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红楼同人)宝钗重生记 作者:爱玲粉丝(晋江vip2013.5.16正文完结) >

第21章

(红楼同人)宝钗重生记 作者:爱玲粉丝(晋江vip2013.5.16正文完结)-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瑛被太后指着威胁,吓得一下坐在地上,他面露惊慌的爬起来对着太后和皇后做个怪样子说:“孙儿我身子单薄的可怜,祖母手下留情啊!”
  长乐宫里面热热闹闹的,夏姑姑心满意足的回家了,等着宝钗把夏姑姑送到了长乐宫的大门,她悄悄地对着宝钗说:“你在宫里过得如何?没有谁为难你么?你家里一切安好,你母亲说家里很好不要叫你操心,只管好生的服侍太后就是了,闲着了也该保养自己。”说着夏氏握着宝钗的手,悄悄地塞给她个小荷包也就走了。
  夏氏回家把事情说了,即便是林如海这样不太看重这些的,也有点心神飘荡了。皇帝有几个儿子,只有四皇子和六皇子是嫡出的,只是四皇子出来一岁上的时候忽然病了一场,虽然捡回来小命,只是落下终身的残疾。皇长子是怎么成为太子的,可以写一本朝廷权利斗争史了。那个时候太上皇和皇帝两父子和老忠顺王一派势力斗得旗鼓相当。这位太子就是权利均衡的产物。
  后来太上皇逊位,皇帝登基,因为皇长子是立为世子的,也就顺利成长的成了太子。虽然现在看不出来皇帝对着太子有什么不满,可是六皇子身上的气度,还有相貌学识都是出类拔萃的。虽然在文学上比不上整天和文人们一起编著经史子集的四皇子,可是他小小年纪办事能力着实叫人称道的。这位六皇子若是成了自己的女婿,即使不坐那个位子,也是个王爷。但是储君易位,哪朝都不会风平浪静,若是六皇子能大伙全身也罢了,若是不能——一时间林如海心里百转千回,脸上如痴如碎的。
  “老爷想得太远了,六皇子虽然,人家未必能看上咱们。即便是真的成了,咱们还不要更担心呢?如今皇后不仅要想着六皇子的亲事,五皇子的亲事,还有些宗室子弟们额亦都到了成亲的年纪。里面随便选一个都是好的。一辈子平安,不更好些?”夏氏看着林如海平常走是说泰山崩于不变色的话,今天听着自己女儿有可能成为六皇子的王妃就有些把持不住了,暗笑着推推林如海。在天大的富贵面前谁也不能免俗啊。
  夏氏和林如海在惶惶不安和焦虑中煎熬的时候,太后的长乐宫里面气氛却是冷森森的。
  早上皇帝下朝给太后请安,宝钗没在殿里,等着皇帝走了,她拿着昨天太后要看的书进来,刚踏进了大殿,她就感觉一阵异样。虽然天气一天天的变暖和起来,可是太后的宫里却和冬天似地,叫人汗毛倒竖。
  宝钗看向太后身边的人,这些人都是一副屏气凝神噤若寒蝉的样子,一个个的看着地上的花纹出神呢。太后看着宝钗进来也没说什么,她看看宝钗摆上来的书本,没有要看的意思,她忽然想起什么,叫住了宝钗:“我听说你家刚来京城的时候,是借住在亲戚家。贾家的几个姑娘,你全见过的?她们家的姑娘怎么样?”
  宝钗听着太后的话,心里一动,好好地怎么问起来贾家的几个姑娘了?宝钗心里疑惑着莫非是和黛玉的婚事有关系?她对着太后据实以告:“奴婢一家刚来的京城的时候,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多亏了姨妈家挽留住下来,他们家的几个姐妹倒是常见的。”太后很有兴趣知道别人家的女孩子过什么样子的日子,她仔细的问了贾家的小姐都有谁,她们平常都在做什么。
  宝钗老老实实的说了,太后低着眼睛看不出来表情:“那个三姑娘却不是她们二太太亲生的。那个二姑娘呢?”
