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大学之林 作者:朱晓琳 >

第25章

大学之林 作者:朱晓琳-第25章

小说: 大学之林 作者:朱晓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拎包式样太老襻都要断了,放在讲台上有多难看,叫你买只新的你不肯。还有那只
酱菜瓶茶杯,真正出土文物一样,现在人家都用不锈钢外壳的老板杯了,啥人看到
你这点破旧家当不笑话你呢? ”

    俞道丕本想在妻子跟前发泄掉点郁闷,谁想妻子这番话简直与那些选票异曲同
T。俞道丕愤愤不平道:“学生到大学里来干什么啦?不求知识想当追星族的话,趁
早去歌厅舞厅好了,上什么大学? ”

    聂惠萍并不想较真,端过来一杯上好龙井茶,换了更为和风细雨的口气:“你
每天站在讲台上讲课,眼睛里看到几十张面孔,自然不会觉得单调。但下面几十双
眼睛只看你一张面孔,加卜十天半月不换的衣裳,就是看明星也要看厌的,何况你
这样一个老头子。现在社会上都讲究包装,包装不起眼,里头货色再好也不定有人
买你账。你们学院里薛人杰水清清在这点上就比你聪明。”

    俞道丕明白妻子的话有几分道理,可在自己家里,他依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
反唇相讥:“照你这么讲,那两个人再多穿几套名牌好当院士啦? 嘁,绣花枕头一
包草。”

    评选活动让俞道丕心里不痛快只不过一阵儿的事,因为采用无记名投票,他即
使有火也找小到发火目标。不过身为院长俞道丕不能不重视自己在外语学院的威信
和人气指数,除非他不再留恋院长职位。

    所以俞道丕嘴上反驳妻子的说法,在以后的日子里却多少开始注意个人形象外
包装,聂惠萍指哪他改哪,他内心还是清楚个人魅力对保住手中权力的重要性。

    评选活动过去不久,俞道丕偶尔从自己一个生性木讷老实的研究生嘴里听到学
生给教师们起的外号。这些男生女生背地里管薛人杰叫“雪儿”,借着“薛”字的
谐音,听上去像叫宠物狗。据说薛人杰本人知道这个外号,却表现得无所谓,“雪
儿就雪儿吧,总比背地里让人叫王八蛋好些”。水清清有个“清水芙蓉”美名,恐
怕得益于她一天一换的高级时装。看来如今的大学生们兴趣眼光确实不同以往,他
们除了看重学问还十分在乎教师的外表。俞道丕也听到了自己的外号,竟然叫“杀
虫剂”。他百思不得其解,一个资深学者特级教授跟农药有什么关系。那个传话的
研究生看来真是木讷到了极点,丝毫不考虑导师脸上是否挂得住,老老实实解释这
外号的来历。是因为学生看到俞道丕日渐露出头皮的脑袋,于是联想到洒了过量杀
虫剂的庄稼地。俞道丕咬紧牙关才勉强在自己学生面前做出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姿态,
心里却恨恨道:“我要真是杀虫剂倒好了,洒灭你们这些不知尊敬师长的野草杂苗。”

    俞道丕又恢复了原生态,任凭染过色的稀疏头皮上长出新白发,像是脑袋上圈
了一道双色巧克力。

    有时他真想干脆剃个光头,但怕让人误以为俞教授在削发明志,他俞道丕没有
必要如此在乎几个毛孩子的口头恶作剧。唯有女儿最赞成他剃光头,“老爸,你要
真敢酷那么一回剃光脑袋,保管能把外语学院的‘一哥’交椅夺过来。”俞道丕没
理睬女儿,真剃光脑袋的话,见了校长怎么解释,还想不想在九州大学吃碗安生饭。

