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079、[历史小说] 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起点vip2011.10.17完结) >

第12章

079、[历史小说] 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起点vip2011.10.17完结)-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缘故,杨家专门留下杨凌雪这丫头做饭,以保证张准回来的时候,马上就有饭吃。

结果,张准吃午饭的时候,杨映菡还没有回来。当杨映菡打柴回来的时候,张准已经吃完饭又去了红石滩。晚饭张准回来的时候,杨映菡等人又出去打柴还没有回来。一直到晚上的训练结束,扎鱼队全部解散回来休息,张准才看到了杨映菡。

“小丫!”

“生日快乐!”

张准微笑着说道。

杨映菡微微一愣,好像还没有反应过来。

张准说道:“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你不会连这个都不记得吧?”

杨映菡还真是不记得,闻言脸色微微一红,低声说道:“我……真的忘了。”

张准说道:“我有礼物送给你!跟我来!”

说着,向自己的狗窝走过去。

杨映菡又是紧张又是忐忑,还有十二分的害羞,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还是跟了过去。

张准将礼物送到他的面前。

杨映菡顿时两眼发亮。

风铃!

贝壳做的风铃!

彩色贝壳做成的风铃!

张准将风铃拿到屋外,高高的举起来。

海风吹来,贝壳互相撞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杨映菡一时激动得难以自制,又是欢喜又是害羞的说道:“玉麟……”

张准笑眯眯的说道:“喜欢吗?”

杨映菡害羞的抚弄着自己的辫子,不敢看他的眼睛,呢声说道:“喜欢。”

张准含笑说道:“既然喜欢,那就挂在窗口吧!”

杨映菡急忙将风铃接过去。

茅草屋没有窗口,一条条的裂缝已经取代了窗口的功能,屋顶上的一个个破洞就是天窗,但是,屋檐还是有的,杨映菡就将风铃挂在了屋檐的下面。

海风不断的吹荡,贝壳相互撞击,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响声。

正在空地上玩耍的几个小孩子,好奇的看着这边,眼睛里充满了羡慕的目光。

很多小孩子都会捡贝壳的,捡回来以后,随便什么玩都行,却没有人懂得将它串联起来,做成外表美丽,声音悦耳的风铃。不过就算他们知道,大概也没有这个心情,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别的?

杨映菡说道:“玉麟,我也送样东西给你。”

张准满怀期待。

杨映菡含羞从屋内拿出一个小竹篮。

竹篮里面装着的,居然是暗红色的泥土,泥土上面冒出一颗细细的嫩芽,好像是豆苗,又好像是树苗。

太小了,实在是难以分辨。

张准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啊?”

杨映菡静静的说道:“苹果树。”

原来,这是她用自己保存了好久的一粒苹果种子,培育出来的。穷苦军户要吃个苹果,比吃肉还难,这粒种子多半是捡来的。因为时间短,嫩芽才刚刚从泥土里面冒出来。本来要等它长大一些,才送给张准的。可是他送了风铃,杨映菡就将这个嫩芽拿出来了。

张准伸手将竹篮接过来,仔细的看着那小小的树苗。

苹果树?

这苹果树种下去,得什么时候才开花结果啊?

杨映菡满脸真诚的说道:“老人们说,亲手种下一棵苹果树,就能保证一辈子平平安安,没有灾难。玉麟,你赶紧选个地方,将苹果树种下去吧。”

张准看着竹篮里那小小的嫩芽,心里有些不以为然,这东西要是真的能够保佑平安,全国都是苹果树的身影了。当然,这么煞风景的话,他是不会说出来的。怎么说,这也是别人女孩子家的一番心意。于是,他认真的看看四周,看到西面有个小坡,挺适合种植树木的,便说道:“那边?”

杨映菡说道:“好。”

两人来到土坡,张准动手,先将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连草根都全部拔掉。再用铁锹挖了一个洞,然后将泥土和树苗一起,从竹篮里面腾出来,再小心的放到洞里面,然后将缝隙用泥土填满。最后浇上一点井水,种植的整个过程,就算是完成了。当然,在树苗的周围,用竹片围起来,防止有人不注意将树苗踩死,那也是必须的。

“好了!”

