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亿万富姐 >

第16章

亿万富姐-第16章

小说: 亿万富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工和乔峻岭、乔峻山哥儿俩一边走一边说着下午探洞的安排布置事项走在了鲁市长和柳闻莺的后边。范大源一边给盖三县回放拍下的照片一边介绍着落在了最后。范大源把长焦镜头拍着滴水的女人泉口调近放大了给盖三县看:“朵妹,你看这泉口像啥?”
 第三章 河源探险(19)
    “像啥?不就是女人泉吗!”
    “嘿,你仔细看,再仔细想一想女人身上会滴水的地方,就知道这老辈人取下这女人泉的名子,真叫妙不可言了。”
    范大源这么一说,盖三县就又仔细看了一番,进而失声惊叹:“这就太稀奇了。这盘古开天,山川水瀑还要以性别相像吗?”
    “要不说呢,不是这般相像,怎么好意思让朵妹看呢。还有更稀奇的,一股脑让你饱个眼福。”范大源说着又把长焦镜头对准了夏河川口一座孤伶挺立山柱一样的奇峰。
    范大源把长焦镜头调焦到最近,连拍了两张,又在视屏监视窗里回放给盖三县看。“你看,这就叫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很多来山里玩的女士还在这山柱峰下拍照留念。置身近处根本看不出也感觉不到什么。这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山柱峰原来老百姓土话叫男根峰,后来地名普查时为了含蓄雅气一点才改称挺秀峰。这和女人泉遥遥相对,这左右两道名叫龙须岭的山脊换个坐北朝南的角度来拍,就更像是两条罗圈腿,中间的水腰洼汪着一湖水。这叫天地造化、阴阳契合,谁能给说得清楚明白呢?”
    盖三县看了,不禁在心里说:“像,实在是太像了。”继而,那似乎久已干涸曾经一说就滴水的地方忽然就湿润起来,而且像有无数条小虫子蠕动般奇痒难耐。不由便说:“范哥,这到底是像了才看,还是看了才像呢?”
    “这你就不懂喽!正因为像了才让你看,看了加上自身的感受就更像。在艺术创作思维上这叫三维空间,或再造想象。啥样?感觉如何?”
    盖三县似乎感觉到范大源在有意捉弄自己,便伸手在他肩上猛击一掌:“这文人墨客谁都像你这样坏呀!”
    36。农家饭
    圣贤洞口不仅是安装了柴油发电机组、搭起了工棚,还盖起了简易的工地食堂。由沟底上洞口的路也拓宽了,中巴和小轿车在沟洼梁上左盘右绕几圈之后,就可以直达圣贤洞口。洞口还平整了足有几百平米的垫了碎石碴的停车场,既便下了雨也不会太泥泞。
    盖三县对乔家二哥乔峻山这十多天紧锣密鼓的探洞准备工作极为满意。兄妹二人只是站着脸对鼻子地说了会儿话,之后又通了几次电话,说到、想到和没有想到的就都十分扎实地去给办到了。


    东方集团的盖老板回来在八圣山搞开发,再有乔峻山支书兼村主任的班子合作开发,算是天作之合,找对人了。
    让盖三县没有想到的是乔支书竟然在村里找了几个五十多岁、手脚利索专会做农家饭的家庭妇女,煮了两大铁锅农家咸饭,直让这么多领导和城市里的来客叫香喊甜。
    要说这农家咸饭并不是有多么复杂难做,而且也用不着茴香、大料和味精等作料。关键是配料合适,熬煮的火候到位。水就是这八圣山的山泉水,清纯透亮,甜润适口。响锅就下米。米是三县垴村本土新秋的狼尾巴金谷黄米。下米后再相继将石碾上碾轧晒干的青黄豆豆钱、玉米面、稷、米面配少许白面的手搓圆疙瘩入锅,之后依次是老北瓜、红薯块子、菜根蔓茎陆续下锅,急火滚锅熬煮两三遍后,再将新鲜的湿杂面条放入滚锅。端锅之前再放适量精盐,把新鲜的菠菜叶子在滚头上放入。就这样,两大锅色味清香甜润适口的农家饭就做成了。
    这样的农家饭乔峻岭哥儿俩和盖三县小时候都没少吃过。但是许久没有吃到了,端起碗来就觉香味四溢,胃口大开。而对鲁市长、孟工、旅游局局长张帅、记者、秘书和柳闻莺这些城里生城里长的人来说,差不多都是第一次吃这样的农家饭。而且又是上山下山的跑了半天,胃口也腾空了,食欲就正旺。
