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在重生的日子里 作者:茱竺(起点vip2012-09-30完结) >

第74章

在重生的日子里 作者:茱竺(起点vip2012-09-30完结)-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锦逗乐了,“这孩子真是,不知道像谁,这么安静。”

    菁华公主也很是苦恼,“我婆婆说像她父亲小时候的样子。”停了一会又冒出一句,“左家那小子已经定亲了。”

    苏锦回到京城还没有来得及见左夫人,不由得奇道,“是乐哥儿吗?他今年差不多十岁吧,定了哪家的姑娘呀?”

    菁华公主压低声音说,“我听说左小将军是要调去西北了,到时候京城这几处大营,可能会交给你们家这位来管。”

    苏锦大吃一惊,“为何要去西北呢?虽然那边是建立军功的好地方,但是苦寒得不得了。”

    菁华公主笑了,“左家世代都是起于军功,如果想富贵长长久久,左小将军只好拼了,再说左老将军当初也是在西北统军,他的威信还在呢,左小将军现在过去正好。乐哥儿是定了京城玉府最小的嫡出姑娘。”

    玉府在京城属于不高不低的门第,玉大人虽然在内阁任职,但是老实巴交,不懂得钻营之道,多少年了都是在现在的位置,升不上去。但是这样的人,皇帝又放心,所以也没有被人家踢下去。

    左家联姻,看似找将门之女更好,但是如果为了消除皇帝对功高的臣子的忧虑,最好的法子还是找个中庸的人家来联姻更好,反正也不需要指望女方家庭为左家带来更好的荣耀,只是需要女方贤良淑德,能够将左府打理得井井有条,相夫教子就足够了。

    玉大人凡事讲究规矩,玉夫人也是十分贤惠,玉府内院也从来不会出什么绯闻,教养的儿子勤勉读书,女儿知书识礼,是不少京城人家心目中理想的女婿、媳妇对象。

    这次左小将军能说服玉大人,与他结成姻亲,至少说明玉大人是欣赏左小将军的。而左小将军这个举措真是一举两得呀,一来可以得到一个好媳妇,二来可以在皇帝心目中增加分数。

    菁华公主想到人家乐哥儿已经定亲了,自己的儿子女儿,虽然年纪比他小上两三岁,但是,也得开始琢磨了。浩哥儿还是不错的,如果能把霞姐儿许配给他就好了,但是苏锦的意思是要孩子们看对眼,以后就让霞姐儿经常来许家玩,看得多了,自然就看对眼了。

    苏锦不知道菁华公主真的已经看上了浩哥儿,她只是感叹,左夫人和左小将军真是先下手为强呀,玉府嫡出的姑娘,如今最小的这个,都被定走了,不知道京城多少人家在暗暗懊恼呢。

    过了一阵子,羽哥儿果然带着浩哥儿回来了,菁华公主仔细观察浩哥儿和霞姐儿的互动,结果特别气馁,霞姐儿只顾着跟着羽哥儿,要不然就是跟朵姐儿、斌哥儿玩;羽哥儿则一直拉着浩哥儿玩。菁华公主决定回家后要对儿子面提耳命,让他以后多点带上妹妹去找浩哥儿玩才行。以后浩哥儿做了他的妹婿,关系会更加密切,相信羽哥儿一定会积极帮忙的。

    下午的时候,左家的管事妈妈过来拜见苏锦,说是左夫人最近比较忙,想跟苏锦先约定时间,等过多两天再带着孩子来许府玩。苏锦看了看日期,便挑了一天比较清闲的日子与左夫人定了下来。

    等菁华公主一家子走后,苏锦想着虽然难得第二天十分清闲,但是自从有了孩子们,连睡懒觉的机会都没有了,便早早歇了。见亲朋戚友也是力气活来的,这两天三个孩子跟着他们到处跑,天一黑,也睡得特别早,特别沉。

    第二天,许承周已经约好了要见四个秦先生介绍的同窗,苏锦一大早起来就频频让身边的双儿去打听结果。浩哥儿也知道自己爹爹在为他挑选新的教书先生,一直想溜去外院偷偷看。

    苏锦牢牢看住他,不许他去,“先生很不喜欢孩子们做出这种偷窥的非君子行为,你还是乖乖坐在这里等吧。”