一切准备妥当,张准拍手说道。

杨映菡双掌合十,闭着眼睛,对着树苗不知道默念什么。

张准同样双掌合十,满脸的虔诚,闭着眼睛,嘴巴里却是在暗自默念:“树苗树苗快长大,明年就挂金疙瘩,最好一枝挂俩……”

忽然间,旁边有个人影钻出来,赫然是耗子。

耗子探个脑袋看到两人,发现不对,急忙缩回去。

杨映菡害臊,急忙转身离开了。

耗子的脑袋又探出来,又缩回去。

张准向耗子说道:“行了,我都看见你,你过来吧。”

耗子还以为自己做了多大的坏事,撞破了两人的好事,急忙辩解说道:“我是真的有事。”

张准似笑非笑的说道:“我相信你是真的有事。”

耗子当真急了,发誓似的说道:“我是真的有情况。”

张准点点头,沉静的说道:“说。”

耗子走过来,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我听说,有人准备发动暴乱。”

张准眼神微微一亮,随即恢复正常。

对于有人试图造反的消息,张准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浮山所的军户们悲惨到这样的地步,他就不信没有人试图起来反抗。弹簧压迫得越厉害,反弹的力道就越强。陕西的起义军,已经给了天下人效仿的对象,各地的大大小小的起义,也是此起彼伏。山东更是起义不断,去年金乡才发生了闻香教起义。相信浮山所的军户们对于起义、造反、暴乱、谋逆等词语,应该是一点都不陌生了。

问题的关键是,大家都在等着别人出头。自己不想冒风险,却又想跟着吃肉。这是绝大多数人的从众心理。跟着杨凯德去闹饷,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要操起武器,将所有的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甚至是指挥使、知县、知州、知府、巡抚、守备、总兵什么的全杀了,有些人还是不够胆量的。

不过,只要有人首先闹起来,又取得一点胜利,从众的人就会很多,到时候,抄家灭族,杀人灭门,那也是没有问题的。当初的陕西民乱,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就好像是滚雪球,只要有人滚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越滚越大了。

归根到底,还是谁首先站出来的问题。出头鸟的收获当然是最大的,只是风险同样最大。朝廷重点打击的对象,也是这个出头鸟。万一不成功,首先被剁碎的人就是他。因此,没有一点胆量和实力的人,是不会去做这个出头鸟的。

后世的研究表明,陈胜、吴广、张角、翟让、王仙芝、刘福通、徐寿辉、高迎祥、洪秀全、义和团等出头鸟的下场都不好,往往是跟在后面检漏的人获得了最大的好处。

现在的杨家屯,自从张准展现了过人的本领以后,军户们自然而然的将出头鸟的重任,交给了张准。张准对自己目前的实力非常的清楚,这个出头鸟暂时是不会做的。

“消息确切吗?”张准缓缓的问道。

“确切。我还打听到,主持人叫展迎伟。”耗子神秘兮兮的说道。

张准点点头,慢慢的问道:“什么来头?”

耗子说道:“展家屯的人。”

张准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他相信耗子的信息十有八九是真的。这家伙,上场打仗是肯定不行的,敌人还没有到面前,自己就腿软了,但是,要是让他去做些三教九流,偷鸡摸狗,打探消息之类的,他能将100%的任务完成到120%。从某方面来说,这家伙也是个难得的人才。

果然,耗子补充说道:“是王世新的一个贴身家丁不小心酒后透露的,说是别看展迎伟人模人样的,蹦跶不了几天了。到时候,他全家都要一股脑儿的掉脑袋。”

浮山所领军屯总共二十五处。其中九处位于即墨县境内,屯田三万多亩,分别是赵家屯、葛家屯、李家屯、毛家屯、侯北屯、任家屯、侯南屯、展家屯、浮山所屯。其他十六处位于平度州境内,屯田六千亩。因为平度州实在是太远,周围匪患又多,那边的土地基本上是荒废了。

