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晏智杰 >

第2章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晏智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狻S幸晃煌呀凶觥拔野娜松宋易钌睢薄K担铱吹揭黄缆郏的垂黄畚模质枪赜谥泄醚У娜舾伤伎迹的砸晃恢泄醚д叩难酃猓园ㄎ鞣骄醚Ш吐砜怂季醚г谀诘耐饫淳醚В辛巳娴闹匦滤伎迹岢隽酥泄Ω糜蟹献约汗榈木醚逑怠>菟担痈鞲龇矫媛壑ち苏庵址瞎榈奶逑担炔煌谖鞣骄醚В膊煌诼砜怂季醚В液芘宸难跤缕椅耐诵萁鸬S牵峡汕虿灰斫诓槐0 

    晏智杰:谢谢这位网友的关怀,不过他讲的是事实,我是抱有这种观点,并且已经在几年以前公开地提出来了。不过我想,在我们国家改革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阶段,那么我也许不会有过去有些前人那样的一种遭遇,因为我对我们的改革还是有信心的。当然了,即使有什么挫折,有什么曲折,我也都在预料之中。刚才我说了,我追求的目标就是,如何有利于中国改革的发展,其它的都不在考虑之内。

    主持人:好,谢谢。这位网友叫“鱼儿鱼儿水中游”,他说,我以为您要谈的分配问题是下岗女工的生活保障问题,听完之后才知道,分配制度是如此的广阔的话题,不过,我还是关心分配财富的时候,如何考虑下岗女工,因为我妈就是其中的一员,而她下岗不是因为她没本事,而是因为她是下乡知青,她为边区奉献过,也牺牲过,所以社会分配不应该抛弃她的。 晏智杰:这位网友说的话,我抱有深刻的同情,因为下岗的人员,我的亲戚里面也有,他们同样跟这位网友说的一样,也不是因为自己无能,更不是因为犯了什么错误,只是由于客观的原因才不得不下岗。但是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我以为是很重要的,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中间,我们必须要给低收入者,其中特别是下岗的职工以特别的关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过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作出了贡献,只是因为我们改革前进了,那么他们不得不下岗,也就是说,他们为这个改革付出了代价,作出了牺牲,这个牺牲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也有点无奈,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们这个企业的效益也很难提高,因此不得不下岗。但是,既然考虑到这样一个历史的情况,我们对于这些下岗的职工,的确要给予特别的关照,这也就包含在我刚才说的最后那一点中间,就是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中间,我们不能够任凭市场调节自由地发挥作用,我们还要有政府的相关的宏观调节,使得其中就包括对于下岗工人,应该保证他们最低的生活费用。所以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我觉得是很值得重视的。

    观 众:我想请问一下晏教授,现在不管是在中国也好,还是在国外也好,整个全球,收入普遍都是差距非常大,我的第一个问题就出来了,那么您感觉这种差距是不是平等的?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从技术手段,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政策,具体到我们中国的国情这一块,通过什么样的一些政策、制度或者手段,实实在在的把整个的收入的差距,收到一定的平衡点?

    晏智杰:首先是现在的分配,无论是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分配的差距是明显的,国与国之间是明显的,一个国家之内也是明显的。您的问题是,这样一种差距是不是公平?我的理解就是说,这种差距是不是该有?是不是合理?是不是这个意思?那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造成这种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内各阶层之间这种收入分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看法去加以概括,要具体分析。就我们国内来看,我认为有一些差距是合理的,有一些差距是不合理的。比方说,科学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现在总体来讲,这个收入还不怎么到位,因此我们很需要制定新的政策来加以肯定,因为这很重要。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然经营管理也可以要效益,并且是重要的因素,那么我们就必须要给他们充分的肯定,而现在这一方面,无论在认识上,还是措施上都没有到位。这就是明显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可能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们有一些明星,体育明星也好,文艺明星也好,做一个广告,动辄几十万,有的几百万,有的恐怕接近上千万,具体情况我说不准。但是,这样一个大概情况还是知道的。应该说,这样一种做法,在群众里面有很多的舆论,很多的议论。我也是议论者之一,我觉得的确多有不公。因为无论如何,他们的贡献也不应该体现在这个方面,而他们在体育上和文艺上的贡献,如果已经得到了应有报酬的话,不能再转移到其它方面来,比如说做一个广告,或者唱一支歌,这我想是明显存在的问题。因此也就是说,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