    浩哥儿毕竟还小,对苏锦的话还是深信不疑的,犹豫着几次抬了屁股,又担心新来的先生真的会因此看不起自己,便又坐下,反复几次后,最后终于静下心来,认真写着大字。

    苏锦最近都是与许承周轮流看着浩哥儿学习,每天练完武艺,吃完早饭后,就要开始写一个时辰的大字,然后会指定一篇文给他自己看,下午的时候可以把疑问拿出来大家讨论,然后就是背书。晚饭后,要继续练习半个时辰大字,然后打坐一番,就可以休息了。

    快到午时的时候,已经连续跑了三次外院的双儿,一脸兴奋地回来禀告说,“夫人,大人挑好先生了,是住在城南的向先生,奴婢看了一眼向先生,真是一表人才。”

    苏锦记得秦先生推荐的几个人选中,特别提到向先生这个人,说是他为人清高,但是又真是有才学,是江西人。江西倒是出学子的地方,但是如果先生为人清高,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学生的性情呢?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被教育成一个目空一切的清高文人。

    她不禁有点着急,下了炕,“替我更衣,我要去看看。”

    浩哥儿跃跃欲试,被苏锦用眼神压住,“秦嬷嬷,你替我看着大少爷,在我回来前,不许他出这个屋。浩哥儿,你好好在屋里面看书。”

    树儿有点担心,“夫人,那毕竟是外院。”

    苏锦也不理会,径直入了里间。她当然明白身边丫鬟的担心,但凡有点身份的女眷都不能直接去见外男。但是她一想到关系到自己孩子的终身,就坐不住了。虽然她信得过自己丈夫的眼光,但是还是忍不住想亲自见见这位向先生。

    不过她在换衣裳梳头的时候,终于冷静下来了,叫了双儿进来,“你去找老爷说声,就说我想见见向先生,看看是在他书房见好,还是在哪里见好呢?”

    梳洗更衣完毕后,苏锦端坐在炕边一边看着浩哥儿读书,朵姐儿学习针线活,一边等着双儿回来回话。

    过了一盏茶功夫,双儿回来了,“夫人,老爷说,一会他要请向先生吃午饭,饭就摆在后花园水榭中吧,到时候夫人可以带着大少爷、大小姐、二少爷一起过去见见他。”

    苏锦点了点头,这样也好,否则自己贸贸然去外院,传出去总是不大好的。在后花园设宴招待新的坐馆先生,带着几个孩子去拜见新先生,这个理由还是挺好的。

    苏锦也不再着急,看样子,许承周是已经认定了先生,自己就算去了外院,也不可能当场反对的,只能等见了面,如果觉得不合适,再慢慢找机会换人好了。否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这事,还以为许承周怕妻子呢。

    苏锦吩咐厨房加菜,又让人在水榭摆两桌宴席,中间隔着黑漆大屏风,到时候她带着朵姐儿在屏风另外一头吃饭,许承周带着两个儿子跟向先生一起吃饭即可。

    浩哥儿听着苏锦的吩咐,十分兴奋,苏锦便劝他,“你好好看看这篇文,想想有没有什么疑问,到时候可以问问向先生,先生知道你勤奋好学,自然会更加用心教导你的。”

    浩哥儿听了后,果然乖乖研读这篇新文,还一本正经地将问题都写了下来。苏锦见他老老实实了,便放下心,自去指导朵姐儿的针线活了。

    斌哥儿自从回到京城后,苏锦放松了对他的管制,如今他正迷上了在外面玩泥巴捉虫子,再加上如今回了京城又得了两个小厮,一个是陆庆家的大儿子勉良,一个是庄子上甘管家的小儿子小军,斌哥儿天天带着这两个年级比他大的小厮在后花园疯玩着。

