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快食慢爱_酱子 >

第15章

快食慢爱_酱子-第15章

小说: 快食慢爱_酱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有个调查,显示广州有三成女性恐婚,除了我们说的房子票子,她们还害怕小三、家暴、婆媳关系种种不稳定因素,以及“失去自由”。非常巧,我认识的女性在近五年发生婚变的有三位,她们离婚的原因恰占了三个方向:第一,丈夫是个暴力控,有时卡她脖子至昏迷,有时用绳子把她绑在床上,睡一觉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第二,丈夫是个花心狂,夜不归宿是常事,最后竟任由小三打她手机和单位电话骚扰谩骂;第三,丈夫没什么大缺点,但也没有共同语言,十年婚姻味如嚼蜡,不如各过自由生活。

  恐婚成了女性的头号危机,不管在婚前婚后,她们害怕许多东西,然后证实了这些害怕。婚姻保卫战,后宫争斗记的题材在热播,敏感的挑衅在不同角色的女人之间一触即发,同时又要应对随时可能变质的男人。心理咨询师也成为热门职业,恐婚症女患者的问诊应接不暇,对安全感的追求几近神经衰弱。如果把女人关在一个大屋子里,她们可以无休无止地倾诉和争论下去。而我戴着三十六元的“钻戒”睡到天亮,想想没干成结婚大事,也不是那么糟糕。

  婚前一逃

  “r逃婚了。”“真的?上个月他还给女朋友买了昂贵的枕头。”“但是再上一个月他出差时劈腿了。”“然后女朋友发现了?”“最近发现的,本来想装作不知道,装了一礼拜还是暴露真我了,一暴露还没来得及说原谅不原谅,r就说:我早就想分开了。”

  幸福中的女人最怕这种一枪爆头的感觉。暗恋四年才和他说上一句话,接着恋爱了三年,距离约定的婚期还剩几个月。他竟然逃了。而且蓄谋已久,故意留下破绽。“r会和劈腿对象好吗?”“未必,她只是一个引子,再说了,r以前就有各种女朋友,现在一有空缺,各种女朋友也会随时补充过来。他逃婚的理由是,忽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迷失了。”

  男人挣扎着不进入婚姻的样子,就像害怕洗澡的猫。我见过好多逃婚的男人,在热恋期结束后就准备越狱,最漫长的越了十年。被女朋友爬上窗台企图轻生的举动吓回去过,被父母的“刑讯逼供”打回去过,被小三捞出来又扔回去过,被朋友们的苦口婆心劝回去过。那时我都好奇,等着跟他结婚的女人,需要多大的仇恨和忍耐。而他逃到累了,问:“我已经不爱她了,还要跟她过一辈子,不可悲吗?”我说:“还能找到一个忍你十年的女人吗?”然后他就认命了。

  有时候,他们逃婚是想背叛一种的生活习惯。就是表面看起来,一切太正常了,每天和这个女人睡在一张床上,周末和共同的朋友一起吃饭,讲着熟悉的冷笑话,玩着你画我猜的默契游戏,没什么需要努力的,也没有动力去改变什么。他忽然想,如果不离开她,就得日复一日过下去,内容了无新意。于是决定冒险一下。

  我认识一个男人,在他女朋友眼中,他是完美到没看过a片的那种。因为她足够单纯,没有除他之外的男人,和他的恋爱就是全部恋爱经历。她还是天然的贤妻良母,热爱做饭,不乱花钱,为未来的小房子每月积蓄。他觉得要是不展示一下阴暗面,以后都没做坏人的机会了。趁着女朋友回家探亲,他勾搭了一个开放的女同事,做爱时挠得他背上全是指甲痕。这个“罪证”果然帮了大忙,她回来就发现了。

  接下来,没有战斗经验的女朋友在小三面前像只小白兔。小三说自己怀孕了,她哭成大花脸,小三说她男朋友打算和她结婚,她更不知所措,茕茕孑立:“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陌生的他。”眼看形象毁灭的男人就要逃婚成功了,他却逃了回来。因为他很满意自己终于有瑕疵了,是个会犯错误,会让人没有安全感的男人了。小三呢,像演完了双簧自动消失了。