                                 四十一

    在九州大学校领导眼里,外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算得上会办实事的中层干部。
尤其是院长俞道丕,接二连三解决了几桩校部摊派下去的棘手难题,等于是冲在第
一线用身体为校领导挡子弹的勇上,而且事后并未挟此资本讨功,这样的中层干部
实在难得。眼下九州大学面临的头等大事便是搬迁,将原先位于市区的学校搬迁至
二三十多公里以外的远郊新校区。这对享受惯大城市方便生活的师生来说,无疑有
种古代犯人遭充军发配的感觉。一时间校园内外怨声载道,成百上千封电子邮件发
往校长邮箱,这样的民意压不住也压不得,现今中国大地上还有哪个群体比高校师
生有更强烈的民主意识和要求呢。

    其实校长也一肚子苦水,高校改革叫了多少年,现在上级下达扩校扩招的改革
方案,你单枪匹马抵挡得住吗? 位于市区的高校又不是九州大学一家,这任校长顶
着不动,哪天换了个新校长还不是照样得搬。再说在任上的校长谁没点私心,学校
搬迁是九州大学几万名师生的事情,犯不着独个顶撞上头先丢了自己的乌纱帽,当
上这样一所综合大学的校长到底也不容易。校长在任上把上级指示精神贯彻好了,
日后届满没准还有高升的可能,最次也能太太平平干完任期。反正校长本来天天办
公开会,基本上等于坐班制,有专职司机开车接送,在哪儿办公不一样。

    最受迁校之苦的要属教师。中国高校几十年来的惯例是教师不坐班,上完课走
人,回家去备课做学问。九州大学绝大多数教师早已在学校附近买了商品房,图的
就是工作生活两方便。现在迁校命令一下达,几千名教师的生活全乱了套。老教授
们抱怨:“大学之大是要有大师,不是大楼。九州大学百十来年积淀下的文化底蕴,
圈块地就能重新造出来吗? ”一些青年教师这边购房款尚未还清,校方又在鼓动大
家去远郊新校区旁边购房,好像买房子不过是买件衬衣,随换随扔。

    校领导鼓励全校教师重新买房倒也不是一厢情愿,尽管校园里依然可见穿着上
世纪八十年代的确良衫骑破自行车的教授们,但并不说明这些人没饯。一旦这群人
的购房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形成的消费市场能吓房产商一跳呢。

    如今的高校教师早已成为社会高收入群体,但这个群体中很多人的消费观念与
三十年前无异。小贩提着两篮子鸡蛋在九州大学教师住宅区同墙外叫卖,二块七毛
钱一斤的洋鸡蛋全部卖完,三块五毛的草鸡蛋硬是无人问津。小贩感叹:“大学教
授们穷啊,连草鸡蛋都吃不起,还不如下岗工人呢。”要动员舍不得吃草鸡蛋的大
学教师们拿出银行存款去新校区旁购房,是九州大学领导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校领导将外语学院定为首批搬迁院系,是看中了俞道丕为首的学院班子能办实
事,贯彻卜级意图积极性高。而且外语学院教师经济实力向来高于其他院系,一旦
动员他们去新校区买了房,不怕整个学校搬不动。外语学院有点像九州大学的时尚
风向标,一个行动会引来全校其他院系跟风。新校区附近几家房产开发公司主动向
九州大学示好,教师们若去那儿购房,平均每平方米可获得五百元优惠,买一套房
省下好几万呢。加上日后将房子倒手赚的钱.人人都可发笔大财。只要外语学院有
人在那儿买房,不怕其他院系不跟进。

    俞道丕在全院教职工大会上慷慨激昂:“我们这个时代真是充满了机会和挑战,
这些机会中当然也包括发财机会。校领导把全校搬迁试点任务给了我们学院,是对
全院师生的信任。我们学院教职工被允许首批购房,也是个千载难逢的利好机会,
相信有投资眼光的老师们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俞道丕的讲话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形容丝毫不为过,会议室顿时成了农贸市场,
性急的人已经开始敲着袖珍计算机想知道究竟能发多大一笔财..教师们尽管不愿
去新校区上课,但能优先购得廉价商品房,权衡下来还是利大于弊,这年头再迂腐
清高的读书人也不至于拒绝发财呀。

