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曹禺全集6 >

第16章

曹禺全集6-第16章

小说: 曹禺全集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不止一次地经过帝国主义者策动的战争的考验。帝国主义者一次又一次地
向爱和平、自由和独立的人民发动战争,但每次失败的都是好战的帝国主义
者而不是强大的和平力量。

一九五六年,我随中国代表团到日本参加世界反原子弹氢弹大会,大家
都亲眼看见日本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代表们的炽热情绪,那真是如江翻海
涌,是好战分子们用任何力量压制不住的。一切被压迫的人民都要求解放。
今天,东风已经压倒西风,和平、正义的这一面已经拥有占全世界绝对优势
的人口和科学的、物质的力量。只要我们大家时时刻刻地提高对战争挑拨者
的阴谋的警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如《和平宣言》所指出的:“战
争可以防止,和平可以维护住。”

十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与六十四国共产党和
工人党代表会议的《和平宣言》,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热情洋溢的革命宣
言。它们总结了人类这一伟大的转折时期的历史发展,同时也明确指出了人
类历史的发展前途:和平与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道路。新世界必定代替旧世界,任何反动势
力都不能加以阻拦。资产阶级制造的“共产主义危机”的谰言,今天在事实
面前已经彻底破产了。

和平是与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不要战争,它提倡与一切社会
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竞赛。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刚成功时,便宣布了和
平外交政策。世界和平运动是苏联发起和倡导的。七年来,我们的政府和人
民全心全意地以人力、物力和最大的道义上的支持来保卫世界各地的和平。
抗美援朝和中国首先倡议与执行的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便是两个突出的例


子。七年来,我们已经有许多历史事实来证明我们的行动和保卫和平的决心
是一致的。

和平的力量在国外,是不嫌多的。在国外要争取和团结更多更广的朋友;
在国内,我们要在共产党领导下,尽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全世界社会主
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胜利,便给和平增加一份力量。我国社会主
义的每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的巨大成就,苏联飞跃的科学、文化的发展,
与苏联首先发射的人造卫星,是和平的胜利,也标志着人类将要根本消灭战
争的胜利。

十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指出,“在目前条件
下,主要的危险是修正主义或者说右倾机会主义”。联系到这次我们国家的
反右派斗争和它的伟大的胜利,我更深地认识到:党在社会主义、在人类和
平事业中的领导的重要性。没有共产党,便没有和平,没有社会主义,也就
没有人类的前途。

全国文艺工作者都需要好好读这两个革命宣言,一读再读,仔细体会宣
言的精神,认清人类发展的前途,从中更多汲取创作的力量,更深刻地明确
创作的方向。社会主义与和平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我们的创作应该完完全
全的为中国今天伟大的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就是,为世界和平
服务,为全人类的理想、幸福与自由服务。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

(原载《迎春集》,北京出版社 
1958年 
9月版〕


我们的春天

翻开日历,今天下午三时五十分立春。似乎说,一到了这个时刻,春气
就在土地上开始露出她的眉眼。万物将要滋生,一切生物都会感到心头上降
临了一股不可言传的温暖。

其实,今年的春意来得特别早。

两月前,一个大雪纷飞之夜,我在汤山农业合作社一个小队部里明亮的
油灯下,便分明看见春天的足迹。两间土屋里坐满了人,老老少少的妇女们
围着一炉旺旺的煤火坐在炕头上,笑嘻嘻地在识字。短小精干的小队长在黑
板上写着“春天,引水,开稻地”,她们一笔一划地学着写。隔壁的墙上也
挂着黑板,几个高小毕业的青年农民正和一些老农研究珠算。静极了,雪渐
渐地洒在窗纸上,窗外偶尔听得见老饲养员王德禄正在圈里喂料,低声呵弄
着牲口。靠近墙根坐着的张兰英,甚至都听得见牲口圈里她顶喜欢的牡牛— 


“青花”嚼料的声音。

大家从一见亮就兴高采烈地在“西湖坑”里挖肥、抬肥,把一车一车黑
金似的肥泥运到麦种正在冬眠的地里。现在夜间九点钟了,每个人——男女
老少的脸上还是红扑扑的,没有一点倦意。学习完毕,大家都要求讨论讨论
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真是春雷一声平地起,谁也不会想到这样安静的小屋
里顿时沸腾起来。讨论起挖掘农业生产的潜力,提高亩产量指标的时候,大
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谈出种植经验,找窍门,争取高额丰产。老头儿和年
轻人都竖起大拇指,“四百斤!”“四百五十斤!”“五百斤!”一个数字、
一个数字地争论着。最后大家热烈保证,说:“跨黄河,没问题!我们还要
过长江,自带路费,不要政府多为我们用一个钱!”

社会主义大辩论以后,合作社里,个个农民的干劲足,人人都看清了幸
福的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英雄气概。

会散了,大家热热闹闹地走出来,冰冷的雪花落在热烘烘的脸上。雪已
经下了半尺厚了,人们踏在雪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兴致勃勃的郝春和赶到
我身旁,大声嚷着:“老曹,你看劲头足不足!告诉你,这才是刚开头!”

