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天下2·龙啸 >

第39章

天下2·龙啸-第39章

小说: 天下2·龙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数招;赵茗一剑刺向刑无舫腰间;刑无舫看也不看;黑月刀平举切向赵茗咽喉。赵茗正在火头上;青茗剑去势不变;反正方才刑无舫眼见真要同归于尽时也会主动撤招的。没想到刑无舫这回是真玩命了;赵茗咽喉处几乎可以感觉到黑月刀的寒意;心中电光石火般闪过一个念头:躲还是不躲? 

没等她有所动作;刑无舫身子一扭;在空中似断成了两截;堪堪闪过青茗剑;但他那一刀也就此落空。两人身形彼此交错;刑无舫反手疾出一掌;印在了赵茗背上。但叶门的如影随行确实了得;刑无舫那掌轻飘飘地似击到了虚处;十成力最多击实了二成。 

但这二成力天下能经受得起也只有几人而已。赵茗只觉眼冒金星;气血翻涌;手中青茗剑忙舞出片片剑花;试图阻止刑无舫再度来袭。 

《天下》第四部分 第14章 轼主终成(6)刑无舫却并未出手;赵茗转过身来;只见这魔门之主负手而立;不屑地看着她摇了摇头说道:“叶门真是后继乏人了。” 
这一句话似比方才那掌还重;赵茗羞愤攻心;樱唇一张;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刑无舫眼中精光一闪;身形忽近;右掌疾拍向赵茗前额。 
“好个卑鄙之徒。”胡有林和赵世明二人挡在了赵茗面前;齐出双掌合力挡向刑无舫此掌。只听数声闷响;胡有林和赵世明踉跄后退。 
刑无舫脸上似笑非笑;道:“是非掌;霸王拳?本座真是有幸;居然见到了四大情种的传人。” 
青叶门门主叶雨原本姓赵;乃赵国太祖之妹;只是入了叶门才在世人面前用叶雨之名。当年叶雨容貌与武功齐名;着实令不少江湖少年郎为之倾心。赵国太祖建国后;叶雨已年近四十;却仍是孤身一人;可身边仍有不少追随十数年的江湖豪杰;叶雨不胜其烦;干脆宣布此生不嫁;长年隐居在皇宫内。不料那些追随者中有四人痴心万分;在宫外苦等一年之后仍未见叶雨出现;居然选择了净身入宫为奴;只求此生能长伴叶雨左右。叶雨终为他们感动;让这四人留在了太平宫与之同老。江湖中人也为他们的痴心所折服;称之为四情种。 

胡有林和赵世明正是当年这四人的传人;这四人原本也是江湖上名震一方的高手;入宫后又归叶门门下;其所传的历代弟子合称为大内四圣卫。 
四周突然喝令声四起;大内侍卫和禁卫军纷纷集结而来。刑无舫见状冷哼一声;道:“自古以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本座就算卑鄙也是二人公平对决;总比你们调集千军万马来得好吧。” 

刑无舫看了看赵茗;道:“想当年叶门曾为中原四家之首;如今看来已不如寇家远矣。”说完便缓步离去;几队大内侍卫和禁卫军想要阻拦;刑无舫身形忽进忽闪;转眼间便不见了踪影。 

胡有林和赵世明二人扶着赵茗回到了太平宫;刚进宫门;几个宫女迎了上来道:“长公主……公主您受伤了?”几个宫女像看到天下至奇之事一般;一脸的不可置信。 
胡有林说道:“到里面再说吧。” 
赵茗坐了下来;见几个宫女脸色阴晴不定;心中起疑;问道:“你们几个怎么了?” 
其中一个年长的宫女有些畏惧地上前说道:“启禀长公主;后院关着的储妃娘娘被人救走了;负责看守的两名弟子也被击毙。” 
赵茗心中一痛;道:“知道是何人所为吗?” 
那宫女说道:“小婢孤陋寡闻;已将这两位弟子的尸首抬来;请长公主详查。” 
赵茗无力地说道:“胡总管;你替本宫看一下究竟是何人所为。” 
胡有林仔细察看了两个宫女的尸首;起身道:“回禀长公主;是魔门独门绝学搜魂指。” 
赵茗强抑心中怒火;咬牙道:“刑无舫!” 
赵茗忽又有些惴惴不安;刑无舫搞出这么大动静;不会只来救一个门下弟子吧;而且魔门中人混入宫内绝非易事;定是有人接应;便抬头道:“胡总管;你到储君宫唤庆儿来见本宫。” 

