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事件簿 >

第16章

穿越事件簿-第16章

小说: 穿越事件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集市,天南地北的贩夫走卒齐集于此,从来不缺新鲜玩意儿。
  然而街也不能总逛,喧嚣闹耳惹人心烦,更何况我已身为大家闺秀,不能天天都往府外面蹿,被人传了出去说得好听点是性格活泼,说得难听点就是少女怀春了。
  所以今天我老老实实的待在了府内,没有动出外乱跑的念头。午后天气正好,有微风拂面,我在自家园子里慢慢闲逛。自采花贼正法之后,岳家父子又恢复了早出晚归的生活规律,也亏得如此,那岳清音始终也没有什么时间来找我“探讨”真身的问题,我也乐得拖一日是一日。
  园子里的那点风景我早已看得腻了,不过是心不在焉地走一走免得天天这么养着发胖。绿水不愧贴心,看出我情绪不高,不住地东拉西扯找话题以逗我开心。正说到李二奎家的母牛生了头三条腿儿的小牛犊子,忽见她指着高处叫道:“风筝!小姐,有一只风筝!”
  我抬头望去,果见院角的梧桐树上高高地挂着一只大蝴蝶的风筝,长长的翎尾随着风不住摆动。
  “谁家的风筝落到咱们府里头了?真是晦气!”绿水顿足道。
  古人放风筝的目的与今人不同,多是将家中疾病、贫穷、不幸等阴晦之气寄予风筝之上放上天空,待高高的飞起之后便将丝线剪断,意味着将一干不幸抛入九霄,从此合家平安。倘若在未主动剪断丝线之前这线便断了,那可是大大的恶兆,所以火候把握很是重要。又倘若在自家院中捡到别人的风筝,那也是相当晦气的事情,因这风筝上的不幸很可能要降临在这一家中。
  绿水相当生气,连忙高着嗓子叫了几声:“欢喜儿!欢喜儿!”一个瘦瘦的小厮立刻跑了过来,鞠躬道:“小姐!绿水姑娘!叫小的有何吩咐?”
  绿水一指那风筝道:“赶紧找个竹竿子来把那风筝弄下来!”
  小厮欢喜儿应了声是便匆匆跑了,不多时拎了根长竿子回来,三五下将那树上风筝挑落下来,绿水又道:“把它丢到伙房炉子里烧了去罢!烧净那些晦气!”
  欢喜儿应着便要拿了风筝离去,我把他叫住,道:“且慢,让我看看那风筝。”
  绿水忙道:“小姐,那种东西最晦气,还是别碰的好。”
  我笑笑,道:“无妨,爹是朝廷命官,头顶红日背倚青天,浑身上下皆是正气,哪里怕得这么一点点晦气?!”说着接过欢喜儿递过来的风筝,见是一只凤尾蝶,做工考究、颜料细腻、笔画传神,很是精致漂亮。
  再看其背面似乎用墨写着几行字,翻过来看时见是数行工整小楷,道是:青玉案头巧弄梅,鹊桥仙路数徘徊。雨霖铃处铃空响,乌夜啼声寸寸灰。
  想当年青春期的时候也曾伤春悲秋过一阵子,捧了唐诗宋词装模作样的读过几天,因此也略通一些常识。细观这四句诗平仄韵脚倒是对的,只是句意却大大的不通。唯一的新颖之处就是每句诗的头三个字都是一个词牌名:《青玉案》、《鹊桥仙》、《雨霖铃》、《乌夜啼》,只不知写诗这人到底是想要表达怎样一个意思,又许是无聊之人胡乱写的,究之无用。
  我才要把风筝递回给欢喜儿,忽又瞥见蝶尾处亦用小楷写了几行字,见是:以诗为盟,苦候佳音。如期未至,一死明心。
  这……这我倒是看懂了,意思是以那首诗作为约定,苦苦等着某人来赴约,如果到了约定的时间那个人没有来,那么写这首诗的人将会以一死来表明自己对那个人的真心。
  ——哦呀!这,这是一道殉情预警啊!为什么会写在风筝上哩?难道写此诗之人还真的天真到以为冥冥中自有神明指引,可以让这风筝落到对方的手里吗?还是说……其实这个写诗的人已经绝望了,知道要等的那个人不会前去赴约,所以才将自己的真心寄于风筝,放与天知?那岂不是说……这人已下定了必死的决心?