    苏锦担心一会许承周带着向先生进后花园的时候看见在那里疯玩的斌哥儿,便让芭蕉去把斌哥儿领回来,准备好好梳洗一番,再去见客人。

    斌哥儿听说爹爹为哥哥挑了一位先生,便磨着苏锦,也要去上学,苏锦笑着说,“等你大点再去,现在还小,跟着娘亲认字就可以了。再说了,你不是喜欢去玩泥巴,捉小鸟吗?要是上学了就不能再玩了哦。”

    斌哥儿听了,果然不再磨着苏锦。苏锦想着浩哥儿是五岁的时候开始启蒙的,斌哥儿到时候也跟着哥哥五岁开始启蒙就可以了。

    她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玩的童年。像朵姐儿,虽然不大爱到外面玩,但是也跟着家里的人学着去采花做香露,做花环什么的,玩得也是不亦乐乎。她如今已经四岁了,等到了明年,苏锦打算也让她去跟着先生学学,虽然不用写文章,但是识字练字,会做几首诗歌,还是不错的。希望这位向先生懂得琴棋吧,这样,就不用再想着请多一位先生来教孩子们这个了。

    午时左右,后花园水榭中的宴席已经摆好了,苏锦带着三个孩子提前坐在水榭中等许承周和向先生。

    等了两盏茶功夫,远远就看见许承周他们的身影,苏锦便领着三个孩子在水榭门口等着。只见向先生长相清秀,身材颇高,他并没有抬眼看向苏锦,只是看着三个孩子笑。

    许承周简单向孩子们介绍了向先生,又让三个孩子对向先生行礼。苏锦看见向先生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并无狂傲之色,心中放心了一半。看来向先生这么多年在京城沉浮,应该已经将自己的清高迂腐之气磨掉了吧。

 第一百三十二章诸小姐的亲事

    收费章节(16点)

    第一百三十二章诸小姐的亲事

    许承周知道苏锦关心向先生是否适合,便让向先生在席间重新介绍自己,原来他在江西的时候已经成亲,如今娘子和孩子们也在京城一起住着,家里面还有兄弟,他们都留在家乡生活,侍奉父母。

    许承周便邀请他们一家到许府居住,到时候在外院再拨一个小院子给他们住就可以了,“我们家地方不是特别大,但是空出一个小院子还是可以的。”

    向先生喜不自胜,如果一家子可以住在主家家中,倒也十分方便,而且能省下不少嚼用。他自己其实已经歇了科举的心,如今也只是一边利用自己的才学坐馆教书,一边用心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下一代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而且如果能够为京城的达官贵人教出一两个出色的弟子,日后名声和前程,自然就会来了。

    向先生幼年成才,难免养成目空一切的文人清高气质,但是自从屡考不中后,再加上生活的迫使,让他慢慢放下自己的架子,再加上秦先生的持续影响,也让他生了不少淡泊明志的心思,正如秦先生所说,他有真实才学,只是缺了点运气。不过这番经历倒也让他变得恰好符合苏锦对坐馆先生的期望。更妙的是,他琴棋书画都不错,并不是一心只会读圣贤书的人。

    通过一顿饭的了解,苏锦终于对向先生彻底放心了,晚上的时候跟许承周商量着,第二年让朵姐儿也跟着向先生学习几年,再过两三年,斌哥儿也要启蒙了,到时候也会跟着向先生上学了。苏锦说着说着不禁有点担心,“向先生能在家里面教几年呢?如果能教到孩子们都长大了,就好了。”

    许承周哈哈大笑,“你就放心吧,我看他也没有了考科举的心思,他自己也说了,能坐馆做先生就做着,以后老了,就带着银子回家乡做个地主,也挺不错的。再说了,他只要把他的儿子也培养成才了,跟着儿子也能享福了。”

    苏锦想想也是,听说向先生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看来早就已经将心思放在下一辈身上了。想着想着,苏锦忍不住扑哧笑了,“说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感谢向先生没有考中科举。”

    苏锦还在想着看看什么时候约好左夫人来家玩,结果过了两天左夫人又派了身边的管事妈妈过来邀请苏锦带上孩子去左家参加宴会。那个管事妈妈说,“我们家夫人后天要在家里招待宁海侯的女眷,我们家夫人知道夫人您跟宁海侯夫人和宁海侯小姐十分熟悉,所以邀您一起过去玩。”

    宁海侯夫人前两天也邀请了苏锦过府一聚,但是苏锦最近比较忙,就将时间往后推了。她有点纳闷,照道理说,左夫人招待宁海侯女眷,也不一定要苏锦在场的,难道是有什么特殊情况,要用到自己对宁海侯女眷的了解?

