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经济学演义 >

第6章

经济学演义-第6章

小说: 经济学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场需求是从个人需求推导出来的,所以,市场需求量取决于决定个别买者需求量的因素。由于个人收入、偏好和预期等是不同的,每个人对价格的反应也有差异,从而表现为需求曲线会有差异(如图 1 和图 2 )。    我们把每个个人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就得出了市场需求曲线(图 3 中的 D )。它表明的是任何一种价格时的市场总需求量。这条曲线也会随着某些条件的变化而发生位移。比如有一天国家权威机构食品药品协会宣布:研究表明,苹果汁含有人体需要的 12 种氨基酸,多喝苹果汁的人更长寿,也更健康。这样的消息会带来什么结果呢?通常情况下,它会改变人们对苹果汁的需求,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需求量会增加,整个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图 3 中的 D 1 )。    相反,如果这是一个香烟市场的需求曲线,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法令宣传吸烟的害处,禁止香烟做广告,必须在香烟盒上标明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这将会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图 3 中的 D 2 ),也就是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会减少。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的方法减少需求量。政府对香烟课以高额税收,烟草公司会把这种消费税通过提高价格转嫁给烟民。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不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而是在同一条曲线上向上移动。 这是需求的基本规律。现在的市场除了像华歌有线那样的完全垄断市场,一般都是买方市场,因此,不能小看这样一条需求曲线,它的上下左右移动和倾斜度的大小,可以说明需求规律的很多问题。了解市场上各类消费者的需求规律,就可以使厂商避免市场决策太过盲目。 张飞一听这些数学的东西,头就大了,诸葛亮越在黑板上画,他越犯困。当忍不住的时候,就只好打盹。张飞打盹的最大特点是流口水、打呼噜。为了不影响大家,坐在他一旁的赵云只好不停地拿笔杆子顶他的后腰。 讲需求不讲供给总是缺少点什么。自古买卖是双方的事,需求有需求的规律,供给也有供给的特点。诸葛亮为了让大家明白价格的形成机制,也把供给的特点向各位做了简要介绍。 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供给量是卖者愿意提供,而且能够提供的数量。譬如卖果汁饮料的厂商究竟愿意提供多少果汁饮料供应市场呢?他又能够实际提供多少果汁饮料呢?这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首先还是价格。果汁饮料的价格是供给量的一个决定因素。与需求不同的是,当果汁饮料的价格提高时,制造和出售果汁饮料有利可图,各个厂家会纷纷增加生产和供给。相反,当果汁饮料的市场售价降低时,厂家出售果汁饮料无利可图,会纷纷停产转产,供给量逐渐减少。 由于物品的供给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价格下降而减少,所以我们可以说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是正相关关系。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为 供给规律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供给量就会增加;当商品价格降低,供给量就会减少。 其次是要素成本。生产任何商品都要有要素投入,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劳动力等都是生产的要素,这些要素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本来购置,才能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这些要素构成商品的生产成本。一般情况下,要素成本越低,利润空间越大,厂商越愿意生产。如果要素成本价格上升,使生产商品(如果汁饮料)无利可图,厂商就会停止生产,甚至关掉企业。供给量与要素成本的价格呈负相关关系。 所以孔明概括说,成本是盈亏的界限和竞争的基础。 刘备和关羽对这一概括特别认同,自然是互相点头,觉得言之有理。如果低于成本企业就可能亏损得一塌糊涂,还何谈市场竞争啊? 决定供给的第三要素是技术。把水果变成可以方便饮用、口感好、便于储藏的果汁饮料,是需要一定技术的。这种生产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果汁饮料的质量,而且还要提高生产的效率以保证供应。这种技术进步通过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果汁饮料的供应量。 第四是生产者的预期。如果果汁饮料的生产厂商预期未来的果汁饮料价格会上升,他会把现在生产的产品暂时贮存起来,减少今天的市场供应,以备未来价格上升时增加市场供给。


第一篇诸葛亮调整战略  周公瑾生产果汁(4)