 第三章 河源探险(20)
    大家洗完手落座,农妇们就把饭菜端上来了。馒头、烙饼、油条和烧饼都没人去动,尽都埋头捧着一碗农家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鲁市长一边扒吃一边感慨不断,还吃出了经营思路:“乔支书、盖老板,旅游开发启动以后,把这山村小院农家旅店、农家饭店都扶持村民开起来,让城里人也都进山享享山里人的口福。”
    乔峻岭立刻插话接着说:“峻山,鲁市长的建议都是扶持乡亲们尽快脱贫致富的好主意。现在官场、商场、社会各界吃喝风太盛,大家都应该换换吃法了。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糖尿病的发病率激增。吃饭的事本来挺简单,几块钱甚至几毛钱就吃得挺舒服。而好多饭局一折腾几千上万元,喝啊吃呀,糟了钱让人活受罪。”
    领导们说得都很对,确实是这么回事,也确实是这么个理。但是一旦有了事或有了场合,还是得变着法去糟钱。高档酒店总是越盖越多,而又是越高档就越赚钱。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谁敢去端上一碗农家饭请客人入席,又有谁能以此来求人办事呢!
    盖三县一边这样想着,一边也风卷残云地把这碗久违的农家咸饭美滋滋地吃了下去。
    37。探洞
    送风机哼叫着,把吸进肚里的山间清风憋着劲儿地往圣贤洞里吹送。圣贤洞外口其实就是一个特别宽敞的极大石坎,容纳七八百人上千只羊避风遮雨富富有余。真正有了黑黝黝洞的感觉,就已经从突兀的悬崖下进去三十余米了。
    随同书记、市长探洞拍照摄像和进行地质勘探的一行十几人吃完饭的时候,李总带着他们黄土岭煤矿的几个电工和通风瓦检的技术人员从洞里出来了。
    乔峻山急忙安排村里的服务人员打水洗脸,从速备饭。他知道,一个下午的探洞时间还是够紧张的,务必要抓紧时间探出个子丑寅卯来。书记、市长和主管部门的局长们都来了,今天的探洞是在决定他和盖三县一揽子开发方案的发展前景。
    墨玉集团的老总李铁柱是干了四十多年煤矿的金牌企业家,极为讲求效率,从来不会讲困难,是个永远豪情万丈的乐天派性格。他从洞里出来,摘下安全帽,匆匆洗了把脸,一边用盖三县递过来的毛巾擦脸,一边就向领导们汇报说:“一百米的电缆线我们准备了二十盘,隔二十米安个防爆灯,已经布线三百多米,洞内很畅,风阻极小,没有发现有害气体,这说明有自然*动。领导们放心,保证绝对安全,洞内四通八达,景观万千。东方集团盖老板是不是长了观音慧眼,瞅到哪里石头也生金。咱可有言在先,这个项目要是合作开发,我算第一大股东。”
    “好好!我们求之不得,最欢迎的就是像李老板这样要人有人、要枪有枪的入股。”乔峻山不仅抢先表态,而且弓着伤背就势先给李总鞠了深深一躬,意思自然是极为明白,他乔支书正是罗锅作揖——前(钱)短哟。众人也都非常理解乔支书的这层意思,继而一阵轰然大笑。倒让李总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乔村主任,这一躬老哥太不敢当。你是地主,我就是随便说说,即便来投资,也是土地庙里烧香,还请地主多为关照。”
    “这就请李总一百个放心,绝对保证一流服务。”乔峻山说。
    说话间,盖三县和村里派来做饭的人员已经把饭菜都端上来。干煤矿的人们吃起饭来更是加倍爽快,一阵鲸吞龙饮,又胜似狼吞虎咽、马啃牛嚼。
 第三章 河源探险(21)
    吃饱喝足,按李总分布的人员配置顺序布署停当,正要进洞的时候,却见盖四海老汉披着件黑夹衣,流星跨步地赶了过来。虽然一路爬坡疾走,年愈古稀的盖老汉却面不改色、气不发喘。
    盖三县急忙迎上去说:“爹呀,这么急慌慌地,做啥哩?”到山外去闯荡快三十年了,盖三县能讲一口很像样的普通话。可一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山里的方言乡音仍旧也很地道。
    盖老汉很有些不高兴:“不是前些天就和你有话在先哩,要探洞怎不吭我一声?”
