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明王朝1449 >

第44章

大明王朝1449-第44章

小说: 大明王朝144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谦:此次封赏,臣就免了,至于土地,臣更不敢领受。 
  景帝不由一愣。 
  厅堂内,女贞听到于谦主动拒绝封赏,吃了一惊,不小心把针扎在手指头上。 
  血流了出来,女贞却茫然不觉,举着针线,呆呆地坐在那儿。 
  书房里,景帝也一惊非小:于爱卿,你是大明第一功臣,你不封赏,这满朝文武,谁还有资格…… 
  于谦诚恳地:臣一向淡于名利,当今国家又百废待兴,臣实不愿陡增朝廷负担,望皇上体谅臣的一片苦心。 
  景帝见于谦态度坚决,沉吟了一下:于爱卿啊,你一片尽忠报国之心朕又如何不知?这样吧,此事容朕再细加斟酌,啊? 
  于谦大急,扑通跪下:臣心意已决,如蒙皇上恩准,臣不胜感激。还有石总兵所奏封赏于冕一事,也请皇上驳回。 
  景帝脸色庄重,慢慢把于谦扶起:于爱卿啊,这朝中大臣如都像你这般不计名利,一心为国,重振大明就大有希望喽。 
  于谦坚跪不起:臣不敢,请皇上明示,也好让臣安心。 
  景帝叹息了一声:于爱卿,你还真固执,好了好了,你放心,到时朕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行了吧? 
  8、石府 
  石亨家门口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石彪在门口迎客:请,请。 
  原来是徐珵等人被于谦不留情面的棒打出来,碰了壁,就全跑到石亨这儿来了。 
  石彪将徐珵等人迎进大门:徐大人,请。 
  石亨一见是徐珵进来,有点不屑一顾。 
  徐珵满脸堆笑迎上去:在下徐珵,拜见石总兵。 
  石亨只是点点头,哼了一声。 
  徐珵:北京保卫战,全仗石总兵率领京城军民,英勇杀敌,驱除瓦剌,保我大明江山安定。石总兵丰功伟绩,名垂青史啊! 
  石亨一下子被徐珵的马屁拍得飘飘然,客气起来:徐大人迎回太上皇,功劳也不小啊。 
  徐珵:哎,徐某人是全凭一张嘴,哪像石总兵,那是真刀真枪杀出来的。 
  石亨:徐大人言重了,言重了。 
  徐珵谦恭地:在下说的是实话,徐某人这点微薄之功,跟石总兵比起来,那可是天地之别啊! 
  石亨哈哈大笑:都是为朝廷建功立业,哪有什么天地之别?哈哈哈哈。 
  徐珵:石总兵现今是众望所归的大英雄啊,别说百姓们敬仰有加,就是下官我,也是钦慕不已。 
  徐珵说着,笑嘻嘻地把礼盒打开,露出金光闪闪的金锭:一点小意思,就当是庆贺两位,请笑纳。 
  石亨一愣。 
  石彪已客气地:哎,都是为朝廷做事嘛,徐大人何必客气? 
  徐珵:两位,你们要是不收,那就是看不起下官了。 
  跟在徐珵身后的大臣们也一齐向石亨行礼:我等真心诚意向石总兵贺喜,万请石总兵给个面子。 
  石亨倒有点不知所措:你们这……这是干什么嘛! 
  徐珵见状,忙轻轻搡了石彪一下:石总兵和石将军功高盖世,各位大臣心悦诚服,两位何不乘机结识结识?俗话说,一座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日后在朝廷上,大家也好精诚合作…… 
  一大臣:卑职等人日后惟石总兵马首是瞻! 
  另一大臣:对对,我们都愿听石总兵号令。 
  石亨见这么多大臣都对他俯首帖耳,暗暗得意。 
  石彪又在旁边怂恿:伯父,他们说得对啊,今后同朝为官,是该大家意气相通,互相帮忖。 
  石亨喜不自胜,点着头:好说好说。 
  又一大臣:石总兵力挽狂澜,安定京师,乃我大明中流砥柱,这第一功臣是非石总兵莫属了,他日封官加爵,自是不在话下。 
  徐珵:哎,皇上不是说了吗?这几日就要对文武大臣论功行赏,到时候,石总兵封侯拜爵,那是众望所归啊! 
