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明王朝1449 >

第76章

大明王朝1449-第76章

小说: 大明王朝144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亨:活路?在哪儿啊? 
  徐有贞诡秘地:你想想,皇上既已定你死罪,明日早朝下个旨不就成了?又何必连夜召你入宫?他这样做,不是多此一举吗? 
  石亨点点头:是啊,我也是这么想,从宫中出来,我可是满腹疑惑,所以赶紧找你商议。 
  徐有贞:看来,皇上并不真想杀你,他是想要你替他干一件事情。 
  石亨:没错,皇上最后对我说,明日早朝是我的生死大劫,能不能逃过这一劫,就看我的造化了。我既然是不够砍一万个脑袋,他为何还要说能不能逃过这一劫呢? 
  徐有贞:问题就在这儿,看样子皇上是在你身上下了个赌注。 
  石亨:赌注? 
  徐有贞:没错,是赌注,可那究竟是什么赌注呢? 
  石亨:此事必然关系重大,对皇上来说也是举足轻重! 
  徐有贞:嗯,我们快想想,皇上还有什么大事未了,让他在心里头终日记挂? 
  石亨:皇上的心思不好猜啊! 
  徐有贞却又拍了一下手:有了! 
  石亨:快说,是什么? 
  徐有贞不慌不忙地:你先说说,对皇上来说,什么事情最为重要? 
  石亨不耐烦地:哎呀,徐大人,你就别绕圈子了,吞吞吐吐的,主意还没出来,明日一早,你我的人头就落地了! 
  徐有贞仍不慌不忙地:别急,听在下说嘛。在下想啊,对皇上来说,最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皇位了。你说呢? 
  石亨:废话,皇上不是已经登上皇位了吗? 
  徐有贞奸笑着:那没错,可当今的皇太子,却不是皇上的儿子啊! 
  石亨疑惑地:徐大人的意思是…… 
  徐有贞:不不,应该说皇上的意思是,当务之急,莫过于废立皇太子!这才是他的心腹大患啊! 
  石亨恍然大悟:难怪呢,皇上原来还有这一招! 
  徐有贞:武清侯,如果我们猜得没错的话,在下敢说,你我的脑袋都保下来了。 
  石亨:徐大人说得再明白一点。 
  徐有贞:还用再说吗?皇上的意思,不就是让你草拟个奏折,明日早朝…… 
  石亨已哈哈大笑起来:懂了懂了,这份奏折就是我们的绝命计。徐大人啊,只要我们施出这记杀手锏,那就跟皇上背地里藏着的那一招,互为呼应了,哈哈哈哈。 
  徐有贞也大笑起来:武清侯怎么把于谦给忘了呢?于谦也有一招啊。这明日早朝,倒真有戏了,哈哈哈哈。 
  4、华盖殿门口 
  文武大臣鱼贯而入。 
  于谦和石亨随大臣们踏上白玉台阶,两人迎面相碰,于谦威严地哼了一声,石亨脸上掠过一丝慌乱,但随即镇定下来,傲然进入大殿。 
  5、华盖殿 
  景帝出现在大殿上,因为估计到今天朝中会出现几件大事,他显得特别精神,在众臣山呼万岁,朝拜以后,景帝清了清喉咙,高声叫道:列位爱卿,今日有何要事,请快快奏来。 
  于谦和石亨几乎是同时上前:皇上―― 
  景帝一愣:于爱卿,武清侯,你们两位…… 
  于谦:皇上,臣有要事请奏。 
  石亨毫不相让:皇上,臣也有要事请奏。 
  众大臣看着于谦和石亨针尖对麦芒的样子,都预感到即将发生大事,紧张地看着他们两人。 
  景帝摆摆手:唔,两位爱卿啊,慢慢来,慢慢来。你们两位要奏的事,朕好好听着呢。这样吧,朕看还是让武清侯先来,啊! 
  于谦见景帝表了态,也想看看石亨到底耍什么花招,便退到一边:是,皇上。 
  石亨再次上前:启禀皇上,臣所奏之事,关系到我大明千秋基业之安危,实是非同小可。 
  景帝:哦? 
