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

第94章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第94章

小说: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的绝对数量,而临床一些疾病的诊断需要考虑细胞的绝对数量,如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
辅助/诱导T细胞(CD3。。/CD4’/CD8一)
200个/肚1。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在国外实验室早已成为常规检查,而目前国内开展较
少,但是由于其检测的重要性,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是实验室检测发展的趋势。
    FCM通过对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的测定可以为异体干细胞移植病人选择出最
合适的供体并进行骨髓或器官移植后免疫状态的监测。造血干/祖细胞移植加强烈化疗是
治愈某些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用于某些恶性血液病的治疗,,而且还可以用
于其他恶性实体瘤的治疗。骨髓移植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T)的成功与否,除
了与是否合并并发症有关外,移植物中CD34‘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是快速成功植活的重要因
素。精确测定CD34阳性细胞对于判断移植后的植活和选择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
采集时间有重要指导意义。
    外周血HLA一:B27的表达及其表达程度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有很大程度的相关性,
运用HLA—B27/HLA—B7双标记特异性单克隆流式抗体检测抗原,可同时排除交叉反
应,其敏感性较传统的微量细胞毒实验大大提高。
    然而仅有膜免疫表型的分析是不够的,尤其对一些细胞的系列鉴定和功能状态分析常
较为困难,而细胞浆或细胞核内成分则更能反映某些细胞的系列特征和功能变化。随着近
年来细胞内成分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细胞内成分检测已成为流式细胞分析的又一个热
点。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性原始细胞浆中检测到髓过氧化物酶(MPo)是最为准确的
系列标志。通过细胞内成分检测技术与多色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结合,可检测不同细胞亚群
合成的不同细胞因子,如用五色免疫荧光分析血液中淋巴细胞经诱导剂刺激后,辅助/诱
导T淋巴细胞亚类——Thl细胞内有细胞因子合成的免疫表型为CD3’/CD4‘/CD8一/IFN一
7’/IL一1。r。
    (二)血液学
    FCM在临床上应用最多且最有价值是血液学诊断与研究方面。如白血病的分型、急
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的监测(minimalresidual disease,MRD)、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的检
测、血小板的研究、造血干/祖细胞的研究、白血病细胞的DNA分析、细胞凋亡及相关蛋
白的研究、网织红细胞的检测等等。
473
474
|蔼jj凑篱瓷溪饕0jjjj|jjojjj|j3j
    白血病分型是MICM分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FAB分型的补充;对于白血病诊
断、选择化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作用。由
于白血病不同系列、不同分化阶段血细胞膜表面及浆内表达不同的分化抗原,且与相应正
常骨髓细胞的表达存在差异,故应用FCM能很好的对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并能够提供
正常细胞在演变成恶性肿瘤过程中细胞基因及抗原标志发生变化的信息。白血病病人在获
得血液学缓解后,体内还存在10”以下的白血病细胞,这样少量的白血病细胞在常规的显
微镜下不能检出。在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后可逐步减少,但难以彻底清除,这是复发的根
源。检测MRD是决定进一步治疗策略和选择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自体移植及异基
因骨髓移植时机的依据。
    FCM还可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异常所致疾病的诊断,包括先天性或获得性血小板的
疾病,评价活化血小板的程度在血栓疾病和血栓前状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用FCM通过
对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的测定,有助于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学诊断。可作为骨髓移植、造血
促进因子和骨髓移植后骨髓血小板造血恢复有用的监控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正常浆细胞为CI)38。。/CD45dim一,使用
c【)38/cD45双标记流式试剂检测外周血和骨髓标本,可以准确划定浆细胞群。通常使用
CI)38和CD45,结合轻链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进行分析。另外正常浆细胞的表面标
记为CDl9+/c七)56一,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通过为CDl9/C【)56。。。使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
血或骨髓标本进行多参数分析,并计算浆细胞含量,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评估
有重要意义。
    用FcM检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血细胞细胞膜上的CD55、C【)59已能从病
理上提供直接的证据,比传统的溶血试验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用FCM检测红细胞、粒细胞抗体及血小板表面的相关抗体,对确诊自身免疫性贫血、
粒细胞减少症及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
    (三)肿瘤学
    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测定实体瘤标本、穿刺标本、胸腹腔液体、膀胱冲洗液、尿液、食
管镜及支气管镜钳取的少量活检组织等中肿瘤细胞的DNA倍体、解析细胞周期,通过肿
