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王府井的女孩们 作者:孙菁 >

第4章

王府井的女孩们 作者:孙菁-第4章

小说: 王府井的女孩们 作者:孙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章 漂亮的瓷器花瓶有了缺口
      我的传呼响了,见上面的留言,是林林打的:请速来〃刘德华〃站着的地方碰面。这就是林林的风格,她指的是在王府井街上竖立的班尼路专卖店的巨幅广告牌,作为代言人的刘德华一年四季适时地穿着班尼路的各季服装。我跑过去,林林正坐在长椅上。

      〃瞧,两瓶青岛啤酒,还有一瓶百威,刚才老外请喝酒,我留了两瓶。〃

      〃你是特意多点的吧,总是那么喜欢占小便宜。〃

      〃美元到咱们这值钱,不捞他们的便宜占是笨蛋。我做了两天的野导工作,挣了四百元钱,其中的一百是吃烤鸭时让服务员多算的,就这样两个人花了不到二百元,也就三十美元,在美国也就买双袜子,省得老外觉得中国的东西又好吃又便宜。〃我们经常这么做,只有刘凤阁从不这样,她更注重和老外们增进感情。就拿吃烤鸭来说,除非老外特别指明要去全聚德,否则刘凤阁会带老外到距离全聚德不远处的荣世和饭庄,那里的果木烤鸭四十八元一套,比全聚德便宜得多,味道也不错。结账时,凤阁也决不会从中赚取外快。

      这时我们听到旁边长椅上的外国人在议论:〃这街上有一些漂亮的中国女孩向我们卖画。〃我和林林相视笑了一下。

      在啤酒带来的微醺里,林林说:〃在这条街呆久了会想家,真想躺在家乡的小河边,我们的河边是沙子,躺在沙滩上那感觉才舒坦。在吉林我的家乡,那里的春天和秋天才叫美,当春天来时,你确实能感受到春的气息,冰雪融化,地上的泥土踏上去软软的,真能闻到泥土的芬芳,看到小嫩芽破土而出。在北京你不知道树叶是怎样成长的,但在那儿从泛青开始每一天的绿都不一样,每一天你都会感受到它们的成长,那是发自生命的绿。秋天时稻麦成熟,黄色的麦浪是最美的,我喜欢雨后去采蘑菇、挖小头蒜,我并不爱吃,只是喜欢去做这些事。天空是那么湛蓝,北京的天空没法跟它相比,当你躺在小河边把手伸向蓝天时,仿佛也变成岸边笔直的伸向蓝天的杨树,离天空很近好像扬手就能抓到白云。〃

      〃那你为什么来北京?〃

      〃如果有相爱的人我会愿意留在农村与他生活,舍弃城市的灯红酒绿浮光掠影,我并不留恋。其实我不喜欢城市我喜欢农村,跟相爱的人我愿意在任何地方。〃

      啤酒节期间,在王府井有乐队演出,几位希腊来的留学生围成一圈手牵着手跳着本民族的舞蹈,没有观赏性,但极具自娱自乐的功能。

      一位外国人,背很直腿修长,随乐曲起舞,见林林在旁边也不由自主地随着旋律摆动,便做了个邀请的姿势,林林就和他跳了起来,兴致所致最后竟跳起小天鹅的舞步。

      我就是喜欢林林的那股高兴劲,走起路来也轻飘飘得像踩在云上。

      我刚送一位美国游客去天安门,回王府井看见刘凤阁正站在丹耀大厦前面,她说两个老外和她约好今晚见面吃烤鸭,比约定的时间已晚了十分钟,我说那我先走了,刘凤阁说一起去吧。我们便在附近的水吧找了起来,啤酒节期间人特别多,好不容易在虎牌啤酒的凉伞下见到他们,俩老外一个是澳大利亚人一个是德国人,其中的那位德国人正在和刚结识的一个蒙古国来的女孩聊得起劲,我们便一行五人去了荣世和饭庄。路上蒙古国女孩用汉语对我说,她在中国内蒙用英语给贵族教授汉语,她的男朋友也是内蒙古的,这次她一个人出来旅行,住在西单的京海饭店。饭只吃了一半,那蒙古国来的女孩已经和德国人迪恩之间有了亲密的小动作,吃完烤鸭出来沿着王府井散步,蒙古国女子干脆主动拉起迪恩的手。我很生气,为我们的内蒙小伙不值,便对刘凤阁发牢骚说,上次在回家的火车上遇见一位在蒙古国开羊绒厂的老乡,他说那里的大部分女人粗俗又豪放。