    乔书记为老汉递上支软中华,关切地说:“大叔,天凉了,洞里阴冷。您这把年纪了,就不要再进洞了。”
    “噢,乔家老大也回来了。”盖老汉接过软中华并不去接火,转手拐向脑后,别在右耳夹,却去夹衣兜里掏出自己的旱烟控了一烟锅。乔书记就用打火机给老汉燃着。
    盖老汉深吸一口,火星子便一闪一跳。他这才仰脸盯着乔书记说:“官当大了,还记着有个家?”
    “大叔,咱家乡的发展滞后,主要是我的责任。请您批评!”
    “哼,共产党的官还怕批评?”
    随行的人员一听盖老汉和乔书记说话的口气,就明白不是一般的乡亲辈分关系了,记者的摄像机和相机也跟着都把书记为老汉点烟的镜头拍了下来。
    盖老汉还记得当年乔峻岭寻上山来给他送红双喜烟的情景,似乎对他撇下自己闺女另娶的事还耿耿于怀。当了市委书记的乔峻岭当然也更不会忘记,那是他平生第一次为私事求人送礼,而结局又是那样难遂人愿、皆不欢喜。
    盖三县知道老爹对乔书记不满意的因由,更知道老爹有个认死理的犟牛筋,就转个话题为乔书记解脱,把鲁市长介绍给盖老汉:“爹,这是咱夏河年轻有为的鲁市长,今儿个专程来三县垴视察,领大伙探洞。”


    “哟嗬,这辈子头一回见市长,怕是八品以上,能管七品知县的州官、府官一级了吧?高兴,高兴,能到咱这穷山沟来瞅瞅,就是老百姓的福气了呀。”
    “老人家,这山沟里不应该穷,到处是黄金,是咱政府的工作还没有服务到位。”鲁市长不管老汉伸不伸手,主动抓住老汉的手一握再握。不仅是让老汉生出几分感动,更多地是也生出了几分不自在。鲁市长那双圆润滑溜的手和他老树皮一样的铁掌,叉巴在一起感觉上反差太大了。老汉大半辈子极少和人握手,更多的时间是挺着放羊鞭吆三喝四,再就是梳理羊毛羊绒,触摸最多的绵软就是为不会咂奶的初生羊羔去揉搓挤巴羊奶袋子。
    盖老汉虽然惊叹鲁市长的年轻有为,却对他那双圆润滑溜的手掌心生疑惑,要是和日本鬼子拼刺刀能行吗?
    鲁市长虽然也感觉到老汉对自己心理上的距离,却仍旧热情有加,一口一个大伯地说:“大伯,您老就不要进洞了。我们这么多人呢,勘探的事一定能办好。大伯您就只管放心好了。”
    乔峻山和孟工也都劝老汉不要进洞,无奈老汉横竖不听,李铁柱只好拿了顶矿工安全帽给老汉戴头上,说:“有老哥您也探洞,我也只能算是小兄弟了。开始行动吧,两人一组,互有关照,电工和迎头工负责在前探路照明,留一组机电维修工殿后,负责器械、线缆、灯具供应。领导们自由结组,记者务必留心头上磕碰、脚下闪错,人和机器都要确保安全。潜水服暂时还用不着,安全帽都一定要戴好。”
 第三章 河源探险(22)
    虽然没有正式任命,李总显然是探洞的总指挥了。盖三县请经营煤矿的老板来帮助布置探洞,真算是慧眼有神。不仅是一应所需器具全部自带,而且应有的安全防范措施一步到位。领导满意,参与人员也都放心。八圣山一揽子开发的溶洞勘探,就按照盖三县预想的程序稳妥地开始了。
    庞大的探洞队伍按照李总安排的顺序鱼贯而入。除了市里来的人员以外,乔峻山、孟工和李总所属煤矿来的工作人员,人手一盏玲珑精致的锂电矿灯。
    好大一个洞哟!矿工们已经撑起了三百余米低压电缆,安上了十几盏防爆灯,可黑黝黝的洞腹仍然深不可侧。这大自然鬼斧神工、天公地母的万般造化,任尔驰骋十万双想象的翅膀,都难以超越。十几盏矿灯的光柱交错忽悠,将洞壁上的如瀑石幔、石笋、星罗棋布的蜂房形啥崂窟窿映照得扑朔迷离。为了保证图片效果,范大源只好用电视台的新闻灯照明取景,柳闻莺也相跟着范大源的机位取景拍摄。在夏河,范大源还是公认一流的摄影高手。