从土地的数量来看,其实是不少的,加起来有36000多亩呢,每个军户平均拉下来,都有30亩。可惜都被鳌山卫以及浮山所的各层军官,还有即墨县、莱州府甚至是山东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各级官员霸占了,又有兵备道的各级官员分一杯羹。普通的军户,自然是一分田地都没有了。

好像杨凯德家,洪武的时候,有田地三十三亩;到正德年间,已经不足三亩;到嘉靖年间,最后的三亩都没有守住。至于张准自己家,田地丢失得比杨家还早,正德的时候就全部没有了,以后的百多年时间,都是靠微薄的钱粮过日的,真是好几代都没有吃过饱饭了。

第019章有盐枭到杨家屯来抢掠!

展家屯是其中的一个大屯,有军户超过一百三十户,全部人口加起来,有上千人。他们的土地,同样是没有了。展家屯又不靠海,连捕个鱼都要跑二三十里路,只能靠崂山的野菜草根为生,日子比杨家屯还惨,难怪他们对于发动暴乱最为积极。

展迎伟是展家屯的后起之秀,身体条件不错,能打,身边有一群兄弟,家里又是最穷的,想要暴力反抗王世新,非常自然。事实上,浮山所的贫穷军户,个个都想反抗王世新,关键是有没有这个能力,有没有人将他们组织起来。这不,张准才露出一点本领,杨千强等人马上就靠过来了,李家喜等人更是明白无误的表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干掉王世新。

“留意一下他们的动静。”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

有人率先出头,自然是好的,即使不能取得胜利,也可以极大的冲击一下王世新,消耗掉他的部分实力。同时,也可以试探一下各方的反应,方便张准做出判断。

毕竟,杀王世新,不仅仅是从肉体上消灭一个人,而是挑战整个统治阶层。鳌山卫、莱州府、莱州守备、登莱巡抚、登莱总兵、山东巡抚、山东总兵等官僚,不可能坐视一个千户被白白的杀死吧?他们肯定是要疯狂的反扑的。

“好!”耗子答应着,鬼鬼祟祟的去了。

随后几天,张准继续训练自己的扎鱼小队,将各种刺杀要领,都倾囊传授,以便在别人发动叛乱的时候,能够迅速的加入战场,分得一杯羹。他相信自己的扎鱼小队,真正打起仗来,绝对不会输给任何对手。

然而,暴乱的消息,很快就沉寂了,展迎伟也没有了消息。

整个浮山所,再也听不到任何作乱的消息,寂静的可怕。

这样的寂静很不正常,一定是某些方面出现变故了。

果然,数天后,耗子前来报告,说是打听到确切的消息,展迎伟“失踪”了。

“失踪?是被暗杀了吧?”张准嘴角边露出一丝丝的冷笑。

“不知道。反正家里人是找不到尸体。”耗子说道。

他打探到,二月初八的那天,展迎伟前往毛家屯,可能是去联络毛家屯的人。他去的时候,身边还带了两个兄弟,都是有点功夫的,还带有短刀防身。然而,三人早上出门,晚上还没有到毛家屯。第二天,展家屯的人听说了消息,急忙出来寻找,愣是没有找到。

他们在半路上有个叫做樟树沟的地方,发现有打斗过的痕迹,泥土的下面还有隐约的血迹,极有可能是展迎伟遭遇了伏击。但是,展迎伟的尸体,却始终没有找到,周围也没有目击者。展家屯的人虽然憋了一肚子的火,却找不到发泄的途径。展家屯的人都怀疑是王世新动的手脚,可是没有证据。

“尸体肯定是扔到大海里面去了,没有比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加的简单了。”