这时,我忽然看见在路边上有几个青年农民,披着大棉袄,趴在梯子上,
手电筒的光在屋檐下闪来闪去,叽叽喳喳又笑又说。原来他们是乘着雪夜在
捉麻雀呢。雪落得更大了,我和郝春和迎着快意的雪花向前静静地走着,他
忽然说:

“你别瞧这会儿一点声音都没有。可就在这会儿,全中国的农民都在开
会,准备迎接一九五八年大丰收呢。”他笑了,接着对我说,“全社后天就
要开大渠了,你看有劲没劲!”

这时,在我周围,已不是一个严寒的冰雪之夜,眼前蓦地看见千百万盏
灯火的海洋。明亮的灯光下,全中国的农民喜气洋洋,满怀信心地正奔向丰
饶富裕的社会主义。

我深深感到春意弥漫,全中国人民的心头上都是温暖的。

亿万农民群众,已经掀起了冬令兴修农田水利的热潮,农村中每天有近
亿的人口向自然大进军。我看见大海中的一滴——汤山农业社也热火朝天地
在开渠。天气突然冷起来,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度。北风呼呼地刮着,阳光照
在马房村的开渠地带。数不尽的农民群众举着洋镐,敲碎冰冻的土块;他们


挖渠、抬土、打夯、筑堰,一个个生龙活虎,矫健如飞。冰凌冻结在人们的
眉毛和胡须上,天气真冷。但是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农民还不服老,抢着和
小伙子们一同挖土抬筐;大家都劝他下来,他眯缝着眼笑着说:“我还要为
社会主义打基础呢。”

在向大自然斗争的这群人里,还有来自镇上各行各业的人们。一时,堤
上有了缝衣站、补鞋站、医疗站、宣传站、开水站、广播站;衣服破了有人
缝,鞋破了有人补,碰伤了有医生治。这里还有许多从城里来的知识分子和
下放干部,也在参加劳动。他们举着洋镐,和农民们一起把一大块、一大块
的冻土刨下来,神情饱满愉快。从农民那样喜爱他们的眼神里,看得出他们
已经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随着洋镐的起落,他们的汗水落在土地上。中国
的知识分子也和农民一道脚踏实地地迎接到了春天。

今天春意荡漾在每个人的心里。在怀仁堂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个个人的
心情舒畅。听了一九五八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和国民经济的报告,大家都是说
不出的欢欣鼓舞。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辉煌成就,真使人感到春色满园,气象
万千。

这是一个明媚的春天,一个不平凡的春天,一个一切都大有希望的春天,
因为我们这个伟大的大有希望的民族已经完全觉醒起来了。
一九五八年立春日
(原载《迎春集》,北京出版社 
1958年 
9月版)


飞跃在大跃进的海洋里

现在,全国各方面的社会主义大跃进都风起云涌,奔腾而来。文学艺术
顿时呈现从来未有的活跃现象。

作家的劳动要多、快、好、省,这已成为大家的共同要求。多写,可以
促起在写作上的一股猛冲猛干的劲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里,缩手缩脚,迟
迟疑疑地写东西,是不成的。我们必须放开眼界,学写一切对自己是新鲜的
东西:从前没有兴趣的“题材”,现在就应有兴趣;从来不用的“体裁”,
现在也该抓起来用。十八般武艺,尽管我们可能只有一样是专长的,但仍应
件件拿得起来,以便于在战斗的紧张的时刻里,发挥一个文艺战士的充分力
量。

多写,自然不是粗制滥造。

最近全国的文学艺术组织,戏曲、话剧、歌舞、音乐团体,在组织创作
的工作上有极大的跃进,他们提出成千上万的创作数字,这些数字是往日不
敢梦想的。有人就有些担心这些作品的质量问题。我看,先不要这样想。

今天我们要大力促进作家们写作,同时更要在群众中发掘、培养能写作
的人。认真说,全国创作的潜力远未发掘充足。举个例说,现在很多人读过
曲波同志的如龙似虎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了。我听了朋友的介绍,读了
一天一夜,兴奋得逢人便忍不住的谈个没完。但这是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在
此之前,他没有发表过文章,大家也不知道他。然而在丰富的革命生活的锻
炼中,他早已是一个成熟的作家了。

只有引出人民创作力量的巨大源泉,那波澜壮阔的作品便会汹涌而至
的。

自然,发动了多少万群众和业余作者来写作,他们的作品可能有不够成
熟的,或甚至是失败的。但是写出来了,发表了,演出了,歌唱了,它便尽
了当时当地热烈鼓舞群众的作用。

江海不捐细流,有一篇文章,就有一篇文章的力量。我们要天安门前人
民英雄纪念碑的雕刻,也要供应农民大量小幅的人物彩画。今后即将到来的
文艺大丰收,将由各方面汇涌而来,从群众和业余作者们来的创作,必然出
现鲜丽夺目的花朵。

