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上官鼎情仇缘 >

第101章

上官鼎情仇缘-第101章

小说: 上官鼎情仇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个宫女匆匆走出,她们各自招手,先把严百川,常百乐及另外二位黄衣护法叫近身前,低声吩咐了几句——当然是代汪浩然传命。

  只见严、常二人和另外二位护法神色凝重的匆匆抽身而去。

  接着,又走出另外四位宫女,也是各自召人传下汪浩然的密令。

  又有几批人先后脚出去。

  以前后八宫女出来各自召人听命的紧张来说,当可知道是有极紧急的差遣或者是最机密的任务。

  实在,是二者兼有之!。。汪浩然在后宫卧室中,召见了“感激涕零”

  有余的玉面子牙姜传远,促膝附绝,密语了近半个时辰,在二人相对一笑中,汪浩然满意地目送姜传远退出的背影,面上涌起诡谲而又阴厉的狞笑,双拳紧紧的握住。。

  而后,他又召进了八个锦衣武士与八个黄衣武士。

  继之,又召进了八个宫女。

  也不知汪浩然对他们与她们吩咐了一些什么?当他们和她们先后退出后,汪浩然匆匆而细腻的“打扮”

  了一番,一拉暗门,在铜镜移动中,倏地消失在镜光四映中。。

  晨雾很浓。

  整座方家堡,为浓雾所笼罩着,如由远处看,高耸檐牙屋角,时隐时见,很有海市蜃楼的景象。

  正是方家堡大劫后的第三天早上。

  有一个人,“拖”着一步千斤重,十分吃力的步子,摇晃着身形,走十步,停一停,挣扎着向方家堡走。

  虽然已是快天光的时份,由于雾气太浓,目力难及丈外,这个人一直似在切盼有人出现,而偏偏使他失望。

  虽然,前面一箭之外,就可看到方家堡甲地连云的巨大影子,在这个人而言,竟似咫尺天涯,一步犹如千里之远。

  终于,他一阵摇晃后,跌倒了。

  再也不能站起了,他呻吟出声。

  适时,有急促的马蹄响起,而且,泼风般快。

  一二四眨眼间,蹄声已经在离这个人的十多丈外飞驰而过。

  而且,还有豪迈的大笑:

  “不名兄,你可服输了?”

  另一个声音嗨嗨着:

  “还是不服输,咱们换一下牲口再比如何?”

  “好!好!骑术是无法取巧的,再放一马好!”

  “就比这一程,如果仍是你老兄高一着的话,我才相信——”

  “行!这是第七次了,当年诸葛武候‘七擒孟获’,换得孟蛮子‘南人不复反矣’的话,现在咱也希望听到不名兄认一个‘输’字!”

  “好!看到底是谁猛着先鞭!”

  说话的正是“关东大豪”方不同。

  另一个不服输的,当然是“寒山孤客”吴不名了。

  二人正在交换坐骑。

  方不同上了那匹白马。

  吴不名则在整理着原是方不同骑的那匹“乌雅”。

  方不同扬鞭笑道:“不名兄,这匹白马,是万中选一的‘照夜玉狮子’,又名‘一块玉’,论脚程,‘乌雅’不及它,至少差了一皮,咱可以让你先放辔一箭之远——”

  “这是什么话?”

  吴不名叫道:“方兄未免太岂有此理,好比下棋,要人让子,还比个啥?不是等于先自认棋差一着了吗?” 
 



一二四


  方不同仰面大笑:

  “好!好!练过这一趟,也该回堡了。”

  原来,他二人是在比赛骑术呀。

  南船北马。

  北方人精干骑术,一靠秘传心法,二靠天天练习,而大早跑马,是等于和尚“早课”,老话就叫做“溜马儿”。

  倏地,吴不名“噫”了一声:

  “什么?”

  “不同兄,你听——”

  方不同一哦:

  “有人!是那一位朋友?”