    进洞以来,就以分工和职守各有侧重。李铁柱在前,沿路巡查矿工们布线安灯、排除路障的施工质量,孟工提着一盏矿灯跟踪着岩石断层和洞顶裂隙的发育走向,盖老汉一声不吭,似乎也懂地质似的,也跟着东瞅瞅、西望望,像是在寻找什么。可要说思绪万千心潮起伏卷巨澜的,还是乔峻岭哥儿俩和盖三县了。“王小放羊观棋得道成仙”的故事自小都不止一次的听说过,而今身临这传奇故事中的发生地,便都有些置身太虚幻景般的缥缈。
    约摸走了有一百五十米的斜坡下山,在听见哗哗水声的同时,就可以看见左洞壁奔涌飞溅出一道脸盆样粗的溪流,在洞底冲刷出一个S形的弯槽,又沿着右洞壁的石孔呜咽着远去了。盖老汉告诉大家说,老辈人管这道洞泉叫“一步涧”,水势已经比以前小多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抗旱时,曾在这里铺管抽水,抗旱播种。再往里面因为一九四三年日本人大扫荡时放过毒气弹,就没有人再敢进去了。
    乔书记想起在罗村中学上学时就听王老师讲过,日本鬼子曾在这一带山区制造过多起惨案,具体地址详情,却因当事人无一幸存无从考证。想到这些依稀的往事,就和鲁市长说:“再开会时要认真布置一下,责成史志办抽专人抢救性地挖掘整理。三县垴一带的抗战史料宝藏很多,旅游开发的同时要突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的主题,争取能和西柏坡的红色旅游形成烘云托月之势。”
    鲁市长说:“这是最好的开发思路。西柏坡是天下第一坡,我们夏河市争取开发出天下第一洞。”
    又走了一百多米,在渐行渐进的当中,弯腰侧背蛇行的溶洞忽然变成了能容几百人的大厅。不知是不是“一步涧”的那条小溪,这时候又从洞底冒了出来,在洞厅中的光石板上冲成一条两米宽的清亮水溪,而溪上齐胸高竟然有两尊龟形的巨石驮起了一座宽约三米的石拱桥。乔峻山以非常肯定的语气说:“这就是老辈人流传中说的聚仙桥。王小观棋得道成仙,应该就是这个地方。”
    李铁柱听了,赶紧让电工把移动插座接通电源。电视台的双管新闻灯一亮,大家就踏着天然的台阶到桥上去寻找仙人印迹。说来也奇,桥上居然真有石墩石桌,石桌上棋盘的印痕和楚河汉界都依稀可辨。谁又能说得清这究竟是上天造化还是人工的穿凿附会呢?
 第三章 河源探险(23)
    既便是人工的穿凿附会吧,流传的年代久远了,便也就成了历史的传说。遍访古今中外的名胜古迹,又有哪一处不是人工建造的血汗结晶呢?正是这些一代又一代的人工建造,承载着人类历史演进的万口流传。众口成碑,流传也是一种无字的史书。
    盖四海老汉一边用手在仙人桌上抠索寻觅着,一边一口咬定:“一丁点儿也不会有错,这就是仙人对弈的棋盘桌。小时候老人领我进来过,记得还有仙人字体。那时候东西各有一道天缝透亮,小鬼子来了以后,俺爹就领人把透亮的天缝给堵上了。就是防鬼子搜山毁洞,归底也没防住狗日的毒气弹。”
    “哎呀,爹!果然是有仙人字体。”盖三县突然眼前一亮,从裤兜里掏出手绢,顺着爹铁爪般手指抠索的地方抹去浮尘,棋盘两边各镌刻着一行楷书,范大源随口就读出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