张准漠然的说道。

用脚后跟都可以想得到,肯定是王世新派人暗算了展迎伟。其他人没有杀人的动机,也没有杀人的实力。浮山所千户王世新,本来就是非常阴险的一个人,全所的人都在背后叫他阎罗王。使用这样的手段解决隐患,一点都不奇怪。之所以要采取暗杀这样的卑鄙手段,是因为他担心引发更大的动乱。

现在全国各地的形势,都非常紧张,除了西北地方的起义军,其他各地也都在酝酿起义。尤其是山东地区,这十几年就没有消停过,真可谓是兵连祸结,民不聊生。长期的干旱,让这里的暴动情绪非常的高涨,只要有一点点的火星,马上就能燃起冲天的大火来。

先是天启二年白莲教王好贤、徐鸿儒发动起义,占据兖州府各地,连孟子的后人都被杀了,天下震动。翰林纷纷上血书,朝廷震怒,天启皇帝严令镇压,调集重兵进入山东,但是到目前为止,王好贤、徐鸿儒两人,始终没有抓到。

然后是崇祯四年,孔有德占据登州府作乱,以人相食。镇压的明军官兵,也都是穿着制服的土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比叛军还凶残。这场内乱将登州府搞得是赤地千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莱州府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却也好不到哪里去。

紧接着是去年,崇祯六年,白莲教王益伦又在金乡发动起义,起义军多达六七万人,波及附近几个县,兖州府再次受到惊吓,鲁王朱以派吓得头发都白了。起义军尽管很快被镇压,王益伦也下落不明,可是却已经暴露出山东官兵的众多软肋。

由于不断的抽调兵力前往镇压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叛乱,山东的兵力,已经比以前空虚很多了。现在留驻山东的,都是老弱病残。比如说原来驻扎在即墨营的战兵,就已经调到河南前线去了。比如说整个鳌山卫,包括雄崖所和浮山所,有战斗力的士兵,全部加起来,也绝对不会超过三百人。要是再有人发动起义,山东官兵未必能够抵挡。所以,王世新虽然对展迎伟非常忌讳,却也不敢公开动手。

张准的嘴角边露出一丝丝冷酷的微笑。

看来,王世新也是害怕引起众怒的嘛!

只是,民众的怒火,他又能压制多久呢?

展迎伟的死,只会让展家屯军户内心的怒火,越发的炽盛,到时候一旦爆发出来,破坏力也更大。

王世新越是丧心病狂,覆灭的越快。

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真理。

受到这个消息的刺激,张准再次加强了对扎鱼小队的训练。

猛烈的暴风雨即将再次到来,强化自身的力量,有备无患啊!

在二月份,又有一批青壮年加入了队伍,都是队员们的屋前屋后,经过反复的考虑,决心来跟张准训练刺杀。他们的目的,和李家喜等人是相同的,不仅仅是为了扎鱼,而是为了扎人。对现状非常不满的他们,其实很早就想起来反抗,只是没有那样的实力。现在,有张准带头,他们再也不愿意忍耐下去了。

到二月中旬,张准的扎鱼小队,已经增加到四十二人,全部都是杨家屯的年轻军户子弟。年纪最大的二十九岁,年纪最小的十四岁。由于人数的增加,张准取消了师傅的称呼,让队员们叫自己队长。

杨致远和郝林勇扎鱼的成功率,已经有五成,邹明加等人的扎鱼水平,也明显的提高,差不多有三成了。在训练间隙,一般都是这些老队员表演扎鱼功夫,既满足了老队员的表演欲望,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队员的训练积极性。

考核是否合格的标准,依然是扎鱼。只要扎到鱼,就算是考试合格了,可以学习更多的本领。毕竟,扎鱼要比扎人困难多了,有扎鱼的水平,就意味着扎人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二月十九这天,张准等人正在训练,耗子急匆匆的赶来报告:“玉麟,不好了,盐枭来了!”

众人脸色都是微微一变。

所谓的盐枭,其实就是私盐贩卖分子。大明朝的盐税一直非常高,成本只有几文钱一斤的食盐,零售要卖到一百多文钱,中间有几十倍的暴利。在这样巨额利润的刺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