  风筝一定是今天才掉到这里来的,否则不会到现在才被人发现。这几日风和日丽,风筝断了线后不会飞得太远,因此基本可以断定,放风筝之人必在这太平城中或是附近。风筝的做工很是考究,可见此人应不是寒门贫户。
  接下来就是这四句诗的含义了,从蝶尾上的字面判断,蝶身那四句诗必定意有所指,倘若能解出其中含义,说不定还能找到这写诗之人。
  不过……他人生死与我何干?人生路是自己走的,我自个儿还时常走着走着摔得连滚带爬的呢,哪有功夫管得别人?!
  罢了,权当闲来无事解解闷儿,猜猜谜语也累不着姑娘我。
  “这风筝先留在我这儿,欢喜儿,你上街瞅瞅,看什么地方有卖和这个一模一样风筝的,不必买,回来告诉我就行了。”我吩咐道,欢喜儿领命去了。
  “小姐,您留着这个风筝有何用?若您喜欢,让欢喜儿买回一个来,咱们自己放不好么?”绿水纳闷儿地问道。
  “这风筝上有个谜语,我觉得有趣儿,一时尚未想出答案,是以先留下来看看。”我笑道,“绿水你去沏壶茶,放到凉亭子里去,我在那儿歇歇。”
  绿水应着去了,我自拿着风筝先到了凉亭,将它平放在亭内石桌之上,又细细读了一遍那四句诗。
  青玉案头巧弄梅,
  鹊桥仙路数徘徊。
  雨霖铃处铃空响,
  乌夜啼声寸寸灰。
  这四句诗若是凭空想象压根儿无从想起,但如果结合蝶尾那四句话的意思,倒是有一线蛛丝蚂迹可循。既然写诗之人以此诗为约定约了某人,那总该有个赴约的时间和地点吧,然而这四句诗里除了“乌夜啼”中的那个夜字,便没有再点出时间来的字眼了。
  就算时间定在了夜里,那日期呢?总不能让人每夜都到约定的地点去跑一趟吧?!
  ……唔……
  想不出来。既然日期难找,不妨先找地点。能代表地点的字眼有两处:“鹊桥仙路”和“雨霖铃处”。从字面意思来看……莫不是在一座桥上或桥边?《雨霖铃》这一词牌的由来记得好像原是唐代教坊的曲名,据说唐玄宗因安禄山之乱迁蜀,当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而作了名为《雨霖铃》的曲子。这个……栈道?好像有点不搭边儿。
  思来想去,一下午竟然就那么过去了,正要去前厅用晚饭,便见欢喜儿匆匆跑了过来,躬身道:“小姐,小的依您吩咐到街上找了一遍,这一下午……小的只将咱们玄冥区的各条街问了一圈儿,卖风筝的倒是有不少,就是没见着有卖小姐您手上这个式样的。”
  “唔……你辛苦了,回去喝点儿水歇歇吧,明儿再叫上几个人,分头去另外三个区问问。”我拍拍他的肩,笑道。
  欢喜儿一时怔在原地,半晌才受宠若惊地连连应着是,躬身退下去了。
  虽然解不出谜题令我有些心急,但看样子要找着写诗那人也是要花时间、费功夫的事情,只得暂时忍耐。将风筝交给绿水令她拿回房去好好收起,我自个儿则慢慢往前厅而去。
  意料外的是今天岳清音竟然回来得挺早,已经等在了桌旁,我连忙行礼打了招呼,坐至他的对面,低着头等他宣布开饭。
  “灵歌今日怎么没去逛街?”岳清音状似随意地问道。
  这就是生活于大宅门中的悲哀,主子无论干了什么都有人知道,都有人私底下打小报告!我前几天日日逛街也早有那多嘴多舌的下人们告诉给了岳清音,还真是没有个人隐私权!
