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联邦调查局档案 >

第8章

联邦调查局档案-第8章

小说: 联邦调查局档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联邦调查局也已经参与了追捕,有两次差点逮到迪林杰,但还是眼睁睁地看着他遛掉了。    
      联邦调查局两名特工查到迪林杰在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的一座公寓养伤。    
      特工们走上前敲门。    
      迪林杰的女朋友开了门,并且在门厅里尽力敷衍联邦调查局特工。    
      迪林杰乘机抓起一把枪,从惊恐的特工人员中杀出一条血路。    
      第二次,联邦调查局对迪林杰的家庭农场进行了监视。迪林杰再次用计骗过了FBI特工,当特工们在外边监视的时候,他早就从警戒人员身边溜走和家人团聚去了。    
      后来,联邦调查局终于得到了一个它一直期盼的线索。    
      1934年4月底,有人向联邦调查局告密,迪林杰等一帮匪徒藏在威斯康星州北部小波西米亚的一个旅游胜地。联邦调查局芝加哥办事处主任帕维斯紧急制定了一项作战计划,带同大批特工去了小波西米亚。局长埃德加·胡佛做好了向新闻界发布好消息的准备。    
      迪林杰在一家小旅馆开怀畅饮,特工人员穿过旅馆附近的矮树丛向迪林杰逼近。    
      慌乱的特工瞎碰乱撞,发出了声响。旅馆的看门狗吠叫起来,电灯一下子全都亮了。    
      迪林杰一伙亮出武器与联邦调查局特工短兵相接,一阵枪战。    
      来不及离开旅馆的旅客们糟了秧:一名客人被打死,另两名受了重伤。迪林杰匪帮的一个罪恶的新成员——“娃娃脸”纳尔逊从小屋里用机枪向树林里猛烈地扫射。屋外一片混乱!四面八方都是枪声,狗在狂吠,受伤者在痛苦地叫喊!特工们被灌木丛和铁丝网挂住了……    
      此时,迪林杰及其匪帮已经从小屋后面溜了出去,消失在黑暗之中。    
      一名特工被打死,另一名负伤。    
      记者们没能从局长胡佛那儿听到好的消息。联邦调查局大大蒙羞!    
      为了树立联邦调查局战无不胜的公众形象,就必须尽早把迪林杰捉拿归案。于是,约翰·迪林杰被列为“一号公敌”,联邦调查局向全国发了通缉令。    
      印第安纳州警察局的迪林杰缉捕队已经声言一见到迪林杰就开枪。联邦调查局只有打死迪林杰才能挽救自己的声望。助理司法部长约瑟夫·基南“愤怒地捶打桌子”并发誓说,“我不知道我们将在哪里或何时抓到迪林杰,但我们一定要抓住他!” 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派赛穆尔·考利巡官带着一支特别缉捕队去加强帕维斯领导的芝加哥办事处。胡佛命令考利:“盯住迪林杰。哪儿有线索就到哪儿去。逮捕与他哪怕有过很浅关系的每一个人。如果能够的话,就活捉他。”    
      迪林杰也许是由于过多地使联邦调查局蒙羞而签署了自己的死刑令。    
      1934年7月21日,一个名叫安娜·赛奇的女人打通了帕维斯的电话。    
      她是印第安纳州一家妓院的鸨母,当时政府正准备以伤风败俗的罪名把她驱逐回其故国罗马尼亚。如果政府答应停止进行这一法律程序,作为回报,她愿意交出妓院的一个常客——她的朋友约翰·迪林杰。    
      帕维斯和赛穆尔·考利欣喜万分,急忙答应一定会尽力帮她的忙,并很快组织了一个精干的小分队。    
      22日晚上,他们接到了安娜·赛奇的电话通信,迪林杰将要和赛奇一起去芝加哥市奥格拉夫剧院看电影,他们约定在附近设下埋伏,届时赛奇将穿一套红色衣服作为标记。帕维斯反复叮嘱手下人:“先生们,你们知道约翰·迪林杰的特征。如果我们发现他而让他逃脱了,对于我们联邦调查局来说将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电影散场了,观众涌出电影院大门,帕维斯仔细地搜寻着每一张脸。    
      10点半左右,迪林杰浑然不觉地走出了剧院门口,身边跟着穿红衣服的赛奇和另外一个叫波利的女人。特工查理·温斯泰德紧随其后。    
      波利注意到事态不妙,并迅速提醒了迪林杰。迪林杰一把推开身边的两个女人,转身从怀里掏枪。    
      为时已晚!    
      温斯泰德朝他连开三枪!    
      头两枪打中了迪林杰的心脏下面,他踉踉跄跄地往前又走了两步,这时,第三枪打中了他的头部。    
      迪林杰死了!    
      在华盛顿,闻听此讯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大喜,当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帕维斯和温斯泰德的“惊人的勇敢精神”大加称赞。司法部长卡明斯也发来电报,对这次大捷表示祝贺。    
      几天后,迪林杰被特工击毙时所戴的牛仔帽、墨镜、衬衣口袋里的一支雪茄、手里拿着的枪,被悉数在展览会上展示。之后,又全部存入了联邦调查局的“荣誉室”。    
      联邦调查局利用此案大做文章。约翰·迪林杰对于胡佛所领导的联邦调查局神话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以致于在这个匪徒死了数十年后,这个案件依然还能吸引众人的想像力。    
      由于清除了迪林杰,联邦调查局不仅赢得了荣誉,而且使美国公众永远对它感恩戴德!    
    


