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手遮香 作者:月初明(创世中文网vip2014-11-04正文完结) >

第53章

医手遮香 作者:月初明(创世中文网vip2014-11-04正文完结)-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现在的状态好,有连太后这块金字招牌挡着,再靠着谢满棠这个黑良心的坏东西,凭着自己的真实本领,一步一步扎稳根基,做自己想做的事,逐步收回那些人欠她的债,那才是最紧要的。
  想到这里,安怡突然一凛大丰立朝百年从未出过女太医,安怡不认为她能这么简单地成就第一人,更不认为皇帝母子真的有这个倾向。多半是有人想生事挑事,才会惹出这样的话。那么连太后说出这样的话多半只是试探,安怡立即拜倒,惶恐地道:“圣上仁慈,太后娘娘仁慈,民女不胜感激,只唯恐自己学艺不精,有负圣恩,丢了师父的脸。民女只愿潜心研究针技医术,尽心伺奉太后娘娘即可。”
  连太后盯着她看了片刻才微微一笑:“我与皇帝说,我大丰从始至终从未有过女太医,你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还是别去和太医院的那群光吃不练,心眼贼多的老朽们瞎掺合了。将来你还要嫁人呢,别白白耽误了青春年华。”
  总算是没有说错话,安怡松了口气,恰到好处地娇羞一笑,将头垂得越发低了些,无声胜有声。
  “所以我替你向皇帝要了些好东西给你做嫁妆,稍后一并送出宫去吧。”连太后的心情明显好转起来,将手一挥,道:“去吧,日后每半月来替我请一次平安脉。”
  江姑姑随即奉上一块系着丝绦的朱漆腰牌,含笑道:“日后可凭此牌出入宫门。”
  “民女谨遵娘娘懿旨。”安怡大喜,这才真正是她此行最大的收获。可以随时出没于宫中并随侍太后左右,相当于京城各府一半以上的大门已经朝她敞开了。
  连太后吩咐江姑姑:“让刘如意安排张像样子的车,派两个得力的人送她回家去。”
  安怡再谢,能得太后亲自派车派人送她回家,这是殊荣,算得是衣锦荣归。
  马车驶出宫门后不久忽然停住,奉命送安怡归家的两个管事宫女掀开帘子问了几句,回头禀告安怡:“小安大夫,是寻您的。”
  一个穿着石青色绵袍、白面斯文的中年男子含笑立于道旁,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道:“小的梁丰是棠国公府的,奉了我们公爷之命在此迎候安姑娘。”
  安怡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张整洁精致的青幄小车远远停放于宫道旁,知道是谢满棠晓得她今日出宫,担心她人生地不熟的不认得路,又寻不着马车,特意使人带车来此候她,以便送她归家的。
  不管怎么说,他这次也算是用了心的,安怡决定原谅谢满棠昨日的目中无人,便含笑道:“烦请梁管事替我多谢你们公爷,太后娘娘体恤,已是着了车马送我归家。让你们白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请梁管事替我请大伙儿喝杯茶解解渴。”言罢递过一个淡青色的小荷包。
  梁丰略略推辞便含笑收了,轻轻一掂便知其中重量刚好。知人情,晓轻重,是个懂事的。他暗暗给安怡下了判断,目送宫车走远后,径自回府寻谢满棠复命。
  宫车驶到安家门前,早就望穿双眼的安老太得意洋洋地在邻居们艳羡敬畏的目光中,将安怡和两个管事宫女以及抬赏赐的小内监大张旗鼓地迎入家里,恨不得不要关院门,好让人家再看看他们老安家出了个这么了不起的闺女。
  安怡也懒得去管她,由着她可劲儿地欢,随她去请宫中来人喝茶吃糕点留饭说好话,只在她要重礼答谢馈赠人家的时候出面拦住,减去了几成礼。安老太还不高兴,背着人骂安怡:“怎么眼皮子这样的浅,就舍不得那么点钱,我这是为你通关系,积累人脉呢!”