那宫女道:“启禀长公主;小婢认为储妃娘娘很有可能会回储君宫;因担心储君的安全;已经派人去储君宫了。” 
赵茗问道:“胡总管;这两个宫女死了多久了?” 
胡有林答道:“已有一个多时辰了。” 
赵茗又问那宫女:“你是何时发觉武媚娘已逃走的?” 
那宫女小心答道:“半个时辰前。” 
赵茗心中不安尤甚;道:“胡总管;你速去储君宫……” 
房门啪地被打开;一个宫女惊慌失措地跑了进来;跪到赵茗面前道:“长公主;储君他……被毒死了。” 
赵茗原本就伤得不轻;一听此言只觉得脑中轰的一声;登时晕了过去。 
楚铮悄然潜回大猎场内;重新换上麒麟甲;来到他所辖的禁卫十一营内。 
楚铮此次还带了二十余名吴安然所培训的鹰堂弟子;此番对熊耳山韩韶那伙儿山贼下杀手还是要靠他们;至于真正的魔门中人是由赫雪连所率的十名高手;这些鹰堂子弟还奈何不了这些人。 

“楚将军。” 
楚铮回首一看;心中微惊;行礼道:“末将楚铮参见郭大人。” 
来的正是兵部尚书郭怀;见楚铮在此;不禁问道:“你不是奉旨在皇上龙辇处侍驾吗;怎么会在此地?” 
楚铮道:“末将听说这段时日来京城常现西秦人踪迹;担心他们是为皇上大猎而来;末将有些放心不下;故回军营巡视一番。” 
郭怀点头道:“不错;此次大猎确实有些异常;楚将军之忧颇为有理;这十一营毕竟是你所辖;皇上那边防卫甚严;楚将军夜间还是回营歇息吧。” 
楚铮俯首道:“遵命。” 
郭怀笑道:“本官与你父亲多年至交;虽说如今政见不合;但与你们小辈无关;不必拘礼。对了;楚将军回营不久吧;方才本官来时尚未见到你。” 
“末将刚从成侍郎处回来;”楚铮脸现尴尬之色;道;“被些小事耽搁了;请尚书大人恕罪。” 
郭怀也曾听说过楚铮与成奉之侄女之事;不禁莞尔;暗道:想必是因今日皇上赐婚;这少年去向成家侄女解释去了;这也确实为难他了。 
郭怀翻身下马;道:“楚将军你过来;本官与你聊聊。” 
楚铮搞不懂了;今日之前自己从未与郭怀说过只言片语;今日他是怎么了? 

《天下》第四部分 第14章 轼主终成(7)楚铮看了看天色;见天尚未三更;略微放心了些;心中祈求郭怀千万不要跟自己来个彻夜长谈;那事情又大条了。 
旁边军士们从营中搬出简易桌椅;郭怀招呼楚铮坐下;道:“楚家三子本官听说最多的便是你了;禁卫军中誉你为第一猛将。说心里话;本官真有些羡慕名棠居然有你这么个儿子。” 

楚铮笑道:“尚书大人过奖了;末将空有一身蛮力罢了;平里时常与人饮酒作乐;胡作非为;在世家子弟中名声不佳;没少惹家父生气。哪像郭世兄这般知书达礼;行事方正;颇有名臣之风。” 

郭怀摇头道:“我家那个书呆子就不提他了;年少轻狂并没有错;你父亲少年时较你犹有过之;未曾轻狂哪知如何稳重。想当年本官与你父亲在京城虽没什么资历背景;但也闹出了不少大事;若不是皇上偏袒;早把这京城府衙黑牢的牢底坐穿了。” 

楚铮露出几分笑意:“父亲与尚书大人当年之事;末将也曾听母亲提过一些。” 
郭怀忍不住笑道:“其实诸多事情当中有不少是你娘亲挑起的;名棠与本官实是被逼无奈;她还好意思说。” 
楚铮想想以母亲的性子确有可能;不由得咧嘴一笑。 
郭怀收敛了笑意;道:“楚将军;今日令尊曾在酒席上提及让你去边疆大营带兵历练;本官并未答应;你可知为何?” 
楚铮小心说道:“想必是末将年纪尚小;不足以服众吧?” 
郭怀道:“并非如此。你统领禁卫十一营不到两年;十一营便在军中比武中连连夺魁;是今年在京城大校场风头最劲的一营;由此足可见你之才。你如今已是偏将;若去了边疆大营必会统率数万大军;可本官觉得你不适合任此职。” 

