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唯我独法 >

第295章

唯我独法-第295章

小说: 唯我独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中国早期的铁路所能遇到的问题,在西大陆都能找到。只是因为铁路的距离够短而防范够严,才没有酿成大事。

    正因为如此,陈易和菱形会议厅的先生们都清楚,在大量金属充斥西大陆之前,西江水寨只有严防死守一条路可走。

    希望刘歆瑜的探矿队能在短时间内找到铁矿或类似的重金属矿藏,否则就只能用宝贵的资金大量兑换生铁和钢材了。

    真正开始了现代化的建设后,才会发现资金的短缺和物资的匮乏。每个月的物资供应总量实际是确定的,由于数量太大,它不仅受到港口吞吐量的限制,还要受到的江北仓储区,港口到中心仓储区的交通,以及中心仓储区的吞吐量的影响。俞伟超的工作早就变成了取舍的决定,他要不停的对物资优先级做出排名,对物资的供应做出限制……

    将新运来的80吨黄金和铂金留在江宁银行,陈易在高秋愕然的背景下,乘坐专机前往拉萨。

    当地的市长和市委书记夹道欢迎,随后在候机楼见到了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这规格可比小学生撒花有力多了。

    对于一名投资者来说,乃是介于正常和非正常之间的。

    陈易安然处之,既不激动亦不自傲。他代表着陈家下一代的尊严,而且,大家打交道的时候多呢。

    沈卫荣将他们安排在了省委招待所内,并在晚餐时主动宴请,陪同的还有政法委书记和省委秘书长,以及主持招商工作的副省长——正是商人们最关心的几位实权人物。他将陈易的投资看作是自己的新政绩,开口就道:“感谢陈先生到我们西藏来投资,我代表西藏人民欢迎您。”

    “谢谢,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虽然许多人不喜欢被代表,但在法理上,省委书记的确是少数几个有资格代表西藏人民的人。而他现在的说话方式,也意味着他是以组织的名义谈话,陈易因此用正式的回答。

    “大家入席吧,我们边吃边谈。今天特意准备了牦牛肉,你们在江宁可能吃过,但味道如何,还请品鉴。”

    沈卫荣说到这里,招呼的工作就交给了其他人。

    方重和陈振兴陪酒,陪话,结结实实的品尝了一圈体制内的辛苦。

    比起私人企业来说,官员的工作强度一点都不低。

    沈卫荣收起了亲和派的十足笑容,降为三分笑意,在陈易耳边小声交谈道:“你真的愿意在西藏一次性投资100亿?这可是历年之最了。”

    “不是一次性。”陈易似笑非笑的。他没少和正部级官员谈话,每当他们说起正事来的时候,他都会习惯性的补上一张智力卷轴。

    智商不能解决谈话的问题,但会减少的漏掉要点。

    沈卫荣哈哈大笑,道:“听说你没有谈到投资细节,以为你是没有要求呢。”

    陈易淡定的道:“钱永远都是我的,就算是投资在了西藏,那也是我的。”

    “这当然了。”

    “矿场方面,政府有什么建议?”

    “以为你不用我们帮忙呢。”沈卫荣反而觉得舒服了,坐直了身子,笑道:“你有什么要求?”

    “本地最多的是铜矿,我想以铜矿为主,如果政府愿意的话,可以接受以矿产注资的合资方式。”

    沈卫荣莞尔道:“卖给你一个铜矿可以,但剩下的钱,我要你投资在别的地方。”

    陈易暗藏的商人基因复苏,暗自一笑,道:“我要仁布以东的冈底斯成矿带。”

    沈卫荣初来乍到,并不熟悉矿场的情况,问了一下旁边的秘书后,才道:“冈底斯成矿带现在发现的工业矿就有12个,你想要哪个。”

    “都要。”陈易狮子大开口。

    12个矿场是才发现的,没发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整个冈底斯成矿带分成东段,中段和西段,东部离勘探完全还早呢,中断和西段更是几乎没有开始。

    沈卫荣想也不想的拒绝道:“都要?不可能。”

    光是一个甲马金属矿,就有20万吨的铜,只是品味低了一些。而20万吨的铜的价值就有60亿元了。伴生的19万吨铅和14万吨的锌,完全属于意外惊喜的范畴。在他看来,给陈易一个矿场,剩下的投资工业才是正道。

    “我对矿场以外的东西没有兴趣。”陈易直言道:“西藏的工业基础太落后,人均收入虽然极低,用人成本比内地却要高不少,依我看,根本不适合建立大规模的工业。”

    秘书长听的膛目结舌,酒都不顾上喝了。

    沈卫荣却理解的道:“你想投资矿业我不反对,但我必须说明,你能开发多少矿场,我给你多少矿场。”

    副省长不知深浅,怕吓走了投资者,连忙补充道:“资源采掘型行业是西藏的支柱产业,是子孙后代的财富,我们不能一下子都卖掉了。如果陈氏集团建立矿场的话,我们保证提供您足够发展的矿场量,但超过太多的话就不好了。”