  男人逃婚类似青春期最后一场叛逆,他想通过这个激发女人的母性,完成婚前的角色转换。如果逃成了,他会在获得“自由”的同时感到遗憾:她竟然让我逃出来了,她不够爱我。然后一悲壮,就自投罗网了。

  私奔不起

  私奔帝王功权低调回家了,网友又不相信爱情了。掐指算算,从他5月16日宣布“我放弃一切,和王琴私奔了”到6月27日坦陈“王琴建议并送我回到北京处理家里事情”,不过月余。这让金融圈打赌他两年之内是否归来的朋友情以何堪,赌注下大了,闹剧却杀青了。结局在“莺已飞,鸦归巢”的诗意中徘徊,又带着“他们并未分手,回来是为再次出发”的猜测,纠结度直追谢霆锋发完“我们仍相爱”声明又传离婚协议。

  结婚的没耐心过完一辈子,私奔的变作一场旅行。现代人就是这么尴尬,再浪漫的出发点,也经不起时间考验。三步并作两步,过把瘾就死。年轻时,我也荒诞过。彼时头脑发热,想做一桩未谋面就私订终身的事,朋友举手一指:“那是你的白马王子,可与你离经叛道。”我便信了。谈了十天电话恋爱,拖了满满一箱家当,悄然飞赴神秘之城。机场是那么小啊,方言是那么陌生啊,他的脑袋是那么光啊。我却怀着“我来了,我要结婚”的抱负,欲证明穷山恶水也挡不住。

  然后呢,在那个厨房不能做饭,浴室还是毛坯,客厅一半是地砖,一半是水泥的房子里过了三天就被打发回来了。他说:“我要去上海出差。”我说:“我在家等你。”他摇头。我说:“我和你一起去上海。”他还是摇头。喂!说好了见面结婚我才飞过来的,你也把我的照片做成了电脑桌面,而且朋友都致电祝福了。这些话,我只是在心里默默说了一遍,因为我不能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你脑残,你相信爱情!”我接过他递上的机票,结束了一个人轰轰烈烈的私奔。
。t,xt,小,说,天,堂



第16章 婚姻的进与出(2)


  书上的私奔可比现实里要美好一百倍,那些挣脱束缚,背井离乡,隐姓埋名,在世外桃源执子之手有爱饮水饱的事,轮到我们上演,真的没法按脚本走下去。我认识一个热爱摇滚的女孩,算是私奔得很小说了,可也南辕北辙啊。她未满二十时,跟最爱的男孩子,怀揣一千块离家出走坐上火车,到一个城市便找青年旅馆住下,然后四处找可以打零工的酒吧,运气好时串场演出一下,节衣缩食,攒够路费又去下一个城市流浪,运气差时啃几天面包,呆在没有暖气的旅馆等日出。本是朋克人生大冒险,忽然一天同甘共苦的私奔男友彻夜不归,身上只剩一百块的她等来了他和偶遇的年长十几岁的美国女人私奔的消息。最后,他私奔到美国去了,她再也找不到可以私奔的人了。

  有的私奔对影成三人,有的私奔走岔道,有的私奔打回原形,有的私奔始乱终弃。自由恋爱的时代,私奔与其说跟世俗决裂,不如说是想爱得重量级一些,戏剧化一些。类似于豪华游自助游都不能满足后,穿上白丝袜蓝旗袍的江姐装体验一下渣滓洞游。所以看上去很美,或者看上去很苦,也只是爱情行为艺术。拍八十集连续剧的私奔戏会让观众打瞌睡,偶尔来个私奔体娱乐大众倒是可以的。