    外语学院首批搬迁试点动员出乎意料地顺利,这份功劳又被校领导记在俞道丕
头上。照此看来,只要新校区附近的房产商继续抛出同等价位楼盘,不怕没有九州
大学教职工来接盘。对房产开发商来说,傍着某所高等学府,一如想成为明星的女
孩遇上了愿意替她包装的大款,就等着走红那一天吧,美都美不过来。让掉的那点
房价算什么,后面一期接一期的待售楼盘还不是能成百上千倍地赚回来。

    外语学院百分之八十的教职工都签了购房合同,交掉一万块钱购房定金,然后
情绪高昂地投入了搬迁工作,其中包括俞道丕和薛人杰。令俞道丕不解的是,戈新
元始终置身于这股购房热潮之外,好像嫌日后一卖掉房子就可赚进的大笔钞票烫手。
其实戈新元看着周围同事争相购买廉价房也很动心,但被经济学教授牛振亚拦住了。
牛振亚说:“沪上房市过热,已完全脱离正常交易轨道,政府早晚会出手干预,到
时候比买了股票套住还麻烦。再说九州大学新校区附近地段太差,二十年都形不成
个成熟住宅小区。那些房型也不理想,面积过大,购进后想l 叶J 手会有一定难度。”
牛振亚还有一个理由没说出丁,他断定戈新元不可能一辈子在九州大学教书,犯不
着为了日后工作方便去买那样的郊区房子。

    戈新元已将身心都交给了牛振亚,这个作为后半生依靠的男人发话,她没有理
由不听。俞道丕问起戈新元为何没买房子,戈新元半真半假道:“我哪好同你们大
教授拼实力啊。老人刚走,女儿还没出道,有间旧房子住住就不错了,哪能像大教
授们那样狡兔三窟呢? ”俞道丕听出戈新元话里有话,正高职称没评上,基本工资,
职岗津贴,课酬都比正教授少一大块。这时候你还问她为何不买房,不是自讨没趣
么。

    外语学院是九州大学首批搬迁院系,挑选了新校区中位置最理想的教学楼和办
公室。学生公寓里本科生四人一间,硕士生两人一间,个别博士若愿意多掏几个钱,
一人就能包下一大间房,中国高校学子有史以来从没有享受过如此优越的住宿条件。
结了婚的把老婆孩子接进宿舍公寓都没人过问,尽管红袖添香夜读书好了。

    几十年来不坐班的大学教授们,习惯拎着皮包上讲台,下课后拎着皮包走人回
家,否则只好在校园里流浪。除了担任行政职务的院系领导,高校教师们很少有同
定的办公室。现在外语学院宽敞的办公楼里,正教授每人一个单间,副教授以下两
人一间,人人桌上配有电脑,阔气得如同一夜间发了横财。反正有学校豪华巴士每
小时一趟往返于市中心和新校区,原先恐惧搬迁的师生开始安居乐业了。平日里埋
头自家书房的老教授也越来越多出现在办公室里,用公家电脑上网写书,自家连电
费信息费都省下了不少。这是院长俞道丕为众人谋来的福利,俞道丕相信目前自己
在学院里人气指数一定有所回升。

    都说人算不如天算,外语学院教职工努力付着购房贷款,眼见那几栋期房商品
楼天天在长高,最后封了顶。性子急的人已经找好了室内装潢公司,连家具都订购
了。这时一纸征收房产交易税法令出台,硬是给持续高烧不退的沪上房市降了温。
购新房再倒手已无利润可赚,银行又重新制定了贷款规定,房产市场资金几天工夫
就像沙漠中的水分一般快速蒸发。还没等外语学院购房的教职工回过神来,新校区
周边房价已开始下跌,跌得比房产商让给九州大学的优惠价还要低。

    平日里连草鸡蛋都舍不得吃的教师们傻眼了,没人明白这样一个高智商群体何
以会选择了最错误的投资。这样的房子买下来,就好比生了个先天性残障的孩子,
好歹得由你自个背着抱着,要想推给别人万万不可能。最不幸的要数那几位临近退
休的老教授,原打算买下房子日后出手给新进校的青年教师,一进一出赚上十几二
十万养老补贴。现在不但钱赚不到,大半辈子的心血套在这处房产上,不甩血本卖
出恐怕就没见着现钱的日子了。