瘤细胞异倍体测定,鉴别良恶性肿瘤,预测各种癌的预后,并能对化疗药物的选择、放疗
的强度及时间的决定等起主要作用。
    根据细胞周期分析结果,适当选用周期特异性药物或非周期特异性药物,可协助拟定
治疗方案;根据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DNA倍体直方图的变化,可了解细胞动力学变化,
以此评估药物疗效。
    肿瘤化疗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故肿瘤细胞耐药
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耐药的形成过程很多,如药物吸收减少、细胞解毒作用增
强、靶分子改变、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细胞内药物溢出增多、细胞凋亡的抑制等。多
药耐药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是白血病细胞及肿瘤细胞抗药性的分子学基础,也是影响化疗
疗效的主要障碍。利用FcM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可为药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四)分子生物学
    流式细胞技术可在单细胞水平进行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功能等研究。如近年发展起来
的流式分子表型分析(molec:ular phenotyping),该技术是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中特
异性核酸序列或特异性基因异常。流式分子表型分析与免疫表型分析技术相结合,为检测
所选择细胞亚群的特异性核酸序列(如癌基因、病毒核酸等),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工
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流式细胞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其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第三节染色体检测
燃黪|攀麟|溅絮号
一、染色体检查的方法
    染色体检查又称染色体核型分析。该方法是将特定的细胞短期或长期培养后,经过特
殊制片和显带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确定染色体的数目及结构是
否发生畸变,是确诊染色体病的基本方法。染色体检查的标本除常用外周血外还可以用骨
髓细胞、皮肤和羊水等。在染色体检查中,除常规染色体检查技术外,各种显带及其他分
子生物学技术用于不同的检查目的。染色体检查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查方法有原位杂交、
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laism,RFLP)、聚
合酶链反应(p01yme!。ase chain reaction,PCR)等。
二、染色体异常及染色体病
    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常见的疾病中慢性髓性白血病95%以上
具有费氏染色体(Ph),该染色体是22号染色体长臂和9号染色体短臂相互转位而成。除
此以外还有其他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异常(表4—10—1)。
表4.10.1主要染色体异常
三、XYY综合征染色体检查
    XYY综合征又名YY综合征,患者具有47条染色体,比正常男性多一条性染色体为
Y,即性染色体为xYY。多余的Y染色体是由于精细胞有丝分裂时出现不分离的结果,
当其与正常卵子受精,生成XYY核型的受精卵。XYY综合征的确诊应做染色体核型检
查,检查到两条YY染色体或xYY核型时可以确诊。
四、白血病的染色体检查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染色体检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发现许多白血病与染色体异常(如染
色体易位、缺失、重排等)有关。研究发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k?te myeloblastic leuke—
mia,AMI。)核型异常检出率达93%。这些异常核型多是特异性染色体重排或染色体数目
异常形成,其在病程中较稳定,是可靠的分子标志(表4—10一2)。如AML—M3型,90%
以上患者可见到t(15;17)(q22;q12)的特异性染色体异常,17q上的维A酸a受体
(RARA)和15q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blastic leu。kemia,PML)基因互相易
位,形成PML—RARA及RARA—PMI。两种融合基因,是M3型的特异性分子基因。慢
475
476
舅四蔫。实验一诊颧
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blastic leukemia,CML)典型的特点是具有phl染色体,
phl染色体为t(9;22)染色体易位,是9号染色体长臂3区4带处的c—abl易位至22号
染色体长臂1区c—bcr断裂点,易位后重组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其基因产物P210具有
较高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PTK),现被认为是引起癌变的主要原因。
    以上说明大多数白血病与特异的染色体异常有关,因此白血病特异性分子标志的检测
有助于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表4—10—2)。
    表4.10…2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及分子标志
FAB、免疫分型
核型
分子标志
AMI。一M
M2。
M2b
M3
M4E0
 M。
M。
M5。
    M5b
    M。
    M,
T—AI。I。(L1、L2)
B—AI。I。(L。)
  t(9;22)(q“;q’。)
  inv(3)(q”;P。。)
  t(9;22)(q“;q’。)
  t(6;9)(P”;q“)
  t/del(12)(P’’~。。)
  t(8;21)(q”;q。。)
  t(15;17)(q”;q。。)
  t(U;17)(q“;q。’)
    t(5;17)
  inv/del(16)(q。。)
  t(6;9)(q”;q。‘)
    +(4)
t(11;19)(q”;P”)
’t(9;11)(P。’~”;q。。)
    t/del(11)(q。。)
  t(8;16)(P”;P’。)
  t(3;5)(q”;q。‘)
    Inv/del(3)
t(11;14)(P”;q“)
t(1;14)(P“;q’。)
t(10;14)(q“;q。’)
t(8;14)(q“;q。’)
t(8;14)(q“;q。。)
t(8;22)(q“;q。’)
t(2;8)(P“;P’。)
BCR—ABL(RNA)
BCR—ABL(RNA)
DEK—CAN(RNA)
AMI。1一MTG8(RNA)