  “街上也没甚趣味儿,还是在家中好。”我小心翼翼地答道,为防止他接着问出什么试探性的问题,我决定抢占提问的主导权,瞥了眼他那尚缠着绷带的右手,道:“哥哥手上的伤好些了么?这几日总不见哥哥,也不知那伤碍不碍事?可还疼?”
  岳清音闻言挑挑眉,忽然似笑非笑地道:“灵歌这么一说,为兄险些忘了——手上这伤尚未痊愈,做事还有些不便,劳烦灵歌坐过来,替为兄夹夹菜。”
  嗳?让我坐过去夹菜?天老爷子,就连坐他对面吃饭我还常常手颤呢,更莫说坐到他身边了。
  我轻声应着,慢慢起身蹭至他的身边坐下,而后小心问道:“不知哥哥想吃哪个菜?”
  岳清音淡淡笑道:“灵歌就夹为兄平日爱吃的那几样罢。”
  这……又来了,又来了,无孔不入的试探!简直比刑讯逼供还要恐怖三分!虽然这也意味着岳清音仍不敢最终确定我是赝品,但时时处于这样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中,我迟早得用脑过度掉光头发。
  他爱吃的菜……鬼才知道是哪几样!我捏着筷子,端着他的碗,心中拚命敲鼓。而岳清音则极自然地望着我,作出一副完全无害的样子。
  ……管他的,每样给他夹上一筷子!大男人家的,那么挑食干什么!
  将盛满菜的碗放到岳清音面前,我微笑道:“哥哥身上有伤,连日来又公事繁忙,理应多吃些好生调养,这几样菜荤素搭配,对身体有益,不妨都吃上一些。”
  岳清音没有多说什么,只道了一句:“你也吃罢。”
  我这才在心里轻吁口气:又混过一关。
  坐在这恐怖哥哥的身旁吃饭我自然没什么好食欲,很快便饱了,待他也吃完后便起身送他出厅,听他道了一声:“以后几日为兄会回来很晚,不必等我吃晚饭。”说着便回房了。
  真是个好消息!哥哥你最好全天24小时上班!季大狗官,我支持你玩儿命压榨他!
  美滋滋地回到自己的闺房,继续在那四句谜诗上抛洒脑细胞,直到大脑严重缺氧,翻着白眼儿轱辘到床上睡觉去了。
  次日一早起来,绿水几个丫头就开始忙活,把所有的被褥都搬到院子里晒在晾衣绳上,我不由得好奇地问是怎么回事,绿水便答道:“方才李嬷嬷过来说,眼看就是梅雨时节了,趁着这几日太阳还好,先把被褥都拿出来晒晒,免得介时盖起来潮得难受。”
  喔……还是长辈们想得周到。梅雨时节啊……记得那首词怎么说的来着……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美啊,绝美。梅雨时节最能引人愁思,可惜咱只会背诗不会写诗,否则也可意淫一把深闺少女的浪漫情怀,临窗对雨,轻吟慢唱,拟出个佳词绝句《青玉案》来……
  唔!等等,我方才想什么来?——《青玉案》!是了,是呵!“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不正是宋时贺铸的《青玉案》么!
  青玉案头巧弄梅。
  以《青玉案》为词牌的词有不少,然而句中既有个“巧弄梅”,那应该就是指贺铸的这一首了。“梅子黄时雨”,岂不就是指的时间么?梅雨时节,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有早有晚,一般都是在芒种节气之后,历书上把六月六日定为“入梅”日,即是指梅雨季正式开始。
  ——也就是说,这首诗所定下的约会日,就是六月六!
  按这样的逻辑推理,后面三句的谜底想必也可很快揭开!我抑不住兴奋地继续推敲,果然……
  
(弥雨昍音。整理收藏)



地图·七夕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秦观
  提起《鹊桥仙》,最有名的大概就是秦观的这一首了。然而又出现了一个难题——这首词亦代表了一个日期:七夕。且诗意本身指的便是男女相会之事,倒更符合作诗人的用意。如果这一句指的才是真正的日期,那么前面那一句指的又是什么?或者……我这样的推理方式完全就是错误的?