作家更应该多写,先不要顾虑写得好坏。不要因为仅仅盘旋在提高质量
的考虑上,便写得慢、写得少。我们有时因为过分的考虑到写作的质量,反
而写不出东西来。保持并且提高写作质量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但这和多
写、快写并不一定是矛盾。想到今天时代的需要,全国人民大跃进的精神,
便不由得跃跃欲试,干劲百倍。当前,要起革命文艺应该起的作用,是首先
该想到的。

好的长篇巨作自然需要,但短小精悍、泼辣有力的东西就更为今天群众
所喜欢。写出多少篇杂文、短诗、短篇小说、独幕剧、鼓书、歌词、人物特
写等等,做了文艺上鼓动性的工作,同样也是为了描写今天伟大时代的长篇
巨作,做了丰富的练习的积累。没有一个伟大的画家,在构画巨幅之前,不
做成千上万的各种素描的。多写,用各种体裁多写,会尖锐了我们的笔,磨
快了我们的思想,提高了我们的写作干劲。

精神愈用愈有,文章愈写愈精。艺高人胆大,我们要创出各种各样新的
道路来写作。关键还是在于多练、多写、多发表,勇于歌颂、勇于讽刺、勇


于迎接新时代一切可爱的事物。一句话,就是永不止息地发挥高度的政治热
情。

对创作,对深入生活,有一个时期,有些人(我也在内),很像那种非
常羡慕别人游泳的自在,而自己又怕跳进水里的人,今天,革命干劲把我们
推下去,就一头扎进水里,也就游起来了。其实,今天的革命干劲已把我们
推了两次:第一次,推动长期下乡下厂,参加劳动和基层工作;再一次,便
是今天订大计划,做大跃进,向群众立下诺言,实现规划。这两“推”都推
得好极了,把我们推进“大跃进”的海洋里,任我们飞跃自由,长风万里,
使我们不惧一切艰难,奋力直前。

作家们下去参加劳动,与群众在一起,是一件极好的事。我们参加过一
段极短时期的劳动,在严寒的冬天,和农民一起挑粪,送肥,开荒,挖渠,
浇小麦。虽然为时极短,却没有一样事情使我们能够忘记,使我们不爱。我
发现我在他们当中是多么无知、可笑,却又多么愉快、自豪。似乎每天都有
可想念的,可记载的。自然,这是极浮面的印象,今后必须长期扎根,切实
进行改造才成。然而我们已经些微体会了和人民群众在一块的感觉。那就是,
如鱼得水,一个搞创作的人才真找到了家。

“如鱼得水”,是全中国人民在今天大跃进的海洋中的飞腾、快乐的感
觉,也是全国作家今天双管齐下,又劳动,又写作,生活得热烈而自由的感
觉。

我们要响应作家协会响亮的号召:写得多,写得好,写得快,完成并且
超额完成我们订的写作计划!
一九五八年三月北京
(原载《迎春集》,北京出版社 
1958年 
9月版)


六亿人民警告你

现在中国两千一百万人夜以继日地举行着历史未有的气壮山河的游行示
威。我们六亿人民决定以一切力量支持站起来了的阿拉伯兄弟们。全中国的
男女老少密切的注视着中东局势的发展,陈毅外长前天严正的警告:“中国
人民再一次警告美英侵略者,如果再不停止侵略行为,六亿中国人民和全世
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绝不会袖手旁观。”这就是六亿人民强大的声音,
是我们不可动摇的意志。

多少年来,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起义、扑击、打垮帝国主义,终于
坚强地站起来。在这条艰苦复杂的道路上,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有两条最有
效的办法,一个是团结起来,另一个是战斗到底。无论帝国主义表面上摆出
多么凶恶的姿态,他们的那点看家本领,我们是彻底摸透了的。只要你用铁
一般的拳头一再打下去,他们就会夹起尾巴逃跑,美帝国主义尤其是如此。
这已经成了规律,决无例外。

在最近,千万幅反美英侵略的招贴画中,有一幅画着:在阿拉伯黑色的
土地里,突然涌出一只泰山一般的拳头,前面,两个渺小如苍蝇的美英侵略
兵,吓得丧魂失魄,抱头鼠窜。这幅画吸引了我,因为它说出阿拉伯民族运
动的真实面貌。

今天美英帝国主义者处在空前孤立的地位,这是他们的贫弱的头脑料想
不到的。这一对狐朋狗友侵略中东以后,连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阶级,也感
到大势不妙,岌岌可危。代表垄断资本的美国议员们,普遍显出“沉重而恐
慌”的神色,他们都感到“一种前途莫测的气氛”。连英国的统治者中,也
在讲着为了追随着美国,英国也“踏上没有尽头的毁灭的道路”。

中国故事里讲一个爱财欲狂的富人,走到街上,直瞪瞪地望着店铺里一
块亮晃晃的黄金,伸手就抢,立刻被大家捉住了。人们问他:“怎敢这样白
昼抢劫呢?”他答道:“我只看见金子,别的甚么也没有看见。”

在美英帝国主义的眼睛里,只有他们垄断阶级在中东的石油霸权。他们
鸵鸟似地不看苏联和世界人民雄壮的武装力量,还想沿用陈腐可笑的“炮舰
政策”来征服中东和已经站起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