    诸葛亮不管张飞是否打瞌睡,继续用他的坐标图来解释供给规律。和需求曲线一样,价格和供给量之间也存在着一条体现相互关系的曲线—— 供给曲线 。在一般情况下,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价格越高,供给量会越多(图 4 )。    图 4 的供给曲线表明,随着价格的上升,产品的供给量会增加;如果价格下降,产品的供给量也会相应减少。 供给曲线也会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移动。比如,如果橘子丰收了,生产橘子汁的企业就可以大大压低橘子的收购价格。橘子价格的下降使生产橘子汁更有利可图,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卖者会增加产量,还驱使更多的厂家投入对橘子汁的生产,市场的总供给量会增加,供给曲线就会向右移动(如图 5 , S 会向 S 1 方向移动)。同样,如果各种实验已经表明,经常喝橘子汁可以增加维他命 C 和各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可以使女士美容减肥,个个长得都跟周瑜的娇妻小乔似的,那么可以肯定,全国各地的女士会更多地喝橘子汁,需求的增加自然会拉动供给的增加,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橘子汁的供给量也增加,供给曲线也会向右移动。讲到这里,诸葛亮又把 S 1 向右边拉了拉。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的情况也时常发生,比如橘子减产了,橘子价格上升了,生产橘子汁利润少了,甚至无利可图了,同样的价格水平上,橘子汁的供给也会减少。或者实验表明喝苹果汁更有利于减肥美容,女人们改变了以往喝橘子汁的习惯,改喝苹果汁了。橘子汁的供给曲线也同样要向左移动。诸葛亮一边说,一边又画了一个向左的箭头,并且画出了一个与 S 平行的线,标上了 S 2 。    这需求和供给,就像一把剪刀的双刃,在相互的交错运动中,剪出了市场的纷纭复杂,也剪出了价格的千姿百态。 欲知价格如何变幻,下回分解。 我们可以发现: 原来市场是分为: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垄断竞争市场 四种市场类型的;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是由不同规律决定的;经济学家们喜欢用坐标曲线来表示 需求规律 和 供给规律 ,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需要理解的并不是什么 需求曲线 和 供给曲线 的变化规律,而是 决定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 。本章要点: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寡头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总需求 需求规律 需求曲线 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 价格 收入 替代品 互补品 偏好 预期 要素成本 技术


第二篇周瑜寻求市场均衡  袁绍身陷价格蛛网(1)

    市场上的价格和供求是怎么形成均衡的? 为什么说市场均衡是短暂的,非均衡才是常态? 如果牛奶价格下跌,奶牛就不下奶了吗? 你听说过价格蜘蛛网吗? 请看—— 第六回 周瑜寻求市场均衡 袁绍身陷价格蛛网 周瑜开办果汁饮料公司,充分利用南方的原料资源,把荆州到长沙、南昌到赣州的果园都订了收购合同。并在各原料产地建立了冷库,用电脑控制冷藏保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了原料供应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保证果汁的市场稳定很是起了重要的作用。周瑜向来是将帅之才,在他没有成立果汁饮料企业的时候,水果市场和饮料市场经常出现价格爆涨爆跌的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经常发生重大的矛盾。 在原来的水果市场上,没有一个生产大户能够通过收购来稳定市场需求,每家每户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结合水果的生长季节,便宜了多吃些,贵了少要些。果农每年生产水果,既怕长不好,歉收;也怕丰收了卖不上价钱,或烂在园子里。前年南京市场上的橘子一开始比较正常,但是随着大量的橘子上市,市场价格开始走低, 1 元 1 斤的低价格,大大刺激了消费者的需求欲望,每家都比平时买的多 1 倍,买的人多了以后,市场上的橘子开始供不应求,价格开始上涨,很快涨到了 2 元。这个价格水平比以往要高得多,价格高的市场反应信号是各地的供应商纷纷涌向南京市场,可是, 2 元的价格不是普通老百姓接受的价格,需求量又开始减少。其实在 1 元 1 斤的价格水平上,市场属于 非均衡市场 ,在 2 元 1 斤的价格水平上,市场也同样是非均衡市场,前者属于超额需求的非均衡市场,后者属于超额供给的非均衡市场。 在下图可以看出,在 1 元价格水平上的市场需求量可能是 1300 吨,而当时实际的市场供给量是 700 吨。市场上商品供求平衡时所形成的价格为 均衡价格 。由于 1 元的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1。5 元,更多买者想买橘子,市场上橘子卖的比较少,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卖者可以趁机提高价格。    在下图却是另一种情况,在 2 元的价格水平上,市场的需求量减少到 700 吨,而市场的供给量却增长到了 1300 吨。 2 元的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1。5 元,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买者的数量和要购买的数量都在减少,卖者也只能降低价格出售橘子。最终在 1。5 元的价格水平上,买卖双方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实现了均衡,此时 1。5 元就是市场的均衡价格, 1000 吨的数量就是市场的均衡数量。    在此,我们可以明白几个概念: 均衡 :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虽然这是一种相对的和短暂的状态;而 非均衡 是指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状态,这往往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状态。 均衡价格 :是指供给和需求平衡的价格。 均衡数量 :是指当价格调整到使供给和需求平衡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第二篇周瑜寻求市场均衡  袁绍身陷价格蛛网(2)