  石亨:不过,臣所奏之事,虽出于臣对皇上的耿耿忠心,可一旦公之于朝堂之上,势必引起非议,更有道貌岸然者,对臣妄加指责,所以,臣在奏请皇上之前,务必请皇上答应臣一件事。 
  景帝:什么事?你先说给朕听听。 
  石亨:臣恳请在奏请皇上之时,不得有人中途出来对臣横加叱责,使臣不能畅所欲言。只等臣说完了,是非曲直,任凭皇上论断。 
  景帝:好,朕答应你便是。 
  于谦愣住了,听石亨的口气,是完全对着他于谦的,可是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于谦苦思着,但还是摸不着头脑。 
  石亨:皇上,臣要奏的,是关于皇太子一事。 
  景帝暗喜,已知石亨琢磨出了他的心事,故意慢吞吞地:皇太子?皇太子有何事啊? 
  石亨:自皇上登基以来,上顺天意,下得民心,我大明气象为之一振,普天之下,黎民百姓都视皇上为百年不遇的圣明君主。臣更是感念吾皇恩德,希望皇上,乃至皇上的子子孙孙千秋万代龙御我大明江山。可是,臣每念及此,又常常是心痛不已,为皇上愤愤不平啊!   
  二十二 废立太子(3)   
  景帝:武清侯,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朕怎么越听越糊涂了? 
  石亨:皇上,臣斗胆问一句,这列朝列代,皇太子均为天子之子,可我朝的皇太子,为何不是皇上你的龙子啊? 
  景帝佯怒地:武清侯,你这是什么话?皇太子之位,早有定论,岂容你胡言乱语? 
  石亨:皇上此言差矣,皇太子之位,关系到江山社稷之根本,我朝不遵先例,已埋下天大灾祸,臣最担忧的就是人心不稳,有小人从中生乱,争端一起,将国无宁日。 
  于谦已完全听出了石亨的用心,不由冷冷一笑。 
  景帝却连连点头:唔,武清侯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朕也担忧得很呢。 
  石亨:何况当年皇太子登位,是在非常之际,依臣之见,亦不过是权宜之举。现今国泰民安,皇上何不新立皇太子,保我大明千秋永固,以抚慰臣和天下人的殷切期望呢? 
  于谦大怒:石亨,你……你简直是妖言惑众,给我下去! 
  石亨冷笑:于大人,皇上还没发话呢,你急什么呀?莫非这朝堂上,是你说了算不成? 
  于谦:皇上,武清侯所言,是别有用心,请皇上…… 
  景帝:且慢,于爱卿,朕有言在先,让武清侯把话说完不迟嘛。武清侯,接着说。 
  石亨却突然跪倒在地:皇上,臣有罪! 
  景帝故意吃惊地:武清侯,你有何罪啊? 
  石亨:臣犯了死罪,而且罪不可赦。只怕等臣说完了,皇上还是要砍臣的脑袋,所以臣…… 
  景帝不耐烦地:哎呀,武清侯,朕要你说下去你就说下去,有朕这句话,你还怕什么? 
  石亨:臣……臣还是不敢。 
  景帝:好了,这样吧,朕现在有言在先,不管你犯了何罪,朕都免你一死,行了吧? 
  石亨感激涕零地:谢皇上隆恩! 
  于谦大急:皇上,万万不可听信武清侯这番别有用心之言,他这是…… 
  景帝大为不悦,拉下脸来:于爱卿,今日这早朝,你是要替朕作主了? 
  于谦:臣不敢,臣只是提醒皇上,不可以一己私欲…… 
  景帝大怒:于爱卿,朕现在令你退下,有话等朕听完了武清侯所奏再说。 
  于谦只得退下:是。 
  朝上风云突变,大臣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景帝对石亨:武清侯,你再说下去。 
  石亨:是,皇上。现今的皇太子并非皇上所生,既然不是皇上龙种,却位居东宫,皇亲国戚和各藩王之中,难保没有人不作非分之想,臣最为皇上担忧的,就是另有其人觊觎皇太子之位,到时朝中生乱,必将不可收拾。皇上啊,臣这番话虽不一定中听,可臣的一片忠心,都是为皇上你啊! 
  景帝大喜:武清侯,难得你如此一心一意为朕着想,你的忠心朕全明白了。 
  石亨趴在地上,连连磕头,痛哭流涕:皇上,臣唯有一个心愿,愿皇上早日新立皇太子,安定朝野之心。臣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啊! 