要案档案捕获“一号公敌”(2)

      爱德华八世退位真相    
      1930年,英国王太子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结识了37岁的沃丽斯·沃菲尔德,他被沃丽斯的幽默乐观、优雅高贵深深打动,爱上了这位已经结过两次婚的辛普森夫人。    
      1936年,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继位,成为爱德华八世。但是他与沃丽斯的婚事为英国国教教规所不容。在放弃沃丽斯和国王逊位的选择中,爱德华挑选了他心爱的女人。1937年12月11日,他放弃了仅仅继承了325天的王位,成为温莎公爵。几个月后,爱德华与沃丽斯在法国结婚。    
      二战爆发前,联邦调查局从德国王室成员维尔兹堡爵士处得到情报:英国王室和政府遗弃了温莎公爵夫妇是因为怀疑他们是纳粹德国的支持者。    
      维尔兹堡是英国玛丽王后的亲戚,十分了解英国王室的内情。他向联邦调查局提供了许多爱德华与沃丽斯的消息,包括温莎公爵在移居法国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萎靡不振、酗酒度日的狼狈窘境。他甚至提到了公爵夫人在巴黎的一次聚会上向在座的客人说起,爱德华患有严重的阳痿,只有她一人能满足他的性欲。    
      二战打响的第一年,联邦调查局在给罗斯福总统提供的一份备忘录上提到了他们对温莎公爵的担忧。备忘录上确认了英国政府已经知晓公爵夫人与德国纳粹的密切往来。    
      1941年4月,公爵夫妇前往佛罗里达州度假,立即引起罗斯福总统的高度警惕,他怀疑所谓的度假只是沃丽斯为德国搜集秘密情报的幌子。于是,在他们到达之前,罗斯福总统就给当时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下达密令,要求联邦调查局严密监视公爵夫妇的一举一动,包括他们接触的每一个人和做的每一件事,但决不能让他们有所察觉。    
      为了获得对德国战争的胜利,防止情报外泄以及窥探英国王室动向,联邦调查局一直在关注着温莎公爵夫妇并设置了秘密档案。    
      联邦调查局这份秘密档案长达227页,揭露了英国王爱德华八世退位的真相。    
      温莎公爵夫人沃丽斯·辛普森是纳粹政权的支持者,并与德国驻英国大使、后被希特勒提拔为外交部长的乔治·莱布特罗勃有着密切往来,一直向其提供重要的政治、军事情报。即使是沃丽斯和爱德华热恋甚至新婚期间,他们仍然偷偷幽会。莱布特罗勃任驻英国大使期间,每天都要给沃丽斯送17朵粉红色的康乃馨,17朵鲜花正代表着他们秘密幽会的次数。    
      导致爱德华八世退位的真正原因不是沃丽斯曾两次离异,而是因为她是纳粹德国狂热的支持者。当时正值二战前夕,德国法西斯向世界挑起了战争,英国参与了同法国、美国联合战斗的同盟。如果在这个时候英王娶了一位支持德国纳粹的女人为妻,英国王室和英国政府根本无法面对其他同盟国甚至本国国民。于是,他们共同向爱德华八世施加压力,英国首相鲍德温也以内阁集体辞职相要挟。然而,为爱无法自拔的爱德华八世,却选择放弃王位,远走他乡。    
      温莎公爵夫妇流亡法国后,沃丽斯与莱布特罗勃仍然联系不断,她凭借着公爵夫人的身份、地位以及与上层社会的广泛联系,获得了大量的反法西斯盟国的军事情报和活动信息,并将这些情报通过莱布特罗勃统统传递给了德国纳粹。    