  安怡好笑道:“咱们是什么人家?穷人小官家!那些赏赐也多是不能动的,您随手赏赐人就这么阔气,人家不知要怎么猜测爹爹了。送礼不是贵重就好,得符合自己的身份实际,不然就是自找麻烦。饭也别做了,她们要紧着回去交差的,热情周到就好。”
  安老太说不过她,只好偃旗息鼓。果不其然,那两个管事宫女略坐了坐就起身告辞,安老太怎么留都留不住,只好笑成菊花状,毕恭毕敬地送人出门。
  宫车离去后,立即就有邻居上门来打听状况,安老太把安怡关进房里不许出来,她自己去招呼人,等不多久得意洋洋地拿着一叠帖子回来,道:“哼,这些装模作样的,之前都欺负我家是外地回来的小穷官,不搭理我们,现在却如此讨好,都说要请咱们去赏花听戏的,我说你忙着呢。诺,这是帖子,你要乐意就挑哪家去坐坐,不乐意就别理。”
  

正文 第133章 不到时候

  
  安怡挑出两张帖子。一张是正六品吏部主事家的,一张是七品大理寺评事家的,这两家,一家的官职是此刻主动递帖子来交好的人中品级最高的,另一家是与田家关系颇深的大理寺一系的,都是必须去的。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的面子是要给的。人家好心好意来请,咱们端着不去就招人嫌了。但也不能哪家都去,不然以后要烦死。”安怡把那两张帖子放到一旁,又问安老太:“祖母还觉得哪家好?您只管挑您觉得好的,喜欢的,日后可以常来常往。”和她有目的的与人交往不同,安老太长居此地,需要一两家彼此看得顺眼的邻居来往作伴,官职高低富贵与否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彼此喜欢。
  安老太依言又挑出两家顺眼喜欢的,命人前去回话。
  此事定好后,祖孙俩就这些日子的事情一一说来,安老太三句话里就要将谢满棠夸赞一回:“真是个好人,原来还以为他这样的人虽然面上和气,心里多半是看不起我们的。对咱们客气不过是因为用得着,没想到这些日子你不在家,他竟是三天两头的使人过来询问,但凡听说有事,立即不声不响地办妥了,让我省了不少心和力。特别是立春前后,我病了一场,想让人送信给你也没法子,多亏得国公府那个叫梁丰的管事跑前跑后地替我请大夫,又将他们府里的好药供着我吃,你才能又见着我。前些日子,你舅爷爷过寿,他居然也让人备了一份礼,真是周到啊。”
  安怡倒是不太意外,谢某人就是如此,典型的想吃人家的肉就一定要先把人家喂肥的性子,不为别的,只为吃得香甜不硌牙。他正是想把她养肥了的时候,既然答应过她要替她照顾好安老太,那就一定会说到做到。好吧,谢某人玩的这一招效果还是不错的,不管他起心如何,始终她是得了利,为他所用之时也算是心甘情愿了不少。
  安老太说完谢满棠又说起安侯府:“年后,安侯府里来了个管事,那倨傲讨厌的样子哟,说是请我去他们府上赴宴,又问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没去也没搭理,他还扔了几句难听话。也不知道怎么会突然想起我们来?”
  安怡含笑将过年时见着安侯夫人文氏一事缓缓说来,安老太又是得意又是不忿地一拍手,鄙夷道:“我就说么!那老虔婆一家子都是眼睛长在脑袋顶上的,怎会突然想起我们来!原来是这样,太后娘娘真是好人啊,她活该出丑被骂!”又觉得不过瘾:“怎么不寻她个过错,她几耳光,打她几板子?那才叫出气呢!”
  安怡失笑:“哪有那么好?虽然安侯府败落了,但既然圣上未曾夺爵,那就是还认同当年安老首辅的功绩,也是要防着众口悠悠的意思。太后娘娘无故召老臣寡妻入宫,毫无理由地行尽侮辱之事,那也是不行的。御史们正愁没事做呢。”
  安老太深感无趣地撇撇嘴,又双眼放光地看着安怡:“这么说,你现在算是太后娘娘身边的红人了,她不是想请咱们去做客吗?咱们就去呀!”