      后来两位老外说要去上网,蒙古国女孩与德国人低语了两句便先走了。在网吧,澳洲人问,为什么蒙古国的女孩如此作风大胆,而你们却很保守,无意中摸一下都要躲开。刘凤阁指着我说,她刚才还和我说呢,蒙古国女孩没有廉耻,很随便。刘凤阁其实心里也看不上那个女孩,而且对那女孩成为中心人物很不满,却把我像棋子一样抛出去。

      临分手约好第二天傍晚再碰面。再见面时,德国人搂着那蒙古国女子出现,两人在谈话间还不时互吻一下,俨然成了一对情侣,这使我很尴尬。

      我不是不知道刘凤阁有时候的缺德,我只是容忍。整个成长岁月我一直处在对友情的饥渴状态之中,小时候我把皮筋拴在两棵树之间,自己独自跳皮筋,没女同学敢跟我玩,怕引起班主任杨老师的不快,有一个平时偷偷关照过我,对我不错的女同学是左撇子,那些女孩一起玩跳皮筋时,约定如果她〃死〃了,分在一帮的人就要用左腿〃救〃她,这使别人都不情愿跟她一帮。我默默苦练用左腿跳皮筋,后来跳得非常好,我却没有〃救〃她的机会。

      我希望有电影〃柠檬姐妹〃般的友谊,或〃死党〃式的女朋友,如果没有,那么即便是友谊的赝品、残次品我也不在乎。如果你曾经体验过某种糟糕情绪的极限,你会千方百计让自己不再有同样的经历,我曾经体验过孤独的极限,只要不让我再濒临那种感觉。对于普通人,生活没有多少可选择的余地,你只能牺牲一些东西去换取另一些东西。

      我有时喜欢逗那个叫黎丽的女孩子,只要我接近她周边两平方米内的空间她就会逃跑。有时我会恶作剧地靠近她,然后看她想要逃离开我的视线时的尴尬相。那还是年初时,我和一位从荷兰阿姆斯特丹来旅游的小伙子聊天,在我的家乡那座著名的海滨城市,每年都有荷兰郁金香节,公园里有郁金香风车大木鞋,我们还聊到范·巴斯滕,他是我最喜欢的球员,大连虽然被称为足球城,中国队许多知名的球员都来自那座城市,但迷上足球则是因为当年〃荷兰三剑客〃在意大利甲级联赛上的潇洒。荷兰人说他在等人,她叫Susan(音译:苏姗),是位大学生,他们昨天相识的。那时黎丽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周末才来做兼职,我并不认识她。

      一星期后又遇见这个荷兰人,他看起来有些忧郁,他主动和我搭话。说他爱上了Susan,他们一起过了两夜,他很伤心,还拿出了他作为临别赠礼的脚链给我看。

      后来黎丽干全职翻译,林林介绍我们认识,说的是她的中文名字黎丽,然后林林就跑到新东安地下一层上厕所去了。聊天中黎丽说他的男朋友是荷兰人,他们有时还互发电子邮件,她说自己的男朋友留有胡子,而在我的记忆中那个荷兰男孩下巴刮得很干净,所以我无意间提起自己知道的那段露水情缘,黎丽这时从手提袋里拿出一条脚链,问是这条吗?我惊愕在那儿,她还让我去她工作的画廊说是那儿有荷兰人的照片,让我认认,看来她是投入了真情的,把脚链连同装脚链的手饰盒总是随身带着,我找了个理由让自己脱身。后来才忆起第一次见面荷兰人是留着胡子,从此黎丽再见我就躲着我。