  呜哇哇!要了命了!解不开,解不开!你说作诗的那人累不累哇?既然想约人家,为什么不明着写出时间地点来嘛!还让人家想破头的去猜,万一猜不出来咋办?你岂不是白死啦?!最恨古人的神秘主义!有话不明说,非得整个诗啊词啊的显摆他那点子文采,都是快死的人了,留着点脑细胞到阎王佬子跟前用去!说不定他老人家看得高兴了下辈子让你投生个好人家,不再短命自杀!
  气死姑娘我了!
  咕咚咚地灌了几口茶,做了几个深呼吸,总算又冷静了下来。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如果我是这个作诗人,想要约对方见面,我会在风筝上写些什么?既然需要通过传书的方式来约对方,说明这两个人是不能轻易见面的,那么见面的地点就绝对不会是在其中谁的家里,而应是一个双方都知道的地方,这个地方也一定会写在诗里。
  如果是我的话,——前提是我大脑抽了才会用风筝传信,——我可能会这么写:某月某日某时,于某某地相会,不见不散。类似这般,简单明了。不过如果是与人秘密约会的话,也可能会用点语言花招,譬如:某月某日某时,老地方见,不见不散。否则若这风筝被那闲得无聊之人捡到了,再纠集大批看热闹的人一起到某某地等着,那就不是二人约会了,成了街头二人转了。
  当然,所谓的老地方也许并不只有一处,所以在诗内就务必得点明是哪个老地方,如果考虑到怕被别人知道的话,用诗来暗喻的这一方法倒是可以理解。
  因此只要能找出这诗中所暗指的地点,其他的就好说了。可惜我虽然连逛了几天街,也仅限于在我所居住的玄冥区内转转,对整个太平城的各个地方仍然不熟,要这么凭空去猜实在有如大海捞针,倘若能有一张全城地图来看看,说不定会有启发……唔……全城地图么,岳明皎应该有的。
  我起身出门径往岳明皎书房的方向行去,据说他的书房平时是不许人进的,不过我是他女儿,应该……没什么忌讳吧?
  岂料行至书房时却见那门上竟然上了锁,门口还有两名小厮守着。岳明皎是刑部大臣,想必房内有不少重要资料,因此才这般严加看守。无奈只得无功而返,这偌大个太平城,总不能让我坐着小轿儿整个走一圈儿去吧?!
  唉……嗳?还有一个人,肯定会有太平城的地图!
  季大狗官。
  身为太平城的父母官,地图是必须要有的。只是……那个家伙我实在是不想再见到,每见一次就觉得自己被他扒掉一层伪装,说不定啥时候就被他扒得□裸了……相当讨人厌。
  但是……我又实在很想解出这四句诗谜的答案,人们普遍都有这样的心理,看到谜面就想知道谜底,否则便如芒在背,难受得很。
  几经矛盾之下,我终于还是因为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决定去见一见那季狗官,借他的地图来看一下。于是带了绿水青烟,出了府门径往太平府衙而去。
  府衙外两名守门小吏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见我走上前来连忙行礼笑道:“岳小姐好!”
  几次三番地来过这公堂,无怪乎衙门的人都认得我了,我也连忙行礼笑道:“哥哥们好。不知……季大人现在可在公堂审案?”
  其中一名小吏笑道:“我家大人哪能天天审案哪!再说这太平城里也没那么多案子可审。岳小姐是有事找我家大人么?”
  我点头道:“正是,烦劳哥哥通报一声。”
  那小吏笑道:“岳小姐且随我来罢。”说着转身往里走,我忙带着丫头跟上去。
  绕过前院儿公堂,穿过一道月亮门,进入了后院儿。院内翠榕荫荫,青砖铺地,阴凉处还生了绿苔,倒是一派难得的幽静。小吏带着我在西厢一排房舍前面停了下来,笑道:“岳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