  人已骤马而来。

  那因为跌倒在地上的那个人时断时续的微弱呻吟声息,把吴不名与方不同惊动了。

  方不同循声驰马过来,吴不名也继之跟到。

  方不同猛勒丝缰——他的坐骑,险些要踏过躺在地上的那人。

  “朋友!”

  方不同已经发现了倒地的人了:

  “可是有病?方某请您到舍下歇着。。”

  人已飘落马背,掠到了那个人的面前。

  方不同突然暴退三步,脱口叫道:“你是。。你是。。”

  吴不名疾声道:“谁?”

  方不同猛伸手,扶正那人,失声道:“汪。。大侠,是你。。”

  吴不名也失声道:“是。。你呀?”

  谁相信?那人竟是“四绝诸葛”

  汪浩然?只是,这时的汪浩然,全身衣衫破碎,尽是泥土血污,披头散发,面目焦黄,眼光呆滞,双颊浮肿,活像一个大病垂毙,或者刚由棺材里爬出来的活死人。

  他只吃力的点点头,艰涩的挤出微弱声息:

  “水!。。水!。。”

  无力的合上了眼。

  “关东大豪”

  方不同一把抱起他,腾身上马,只说了一声:

  “不名兄,回家再说。

  吴不名目光一眨,一面上了黑乌骆,一面讶声道:“老方,汪。。兄功力通神,怎么会。。落到这样地步?。。”

  方不同一面催马驰出,一面沉重的道:“这个。。真是怪事,得问他了。。”

  顿了一下,又吁了一口气:

  “不名兄,假使一个人受了伤,或者中了毒,又逢地道崩塌,被埋在土石中,三天没有饮食,还得费尽力气,由土石重压中拚命挣扎出来,请问功力再高又如何?。。”

  “寒山孤客”

  吴不名只好默默。

  实在,太出人意料之外了。

  方、吴二人,都是“当事人”,日前一场大劫后,又经过“四海游龙”

  符振扬与傅震宇二人反覆分析过,除了符振扬尚有点存疑,嘱咐方不同严密守口,等待查证外,吴不名,傅震宇,加上方不同,都已认定了“绝绝教”的教主就是汪浩然。

  此次攻袭方家堡的主谋策划者,也是他。

  依方不同的意思,就要刑讯连城璧。

  却为“四海游龙”符振扬阻住。

  符振扬对连城璧十分礼遇,把他当作子侄辈相待。

  依傅震宇的意见,是要方不同派出大批入手,挖掘已崩塌地道,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即可证实一切。

  可是,由于一天一夜的滂沱大雨,地道积水,实在不好着手。

  而且,符振扬认为多此一举,徒然惊动别人,启人疑窦?因为,云集在方家堡的江北武林高手,不下七八百人,不宜轻举妄动。。必须等几天再说。

  就这样,仅符、吴、方、傅四人知道这事——据他们四人猜测,除了汪浩然的生死与绝绝教主两者的真伪外,认为葬身地道中的,至少有“鬼圣”

  阎皇与“冥后”阴灵等,再加上一个“不知先生”蒋淡如。

  可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先推翻了方不同的看法!

  连“寒山孤客”吴不名也惊疑不定。

  眼前的事实,很简单,是“四绝诸葛”

  汪浩然完全和“绝绝教”无关。

  反过来说,他该是义薄云天的大侠。

  可不是嘛,他先及时赶来援助方不同,毙了“绝绝教”的“护教”申北辰。

  继之,又在地道中为了保全傅震宇,和“不知先生”蒋淡如力拚。

  终至为蒋淡如发动土木消息所困,而至地道崩塌,几乎葬身其中。

  不论如何,推翻了活生生的“事实”呀。

  方不同双手抱住半昏死的汪浩然,虽马驰甚速,汪浩然在他铁臂中,一点也不受颠动。

  三人二骑,迅即回到方家堡。

  方不同抱着汪浩然,大步进门,直奔内院。

  吴不名始终紧随他身后——暗戒备着万一突然之变!