    高原地区的采矿业发展并不像它的资源那么繁盛,一些储量数千吨乃至上万吨的铜矿勘探后就放在了那里无人问津。譬如冈底斯一线的数十个大矿,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的开发。这里的原因很多,糟糕的交通,匮乏的电力和水,数量稀少的工人以及民族问题……只有那些极大的矿脉才有人愿意兴修配套设施。

    当然,如果能够跑马圈地,先用适合的价格买下那些矿产,再等待日后开发,肯定会有无数人愿意,但那却不是政府期望的投资了。

    如果不是地方政府缺钱的话,他们完全可以让国营企业来采掘这些资源,光是资源市场的价格上涨,就够他们吞食好久了。

    对副省长的话,沈卫荣颔首表示同意。他之所以愿意压低价钱,为的就是伴随矿场而产生的各种效益,例如就业和配套产业。因此,他能理解陈易选择矿业的想法,但却支持跑马圈地的购买。

    陈易自己暗自算了一会,问道:“是不是只要我能运作起一个矿来,就能继续购买矿场?”

    “这个当然。”

    沈卫荣毫不迟疑的给出答案。

    他下了决定,副省长立刻追加道:“20万吨的矿场,只要您能形成年产1万吨的规模,20年的合同马上生效,并且给您批新的矿场。”

    其所谓的20万吨指的是矿石产量了。若果是品位较高的矿场,这20万吨的矿场就能吃喝用度一辈子不愁了。

    陈易静静的考虑着。

    细菌冶金虽然需要电力和运输,但却不像是高炉式的那般变态。

    冈底斯成矿带有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和热液型铅锌银矿,并不适合刚刚发展起来的细菌冶金——特意培养出来的超级细菌非常专一,就算能够用于区域内的某个矿区,也不可能用于所有的矿区。如此一来,小的矿区根本没有细菌冶金的价值。

    光是为了确定的勘探费用就会让土作坊似的中国矿产主发狂。

    然而,来自西大陆的细菌杂食性极强。它们能够吞噬任何种类的金属,再将之吐出来,省去了无数麻烦。就算单位速度慢了一些,总效率依旧会成倍增加。

    如此一来,用西大陆的细菌,陈易至少能省去70以上的运输量,50以上的电力使用量,距离青藏公路较近的矿区,直接就能开工。

    陈易冷静的令人心生疑窦。

    就在沈卫荣忍不住开口的时候,陈易忽然道:“那就这么定了成交”

    他的右手握住了省委书记沈卫荣,右手则握住了另一侧的副省长,好像是竞选成功的领导人似的。

    ……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七章矿区(2)

    第四百五十七章矿区(2)

    沈卫荣不想得罪人,咳嗽一声,道:“你可要清楚,仁布的交通不好,大规模的配套估计也跟不上。现在地方政府的财政紧张,而西藏的公路养护费用都非常高昂,暂时并没有新建道路的计划。”

    似乎觉得语气有点冲,他又降低了一点声量,笑道:“当然了,我们会尽量协调电力部门来安排电力设施的修造。”

    “三通一平不是政府配套吗?”陈易故作惊讶。

    “那是工业开发区。”沈卫荣黑着脸,直说道:“西藏没钱。而且一两年内,政府支出会优先考虑成熟矿区。”

    陈易哈哈大笑,道:“我知道,我知道,不用紧张。”

    一群政府官员的脸只会更黑。

    副省长内牛满面的想:饭桌可是比会议室还要神圣的地方,怎么能在这里开玩笑呢。

    陈易的话语从遥远的天际传来:“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省政府的资金困局。我可以从100亿的投资中拿出一部分钱来,存在江宁银行里,然后让高行长低息贷给你们,专门用于改善仁布以东的基础设施。另外,我允许你们合资30。”

    副省长梦醒了似的,茫然问:“贷款给我们,然后让我们给你的矿区修建配套设施?”

    “李省长说的真直白。”陈易呵呵一笑,却道:“的确是这样没错。不过,有30的合资,你们的贷款很快就能还掉。到时候公路和配套设施不是还在?”

    西藏地广人稀,矿区更是荒芜的好像长草的沙漠似的,那样的公路和配套设施却不能像沿海发达城市一样收税。另外,如果矿石采掘完了,配套设施的作用也就小了。

    不管怎么算,官员们都觉得自己像是在白忙活。

    当然了,从政府的角度来考虑,理应是只要不亏损的项目就可以做,但因为那奇怪的顺序,让大家怎么想怎么觉得怪异。

    沈卫荣不愿意的道:“合资贷款是个大事,我们要研究研究。”

    “沈书记,这可是个机会,您别错过了。”陈易笑起来很有陈家人的风范,是隐藏在内的笑意,有点像是狮子的笑——因为脸上的皱纹太多了,以至于难以琢磨。他稍停一瞬间,从左到右的注意了众人的表情后,道:“如果你们手头紧张的话,我照样可以通过江宁银行,贷款给你们合资的钱,不过,此优惠条款是与配套设施捆绑在一起的,其实,你们什么都没付出,怕什么。”