  探春和迎春的身世是明摆着的,宝钗就老实的说你:“二妹妹是那边大老爷屋里人生的,三妹妹是二老爷这边屋里人生的。倒是四妹妹是那边大爷的亲生妹妹。只是她生下来就没了母亲,是老太太接过来养了这么大的。”难道是太后对着贾家的姑娘起了兴趣想着给他们说亲事了?只是,贾家的姑娘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奇怪,除了元春进宫不说,剩下的二姑娘和三姑娘竟然是一直无人上门提亲。
  贾母虽然说起来自己心疼孙女们,但是她也没有叫女孩子们不出门子一辈子在家陪着自己啊。迎春的婚事们不当户不对,贾赦是个不管不顾的,婚事定下来谁都知道不适合,偏生老太太就是一声不吭。探春的婚事也不如意,完全是被人当成了东西一般。宝钗现在入宫,在太后身边服侍,太后对着贾家不甚喜欢,她怎么回想起来贾家的姑娘呢?
  “原来是这样,贤德妃倒是个好姐姐,惦记着自己的妹妹们!我还以为是她是贤惠的很了。也罢了,没你事情了,对了我好几天没见着紫竹了,他们家的那个丫头我看着很喜欢,这个是新进上来的新料子,你跑一趟把这些给紫竹,这些给林丫头。”太后叫人端出来些锦缎和衣料,叫宝钗去林家颁布赏赐。
  宝钗领命而去,等着宝钗到了宫门口,忽然见着水瑛从皇帝南边摇晃着过来了,宝钗看看时间暗想着水瑛是要给太后请安的,怎么往外走呢?见着水瑛过来,她蹲身一福:“小世子怎么这个时候还没给太后请安?太后还等着小世子一起用午膳呢。”水瑛沉着脸,仿佛很怕听见宝钗说太后什么的,他只是哼一声:“祖母事情多,我不敢打搅了。薛才人这是要做什么去?”
  “太后叫奴婢给林夫人颁赏赐去。”说着宝钗指着一个小内侍抱着的锦缎。她正在等着安排的车子过来。
  水瑛没什么兴趣的翻翻眼皮,对着身边的小内侍发脾气:“我的马呢?快着些!”语气严厉,把宝钗给吓一跳,水瑛察觉出来自己的态度不对,赶紧一笑:“薛才人别怪,我——”水瑛欲言又止仿佛是遇见了为难事的样。
  宝钗暗想着水瑛今天是怎么了?不过刚才水瑛是从皇帝那边过来的,应该是被皇帝说了。反正这些都是政务上的事情,既然水瑛遮遮掩掩的,她也就装着不知道了。没一会宝钗的车子来了,水瑛对着宝钗说:“薛才人先请。”


☆、24

 
  水瑛一会是乌云满天;一会是喜笑颜开,快如变脸绝活的转变叫宝钗有点糊涂了;她隐约的觉得,整个皇宫里面的人都戴着面具对人;对着身边的奴婢是一副面孔,对着上面的人是一张脸;对着身边的人是张脸。虽然有演技优劣的差别,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如此。只是水瑛看起来仿佛是毫无掩饰;可是宝钗看着水瑛手上的东西;隐约的感觉到其实水瑛的脸上一直戴着面具;而且他的面具太好了,就好像是长在上面似地。
  宝钗见着长乐宫尽在咫尺的宫门;忍不住瞥着身边的水瑛;谁知水瑛一路上没心没肺的,只是拿着那个蝈蝈笼子把玩着。进了长乐宫,水瑛对着宝钗扔下一句话:“你跟着我进去!”说着水瑛加快步子,先进去了,宝钗看着殿门边上站着两个内侍仿佛是皇帝身边的人,她心里想着皇帝来了,自己这个时候进去好不好呢?
  正在宝钗踌躇的当口,水瑛忽然折出来对着宝钗说:“你还站着干什么?难道是等着我请你呢!”宝钗想着没准是皇帝来和太后说话,自己是多心了。等着宝钗跟在水瑛身后进了大殿里面,她一看那些侍立在一边的宫婢们,心里恨得暗骂水瑛,皇后和元春都在呢,她真的不想和元春碰面啊。
  可惜小内侍早就通报进去了,一个小宫女出来对着水瑛和宝钗说:“太后叫小世子进去,薛才人,太后等着你呢。”
  进了里面的偏殿,水瑛先给太后请安,太后见着水瑛笑着说:“你又淘气了,方才跑哪里去了?”水瑛呵呵一笑,看看一边的皇帝说:“今天城里有热闹看,我看热闹去了!”说着衣服心虚的表情。皇帝对着太后笑着说:“母亲可要管管他了,他那个性子真是叫人没法了。朕叫他在身边跟着学习政务,好像有老虎在他身后追着咬似地!你今天在内阁的时便是心不在焉,到底是为了什么?”皇帝对着水瑛做出严肃的面孔,水瑛躲在太后的身边哼唧着说:“我要是说了,皇上可不能生气。”
  “你只管说,我给你们评评理!若是你没错,我给你撑腰。皇帝也不能随便治罪。”太后对着水瑛下朝的去向很感兴趣,拉着孙子问。
  水瑛看看皇后和元春,装着不在意的说:“今天宁国府的媳妇出殡,十分热闹,我去看热闹了!”