PMI。一RARA(RNA)
PI。ZF—RARA(RNA)
NPM—RARA(RNA)
CBF~t—MYHll(RNA)
  DEK—CAN(RNA)
MLL—ENI。(RNA)
MI,I.一AF9(RNA)
  MLL(HRX)
RHOM2一TCR8(DNA)
TAI.1一TCR8(DNA)
HOX,。一TCR8(DNA)
MYC—TCR8(DNA)
  MYC—IgH(DNA)
  MYC—IgX(DNA)
  IgK—MYC(DNA)
(康熙雄)
主要参考文献
王鸿利.实验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王学锋,王鸿利.血栓与出血的检测及应用.上海: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200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Klaus—Petr Maier.急性与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张卓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王羽.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2006.
Burke MD.Liver function test se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sults.Clin Lab Med,2002,22(2):
377…90.
Heredia EN,Flores V,Grande…L,et a1.Liver function test and prevalence of associated diseases
5 year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 Proe,2002,34(1):294.
Oellerieh M,Armstrong,VW.The MEGX test:a tool for the real time assessment of hepatic function.
Ther Drug Monit,2001,23(2):81—92.
D Robert Dufour,John A Lott,Frederick S,et a1.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Hepatic Inj ury.
1I.Recommendations for Use of Laboratory Tests in Screening,Diagnosis,and Monitoring.Clin
Chem,2000,46:2050—2068.
D Robert Dufour,John A Lott,Frederick S,et at.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Hepatic Injury.I.Per—
formance Characte“stics of Laboratory Tests.Ctin Chem,2000,46:2027—2049.
0lay A Gressner,Ralf Weiskirchen,Axel M Gressner.Biomarkers of liver fibrosis:Clinical translation
of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rbased on liver—dependent malfunction tests.Clin Chim Acta,2007,381:
107—113.
Ashley…Morrow R,Krantz E,Waid A.Time course of seroeonversion by Herpe…Select ELISA after ac—
quisition of genital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一1)or HSV…2.Sex Transm Dis,2003,30:310—
314.
Kretova M,Grones J.Molecular analysis of 16S…23S spacer regions of Acetobacter species.Folia Mi—
crobiol,2005,50(4):288—292.
Snyder TM,McGown LB.Multiplex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analysis by capillary e—
lectrophoresis with on…the—fly fluorescence lifetime detection.Appl Spectrosc,2005,59(3):
335—339.
Felten A,Grandry B,Lagrange PH.Evaluation of three techniques for detection of low—level methicil—
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a disk diffusion method with cefoxitin and moxalactam,
the Vitek 2 system,and the MRSA—screen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J Clin Microbiol,2002,40(8):
2766…2771.
Cunha BA.Strategies to control antibiotic resistance.Semin Respir Infect,2002,17(3):250—258.
Viciana MI,Garcia2Lopez MV,Mariscal A,et a1.Microbiological,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aspect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olates recovered over two years.Enferm Infect Microbiol Clin,
2004,22(1):13—17.
19.Hachiya T,Kubo K,Yanagisawa H.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Hae—
  mophilus influenzae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olated in major hospitals in Nagano Prefecture.Japan
  J Antibiot,2004,57(2):157—171.
477
rll
L&孔乱豇豇n    &    吼    加    ¨    地    坞    M    ¨    M    〃他
垂譬鐾垂蠢器重譬曹一基_鼬垂季蚕垂藿重重囊藿,;,,●;;,●,,,●;●,lll霪誓重ll重薹重鬈垂藿重重薹蠢嚣重薹重鎏重垂ll重鬈薹誓重,,,,,,,;,,,,
主要参考文献
王鸿利.实验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王学锋,王鸿利.血栓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