所研究的,但他可不愿浪费时间在一个普通学生身上,所以才有此一问。

    陈易有些不好回答。

    不过,他有自己的办法。

    随手捡一根粉笔,他便在黑板上写着,道:“雷教授,假设我现在有一家公司,目前的资金是3000万美元左右,通过银行杠杆,保证10亿美元的资本,拥有一台超级计算机,运算性能极佳,占据垄断地位,这种情况应该是非常有利的吧。”

    “当然,垄断地位是最适合市场参与者的。”雷公魄看他行事。

    陈易笑笑道:“但在这种情况下,我其实赚不到钱,如何解决。”

    他说着自己遇到的困境,笑道:“我的超级计算机的成本是10亿美金,每年的维护费用在5到10亿美金之间,交易所的份子钱是每天50万美金……怎么办?”

    “如果给交易所份子钱,那就是闪电交易了。”

    “是,我老是弄混。”陈易笑了笑。

    他不用给交易所份子钱,是仗着计算机的性能优越,但对于华尔街的券商们来说,给交易所钱才是较好的选择。

    因为将自己的计算机放在交易所内,与他们的超级计算机并联,缩短了物理距离,节省的时间在百分之一秒左右。不管是从竞争的角度来说,还是从节省成本的方面考虑,都是划算的。

    但“海妖”不可能与纽交所并联,陈易干脆绝了这份心思,反正它现在的速度还是够用。

    等再过上半年,券商们新的超级计算机加入竞争行列,到时候再说。

    雷公魄夹着教案,沉吟片刻,道:“你说的情况的确可能出现,不过,现在没有机构会用这么贵的超级计算机……”

    “只有这么好的超级计算机,才能造成垄断,避开恶性竞争。”陈易大胆的打断了教授的话,道:“假设纽交所的高频交易和闪电交易,都被其垄断,那么收益会数倍于普通的超级计算机,不是吗?”

    雷公魄一下子笑了起来,道:“你这学生有些意思,你说的情况,还真的在发生,叫什么名字?”

    “陈易。”

    “嗯,不错,要常来听课。”

    围拢在讲台附近的好学生,羡慕的口水都要流到裤裆了。

    雷公魄接着笑道:“现在的美国华尔街,有一家叫做金源国际的公司,就在做着类似的事,你可以关注一下。我们继续说垄断地位的盈利模式……”

    他这是承认陈易有浪费其时间的权利了。

    后者露出一种奇怪的表情,有些骄傲,有些震惊,有些好笑。

    他不担心自己是金源国际的所有人曝光,与自己陈氏集团第三顺位继承人的身份相比,一家华尔街的小公司远没有那么显眼。

    至少在纽约之外,是不够引起关注的。

    此外,梵蒂冈教廷,或者什么秘密组织,能够借用强大的影响力取得自己的资料,普通人就没有这份资本了。

    “用浅显的方式来讲,垄断价格是获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首先要记住这一点。”雷公魄的声音仿佛从远处传来。

    陈易浑身一抖,集中精神听着,反应非常快的道:““但高频交易商,似乎不能指定垄断价格。”

    雷公魄颔首道:“那交易所的返现呢?”

    “如果要求更高额度的返现?”陈易早就想过这个,瞬间否定道:“25美分基本是他们能给出的最高价了,再多的话,交易所一定会通过各种方法,终止公司的运营。”

    不等雷公魄再说,他自言自语似的道:“短时间内,纽交所兴许不会这么做,高频交易毕竟能给他们带来许多好处。但时间长了,他们肯定会扶持其他的交易商,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和帮助,进而取代我们的,这样不是会陷入商业战争,反而会降低利润?”

    “商业战争应该是最理性的战争。”雷公魄评价了一句,笑道:“那么你要做的,就是让其他交易商,根本没有取代自己的实力和空间,从而获得超额利润。交易所扶持不扶持他们,都不影响大局。美国的私人公司,都是要服从法律规定的,交易所不能赤膊上阵,不能对交易公司歧视性服务,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就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垄断,在西方经济学上,这叫做‘市场势力’”

    陈易若有所思的继续问道:“那怎么打击其他交易商呢?”

    雷教授乍起三根手指,道:“技术独占,行政垄断,品牌建设形成的市场准入。这是三种通常使用的手段,换做是你,会用哪种?”

    “技术独占?”陈易征询的问。品牌建设什么的,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一般。他首先想到的是更先进的计算机。

    雷教授笑呵呵的摇头,道:“果然还是年轻人,觉得技术什么的有用。我告诉你,最简单的办法,是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美国怎么行政垄断?”林媛越过陈易,率先问道。

    “别把美国想的太好,他们照样有政客,官僚主义。”雷教授用了“照样”一个词,自觉完美的笑道:“你们还年轻,不用考虑这么多,但异**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开了公司,做了金融,永远不要忘记,国家永远是最大的垄断企业。”

    他拍拍手上的教案,笑道:“政治经济学,经济虽然决定政治,但政治也在引导着经济。大家回去可以多看看图书馆和网络上的案例。”

    陈易托着腮,持续思考起来,连杯中的绿茶凉了都不知道。

    林媛颇有兴致的看看他,又看看韩婕。

    她对这个会泡茶,样子格外亲切的女孩子挺有好感,于是问道:“你熟悉陈易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