       自从周瑜在南京创立了果汁饮料公司以后,他为了稳定果品市场,先通过合同约定把水果产区的收购价格确定下来,大致在 0。8~1 元的水平上,再加上他的储运费用,当然还可以保证能够低于 1。5 元的市场均衡价格。如果市场发生了供不应求,他就调运果品到南京市场上来,既赚了差价,又能够平抑水果的价格波动;一旦市场供过于求,他还可以敞开收购,使市场上的供给数量与实际需求量大体保持一致,价格也能够维持在一定的均衡水平上。 另一方面,在果汁饮料市场上,周瑜也同样寻求一定的市场均衡。周瑜生产的“小乔”果汁饮料确实质量高,与原来在市场上独占熬头的鲜橙多难分伯仲,但是,由于“小乔”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大,品牌的知名度高,美誉度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也同样比较高,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不过小乔果汁饮料从来不打价格战,因为周瑜心里明白,果汁饮料的市场需求量是比较稳定的,只要能够保证生产供给的数量和实际的市场需求量大体平衡,企业就能够在维持均衡价格的前提下,获得稳定的利润收入。因此,大家到这时就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在彩电市场上,蜀汉公司彩虹电视机和其他几个品牌把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多败俱伤,而至今也不见果汁饮料反复降价。虽然作为消费者,我们都巴不得在价格战中获取点“消费者剩余”,趁机多喝几瓶果汁饮料,可是,至今也没有看到果汁饮料要打价格战的迹象。这正是周瑜的高明之处,也正是他的“小乔”品牌战略所取得的明显效果。可以看出,现在的周瑜已经不是当年那年轻气盛的小周郎了。如今,周瑜已经把握住了市场均衡的微妙,正所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如果你再到江南走一走,你所听到的就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赚了夫人又赚钱”的新民谣了。 同周瑜相比,北方的袁绍情况可就惨了许多。自从袁绍反对董卓废立之举和擅权之事,老董就一直想加害于他,后来还是听从了李儒的意见放了他一马,并在伍琼的劝慰之下,让他做了渤海太守。 如今情况有了变化,董卓已经因为貂婵的事被吕布收拾了。各路诸侯也都纷纷下海经商做起生意来。各地官员都以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政绩,还有不少人是亦官亦商的“红顶商人”。袁绍也是不甘寂寞之人,既然别人能做红顶商人,我为什么就不能也过一把亦官亦商的瘾呢?说话之间,先拨 1000 万元,要去注册一个“北大荒有限责任公司”。谁知一经工商查询,这北大荒早已有人注册,并且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袁绍心想,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我把你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看谁更厉害。于是就有了袁绍的“北大仓高新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袁绍的北大仓高新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实际上是一家贸易公司,根本就不做技术开发,也没有什么机器设备,多少有点像皮包公司。主要业务是做农产品贸易,身在东北,做起来更方便。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什么有利就做什么买卖。一日,袁绍听下属来报,说市场上大豆价格看涨,平时 1 元 1 斤的大豆,现在由于供不应求已经涨到 1。5 元。袁绍听罢,掐指一算,现在已是 6 月光景,再去收购现粮恐怕很难,毕竟各地大豆少了,才引起价格上涨嘛!凡事预则立,还是早做打算,不如早早把秋天的豆子订购了,等到冬天的时候出手,肯定能够大赚一笔。于是命部下许攸、郭图等到东北各地订购秋后的大豆。那些包产到户的农民听说北大仓公司人员来收购秋天的豆子,无不欣喜,纷纷报出产量,订下合同,只等打下粮食以后,汽车来拉走,货款两清,然后炕上一坐,数票子,抽旱烟,喝“东北汉子”酒。许、郭等人按照袁绍部署,各处安排人马,收购定单悉数发放,一月之内,已达千吨。袁绍大喜,只等屯粮趸售。 谁知这年风调雨顺,大豆丰产,待袁绍收购粮食满仓以后,大豆市场价格却一路看跌。等到北大仓的大豆要上市的时候,价格早已跌破往年的均价,而且还有下走之势。袁绍无奈,召集众幕僚商议对策。许攸等人,亦是着急,眼下大豆资金占用太多,如不出手,资金周转已经开始出现危机,连员工的工资都难发放,加上仓库的建设多是“豆腐渣”工程,个个漏雨,千吨豆子难以越冬。最后,还是袁绍拍板定案,决定割肉斩仓。袁绍毕竟是大豆的大户,他把大量豆子抛出以后,更使大豆市场价格猛跌,最后居然跌到了 0。5 元的历史新低。 农产品市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当年的产量决定当年的价格,而当年的价格则决定下年的产量。现在大豆跌到了 0。5 元,经营豆子亏本赚不着吆喝,袁绍不再收购,别人也望而却步,农民也不敢多种了。如此以来,各位会非常清楚,等到了第二年,大豆市场果真又供不应求,价格一路攀升,很快又到了去年的历史高位。市场就是这样翻云覆雨,变幻诡谲,了解的顺势而为,不懂的总折跟头。 第二年,袁绍看到北方的小麦播种面积大,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决定多经营小麦,把去年的损失补回来。谁知道再次遇到了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价格开始不断下跌。问题又回来了,农产品本期产量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