  一大臣:就是就是,石总兵可别忘了我们呵。 
  石亨被众大臣的马屁拍得舒服极了:各位同僚如此瞧得起我石亨,我石某人倒要谢谢各位了,哈哈哈哈。 
  徐珵和众大臣纷纷献上厚礼:我等一片心意,请石将军笑纳。 
  石亨一见这些人亮出的众多重礼,倒也吃惊不小,顿时拉下脸来:诸位,不可,万万不可。 
  徐珵:石总兵还客气什么呀?大家不都是自己人嘛!   
  十二 君臣之间(9)   
  石亨冷冷地朝徐珵等人拱拱手:各位的心意我领了,这些礼我不能收。 
  这一来,徐珵等人都尴尬极了,进退不是。 
  正在这时,孙镗、宋城带着石亨的一帮部下来了:石总兵,弟兄们来看你来了。 
  石亨大喜:来来,各位弟兄,请,请进。 
  孙镗等人簇拥着石亨,进了另一间房间。 
  徐珵等人还尴尬地立在那儿。 
  石彪:各位,对不住了,我伯父有事,请各位先坐一会。 
  徐珵看着石彪,灵机一动:石总兵为国操劳,事务如此繁忙,我等敬佩有加,这些礼还是请石将军代为收下吧。 
  石彪一愣:这个…… 
  徐珵早已把礼搁下了,众大臣见状,也纷纷把礼放了下来。 
  石彪假意推辞了一下,便全收下了:各位太客气了,我替伯父谢谢各位了。 
  徐珵大喜:还是石将军豪爽,哈哈哈哈。 
  石彪和众大臣都大笑起来。 
  9、南宫书房 
  英宗在把玩着那把七星宝刀,若有所思。 
  钱皇后悄悄凑过来:太上皇是不是又碰上不开心的事了? 
  英宗:没有啊,朕开心着呢! 
  钱皇后:哦? 
  英宗:朕略施小计,满朝的文武大臣都对朕感激不尽,哈哈。 
  钱皇后:太上皇说的可是封赏之事? 
  英宗:没错,朕当着列位大臣的面,让皇上封赏有功之臣,又替皇上出主意,以赏赐田地替代银两,奖励功臣,如此一来,人人都觉得朕是做了件大好事呢。 
  钱皇后:其实,太上皇是要笼络人心,让朝中大臣重新成为太上皇的人。 
  英宗诡秘地一笑:嘿嘿,等着瞧吧,好戏还在后头呢。 
  钱皇后:太上皇莫非还有主意? 
  英宗:以朕看来,那个石亨石总兵倒是个人物。 
  钱皇后一惊:可这石总兵是皇上眼前的大红人啊,他…… 
  英宗:朕在想,要是日后有机会,朕倒想跟这位石总兵亲近亲近…… 
  10、石府书房 
  石亨又在起草功劳簿了,对着一个个名字沉吟。 
  石彪喜滋滋地将礼单交给石亨:伯父,这次送礼的人还真不少,差不多朝中的文武大臣都送了。 
  石亨吃了一惊:怎么?你把他们的礼都收下了? 
  石彪观察着石亨的脸色:伯父是不是担心这些礼…… 
  石亨:这些人都是有目的的,无非想让你伯父在皇上面前评功摆好,封官加爵,哼,我实在是讨厌他们! 
  石彪:伯父,他们也是诚心诚意,你又何必较这个真啊? 
  石亨火了,指着石彪:你小子胆子也太大了,没我准许,就敢大包大揽,这事传将出去,伯父在皇上目前…… 
  石彪强辩着:伯父你先别发火,侄儿觉得刚才徐大人说得有理,一座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侄儿这也是为你着想嘛,多结识结识这些大臣,有何不好? 
  石亨一愣,火气消了大半:石彪啊,伯父虽说是武举出身,可多年镇守边关,未得朝廷重用,到今日这一步,实是不易,多少甜酸苦辣,你伯父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石彪:那又怎么样? 
  石亨:我跟这些大臣不一样,是靠自己拿命打出来的,在朝中既无同党,更无靠山,今后与这些大臣同朝为官,我既不能轻易得罪他们,也不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你知道吗? 