  “祖母,还不到时候。我答应您的事情一直都记在心里,但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太后的喜爱就像露珠一样的,谁说得清什么时候就没了呢?爹爹官小位卑,护不住咱们。咱们不急,好么?”安怡晓得老太太谋算的什么,不过是以为可以趁机到安侯府去耀武扬威,出一出从前受过的气。但这算得什么?她是得太后高看一眼,得了皇帝嘉许,也有了些名气,但和这些累世经营的功勋之家比起来,她那点力量根本就渺小得可怜,不知轻重便是送上门去给人羞辱嘲笑,不讲策略更是自取灭亡。
  安老太不过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荣宠冲昏了头脑而已,听安怡细细一说就明白了,又想起来:“刘秀才带着他媳妇来过,说是等你回来后,让人去他家里说一声。”
  安怡不由笑道:“人家现在已经是六品的工部主事了,又得蔡太师器重,前途不可限量,您还总翻人家的老黄历,小心惹得人家恼了不敬您。咱们在这京里人生地不熟的,须得他多加照顾,您就安生着些吧。”
  安老太老眼一翻,道:“他再做了多大的官也还是赖在我们家厚着脸皮混饭吃,分用我们家柴米钱的穷秀才。当年要不是你爹爹勒紧裤腰带接济他,他早就饿死了,更别说进京的时候又厚着脸皮借了我们家仅剩的一点银子!我虽然烦他不要脸,但也没有把他赶出去过不是?他要敢不敬我,我就到处传扬他忘恩负义!看他怎么有脸混!谁还敢和他交往?”
  安怡晓得这老太太惯常嘴里说得硬气,实际比谁都更会看风向,也就不把她这话当真,只管使人去给刘家送信,客客气气地说她从宫中回来了,问那位才进门年余的刘太太唐氏什么时候有空,她好前去拜访。消息回来得很快,刘有润当即表示,他明日下署后就带着媳妇和娃娃一起过来拜见安老太。
  安老太表面上不当回事,转身却背着安怡吩咐底下的管事婆子好生准备晚饭接待,务必要把客人招呼好了,不许怠慢。安怡见状,心里又踏实了几分,在世情方面,安老太并不算差,有这么个老太太替她打理这些琐事也不错。
  次日,刘有润果然带着他新进门一年多的小媳妇唐氏,抱着才出世没多久的胖娃娃,带着四色精心准备的礼物高高兴兴的上了门。安怡给胖娃娃戴上一套紫薇楼出品的金长命锁,给了唐氏一盒养身美容的自制药丸,很快就和唐氏拉近了关系,又和刘有润就朝中有些人事作了交换,算是宾主尽欢。
  接着安怡低调谦和客气地把几户邻居一一走到,又陪安老太前去拜访从前的故交亲戚,再往京郊的两个小庄子里走走看看,买人买马备车裁衣裳打首饰,就没一日空闲。但叫她奇怪的是,谢满棠一直没有出现,她在宫中结识的那些贵妇也没有递帖子来请她做客相交,安侯府同样没有再使人上门。
  看来她的声名还不够响亮,在这些人眼里还不够分量。安怡也不太急,等她多往太后宫里走几趟,这些人就会来了。
  

正文 第134章 应约出诊

  
  清晨,一辆牛车咕噜噜地摇着进了金鱼胡同,停在了安家门前,一个七八岁的小沙弥跳下牛车跑上前去敲响了门。
  和尚上门总是件稀罕事,好奇的邻里透过门缝往外瞧,只见除了敲门的小沙弥外,另有一个眉清目秀、一脸慈悲的灰袍僧人端坐于牛车之上。
  居住在金鱼胡同的多数是官家,不论品级高低,对朝中风向和大事总是比较清楚和关注的,自然听说过这位新近声名鹊起的了然大师出身岭南豪族,容貌少有,文采斐然,谁都以为他将会前途无量,却不想他在连夺解元、会元之后,即将参加殿试之际突然消失无踪,自此杳无音信。其家族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寻找,却始终不见其踪影,无奈只得作罢。
  十年光阴过去,他才又突然出现在京城里,这次却不再是风流才子,而是得道高僧。因其长相清雅俊秀,言谈举止不俗,短短几个月里便在京城中声名鹊起,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命妇贵女,都喜欢听他讲经说法,谈养生之道,论医药之妙,即使是圣上,也曾在空闲时召见过他几次,听说相谈甚欢。
  现在这样一个人突然出现在安家门前,如何不让人惊奇?众人正在猜测之时,就听小沙弥口齿清晰地同安家守门的老苍头道:“还请老丈通传一下,家师了然,应约前来请小安神医一同出诊。”
  大家就都明白了,原来了然大师是来请安怡一起去给人诊治的。少不得猜测是个什么样的贵人,竟能同时请得这样两位?又觉着,安怡这个小女子果然有些道行。
  安怡急匆匆从屋里出来,先对着牛车上的了然大师行了一礼,笑道:“不知大师莅临,有失远迎,大师若是不嫌,还请移步入内,饮上清茶一杯如何?”