    那么至于说,往后应该怎么解决,那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据我所知,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相关的政策法令恐怕要陆续出台,现在还仅仅是处在一个原则阶段,比方说,我们十五规划的纲要,那么专门有一部分就说了这个问题,什么呢?叫做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要注意最低生活费用,叫做最低收入阶层的生活保障问题,还有什么要对企业家实行什么期权制、年薪制,还有资本要参与分配,也就是这些原则性的东西,具体的措施还有待于根据这些原则慢慢去落实。因此我现在也说不上来,我只觉得,应该抑制那些过高收入,取缔那些非法收入,保护那些合理收入,然后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如此而已,具体的办法我还说不上来。

    至于说未来,我们这个分配制度应该是个什么理想状态啊?这样一个问题就带有很大程度的预期、理想和猜想的成分。我想,我们总是应该,第一叫做有差距,因为大锅饭,历史证明不可取,不利于生产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改善,大家是不愿意的。这叫一句话。第二句话呢?不能搞大锅饭,要有差距,但也不能搞两极分化,一部分人暴富,大部分人贫困,这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的分配格局,这当然是说的排除法,既排除了两极分化,也排除了叫做大锅饭,应该是处于这两者之间的状态,我想那恐怕是比较理想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又不是很大。这个差距应该……从理论上说,抽象地讲,应该足以调动相关各个阶层的积极性,体现他们的劳动贡献,这叫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又不能太大,太大的话,又会损伤相关要素和阶层的积极性,那也不好。因此我们就需要探讨一种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这么一种制度,至于具体是什么图象,恐怕还要实践来回答。

    主持人:接下来再看一下网上问题,一位叫做“有一种咫尺叫天涯”,这么一个人,他说,我研究过您,知道您是1939年生人,比我知道的还清楚,现年62岁年龄,既然是老人家,有时就难免以年龄来压人,北大经济研究中心的陈平教授曾经在《世纪大讲堂》中说,亚当·斯密之前全世界都没有经济学,而您却在1996年写了一本专著,居然叫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您看,您这么大年纪,干嘛非跟年轻人过不去呢?我想听到解释。

    晏智杰:这个网友说得很有意思。但是实际的生活是,我同陈平并没有这种冲突和矛盾。因为事情的情况是,西方经济的发展,经过一个长期的阶段,亚当·斯密是他们经济学成框架、成体系、成形的开始,而在这之前,已经经过了一个长期的、成百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正是对于他以前这成百年发展过程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我想,陈平也不会说亚当·斯密以前就没有经济学可言,不会是这样的。

    主持人:只能说是没有经济学这个概念。

    晏智杰:对,有可能,或者说还没有形成经济学的框架,这都可以讲。因此呢,我想,我同他在这第一点上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主持人:一会儿我给他回E—mail。好,还有一位网友叫做“喵喵不理我”。他说,晏先生您好,我不是学经济学的,但我知道陈岱孙是经济学泰斗,您又是他的得意门生和得力助手。我想问您……问题可能跟我想问的是一样的。我想问您,陈岱孙先生一辈子独身,是不是因为爱上了周培源教授的老婆?陈先生身材高大,为什么不横刀多爱?要知道,爱情是不讲道理的,干吗让自己那么苦呢?而且,我要是有幸成为他的学生,我非帮他一把不可,因为我太爱陈先生了,这样,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就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晏智杰:这个网友说的情况,可能也是许多人有耳闻的一件事,但是据我所知,没有这件事,不是实情。因为,在周培源先生同他的夫人王蒂澂结婚之前,陈岱孙先生还从来没有见过,自然也不认识王蒂澂,这是我从他的亲戚处知道的。并且,还知道其它一个情节,那就是周培源先生结婚的时候,是陈岱孙陪着他到前门首饰店,帮着他,给把参谋,买的戒指和其他的首饰。如果说,那个时候他们之间存在其他的关系的话,他们不会这样的,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有过不止一次机会出现在他们两个都在的那个场合,给我的印象是,他们亲如兄弟,相互都非常的尊重。因此我相信那句话,就是说,社会上的传闻是善意的,但不是事实。

    主持人:那这位网友听了会非常失望,因为大家传说,这是陈岱孙先生一个特殊的高风亮节。

    晏智杰:这是大家对他的好意。

    主持人:按照一般人的做法,如果是娶不了他想娶的那位太太,这位太太又嫁给别人的话,这两个男人之间就成为情敌,但是在陈岱孙这一辈子当中呢,化情敌为情友。 

    主持人:看一下网上问题。这一位网上的朋友,网名叫“福利彩票”。他说,在研究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时,我们一直沿袭着一种套路,那就是把西方经济学分为,古典的和庸俗的两大部分和两大阶段,而您独树一帜,认为应该根据实践标准,而不是根据单纯的意识形态标准,去重新认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阶段。我是个严肃的女孩子,不会开玩笑,我只是希望您能简略地,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估计是想问问什么叫“古典经济学”,什么叫“庸俗经济学”,然后您的观点是什么?是不是古典加庸俗再除以二?