  “好,好啊。武清侯,你的一片忠心朕都心领了!”景帝连连感叹,对大臣们说,“哼,你们都看见了,武清侯替朕和大明社稷想的是长久之计,你们呢?想过吗?” 
  众大臣在景帝严厉的目光下,都吓得低下了脑袋,不敢吭声。 
  景帝:列位都给朕好好想想,别光拿着朕的俸禄,却不给朕办事,啊? 
  众大臣一片肃然。 
  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于谦几乎还来不及作出反应就被皇上赶出来了,但事关大明社稷安危,于谦又挺身而出:皇上―― 
  景帝:哦,于爱卿,你还要向朕启奏吗? 
  于谦:皇上,臣不得不奏!刚才武清侯所言实是蛊惑皇上,大错特错,望皇上明察。何况武清侯别有用心,妄图借废立太子讨取皇上欢心,替自己逃脱罪孽,完全是小人所为。 
  景帝冷冷地:是吗? 
  于谦:据臣查实,私铸铜钱的主谋就是武清侯石亨,是他指使和利用了石彪,现臣已查明证据,石亨罪大恶极,请皇上依国法论处,将石亨斩立决! 
  景帝:唔,武清侯确是犯了死罪,不过嘛,于爱卿,朕刚才已有言在先,免他死罪,朕看这事就…… 
  于谦:不行!不杀武清侯,皇上要置国法于何地?天下民心,又如何交代? 
  景帝沉吟着:这个…… 
  石亨:皇上,你可答应过不杀臣,臣死不足憾,可不能再为皇上出力,臣不甘心啊! 
  于谦怒指石亨:石亨,你这个小人,你……你太卑鄙了! 
  石亨哀求地看着景帝:皇上,你可得替臣做主啊! 
  景帝:俗话说,皇帝圣旨口,朕说出的话,难道于爱卿一定要朕收回不成? 
  于谦扑通跪下,激愤地:皇上,国法不是儿戏,石亨之罪能免,我大明还有何法度可言?国之根本…… 
  景帝大怒:于爱卿,你太过分了,你口口声声国法国法,朕的话,难道就不是国法吗? 
  徐有贞乘机跳出来:皇上圣明,皇上的话,自然就是国法。胆敢反对皇上者,那就是叛逆! 
  于谦突然感到腹背受敌,为之心寒。 
  景帝:于爱卿,你可听清了?谁要是不替我大明的长久之计着想,哼哼,可别怪朕不客气了!   
  二十二 废立太子(4)   
  景帝说着,威严地扫视了一下众大臣,话中有话地:你们也给朕听着,回去好好想一想,别嘴巴上跟朕说得好听,背地里打自己的算盘,究竟怎么回事,朕心里可清楚得很! 
  众大臣都唯唯诺诺地:是,是,皇上。 
  景帝:今日之事,就到这儿,明日朕再等你们上朝议事。退朝! 
  景帝说完,扬长而去。 
  众大臣纷纷退出殿去。 
  石亨和徐有贞都面露得意之色,趾高气扬而去。 
  只有于谦还呆呆地站在那儿,神情极为悲愤。 
  6、乾清宫前甬道 
  景帝得意洋洋地退朝回来。 
  于谦突然挡在前面,扑通跪下:皇上! 
  景帝吓了一跳:于爱卿,刚才不是退朝了吗,你怎么还在这儿啊? 
  于谦:臣有话不可不说,望皇上听臣直谏。 
  景帝:罢,罢,朕就知道你的脾气,起来说吧。 
  于谦:皇上免去石亨死罪,已铸下大错,如此姑息养奸,石亨必得寸进尺,后患无穷啊! 
  景帝冷笑:姑息养奸?哼哼,朕自有主意,于爱卿不必多言。 
  于谦:民心不可欺,国法不可乱,皇上。 
  景帝摆摆手:朕还是这句话,朕自有主意。 
  于谦:皇上已错了一步,如再废立太子,那就错上加错了! 
  景帝拉着脸,闷声不吭。 
  于谦:臣的话已在廷上说得明明白白,皇上如一意孤行,势必让天下人寒心哪! 