    俞道丕从众人财神跌落成千夫指的罪人,办公室里天天挤满了欲向他讨个说法
的教职工。购房者异口同声被校领导和房产商骗了,纷纷要求退房,拿回自己已交
的定金和购房款来。俞道丕强打起精神赔了一个星期笑脸,终究支撑不住倒下来,
在妻子陪护下吊了三天点滴,嘴唇上急出一大溜火泡,长了串紫葡萄似的。

    戈新元这时处在隔岸观火的有利地形,日日将学院火势报告给牛振亚,牛振亚
又一回在戈新元跟前显露出经济学教授的投资意识和眼光。他带着悲天悯人口吻道
:“中国高校教师其实蛮可怜的,几十年来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木偶,市场经
济之风很难吹进高校围墙。这个群体的总体生存意识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而市场
经济规律又没什么情面可讲,盲目投资不翻船才怪呢。”

    戈新元靠在牛振亚身上说:“有你这么个经济学家在身边,我该不会吃这种亏
吧。”

    牛振亚撩拨了一下戈新元的头发笑道:“那也得你肯听我劝才是。你别以为只
有银行存折上的钱才可用来投资获利,世上可用于投资的东西手段多了,看你往哪
儿投罢了。”戈新元明白牛振亚指的是鼓动她跳槽,作为人力资源投资出去,可是
戈新元还不想真的离开九州大学。

                                 四十二

    学院领导班子会议上将讨论留校人员名单,这通常是班子成员间最难达成一致
意见的议程。俞道丕为这个议程做了精心准备,这些准备工作百分之九十是针对薛
人杰的。上回俞道丕为了还人情,硬是引进一名由易彬推荐来的女博士,而挤掉了
薛人杰的博士后弟子,按薛人杰的脾气这回肯定要一报还一报的。即使眼下薛人杰
自己没有合适人选要推荐,也难说不会给俞道丕出点难题,至少让俞道丕在通过这
项议程时不能走得太过顺利。

    俞道丕想留下自己的女弟子洪俊花。洪俊花资质平平,做学问马马虎虎,但这
个女人有一点最让俞道丕中意的便是死心踏地。俞道丕根本没有想到洪俊花因为被
薛人杰抓住过把柄,已经在上回国际学术会议之后向薛人杰献过忠心。因而当俞道
丕在会上提出洪俊花时,薛人杰也一口赞同,让俞道丕怀疑今天是不是愚人节,抑
或自己前些日子发烧烧坏了耳朵,出现幻听。

    薛人杰一脸真诚:“学院搬迁至新校区后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大,各系女生人
数多,留下一位女博士来比较好。可以先当辅导员,以后有了教师编制名额再转正
好了,也算先为学院的管理工作出点力。”

    戈新元立刻接口赞同薛人杰的意见,身为女教师,她深知如今的女大学生有多
难管,捧着哄着斥着骂着都不成。管得太松吧,她们一下课便钻进大款私家车不见
了人影,给车展房展当广告女郎算乖的,弄不好就成了人家小蜜二奶。可管得太紧
吧,再来个姜小艳似的从天而降,还不把教师们吓出精神病来。所以戈新元巴不得
多留下几位女博士,充实女辅导员队伍。

    俞道丕以为薛人杰会前跟戈新元通过气,要不二人何以配合得天衣无缝。其实
薛人杰赞成将洪俊花留校自有他的打算,洪俊花因为被薛人杰抓住过把柄,才会向
薛人杰告密供出导师俞道丕,以此作为对薛人杰高抬贵手的报答。洪俊花这样的女
人为保护自身利益不惜出卖导师,那么当她有把柄捏在薛人杰手上时,就不敢不对
薛人杰忠心耿耿,关键在于薛人杰怎样掌控这个女人罢了。

    洪俊花如愿以偿留在了九州大学,从此走入上海的大街小巷,不再有客居他乡
的感觉。她已经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