      1941年5月,联邦调查局在写给胡佛局长的一份报告中说,希特勒的副手赫尔曼·格林和温莎公爵曾经有过一个秘密协定:德国在取得战争胜利后,格林将会倒戈推翻希特勒,然后使温莎公爵回到英国继续做他的国王。通过这一证据,调查人员分析公爵夫人之所以在二战期间为德国传递情报,也是出于对英国政府拒绝爱德华娶她为妻,并逼爱德华放弃了王位的仇恨。沃丽斯期望德国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以便帮助温莎公爵重新获得王位,达到复仇的目的。    
      当时的英国政府觉察到这一情况,惟恐外泄的情报危及到国家和盟军的利益,在首相丘吉尔的安排下,温莎公爵夫妇被派到西印度群岛最北部的巴哈马岛国担任总督,远远地离开了英国和欧洲大陆,从而切断了公爵夫人与莱布特罗勃的联系,避免她继续干出有损于英国和其他盟国的事情来。    
      虽然在联邦调查局的档案中有证据显示温莎公爵曾经和德国纳粹有着微妙的关系,但这一观点一直没有得到英国人的认同。    
      然而,近期英国作家马丁·艾伦在他的新书《隐藏的日程》中却披露:温莎公爵实为英德两国的双面间谍。    
      书中介绍说,在温莎公爵1939年10月对巴黎郊外万塞纳的亲善之旅中,他除了为英国打探法国防御的情报外,还为德国人充当间谍。他把在法国前线收集到的情报交给了希特勒,德国从而修改了西进计划,一举攻陷法国。    
      英国王室及政府对温莎公爵的间谍罪行虽心知肚明,但为了维护王室的尊严,将温莎叛国的罪证全部销毁了。然而,一封温莎公爵写给希特勒的亲笔信却被遗漏下来。    
      该信件写于二战爆发2个月后,一开始便称“亲爱的希特勒”,结尾则是温莎公爵的简称“EP”。    
      虽然信中词语的意图并不明显,但仍可以看出温莎公爵所提到的旅行即是他代表英军指挥官到法国前线巡视的那次访问。温莎公爵还提醒希特勒注意,他所收集的军事情报非常的重要,并已将这些资料传递给另一位德国间谍。另外,信中还影射了温莎公爵愿意在英国签署和平协议后重登王位。    
      信中提到的B先生就是在1937年向被驱逐到法国的温莎公爵提供完婚资金和地方的比多克斯。后来比多克斯于1942年在北非被捕,从他随身携带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他是德国纳粹的间谍同时也是希特勒的盟友。    
      对于这封信的真伪,专家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信中笔迹与温莎公爵吻合,相信确有其事。也有人称像温莎这种身份的人根本不会使用如此差质量的信纸,信是近期伪造出来的。但是,真实的历史却是不得而知,对这封信和温莎公爵的身份,人们还在无休止地猜测。    
      虽然英国的各种媒体对王室的生活秘闻抱有极大的兴趣,绞尽脑汁地去挖掘每一个绯闻和小道消息,但英国政府却对温莎公爵的事情讳莫如深,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爱德华八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退位的国王,而他放弃国家的理由竟是为了一个女人,英国王室认为这是对神圣王权的亵渎;另一个原因则是出于对王太后的尊重,当年爱德华八世退位后,正是王太后的丈夫乔治六世继位,乔治六世天性淡薄却又不得不承担起繁重的国务,终因积劳成疾于1952年病逝。此后伊丽莎白王太后便从未在公开场合提及过英国王室的这段变故。    
      2002年,伊丽莎白王太后去世后,密封在英国档案室中的爱德华八世退位的卷宗还未被开启,联邦调查局却先英国人一步披露了那段历史。起初联邦调查局也不想公布这份秘密档案,他们考虑到英国王太后刚刚过世不久,这时候公布与之相关的档案文件不太适宜,但联邦调查局最终还是迫于国内的文件解密法案向社会公布了这段历史真相。    
    