  了然和尚含笑单掌还礼,温柔笑道:“小安大夫就不必讲究这些虚礼了吧?和尚乘兴而来,趁兴而归,那位施主等着的,咱们这就走?”
  安怡笑道:“恭敬不如从命,大师请稍候。”命兰嫂取了那只巨大的药箱,再叫新来的车夫套好马车,也不管四周窥探的目光,自随了然和尚一同离开。
  了然和尚却不是带着她们往王公贵族聚居的皇城边上走,而是朝着京城外头去,安怡少不得叮嘱兰嫂:“去问问这是要往哪里去。”
  少时,小沙弥过来回话道:“家师命小僧回女施主的话,这是要往城外狮子山去。狮子山上的梨花开得正盛,那位施主整个春天都在那里养病,家师也觉得这样的天气里,在那样的地方品茶论医行针看病是件十分美妙的事情。所以不曾与女施主说明便斗胆往前引路了,还请女施主不要怪罪。”
  自作主张是该怪罪的,她可以不去,却不能不去。很明显的,现在京城的上层人家都在观望,观望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小安神医”和“新兴才女”究竟能火多久,值不值得交往,值不值得投资,能不能引进自家的宅门。所以她需要这个机会。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安怡默了片刻,见小沙弥还认认真真地站在车前等她回话,便微笑道:“不怪。”等到小沙弥往前头去了,探手就将药箱拖了过来,从暗格里取出三两样特制的药递给谭嫂:“你还记得怎么使吧?”
  “记得。”谭嫂十分紧张地攥紧了小药瓶,小声道:“姑娘,既然不能确定此行是否安然,不如不去了罢?”
  “怎能不去?这是天子脚下,我过几日就要入宫面见太后的,他们没那么大的胆子。给你这个不过是为了预防万一。”安怡认真检查着手腕上的特制金镯,确保有危险的时候可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她是很安全的,就怕遇着不正常的人和事。
  前行一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京郊著名的风景胜地狮子山下。狮子山因山上有奇石而得名,山上遍植梅、李、杏、桃、梨、桂,每当花季便如人间仙境,山风含香,又有清泉自山石中涌出,清澈甘冽,水质轻浮,乃是泡茶的最佳好水。山下又有温泉泉眼,冬日里赏梅泡温泉都是极美的事。因为有了这么几个好处,京城中人就没有不爱到狮子山游玩赏花品茶的,那权贵之家更是以在此有别院为荣。
  这地方安怡熟悉,当初她每年都要往这里跑几趟,早前是和家中姐妹来此赏春游玩,后面是陪着田均来此吟诗作画吹笛写词附庸风雅。她曾以为,她再也看不到狮子山上的梨花了,却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样的快。安怡仰起头,微眯了眼眺望着狮子山上如雪一般盖了半山的梨花,唇角露出些许笑意。
  “阿弥陀佛。”了然大师漫步走到安怡身旁,轻宣了一声佛号,温柔笑道:“小安姑娘此前可来过此地?”
  安怡颔首,与他且行且谈:“大师,我极小的时候自然是来过的,也还大致记得些风景情形,特别是此地的山泉之甘馥清冽长在梦中萦绕。又常见梦里梅花暗香,桃花如火,杏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