  石彪:伯父在朝中不是还有于大人吗?于大人是伯父的生死之交,他对伯父最为器重,现今于大人大权在握,伯父今后还怕…… 
  石亨的脸色很是难看:于大人?哼哼,他现在是恨死我了。唉,没想到我的一片好心,倒换来他的当众羞辱!那一天,我石亨真是丢尽脸了! 
  石彪:于大人也太不讲情面了,他这脾气,以后谁还敢跟他交往! 
  石亨:我也最担心这个,于大人这种性子,只怕日子久了,朝中大臣多有是非,如此一来,我陷在中间,那是左右为难哪。 
  石彪:所以我们要跟朝中大臣搞好关系。 
  石亨:这话是没错,俗话说,打仗得靠子弟兵嘛,我们这次打的几场胜仗,还不是靠了原先那帮弟兄! 
  石彪:既然如此,伯父更要和这些大臣们亲近亲近,此番论功行赏,伯父乐得做个人情,在皇上面前多多保荐,日后大家共享荣华富贵。 
  石亨满意地:石彪啊,看来你也长点心眼了,哈哈。伯父跟你说吧,这荣华富贵,万万不可一人独享,还得让弟兄们一块享受,咱们都是带兵出身,这一条可千万别忘了。 
  石彪:伯父,那你干脆就把礼单上的这些人全都写进你这功劳簿里得了,咱们也顺水做个人情嘛。 
  石亨一愣,沉吟着:这个,伯父倒要好好想想…… 
  11、乾清宫书房 
  景帝彻夜不眠地看着于谦呈给他的那几册变革方略。 
  他完全被吸引住了,时而连连点头,时而凝神沉思,时而拍案叹息一声:好,好! 
  汪皇后披着衣服上来:皇上,天都快亮了,你也该歇歇了。 
  景帝兴奋地:于爱卿给朕的这些变革新法,样样切中时弊,让朕耳目一新。 
  汪皇后:这么说,皇上是打定主意推行新法喽?   
  十二 君臣之间(10)   
  景帝点点头:唔。 
  汪皇后笑了:皇上怎么也成了急性子了,啊? 
  景帝拍拍那些变革方略:有这些治国良策摆在朕的面前,朕能不性急吗?告诉你,朕是一天也等不得了,恨不得明日一早就昭告天下呢,哈哈。 
  汪皇后娇嗔地: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皇上龙体要紧,眼下皇上最要紧的是…… 
  景帝:知道了,你先去睡吧,朕还得好好想一想。 
  汪皇后见景帝表情凝重,只得退下:是。 
  天色慢慢变亮了。 
  景帝还在看着于谦的治国方略,陷入沉思…… 
  12、华盖殿 
  早朝时分,众大臣聚集在殿下,等着景帝驾到。 
  他们三五成群地在议论着封赏之事: 
  ――哎,听说今日皇上就要正式论功行赏了。 
  ――还是太上皇想得周到,心里记着我们这些人。 
  ――喜事,喜事啊!太上皇他…… 
  曹吉祥领着景帝进殿来了,见众大臣正在议论纷纷,顿时板下脸来,就要吆喝一声。 
  景帝已听见“太上皇”几个字,便朝曹吉祥摆摆手。 
  曹吉祥赶忙闭上嘴巴。 
  景帝悄悄站在殿边,看样子,他是要听听大臣们都在议论什么。 
  还是徐珵机灵,他一抬头,看见景帝站在殿上,在静静注视着他们,一惊非小,赶忙抢先跪下:不知皇上驾到,臣等都……都瞎了眼了,望皇上恕罪。 
  徐珵此言一出,众大臣也都看见了景帝,整个大殿顿时鸦雀无声。 
  景帝感觉到了自己在大臣中间的威严,很是欣慰,便微微一笑。 
  曹吉祥这才吆喝起来:万岁爷驾到,你等还在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成何体统? 