  “你这个孩子没事看这个干什么?可是被吓着了?“太后有些不满的看着水瑛,上上下下的检查着宝贝孙子的身上,仿佛水瑛不是去看人家出殡的,而是上战场了。皇帝生气的说:“你也不是个孩子了,还干这些勾当!今天内阁议论的政务,江南的河工你给朕写出来个条陈,明天就要给朕。若是写的不好,你去奉先殿给朕跪着去。宁国府没了儿媳妇,你去人家出殡,真是越发的出息了!”皇帝不满的对着水瑛发难,皇帝很疑惑的看着水瑛:“亏你还是王府出来,在太后身边长大的,你有什么没见识过的?这样没出息!”和街上看热闹的闲人似地,真是丢脸。
  元春听着水瑛的话脸上有些不安,不过皇帝和太后说话,她也不敢随便插嘴。水瑛则是一副好玩的语气,把宁国府的丧事给描述一遍 。太后和皇帝听着,并看不出来什么表情,“祖母,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去看热闹了。北静王还亲自去路祭呢。我不过是躲在茶楼上看热闹罢了。当初老千岁薨了的时候也没这个阵仗啊,孙子年纪轻,哪里见过世面呢?”说着水瑛把拿着的玩意给太后看:“这个是我特特的给祖母挑选的。”
  太后看一眼元春和皇帝说:“他还小呢,皇帝别管的太严了。等着以后慢慢的就好了。”
  皇帝哼一声对着水瑛:“既然是太后求情,朕就宽免了这次!以后要是整天想着胡闹,朕一定要替你父亲教训你。”皇帝说着看一眼元春:“也算是一件懊恼事情,你虽然在深宫里面也不好一句话也没有,你叫人回家看看,也是个意思罢了。”元春听着皇帝这样说,不仅是没生气贾珍的大排场,反而是叫自己派人去家里问候,这样的恩宠也是很显眼的了,元春忙着站起来对着皇帝和太后恭敬地说:“臣妾家里的事情谁知竟然惊动了太后和皇上,这已经是臣妾的罪过了。”
  皇后在一边笑着说:“你们看看,贤德妃真是太小心了,宁国府当时也是战功赫赫的,这点恩典和他们的功劳比起来是当得起的,你只管叫人去家里看看。你一个在这里,家里的人岂有不想着的。”
  “皇后说的是,朕已经下旨准许您们省亲了。贾家的祖上功劳赫赫,朕给些恩典谁还能说什么。”皇帝一副善解人意关心备至的样子,元春听着能回家看看,心里十分激动立刻站起来谢恩。
  太后忽然想起什么,对着皇帝说:“太上皇还问小六的婚事呢,你疼爱她们,也该想想自己的儿子啊。祯儿是个好孩子,将来他的王妃也不能差了。”
  听着太后说起来六皇子的婚事,元春的眼神一下子黏在了皇帝和太后的身上了,皇帝被太后说的脸上微微一红,看看皇后说:“儿子听母亲和父亲的安排,朝政上的事情太多了,儿子总该是他的父亲,只是眼前的事情多,况且祯儿虽然到了年纪亲事也不着急。”
  太后哼一声对着皇后说:“成亲是一辈子的大事,未来王妃是个什么样子的人,谁能一眼就看出来了?你也不想想谁家的姑娘拉出来都是规规矩矩的,但是里头是什么样子的,没相处几天是看不出来的。这样吧,皇后把适合的人选都列出来,咱们每天闲着无事都叫进来见见,心里也好有个底。”
  皇后笑着说:“到底是母亲想的周全,媳妇只为了不知道人家姑娘的性格到底如何犯难,太后一句话就给解开了。明天就先把这几位姑娘叫进来坐坐如何?”