要案档案捕获“一号公敌”(3)

      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清晨7点55分,400多架日本战斗机拥至珍珠港,瞬时间,飞机上投下的弹雨将美军两艘战舰和两艘驱逐舰击沉,13艘军舰立时变成了残骸,在轰炸声中2400名军人失去了性命。    
      全国上下从未陷入如此的恐慌之中,总统罗斯福命令,不惜动用一切力量,一定要调查出袭击的真相。    
      其实,早在珍珠港事件的1年半之前,国内的方方面面已经对这次事变有所察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熊熊大火燃遍了整个欧洲。“美国握有或战或和的钥匙,”法国外长乔治·博内如是说,“如果他们明确表明站在我们一边,那么,就足以切除战争这个幽灵。”罗斯福总统无疑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美国将站在哪一方,总统很想拯救欧洲免遭纳粹的蹂躏,但是不敢公开表示援助,因为国内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反对卷入战争,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不得不考虑美国的民意,而且总统大选也日益临近了。在此紧要关头,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挑选威廉·史蒂芬森作为他在美国的私人代表。这之前,丘吉尔跟罗斯福总统秘密通信已经好几个月了。    
      1940年4月,两人在英国海军部的309号房间讨论了一项重大机密。面对德国入侵的威胁,英国军方一片混乱。但是,英国弄到了破译德国军事通信机密的破译机,这可能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丘吉尔叮嘱史蒂芬森把此事告诉罗斯福总统,并且把每天的情报摘要通过联邦调查局传递给总统。    
      史蒂芬森与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进行了一次秘密会晤。他要求联邦调查局在情报方面携手合作。胡佛说,没有总统的特别命令,他是无能为力的。史蒂芬森回到英国作了汇报又匆匆返回华盛顿。这时,丘吉尔已经出任首相。    
      那一个月在英国,丘吉尔在卧室刮胡子,他儿子伦道夫问他怎样才能打败德国。丘吉尔转过身来,说:“把美国拉进来。”    
      不久以后,史蒂芬森在白宫会见了罗斯福,总统下令:联邦调查局同英国情报局进行最密切的合作。    
      联邦调查局给史蒂芬森提供了一台发报机,以便他同伦敦进行直接联系。联邦调查局协助防止了英国轮船在美国港口遭到破坏。当史蒂芬森需要在美国邮政系统截获某类信件时,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人员便从邮局给他偷来。联邦调查局还把从德国间谍手中夺来的文件转给英国,而不让军方的情报机关知道,因为后者当时仍然反对同英国人联系。当然,这种合作是双向的。联邦调查局很快就发现他的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