      那位荷兰小伙子是她的初恋,那两夜对她来说是甜蜜、完美而又圣洁的,是只应他们两人享有的秘密,荷兰人却轻易就告诉一个萍水相逢的人,这就像漂亮的瓷器花瓶有了缺口,她的选择就是把花瓶转二分之一周,让光滑完整的一面朝向自己,而我的出现提醒着她缺口的存在,所以她只能躲避我躲避缺口。我曾责怪自己多话,不过也自嘲地想,我是无意间打碎了她的梦,不过也加快了黎丽的成熟,她应该感谢我。
      第七章 中国朱丽叶(1)
      刘凤阁说想吃比萨饼了,我们便逮了个老外,是从瑞士来的一位火车司机,为人滑稽,总想吃刘凤阁的〃豆腐〃。我们在新东安的三楼必胜客吃的比萨饼,他一路和各个专卖店的售货员打招呼,他先是主动向人家问好,等对方说进来看看吧,他就迸出一句〃我没有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你好〃、〃我没有钱〃是他会的惟一两句汉语。路过SWISSWATCHSHOP(瑞士名表店),他很感兴趣想要进去看一看,那间店面最贵的一款表是六十四万六千二百元,一般的也在二十五万元人民币上下,这笔钱足可以在近郊通州区买两室一厅的房子了。我们又把他带到画廊,指着钟魁画像说是〃中国的罗宾汉〃,《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说是〃中国的朱丽叶〃,他最终买了一张小幅面的〃中国朱丽叶〃。

      一位匈牙利人坐在街边的椅子上边听随身听边写明信片,刘凤阁走过去,他直截了当说我不看画,凤阁反应很机敏,说我只是想练练口语,老外听她这么一说来了兴致把随身听都关了。临走时匈牙利人还鼓励说你要继续坚持练口语。

      因为经常同时遇到几个老外一个人应付不过来,同一画廊的翻译会随性自由结合为搭档。林林工作散漫,常愿意闲逛,或去王府井书店看闲书,或去天安门广场晃悠。常是一转身就不知她哪儿去了,她外语也不是很好,卖画的运气也差,没人愿意和她搭档。后来她常跟我和刘凤阁,虽然她打心眼里不喜欢凤阁,但我和凤阁都不是在小事上计较的人,看在钱的份上她和凤阁表面一团和气。

      林林长得不丰满甚至偏瘦骨感,可是在夏季她喜欢穿着暴露,有时吊带是用透明纤维做的,远看像连吊带都没有,袒胸露背,我有时真恨不得给她披一件衣服,她说这样很舒适无拘无束。所以当我们三人在一起时,是一幅很有意思的画面,我穿着套装带点书卷气样子文静,林林有点风骚不羁,刘凤阁属于运动型,运动帽T恤七分裤,一只大的挎肩包,里面装着她的学习资料、词典、名人传记,夏天傍晚在洗手间冲完澡,她会披散头发换上碎花的连衣裙。不过永远不要从表面去判断一个人,我们都不似外表所给人的感觉。

      有一个外国男子站在街边抽着雪茄,样子酷酷的,他吸了一口烟又吐出来,我们和别的画廊的翻译都看到他,但被他的酷劲震住了,不敢上前。凤阁说我去。

      那男子是意大利人,他不想去画廊,但想找个地方喝茶。凤阁带他去了〃台湾仙踪林〃,自己要了杯珍珠奶茶,给他点的是蜂蜜绿茶。他们在那儿聊了两个多小时,意大利人当时就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对家人说我认识了一位漂亮的中国姑娘。

      外国人的审美观和我们截然不同,在他们眼里凤阁长得蛮漂亮,而就咱们中国人看来凤阁只是五官长得小巧罢了。

      凤阁在王府井找到了自我良好的感觉,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自我良好的感觉有膨胀趋势,这使她的行事带有侵略性,起码在别人眼里是这样看的,我却认为这是积极,正是我所不具备的,大多数时候我只是被动的任命运拖着前行。

      刘凤阁做事像钟表一样准确,晚上十点回到宿舍,爬到上铺戴上耳机隔离外界的噪音,就开始做笔记、查资料、看书。她最喜欢看的是一些企业家的传记和对一些成功女性的描写,她欣赏吴仕宏的先上船再买票的理论,不过她也知道在如今相对发展的市场体系中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机会只给有实力的人。