  景帝冷冷地:于爱卿,你不是跟朕说要保我大明长盛不衰,江山永固吗?朕废立太子,就是为着这一条啊!这跟于爱卿的建议,有何相悖了? 
  于谦大惊:皇上,臣的江山永固之意,绝非此意,臣是希望皇上以社稷为重。 
  景帝:社稷为重自然是对的,可也不能非得要君为轻嘛,于爱卿,你说呢? 
  于谦断然地:不对! 
  景帝老大不高兴地:社稷历来以君为本,没有君,何来的江山社稷? 
  于谦:皇上之言更是大错特错了,君权再高再大,也是为黎民百姓,圣人云,民为贵,君为轻。做君王的,就是要替百姓着想啊! 
  景帝根本不听:朕今日所做之事,就是要避免日后朝政纷乱,祸害百姓。于爱卿,朕的这片苦心,你不可不领啊! 
  于谦再次跪下:皇上,废立太子绝非幸事,而是埋下了天大的灾祸,天下人一旦明了皇上的私心,谁还敢为朝廷忠心耿耿效力? 
  景帝默然。 
  于谦郑重地向景帝叩首:皇上,听臣一言吧,重振大明来之不易,皇上在百姓心目中,已是当世明君,有这一番功业,皇上也可青史流芳了,又何必斤斤计较于谁来继承皇位?作为天子,最重要的是顺天意,合民心,为百姓做事,受百姓拥戴,此乃天子最大的福分。否则,陡生事变,失信于民,是要招致报应的啊,皇上! 
  于谦声泪俱下,可景帝却不知什么时候早已溜走了。 
  于谦一个人跪在地上,绝望之极。 
  天上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 
  于谦被淋得透湿,仰望乌云翻滚的天空,再也说不出话来。 
  7、乾清宫书房 
  景帝心情舒畅地看着石亨上的奏章:武清侯石亨,切念太祖高皇帝,百战艰难而取天下,期传之万世。皇上于土木兵败,朝廷危亡之际,力挽狂澜,保住大明,足见天命在于皇上。今皇上即位五年,仍未更换太子,臣忧心如焚,深知天命不可违也。古人有云: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景帝击案而叹:好个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石亨一介武夫,竟能体会朕的用心,倒也难能可贵,哈哈。 
  杭贵妃笑吟吟地过来:皇上,大喜大喜啊,臣妾给你贺喜来了! 
  景帝也笑眯眯地向杭贵妃行礼:爱妃,朕也给你贺喜了! 
  杭贵妃:皇上,不敢当,不敢当,你这是要折煞臣妾了。 
  景帝:哦,是吗?人逢喜事精神爽嘛,爱妃,你说呢?哈哈哈哈。 
  杭贵妃却是喜极而泣,一把拉住景帝:皇上,臣妾算是把这一天给盼到喽,从今往后,这大明的江山,子子孙孙都是你的了!臣妾也放心啦。 
  景帝得意地:朕可没少费心思哪,这一次要不是朕把武清侯给治得服服帖帖,还没人给朕出头呢。 
  杭贵妃:有了武清侯领头,这事是好办了,可臣妾还是担心于大人,还有太后…… 
  景帝的笑容僵住了,沉吟着:于爱卿和太后势必反对,要堵住他们的嘴,最好是借用众大臣的力量,让他们和武清侯互为呼应,只是不知这些人会不会附议。 
  杭贵妃:皇上,那你赶紧想法子啊。 
  景帝略一思索,点点头:来人哪。 
  钱公公赶忙过来:万岁爷,奴才来了。 
  景帝看看钱公公,皱起眉头:钱公公,怎么是你啊?曹公公呢? 
  钱公公:曹公公那天让皇上打了几板子,屁股都打烂了,在家里养伤来着。 
  景帝这才想起来,忍不住笑了:朕倒忘了。 
  钱公公:曹公公不在,皇上有何吩咐,就让奴才去办。 
  景帝:你马上去内库提点黄金,给每位文武大臣送去,就说是朕的赏赐。 
  钱公公:是。 
  景帝:对了,钱公公,你先去武清侯和那个徐有贞府上,然后再去别的大臣那儿,明白了?   
  二十二 废立太子(5)   
  钱公公:奴才明白。 
  景帝:还有,于爱卿那儿你就别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