楚铮默然;郭怀在朝中向来以心直口快、从不虚言著称;他既然说自己不适合领军;但有他的道理。 
郭怀见楚铮有些沮丧;忽道:“但若你再大个十岁;边疆大营统领之位若有空缺;本官第一个保荐的便是你。” 
楚铮一震;瞪大眼睛看着郭怀;不知他究竟是何意。 
郭怀继续说道:“你可还记得春季在京城大校场禁卫军比武最后那项比试‘夺符’吗?” 
楚铮点点头。禁卫十一营便是在那时大展雄风的;一十七项比试十一营有十项独占鳌头。其中就包括最后一项“夺符”;就是将半块兵符悬挂于一座简易搭成的三层高楼顶处;先取得者为胜;采取类似后世的淘汰制;各营之间捉对厮杀;胜者进入下一轮。楚铮所率的十一营所向披靡;没有一个营能踏上第三层半步;这也是十一营最为得意之事。 

郭怀道:“你所率的十一营两百名军士各分职责;相互支援。一部支撑不住;各部分头来援;前后有序;主辅分明;且环环相扣;不出半分差错。可本官却从此看出;你在边疆大营中;上可为大营统领;下可为数千人的校尉;就是不适合领数万人的偏将。” 

楚铮起身道:“请尚书大人指点。” 
郭怀道:“禁卫军虽与各边疆大营平级;但只有几万人;各营偏将其实行使的是边疆大营校尉之职;你能将十一营调教到如此地步;自然可胜任边疆大营校尉;不过此乃说笑而已;当朝太尉之子怎可能去任一冲锋陷阵的校尉?” 

楚铮不由得苦笑;难怪父母都说郭怀对世家子弟有偏见;这时候也不忘讥讽几句。 
“偏将可率数万大军;在沙场上通常镇守一方或专攻一面;稍有闪失便可导致整个战事失利。你的用兵之道过于繁琐;环环相扣;步步为计;一环有失便是满盘皆输。要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沙场局势瞬息万变;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手掌控;似你这般十战九输。而且作为一名偏将;不可有太多主见;只需全力执行大营统领之命便可;即便全军覆没也不可有所动摇。可你身为太尉之子;各大营统领如今大都是你们三大世家族人;对你定会照顾有加;你又是自认不凡之人;统率数万兵马难免会自作主张。事关大营得失;你让本官如何放心让你去边疆大营任职?” 

楚铮冷汗涔涔;郭怀说的并不错。虽说与外公王老侯爷学习兵法后;楚铮从不认为自己比世人高明多少;但真到了沙场上;难免会自认为比这世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经验;一时冲动之下便依自己主张行事;也许可能会成功个一两次;但面对薛方仲这般绝代名将;这种侥幸能有几次? 

郭怀又道:“可大营统领不同了;面对下属几十万大军;就应算无遗漏;步步有后招;才可立于不败之地;切不可仅指望一部兵马;似赌徒般孤注一掷。这些你都具备;而且凭楚家的权势;无论朝中、军中都不会有人为难于你;因此十年后便可为一方统领;或许……还无需十年。” 

郭怀沉吟半响;忽然叹道:“当年你父亲少年时兵法武功均不如我;但到了后来在沙场上成就却不在我之下;便是因为此故了。你与你父亲颇为相似;生来便不愿屈居于人下。” 
忽然远处竟传来兵刃交击之声;楚铮这才发现已经到了四更了。 
郭怀猛地站了起来:“有敌袭营!” 
楚铮拜道:“尚书大人;末将这就去看个究竟。”说完转身便向营内跑去。 
十一营的军士经过楚铮一年多的操练;已是禁卫军一等一的精锐;虽有些措不及防;却丝毫不乱;营内的军官渐渐发现来袭之敌只有数百人;正面迎敌之部有意识地渐渐向后回撤;侧翼的军士已经悄悄地断了来敌的后路。 


《天下》第四部分 第14章 
轼主终成(8)楚铮此时也已赶到了;只见来袭之敌中有十数人手腕缠有白布;为首一人身材高大;黑发黄须;正是赫连雪。这些魔门中人最多施了两三成功力;混在众人当中毫不起眼。 