      她父母年过五十了仍在地里干农活,种棉花玉米大豆,这使她对财富的渴望更加强烈,她想把年迈的父母从泥土里解放出来。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是理解不了的,她的父亲老实得有点儿无能,干不了养殖或寻求别的出路,这使他大半生在贫穷中挣扎,高中毕业她想到北京上大学,可是分数不够,只能念一年八千元学费的民办大学,父母咬牙供她。大学一年级回家时,家里连一滴油都没有,只有用白水煮菜。她不回去时,他们根本不吃青菜,一年到头也不穿新衣服。

      〃父母只告诉我要善良老实没教我应该怎样去生活,想来他们也不知道,否则不会那么失败。他们只有小学学历,但父亲说过许多带感情的话,我愿意付出生命让你幸福,你幸福我的心就落在心脏中央了。所以在这世上我只对我父母好,我总是买一百多元的鞋和衣服给我父亲。〃

      〃可他什么时候穿呢?〃我问。

      〃农闲时呗。〃

      凤阁住在城里的姑姑家很有钱,表弟连蛋糕都不希罕吃,吃泰国香米,电器是她都不会用的外国货,这对于她年少时的生活是个刺激。在她小学快毕业时,只有一个独生子的姑姑想让她去自己家里当小保姆,做做饭打扫屋子,姑姑不觉得对她是种侮辱,反而认为农村丫头能被带进城里是她的福分,她没有同意,而且童言无忌地说,想让我去伺候她?我还想将来有人来伺候伺候我。念初一时,叔叔弄了间临街的门脸儿准备开杂货铺,要她去看店,说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对命中注定要种地的乡下女孩再好不过,过两年再在镇上给她找个好婆家,她听了直摇头。初中毕业时,乡上的厂子为了响应扶贫计划安排她进工厂上班,这对村里的女孩是求之不得的,她还是没有答应,而是执意要念高中。她在大学的三年里,午餐是吃妈妈亲手做的豆瓣酱就馒头。舅舅是贩枣的,欠她家的钱,她大二时没钱交学费去要钱,舅舅说你这么大了还不能养活自己,这句话对她震撼很大。乡下婚丧嫁娶之类的事情很多,当家族里的人聚在一起时,城镇里的亲戚与自家人有着巨大反差,这反差除了物质上的,还有行为举止谈吐见识上的落差,父母永远显得那么寒碜卑微,她觉得只有受教育去外面的世界才能改变自身的命运,让她过上有尊严的优越的生活。

      凤阁说:〃高中时看杂志介绍成功女性,知道在大都市的星级酒店干销售能在世界各地游走,那就成为我第一个理想,不过酒店高层领导要北京户口,这条路已经断了。我刚开始在一家展览公司工作,我的女老板去美国生孩子,夫妻俩早已办下了绿卡。我是在展览公司的国际部,用电子邮件、传真、电话与国外公司联系。每天上班电子打卡,缩在小办公隔间里,像被关在牢笼,光上下班的挤车就浪费多少时间精力体力。一起在外语学院进修的同学跟我提起有这么一个职业,所以我就来试试,在画廊翻译中我的英语是出类拔萃的,应该能觅到一些机会。这跟朝九晚五的生活比要多姿多彩,每天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这本身就是种学习的过程,我又喜欢思考,过一段时间对自己做总结,有时候一天发生的事情就让我有质的变化。英语是我打开外面世界的一把钥匙,我掌握了英语,就掌握了一把钥匙,能得到我想要的。我要去欧洲的大学深造,上跨国的知名企业做金领,探求路子完成最初的资本积累或借势改变命运,实现当企业家的梦想,然后成为慈善家。即使嫁有钱人,我也要有自己的事业。我会出国,因为我的欲望很强烈。〃
      第七章 中国朱丽叶(2)
      〃你这样想太苦自己了。〃我说。

      〃从我有这些想法开始,我已经苦了十几年了。我从小多病多灾,有了远大的抱负后,我开始努力锻练身体,在学校跳马时阴部受伤,主治医生是位女大夫,她很喜欢我,说我聪明能及时用卫生巾给裹起来。医生说不影响以后结婚生子,但我心里仍有点顾虑。我喜欢胖男人,在马克怀里很舒服,那感觉温暖有安全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