  解约与自由

  我接到男人y的电话,背景是嘈杂的酒吧。y年过三十,有份体面的职业,有个形同虚设的婚姻,结婚只因为跟那女孩同居刚好一年时,父母希望他成家。

  “我是个坏男人。”他开诚布公,“我并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我也会告诉交往的女人,我是个已婚男人。”他有个说法,“如果有一天,你习惯了醒来时摸不到身边那个人,才是真正成熟了。因为你们只是相互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今晚他又夜不归家,在酒吧等候艳舞表演。我问:“你太太呢,你为什么不陪她?”“她在家。”我又问:“如果你回到家,发现她和一个人在床上,你希望是男人还是女人?”y说:“不管男的女的,我肯定离婚。因为我不能容忍她跟别人有关系。”

  实行双重标准的男人比比皆是,并天经地义地认为性自由是男人特权。但是夫妻之间除了性,还有爱情,亲情和财产,当婚姻基本准则破坏时,夫妻应当制定新的平等协议,比如我一个朋友和她丈夫经历了四年婚姻后,激情渐退,各自暗里有了情人,他参加聚会也可能不归家,她去旅行也会浪漫一下,但他和她仍旧相爱,外遇不过是生活调剂,所以她在日本险些遭遇海啸回来后,非常真诚地和丈夫沟通,“我们相互颁发了乱搞通行证!”

  很多人会问:“两个人都乱搞还要婚姻干什么?”无数婚外情事件告诉我们,没有完美婚姻,只有猜忌或信任的婚姻,正如为了理想的忠贞承诺给对方戴上戒指,也可以作为补充形式给对方颁发自由通行证,它意味着,双方的权利与责任是平等的,还有好处是,当你拿到这个“通行证”,你的外遇不再成为离婚的指控。

  有个德国人在书里提到:婚姻的续存,是为了孩子的共同抚养,以及长时间共同生活夫妻间所产生的亲情。但是同时,夫妻二人的性厌倦也是无法克服的,所以,给彼此通奸的自由。作者还专门为这个状态起了个名字——内心解约。但解约也有附加条件,比如一个敬业爱家的男人对妻子说:“我想出去玩玩了。”妻子提出唯一的要求:“不要把女孩子带回家来睡。”也有还相爱着但性疲倦的男女这么约定:“你可以跟别人上床,但不能爱上别人。”还有的人说好了不哭,甚至在公众场合各带玩伴,碰见了就像朋友般打个招呼。

  内心真正的解约在于你是否真的做到了内心解放。如果不能,内心解约就是离婚的预备期而非生活调剂。一个打算复婚的男人跟我这样描述他的规划:我要给孩子和他妈妈买个新房子,我要把原来的房子装修成工作室和约会的地方,我会把孩子和他妈妈的照片放在我的桌上,我继续和情人们厮混。他的假设都是以妻子默许他自由为前提的。可有时女人对自由的要求更纯粹,我有个女性朋友便是这样,虽然丈夫默许她单方通奸,她只想离婚,甚至不要半分财产,“我想干净纯粹地跟别人在一起,我要属于自己的自由。”

  休假式婚姻

  一位朋友又说起他的烦恼:“年前差点离婚了,这样过下去真没意思。”认识他三年,几乎隔段时间,他就会谈到离婚的想法。我没耐心地回应:你跟谁过都一样,有调查说,14的夫妇每天交流不到十分钟,23的夫妇在家懒得一起做饭吃饭,宁愿上网玩微博,地球还照样转。

  以前我是认真听他倾诉的。比如他抱怨第一次婚姻,妻子太漂亮,爱花钱,嫌他收入少,搭上了公司老板。然后第二次婚姻,他抱怨妻子太不漂亮,性格又怪,带着女儿去外地打工生活大半年,回来也不和他睡一张床。他觉得同居也不行,分居也不行,“我只想有个正常的婚姻,和多数人一样。”

  可是婚恋专家通常只告诉女孩子如何成功地把自己嫁出去,又或者婚后如何应对出轨。没有一个具体指南,告诉人们如何度过漫漫的几十年婚姻,而充满趣味。“每对夫妻一生中都会无数次产生杀死对方的念头。”“女人最烦的一点是,每天都要下班回家。”倒能听到这种惊悚的说法。更耸人的新闻是,表面温顺的丈夫,竟谋杀了怀胎八月的妻子,还若无其事地报警,然后有计划地变卖房产。