  众大臣这才反应过来,纷纷朝着景帝跪下,叩头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帝的脸色恢复了平静,缓缓在龙椅上坐下,然后淡淡地:众爱卿,平身吧。 
  众大臣纷纷站起来:谢皇上。 
  早朝开始了。 
  景帝笑呵呵地对着众大臣:京城保卫战大获全胜,全靠列位爱卿和众将士浴血奋战。朕说过,朕要对有功之人论功行赏。今日早朝,朕就公布受赏名单,请列位爱卿听好了。 
  众大臣:谢皇上隆恩。 
  景帝:石亨。 
  石亨:臣在。 
  景帝:你是京城总兵,京城保卫战,你立了头功,朕这就封你为武清侯,镇朔大将军,总掌京营。 
  石亨大喜过望,跪地叩拜:谢皇上隆恩! 
  景帝望着于谦:于爱卿身为兵部尚书,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功勋卓著,朕特赐一品,加封少保,总督天下兵马。 
  于谦见景帝仍然对他封赏,不由大急,推辞着:皇上,臣不过是为国效力,不敢获此殊荣,万请皇上收回成命…… 
  景帝急忙打断:哎,于爱卿啊,朕就知道你淡于名利,对封官加爵并不放在心上,可朝廷有朝廷的规矩,请于爱卿不必推辞了。 
  于谦还要推辞:皇上,臣有言在先,臣…… 
  景帝:于爱卿,朕已是退而求其次了,这少保之位,不受朝廷俸禄,不过是个荣誉,你再不答应,不是让朕为难吗? 
  于谦见景帝说到这份上,只得迟疑地点点头:那……臣谢皇上了。 
  景帝:王直、胡滢、王文,朕俱封你们为太子太保。 
  王直有些吃惊。 
  胡滢和王文忙拉拉他,他这才回过神来,向景帝叩头谢恩:谢皇上隆恩。 
  景帝继续缓缓地:石彪作战勇猛,斩杀瓦剌第一猛将孛罗,杀敌无数,朕升你为都督佥事。 
  石彪大喜:谢皇上隆恩。 
  景帝又一个个封下去: 
  ――陈镒为左都督。 
  ――孙镗为右都督。 
  ――范广为都督同知。 
  …… 
  文武大臣们纷纷谢恩。 
  只有徐珵没得到封赏,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眼看封赏快完了,王直突然站出来:皇上,老臣有事请奏。 
  景帝:哦? 
  王直:启禀皇上,若论战功,自土木兵败,太上皇蒙尘,直至京城保卫战,打败瓦剌,迎回太上皇,臣以为数于大人功劳最大,列位大臣也是有目共睹。可今日皇上却封石总兵为武清侯,老臣这等并无战功之人都位列太子太保,而于大人却只是个少保,这恐怕有失公允吧? 
  景帝一愣,随即呵呵笑起来:王爱卿啊,你有所不知,于爱卿早对朕一再推让,不肯封赏,朕也是万不得已,才封了这个少保。 
  王直愣住了,众大臣们也都愣住了。 
  景帝:不过,朕的话还没说完呢,凡有功于朝廷的,朕可不敢让他吃亏。 
  王直:请皇上示下。 
  景帝:朕记得,当年王振奸党伙同一些皇亲国戚、权贵贪官大肆圈地,引发数十万流民,流落于浙、皖两省边界,在十万大山中开垦荒地,后来于爱卿奉旨进剿,查明真相后,奏请朝廷,将流民聚居之地划为三个自治县,列位爱卿,可有此事? 
  众大臣:是是,皇上说的一点没错。 
  景帝:于爱卿为当地百姓造了福,朕现今就封于冕为那三个自治县中的桃源县知县,以承祖德,光耀门庭。   
  十二 君臣之间(11)   
  于谦大惊:皇上,万万不可,于冕一无战功,不可封官。 
  景帝拉下脸来:于爱卿,朕圣旨已下,你还是遵旨吧。 
  于谦一愣:这…… 
  景帝大声地:列位爱卿听着,打败瓦剌,迎回太上皇,乃我大明功垂史册之盛事,朕今日大张旗鼓封赏功臣,并昭告天下,以示皇恩浩荡。 
  众大臣:皇上圣明! 
  景帝:今日封赏之人,朝廷另赏田地,朕择日再予公布。 
  众大臣跪下齐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帝:好了,列位爱卿都起来吧,朕还有事要说。 
  众大臣纷纷站起来。 
  景帝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仗打完了,有功之人朕也一一封赏了,列位爱卿心里高兴,朕心里高兴,朕相信天下的百姓也跟朕和列位爱卿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