韩韶手持一把大砍刀;逼退了几名禁卫军后;回首对赫连雪大声说道;“赫连师叔;好像有些不对啊;不是说只有几百名大赵军吗;怎么竟几千人?” 
楚铮喝道:“众军士听令;务必将贼尽数拿下!” 
韩韶闻声望去;顿时瞠目结舌:“这……这不是余公子吗?” 
赫连雪含含糊糊地骂道:“定是这人出卖了圣门;老子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楚铮回首对那二十余个鹰堂弟子小声道:“杀!别留一个活口。” 
众鹰堂弟子齐声应是;抽出兵刃向内杀去。这些人全是吴安然一手调教出来的;楚铮答应过他这些便是血影堂重建的班底;因此吴安然并未有所保留;将血影堂武功尽数传授。这二十人一入战圈;那些盗贼们顿时惨叫声四起。 

韩韶目眦尽裂;大骂道:“余世同;你这个王八蛋;胆敢骗老子;你不得好死!” 
楚铮正想也动手;只听郭怀在身后说道:“余世同是谁;怎么听来这么耳熟?” 
楚铮故作迷惑道:“礼部负责此次大猎之人中有一个令吏就叫余世同;不会同名同姓吧?” 
郭怀脸色一变;道:“此人定是内奸;楚将军;你将贼人尽数拿下;本官去捉拿那余世同;并通知各营严加戒备;以防敌人声东击西。” 
楚铮道:“遵命。”说完便纵身进入战圈。 
赫连雪正与一个禁卫军小军士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忽听楚铮的声音说道:“看拳!”赫连雪顿时功力暴长;一脚将那人踢得远远的。 
楚铮低声说道:“多谢赫连师伯;圣门中人可以走了。” 
赫连雪道:“这些人一个时辰前所食的饭菜中已下了剧毒;立马要发作了;你快些动手。” 
楚铮应了一声;来到韩韶面前;韩韶见是“余世同”;手持大砍刀便砍;口中骂道:“你这个……” 
楚铮不等他把话说完;便已一拳击中韩韶胸口;韩韶连躲避的念头都未能闪现;便已是胸骨尽裂;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充满惊愕的双眼瞪着楚铮;渐渐变得无神;一头栽倒在地上。 

这边赫连雪一声长啸;魔门中人将身边军士逼开数丈;纷纷纵身随着赫连雪去了。 

《天下》第四部分 第15章 天下大乱(1)吴安然整整衣衫;走进一座小帐篷内。 
帐内之人显然是吓了一跳;沉声问道:“你是何人;胆敢擅入本官帐内?” 
吴安然自顾自找了张木凳坐了下来;道:“你就是礼部余世同余大人吧?” 
余世同见吴安然气度不凡;倒也不敢过分得罪;言语中客气了三分;道:“尊驾是哪位大人府内的?” 
吴安然道:“在下是奉了吏部成侍郎之命来见大人的。” 
余世同一听登时站了起来;道:“成大人有何吩咐?”余世同也是不久前才知道成奉之也是大秦人的;他平日在朝中从不与成奉之交往;眼前这人既是奉成侍郎之命而来;当然也是自己人了。 

吴安然道:“刺杀楚太尉之事已告失手;禁卫军已擒下不少刺客。余大人此次负责与之联络;这些刺客中难免会有知情人;成大人意思是请余大人早作打算。” 
余世同怔了半晌;凄然叹道:“余某亦是早有预料了;楚太尉若是这般容易被杀;大赵国多年前就该被灭了。何况此事原本与储君合谋;可储君之后似有反悔之意;大猎前余某数次求见储君却不可得;便劝成大人终止此事;可成大人仍一意孤行……唉;事到如今不知要余某如何是好?” 

吴安然从怀中掏出一个用红绢塞着的小瓷瓶;置于余世同案上。 
余世同拿起瓷瓶;把玩良久;忽然笑道:“敢问这位先生;此内是何种剧毒?” 
吴安然见余世同虽近临死;却仍气度从容;倒也有几分敬佩;道:“此瓶内乃西域奇毒牵机散;入喉即亡。” 
余世同看了他一眼道:“若余某不肯服下此毒;先生恐怕就要用强了吧?” 
吴安然不答;这余世同是明白人;无需多说。 
只听余世同淡淡说道:“余某今年三十有二;算来已在赵国十三年了;从一布衣白丁到如今礼部令吏;已足以证明余某之才。虽时时记得身负大秦所托;但亦不免为自身考虑;余某府中有三房妾室;但并无正妻;可叹她们时常还为此勾心斗角;却不知余某乃是为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