  “为什么现在的人对婚姻的耐受力变差了?”我在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的外部压力一天天变大,内部矛盾也得不到缓和。如果把家庭比作一个作坊,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多数人一辈子在一个单位上班,和婚姻经营模式是统一的,且享受稳定的生活。如今呢,多数人的工作是流动的,替代和排挤的情况时有发生,投射到家庭角色中,心理也会同步叛逆。

  “如果你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家还要继续‘加班’,是不是会抑郁症?”“是的,有数据显示,夫妻中一人上下班路上超过四十五分钟的话,回家就会因为疲劳而无法帮忙做家务。”那么更多人会要求在婚姻中得到“休假式治疗”。

  普通模式是把家庭当作休息的港湾,要求更多个人空间和时间,只需十分钟的交流,分床而睡,各自上网。升级模式是寻找家庭之外的度假地,比如偶尔的情人约会,独自的旅行。以前一度流行“周末夫妻”,是把工作和家庭时间分离,但不合适有孩子的家庭。现在我们只能尝试向配偶申请“休假”时间,一周有一天彻底放飞的自由,还是一年有二十一天的年假,享受带婚休假,互不干涉的待遇。

  365天全勤的婚姻似乎越来越不适合现代人了,贤妻良母在没有孩子和丈夫打扰的“单身”一天,也会享受开着车四处游荡或者吃着零食看通宵电影的乐趣。他们只想有个短暂的解放,而不是永久解约。“你知道吗?有个男人离婚后,在情人节前和妻女聚餐,吃着吃着就泪流满面了,因为他又将很久见不到她们,而当初他不知道会如此难过。”我和朋友讲了个正常的离婚故事。

  不死的信念

  有人老爹进京告状,为何事?“三姑父有外遇,当地法院判了离婚,三姑不甘心,老爹要帮她讨公道。”“这年头还有为离婚官司上访的?怎样才能把三姑父还给三姑?”别说长辈不开窍,小年轻也有为离婚寻死寻活的。我认识一哥们,当初结婚和媳妇说:“要是过不好了,咱们就离。”媳妇点头。可是一年后,两人感情不和,哥们一提离婚,媳妇就不干,折腾了整整五年,两败俱伤。朋友说:他媳妇就是杜梅,《编辑部的故事》里的杜梅。

  一段婚姻结束,男人所承受的指责远比女人多,陈世美,负心汉,白眼狼……不美好的词汇统统扣头上,“为什么离婚就是男人的错呢?经营失败两个人都有责任,我能付出的代价都付了,房子、存款、孩子都给了她,现在自己租房子住,年近四十重新打拼,我也没说什么,可在亲友眼里,我成了不仁不义的人。”经常听到男人如此抱怨,可是社会新闻里也没写男人为离婚自杀啊。因为千错万错,他错在要自由。

  “比起女人最美好的年华,你净身出户算什么?”当男人把一纸婚约当作赎身契,以财产换人身自由,女人最不能原谅的是他们破坏了婚姻的神圣性。“结婚就是你属于我,我属于你,感情和付出可以用钱衡量吗?”男女之别在于,男人可以把财产和人身分割处理,而女人把男人本身当作最重要的财产。男人会说:“我努力工作,把工资都交给你了,就算外面有女人也不影响家庭啊。”女人可不这么想,她无法和其他女人分享“老公”这个财产,一旦有第三者出现,对她们就是致命威胁。

  所以小三和大奶之争是无休无止的话题。越是离婚容易的年代,太太们越是紧张确认她的婚姻是否出现危机。“我们只是想有一种安全感啊,男人怎么就不理解呢?”哪怕我一向开明的女友都每天问老公一句:你爱不爱我?“有时他说爱,我就问他爱我什么,他就说墙上写着,自己看!有时他说不爱,我就问为什么娶我,他就说为了自我毁灭!”她像冷笑话一样讲着,我却看到她最传统的一面:她要一个不死的婚姻。

  就是这种不死的信念,经常把男人逼到了死角。朋友给我讲一个故事:我有个哥们儿,和他老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