  这事,立即震动了整个方家堡,莫不嗟讶。

  当汪浩然经过方不同为他服下灵丹,又亲身为他更换血污衣服,为他传注真气,他有“知觉”了,他睁开眼来,第一句话,就叫着:

  “傅贤侄呢?。。他。。好吧?。。”

  负手在榻前的吴不名和方不同都不禁脱口而出:

  “汪兄。。傅贤侄安然无恙。。”

  汪浩然牵动着嘴角,很“安慰”的笑了。

  他喃喃的:

  “这是。。啸天兄英灵保佑。。方兄。。”

  方不同忙凑近地,道:“小弟在此,汪兄还是少开口,睡一觉再说吧。。”

  一伸手,闭了汪浩然的“黑甜穴”,让他入睡。

  方不同长长的嘘了一口气,搓着巨掌,目注沉思着吴不名,道:“不名兄,这真是天下未有之奇吧?你。。你有什么高见?”

  吴不名摇头道:“天下事,原是出人意料者太多了,只有等振扬兄与傅贤侄回来再说了。”

  方不同道:“咱已派出狄雷等分路飞骑去找他二人去了!振扬兄不知河事?带了连城璧和傅老弟走了,却不说明到何处?

  吴不名道:“振扬兄如此,必有火急之事,他一向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反正他临走时打了招呼,很快就回来的,就等着吧。”

  方不同仰面吐出一口长气:

  “咱真是。。糊涂了,让他好好睡一觉吧,咱们出去谈谈,看看外面有没有消息。。”

  符振扬等到那儿去了?答案是“洛阳”的“东大寺”。

  东大寺,实际上是“承恩寺”。

  它建于五代后唐规模宏伟,不在开封的“大相国寺”之下,因此,洛阳人习惯上也把它称为“相国寺”或者东大寺。

  它是洛阳有名的“夹马营”附近。夹马营相传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降生地方。

  “东大寺”之所以成为洛阳古迹,有一件最大的惨事,据史书上说:

  明末李闯(自成)曾俘福王于此,闯王把这位亡国之君,和鹿肉一同置于蒸笼里,分飨贼将,为千古惨事之一。

  是天亮不久时,寺门半开。

  由于还早,除了两个沙弥和一个老和尚在打扫外,不见半个香客。

  那个老和尚只顾低着头打扫。

  两个小沙弥却不时东张西望。

  终于,两个弥沙头碰头,互相把扫帚扫在一起。

  那因为,已有进香的人来啦。

  是一白发老叟,还扶着拐杖,蹒跚着一步一步的挨来。

  在老头身后十丈左右,并肩走着两个小伙子。

  一个面黑如漆。

  一个面黄如腊。

  却是一般人家的后生打扮。

  二个小伙子,快步抢前。

  一个叫道:“老伯伯,咱来扶着您。”

  真的上前搀扶老叟。

  老头呵呵着,顿住拐杖,咳着道:“后生家,老汉虽然大把年纪了,已经一个人走了好几条街啦,就到了,烧香拜佛要虔心诚意,还是让老汉自己慢慢走的好。”

  那个扶着老头的黑面小伙子只好放了手,道:“老伯好好走。”

  人已快步向寺门走来。

  另一个黄腊面的小伙子,仍是不快不慢的走着,低着头,不时眼光偷溜着老头。

  两个小沙弥中的一个沉不住气,叫道:“有客人进香来了。”

  是对老和尚说话。

  老和尚状如未闻,仍是只顾打扫。

  直到黑面小伙子到了他面前,老和尚才颤巍巍的伛褛着腰,强挺直上身,手扶住扫把,呵呵道:“小施主,好早。”

  黑面小伙子笑着:

  “咱俩是来结拜兄弟的,没有带香烛。。”

  一个小沙忙接口道:“敝寺有嘛。。”

  老和尚呵呵着:

  “小施主——”

  他眯着老眼,向后面看去,道:“还有一位老施主。”

  面向老叟迎上去,笑呵呵:

  “老施主,您来得好早呀。”

  老头把拐杖往胸前一靠,合掌道:“老师父,老汉是来还愿的。。人老了,怕挤,只好提早来。”

  老和尚也抛下扫帚,低头合什道:“善哉,大早一炉香,我佛最灵光,老施主,您请。”

  老头笑呵呵:

  “老汉生受了,已是十八个年头的老愿啦,唉!现在才来还,老汉是走了三天三夜,步行二百多里路来的,还算得虔诚。”

  说着,一面蹒跚着向寺门走。

  老头背上,还背着一个黄布香袋。

  这是地地道道的老香客,偌大把年纪,不坐牛车不坐轿,又不用儿子或孙子搀扶照应,竟走了这么远的路前来还愿,这份敬佛的虔诚,比一步一拜去“朝山”

  的善男信女还感人哩。

  老和尚一面陪着老头走,一面数说着:

  “恁地,真教我佛欢喜,老施主,我佛保佑,您老一定子孝孙贤,福寿绵长。。”

  那黑面小伙子已经挽着黄腊面的小伙子,先进了寺门。

  木鱼卜卜,清磐叮叮,还有奉经声,寺中僧众正在大殿中做早课。将及寺门石阶,老和尚近于耳语:

  “魏施主已来过,他留下话,改在‘贾公祠’和您见面——”

  老头只“唔”了一声,就走进了寺门。

  老和尚又回头拾起了扫帚,做他的打扫事。

  两个小沙弥沉不住气,又是头碰头,两把扫帚扫在一起。

  一个低声道:“好多呀?”

  原来,前面又有香客来了。

  头一批,是四个。

  第二批,是两个。

  还有第三批呢,竟有二十个之多。

  这三批香客,好快的步子,迅即汇合一处。

  老和尚刚抬起头来,这三批香客已互相低语了几句,竟自分散开,沿着寺侧全边快步展开。

  老和尚刚呵呵着:

  “施主们早。。”

  只存下第一批四个香客了。

  怪!这四个香客,一式黄衣,连面上也被黄巾罩住。

  其中一个冷声道:“老和尚,咱们是来随喜的,咱们老爷的夫人马上要来进香,你快打扫干净——”

  老和尚呵呵着:

  “是。。是那位贵夫人施主的女菩萨呀?对方不耐道:“别噜嗦了,咱问你,方才来过几个进香的?”

  老和尚道:“呀呀,三个,一位老施主,两位小施主——”

  对方哼了一声:

  “最好叫他们快点烧过香,快点走,你懂?”

  老和尚只是呵呵着,没说话。另一个黄衣人阴沉地:

  “并肩子,提着神儿,还是等着伸爪子吧!”

  四人立即移步散开,来回走动。

  两个小沙弥只顾低着头打扫。

  老和尚合掌道:“贫僧就去告诉方丈。。”

  一面丢下扫把,移着鸭子步,向内走。

  “你站住!”

  是一个黄衣人开了口:

  “你只管扫你的地!”

  老和尚停住了脚,转过身来,呵呵着:

  “方才施主不是吩咐贫僧叫那三位施主快点。。”

  黄衣人不耐的截口道:“没你的事,就让他们烧完倒头香再说吧!。。” 
 



一二五


  在寺里——那个老头,真的在礼佛通诚,对着金身菩萨,口中喃喃着。

  实际上,却在传声叮嘱那个黑面少年。

  那黑面少年,竟是傅震宇易容化装的。

  他拉着黄腊面少年,朗声道:“来,咱弟兄先结拜,等尉迟玉和龙兄会面后,再正式依照古礼结义如何?”

  说也好笑,全是一个楞小伙子的口气。

  既云结拜,又在菩萨面前,又要等“正式”,岂非笑话这也是楞小子的”

  楞劲儿”吧?

  黄腊面少年,当然是连城璧易容化装的。

  他虽然和化装老头子“四海游龙”符振扬与傅震宇走在一起,却是怀着一肚子的鬼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