    晏智杰:这个网友显然是注意到了我的那个著作中间提出的论点,在我的所有这些著作中间,我都抱着一种新的观点,那就是,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就它的主流而言,是一个不断地前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像过去的传统认识的那样,只有在它的古典阶段是科学,过了古典阶段就是庸俗的,并且,像我们过去几十年的认识那样,说这种认识过程,是越来越庸俗,越来越庸俗,越来越庸俗。于是就把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划分为这么几个阶段,过去,一个阶段叫做古典经济学。就是马克思说的古典经济学。然后就是说呢,马克思划的那个庸俗经济学,我们叫早期庸俗,然后马克思去世之后呢,说他们还庸俗,那叫晚期庸俗。晚期庸俗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该怎么说呢?说,那就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总危机,这就是过去几十年间对西方经济学的总看法,我以为这种看法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这种看法事实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判断,因此,我早早就抛开了这个什么古典和庸俗的划分,古典的划分我还采取,但是我是把它同现代经济学,在这个意义上来使用的,就是说,西方经济学,发展到现在几百年间,我们可以大体把它划为两段,一段叫古典的,一段叫现代的。而我说的古典,包括过去所说的庸俗经济学在内。而划分的界限是在于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因为西方的经济生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从过去倡导自由竞争,经济自由主义,发展到市场经济基础上,要结合的国家的宏观的调节,这就是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谓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之后所开辟的新时代。如果没有这个重大的转折,资本主义就不会有现在,就不会有今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无私地正视西方经济学发展的现实,也许这样,才能站得住。

    主持人:我要插一句,我个人的好奇,难道凯恩斯主义也被说成是庸俗经济学吗?

    晏智杰:过去啊,过去不仅是说庸俗经济学,说成就是西方经济学进入总危机的重要标志。为什么呢?说,如果不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陷入困境,那么就不会要求国家调节,国家调节,要把过去当守夜人的国家,现在要请出来直接参与经济生活,还要采取像财政手段、货币手段,像现在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格林斯潘,这样的老潘出来,左右国家的经济生活,过去人就说,这不就表示过去资本主义走向了困境,陷入了总危机吗?因此,过去是把凯恩斯主义看作陷入总危机的标志。

    主持人:那也不叫庸俗啊?

    晏智杰:总危机比庸俗还严重。是那个意思,先是早期庸俗,是马克思时期的,然后是晚期庸俗,就是马克思身后的,然后就是三十年代以来,那么就是总危机。

    主持人:听着好象是评价流行歌曲和电视剧。

    观 众:晏老师,我想从当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现象,想征求一下您的看法和意见。就是我看过一组报道,说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建,他为国家创造十万块钱的利润,他自己拿一块钱,当然他不该拿,他自己拿的,贪污一块钱嘛。那我想,今年3月15号,朱镕基总理在两会期间讲话他也提到这个问题,就是说,您刚才也提到了,企业家今年期间是不是考虑改革,分配改革,用年薪制,那我想问一下您个人的看法,就是说企业家年薪该拿多少才是比较合理的?现在社会上传闻说,高薪养廉,公务员的收入要提高,那人都是有欲望的,他拿了多少工资他才不贪污,不腐败呢?我想请您谈谈您个人的意见。

    晏智杰:这个话,我以为要分两头说,褚时建贡献很大,而且在他贡献的时候,拿得很少。就象您刚才说的,说创造十万,他才拿一万,十万分之一。

    主持人:是拿一块吧?

    晏智杰:拿一块。

    主持人:创造十万,拿一块。

    晏智杰:好,那就比例更大了。那么从这个角度讲,就说明,企业家的贡献在当时没有给予相应的报酬。因为这个悬殊太大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一定,当然你也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以这种情况去理解他后来为什么走上犯罪的道路,因为他毕竟,后来的这种作为是不能宽恕的,是违法的,我们只能说,反过头来看,假定当初在企业家的报酬上,能够落实得更好一点,他会不会不走上这条路呢?那我的回答是,有可能,但不一定。有可能是因为,对于许多人来讲,可能高薪就养廉了,不一定是因为……即使高薪也不一定都能养廉,因为在其他国家,实行高薪养廉的国家,也不时地会出现腐败的事件,而且那些腐败的人,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拿高薪的人中间。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经济法则同道德观念,有时候不能完全替代,不能完全替代道德的约束。那么经济的制度会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