    最后一句话说的沈卫荣有些心动。

    自从20年前开始,从来都是商人们从政府口袋里空手套白狼,政府却从没有遇过此等好事。交通和电力设备是修在西藏的,陈易又带不走。合资也基本让人放心,现在的矿业公司,只要不疯狂造假,运气谷底,总不至于亏欠。

    “贷款的额时间要长,必须10年以上。”沈卫荣准备将贷款交给下任省委书记了。

    陈易无所谓的道:“你们和江宁银行接洽吧,我只是中间人的身份。”

    “好吧。”沈卫荣总算明白了陈易的设计。他竟也是空手套白狼,只是用了江宁银行的钱。

    别看陈易目前存了许多现金在江宁银行的账上,但只要他用起来,那钱的数量就会哗啦啦的减少,直到负值,至于江宁银行贷出去的钱如何收回又是另一回事了。这是变相从国家的口袋里弄钱,虽然还是放在了国家的口袋里……

    沈卫荣纯当自己没搞明白,决定将此事交给下面的下面人去办。

    “合资的公司,还要请沈书记费心,太大的牌子我们接不住。另外,管理人员由我们来出好了。”

    陈易大言不惭的提着要求,几位官员完全没有反对。

    他们在乎的是收入,根本不想沾矿区管理的事儿。

    陈易在乎的也是收入,只有政府入股了,以后再获取矿区才容易。西藏不是江宁,陈家的背景能用来举行会谈,却不能用来决定结果。因此,让政府也能从中有利可图,才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否则光是扯皮就够受了。

    神圣的午餐终于能够继续下去了。

    副省长再次具备欢迎陈易的到来,然后一口将杯中的青稞酒闷了。堂堂副部级的官员,能做到这一点的着实少见。

    陈易于是也一口喝掉了满杯的酒,笑道:“以后得李省长多多照顾。”

    “放心吧,任何问题,任何时候,都来找我。”副省长看他喝完了酒,高兴的手舞足蹈。

    接下来一些天,陈易游览了拉萨附近的数个寺院,品尝了酥油茶、酸奶、马奶酒等风味食品,还回江宁小住了一周。方重和陈振兴则带着专业的勘探队,从一座山爬到另一座山,然后还有另一座山……愚公当年就是因为爬的山太多,才想移走一座山的,他们两个回来后,对待山的态度和愚公是差不多的。

    陈振兴开口就骂:“去他娘的清新空气,氧气少的要人命,神秘的青藏高原,就叫荒凉高地好了。”

    方重便秘的脸都绿了,抱着暖壶抖索着说:“没有高压锅就烧不开热水,白天晒的脱皮,晚上冻的掉皮,真不相信有能活下去的动物。陈少,鸟不拉屎是什么,我算是明白了,真是三天看不见一只鸟的地方啊。我是再也不来了,去他**的。”

    他必须骂人,方重觉得自己要是不表现的比陈振兴更愤怒,就有可能被陈易派到西藏来——如果真是如此,活的就太辛苦了。西藏是一个适合出成绩,凸显奉献的地方,方重却是个追求回报的投资经理。

    陈易一脸的笑意,喝着味道奇特的茶水问:“矿选定了吗?”

    “仁布以东适合开矿的地方不少,但交通投资是一大笔钱,选定在青藏公路附近比较好。”陈振兴不用看资料就能回答。做勘探的不像是坐办公室的,只要出去工作了,一天24小时就只能工作了,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因此资料上的数据记的纯熟。

    方重在地图上画了标记后,道:“第一矿区是距离公路最近的,也有20公里呢。这么一段路,要是在江宁的话,两个星期都能修好,但在仁布……沥青、水泥都没有,碎石都要自己做,几百公里的空旷地区,食物都得自己运输。”

    “算一个物资总量,找好建筑公司,运输的问题……”陈易停了一下,续道:“运输找军方解决。”

    “他们的汽车不用交过路费”

    “西藏的收费公路很少吧。”

    “上万吨的物资,就是上千车次的运输量。”陈易说完拍拍脑袋道:“在我忘记之前,做一个司机数量的表,我们从陈氏武馆调人。”

    陈振兴想起前些天的路面情况,连忙道:“高原上的路况特殊,不是老司机的话,恐怕容易出事。”

    陈易心想,西大陆的路况还糟糕呢。

    他无所谓的道:“让他们试试好了,算上职工和职员的总数,我们快有3万人了,派遣几千人的大出差计划,就当训练了。”

    两人暗暗吃惊,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武馆的大致人数。能够得到此统计数字的人,在陈系都是少之又少。

    方重主动接过这份工作,道:“我现在就回江宁,筹措物资。”

    康秋实的设备采购部在理论上仍属于方重的投资部。他当年做出了轻率+的决定,以至于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如果他当年揽下陈易要求的采购任务,那他手上掌握的资源将是目前的两倍。

    当设备采购部被证明越来越大的时候,方重再想把它收入囊中,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运气。

    陈振兴才不想去组织几千人的大出差,陈氏集团一年派遣上千人出差就已经够呛了,别说是一次性的派遣上千名未曾出差过的年轻人了,那会烦死的。

    但他也没高兴多长时间,当陈易开口说“我们要调配飞机和卡车,你去军方联系”的时候,陈振兴肠子都要悔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