    苏锦想了想,便同意了左夫人的邀请,让人赏了那位管事妈妈两百钱,那个管事妈妈便高高兴兴地回去复命了。

    浩哥儿现在要上学,苏锦打算留他在家里,只带上朵姐儿和斌哥儿一起过去左府。浩哥儿有了新的先生,正是兴奋期,一点也不介意不能跟着母亲出门。

    左家住在城北的世通巷,靠近皇城,是现在人家想买也买不到的地段,也就是左家先祖从皇家那里得到的奖赏。左家宅子其实并不是很大,不过所幸家中人口也不多,所以住起来也不觉得狭窄。

    左老将军和左老夫人住在东边的院子,左小将军和左夫人住在中间的院子,左二爷一家住在东边后院中。左小将军他们院子后面直通家中的后花园。西边主要是左家的祠堂。

    苏锦一向起得早,结果带着孩子们到了左府,才发现宁海侯家中的女眷还没有过来。左夫人看着清瘦了不少,但是精神爽铄,苏锦想起菁华公主说的乐哥儿的婚事,心想应该是最近为了乐哥儿的定亲操心太多所以瘦了,但是又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左夫人笑着说,“本来就想让你早点过来,我有话跟你说,但是管事妈妈忘记跟你说了。幸好你还是早来了。”

    苏锦好奇地问,“啥事呢?”

    左夫人一直将苏锦迎进正房,又让身边的管事妈妈带朵姐儿和斌哥儿去后花园玩,单独留了苏锦在西次间讲话。

    左夫人开门见山,“我们家有个远房亲戚,是洛阳人,最近来京城谨习书院读书,有时候也住在我们家,最近快过年了,我们把他接回家来过年,他有时候也会跟着二叔他出外学习处理庶务。有几次都遇上宁海侯世子,一来二往就认识了。后来宁海侯夫人与我又见过一次,我听她的意思,是想为她女儿找女婿,估计是看上我们家那个远房侄儿了。”

    苏锦笑了,“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在杭州的时候,诸家小姐在我们家也住过一段时间,我看着她挺好的,只是她已经快十七岁了,有点被耽搁了,你们家侄儿多大了?家乡没有为他说亲吗?”

    苏锦还是十分喜欢诸小姐的,忍不住替她八卦了下。左夫人松了口气,“我就是想问问你对诸家小姐和诸家的看法。我们家那个侄儿,听他说过,以前家里也替他说过一门亲事,后来人家搬到其他地方,后来又找了理由退了亲事。我侄儿的意思是要等他得了功名再去说亲,会更好。所以他如今也有十九岁了,亲事还没有着落。他家里人也让我们在京城帮忙留意下,他们家也不会要求女方的家世背景一定要好,只要门当户对就可以了。不过我看如果是宁海侯的千金,我那个侄儿是有点高攀了。”

    苏锦扑哧一笑,“看来男子说亲也是不容易呀,要有功名,要有屋子。您放心,我认识的诸夫人不是那样看中门第的人。”左夫人叹了口气,“那就好,他家里在当地不算最富有的,但是产业还是有的,如今他在书院读书,听先生说,他读书还不错,希望来年能考中举人吧。我也问过我侄儿的意思,我那侄儿的意思是只要女方人好,当得起家,贤良淑德,就足够了。”

    苏锦点了点头,“这件事,我不敢说什么,但是诸小姐的人品,我还是可以保证的。”

    左夫人说,“一会诸夫人会带着诸小姐过来,我想着请你也过来,一来可以问问你的意思,二来你们比较熟悉,有你在,场面也不至于尴尬。现在做媒人,也是心惊胆跳,就怕人家将来不幸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