  说着皇后从一个丫头的手里拿出来一个小小的折子,指着上面的名字对着太后说。太后对着宝钗说:“我的眼神不好了,你拿来给我念念。”
  宝钗听着太后的话,想着今天早上太后在看书的样子,心里暗想着太后绝对不是个简单的人。她上前接过来那个折子,一个个的念着上面的名字,当然不是姑娘的名字,而是她们父亲的名字。都是内阁的官员,或是名儒大家的女孩子。念到了第一行最后的名字,竟然是林如海。
  太后一摆手:“就这五位姑娘好了,叫她们明天根跟着母亲进来。”听着里面有黛玉,宝钗暗地观察着元春的神色,果然听见林如海的名字,元春有些诧异。刚才念的五个人里面只有林如海身上没了爵位,剩下的最差的都是国公的女儿。其中还有一位是内阁首辅,听起来好像是林家在皇后和太后那里走了后门似地。上次王夫人进来,她对着贾母要把黛玉订给宝玉的想法不以为然,对着元春说黛玉身体不好,林如海如今又娶了新夫人,若是再生一个儿子,也不会帮衬着宝玉。王夫人还跟着女儿说了些黛玉尖刻小性子的话,因此元春对着黛玉不是很喜欢。谁知今天竟然听见黛玉入选了六皇子妃,她的心思又开始动摇了。
  王夫人的意思是一定不要黛玉和宝玉亲成功,因为黛玉不是个贤惠的妻子,当初在贾家的时候就拉着宝玉胡闹,元春只有宝玉一个亲生的弟弟,她当然是相信宝玉很聪明很有前途的话。听着弟黛玉不能劝宝玉上进,也就相信了王夫人的话。可是她远在深宫如何能左右祖母的心思,想了半天,元春决定用拖字诀,她在皇帝面前说迎春和探春不错,想把妹妹拉进六皇子选妃的名单里面。
  这样贾母一定是先顾着自己的孙女,家里出了为妃子还能出一位王妃,是天大的荣耀啊。贾母上年级的人了,她忙着两个孙女嫁皇子的事情,也能把宝玉的婚事暂时放下。若是迎春或者探春能有幸成为六皇子的妃子或者侧室,宝玉的身份更高了。贾母那个时候也许不会再坚持黛玉和宝玉的婚事了。她在宫里也有了更多的筹码。谁知皇后和太后竟然看中了林丫头。元春的心思十分复杂。
  元春笑着说:“别的几位姑娘臣妾不知道好坏,倒是林大人的姑娘,是臣妾的表妹,当初姑妈没了,祖母接她在京城住了一段时间,人品性格倒是知道些。”
  皇后好奇的问:“正是了,林大人前头的夫人是贾氏,正你们可不是表姐妹么?林大人的家的姑娘果真标致,好像是天仙似地。可惜只是见过一次,不知道性格如何。”
  “臣妾听着母亲说这位表妹长得是极好的,她和臣妾的姑母长得很像。当初老太太对着这位女儿可是疼爱的什么似地,在家的时候真是金尊玉贵的,身后八个大丫头,房里的小丫头和仆妇们无数。都说老太太现在心疼臣妾的弟弟,谁知道当年姑姑才是万千宠爱在一身呢。臣妾的母亲说见着外甥女就好想见着当初的小姑一样。虽然长得好,只是身子不太结实,加上家里只有她一个,姑父和外祖母都是心疼的心尖子一般。”元春看起来是在夸奖黛玉其实句句都是后说黛玉身体不好,娇贵的太过了,有任性和骄纵的嫌疑。
  太后和皇后听着都没说话,“宝丫头前面的那个是谁?”太后装着想不起来,问宝钗。
  “回禀太后,是永安伯家的二小姐。”宝钗看看折子上的名字。
  “这个不行,”皇帝忽然发话:“他们家那个姑娘是庶出的,虽然被正室教养长大,毕竟是嫡庶有别。这个就不用叫她进宫请安了!”皇帝一下子否决掉了这位小姐。
  皇后忙着说:“都是臣妾疏忽了。不过前几天老太妃进来说,他们家的小姐她是见过的,知书达理真的不错,臣妾还看了她的针线,真是精巧。看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