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四爷在上 作者:陌筱白(云起书院vip2014-12-23正文完结) >

第173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四爷在上 作者:陌筱白(云起书院vip2014-12-23正文完结)-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是本王侧福晋家中的表妹。”
  那个粗犷的声音笑道:“这样说来也不是外人,这次就算了吧,奴才皮糙肉厚的撞一下也没关系,倒是这位贾姑娘莫要受了伤才好。”
  探春心底松了口气,既然被她撞到的正主儿都不追究了,她应该能逃过一劫了。果然,下一刻就听胤禛道:“既是郡王开口,那这次就算了吧。”
  探春急忙磕头谢恩,小心翼翼的离开,远远听到一句,“乌默克郡王什么时候也怜香惜玉起来了?”探春脸忽的一红,后面说了些什么却是听不到了。
  乌默克哈哈大笑,“中原的女人比起咱们蒙古女人来别有一番柔媚的滋味,如果可能,奴才还真想纳个侧妃回去。”
  仓津当下就明白乌默克的意思了,这明显是看上了刚才那位贾姑娘啊。那位贾姑娘既然是在宫里伺候的,家中肯定是包衣出身,而且能送进宫来做宫女,要么是家世不怎么样,要么就是别有所求。乌默克能够许下一个侧妃的位子,也算是下了本钱了,想来是看在四爷和林侧福晋的面上。
  仓津有心同乌默克交好,于是笑着试探道:“郡王莫非是看上了方才那位贾姑娘了?”
  乌默克瞅了胤禛一眼,笑道:“皇上宫里的女子奴才怎么敢胡乱肖想,不过若是没有什么妨碍的话……”
  这话已经说得够明白了,胤禛淡淡道:“那位贾氏还不是皇阿玛的人。”
  乌默克眼神一亮。
  三人非常有默契的没有再提此事,慢慢走向宁寿宫。
  太后看到仓津特别的高兴,她久在宫中,难得看到族人,仓津和乌默克的到来让她有怀念起小时候生活的那片草原。
  太后他们聊得高兴,黛玉低声问胤禛,“爷怎么过来了?”
  胤禛淡淡道:“知道你和温恪今天要带孩子进宫陪太后,皇阿玛就让我和仓津一起过来了,乌默克要来拜见太后,就一起来了。”
  “那皇阿玛可是也要过来?”
  “嗯,皇阿玛还有些政事要处理,就让我们先走一步。”胤禛想了想,低声说:“方才在门外碰到了贾探春,乌默克看上她了。”
  黛玉心里一惊,眼睛倏的朝乌默克看去。方才乌默克在她眼里还是个陌生人,所以并没有怎么注意,如今一看,目测至少有197、198的样子,虎背熊腰的非常壮实。黛玉想了想探春娇小的身材,默了一下,这样的差距真的可以么?探春那小身板在床上能应付得过来?
  再看他的脸,只看到一脸毛,简直和没有进化成功的猩猩有得一比。和探春放在一起难道是想要上演美女和野兽?
  说真的,黛玉还是有些颜控的,若不是胤禛的模样在她的欣赏范围,即便他是她所崇拜的雍正爷,她也不会委曲求全的嫁给他的。但是这位乌默克郡王,就完全不是黛玉的菜了。所以她心里顿时就囧了起来,“乌默克郡王看上了探春?这不大合适吧?”
  胤禛没领悟到黛玉的意思,只说:“嗯,贾氏还是宫里的宫女,算起来也是皇阿玛的人,所以刚才乌默克说的时候,我没应承,只点了一下,看他自己如何处理吧。”
  仓津知道贾探春的事最终还是要着落在太后身上,因此一直说着逗太后开心的话,看火候差不多了才话音一转,“太后您不知道,乌默克郡王这次进京可是看花了眼。”
  太后笑道:“是吗?这京里确实和咱们草原上的风景不同,哀家当年刚来的时候也是看见什么都好奇呢。”
  仓津笑道:“那些还罢了,乌默克郡王其实是看到京城这么多美丽的女子看花了眼。”
  太后显然对这种小八卦也挺感兴趣的,闻言呵呵笑道:“京城的女子和咱们草原上的姑娘确实有着不同的风情,郡王有好感也是正常的,你要是喜欢,等回程的时候,让皇帝赐你几个带回去就是了。”
  正说着,软榻上的弘寿突然尿了,小丁丁朝着弘昭的方向,于是弘昭无辜受到牵连,一巴掌拍在弘寿脑门上。
  太后赶紧招呼奴才把两人抱进去换衣裳,自己也跟了进去。
  进去之后,太后问:“去打听一下乌默克郡王看上了谁。”仓津既然在她跟前提起这事,可见是想要她帮忙说句话的,不过也得看乌默克看上的是谁,要是身份无所谓的,帮他开个口也无所谓,若是身份敏感就算了。
  不多时奴才回来禀报说:“方才雍亲王、仓津郡王和乌默克郡王一起过来的时候,撞上了回去的贾探春,乌默克郡王似乎是对贾探春有些好感,说是想娶回去做个侧妃。”
  “原来是贾探春。”太后松了口气,如果是贾探春的话,倒是没什么问题的。贾家把贾探春弄进宫来,傻子也知道打的是什么主意,无非是想效仿赫舍里姐妹、钮钴禄姐妹和郭络罗姐妹那样共事一夫罢了。
  不过贾探春也进宫有些时间了,皇帝既然是还没有碰她,可见是不想给贾家这个机会的。既然如此,将贾探春赐婚给乌默克也就不犯什么忌讳了。
  太后心想,乌默克还是有些眼色的,没有胡乱选人,而且承诺给个侧妃的位份,对于贾探春来说倒是有些高攀了。估计也是看在老四和林丫头的面儿上吧。
  知道了答案,太后就出去了,没多久康熙也过来了。
  如果说太后心里更喜欢的是弘昭的话,那么在康熙心里,弘寿的地位无疑更高一些。倒不是说康熙对孝庄有什么不满,只是有时候,得不到的才是最让人挂念的。顺治死得早,所以对于极像顺治的弘寿,康熙就多了几分在意。
  来到宁寿宫,康熙就把弘寿抱在怀里,对乌默克说:“乌默克这是第一次来京城吧,怎么样,感觉如何?”
  乌默克起身恭敬的道:“大清在皇上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京城的繁华更是奴才此生仅见,奴才只恨没有早些来京朝见。这次进京,还请皇上允许奴才多停留一些时候,奴才现在是有些乐不归蜀了。”
  一番奉承话说得康熙哈哈大笑起来,“郡王只管留下,朕是求之不得啊!”
  太后见机笑道:“乌默克既然是要多留些时候,不知道伺候的人可够?皇帝啊,不如赐几个人给乌默克,也好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康熙对蒙古诸部还是以安抚为主的,闻言自然是同意,“太后这边可有合适的人选?”

☆、第299章 婚事定

  
  黛玉精神一震,刚才太后进去里间的时候,她可是偷听到了,太后有成全乌默克的意思,关键的时候到了!
  只见太后笑道:“这一时半会儿的哀家哪里想得起什么合适的人选,这样吧,哀家一会儿寻思寻思,过两天再告诉皇帝。”
  没等康熙说话,温恪忽然道:“太后,咱们眼前不就有一位合适的吗?”
  众人的视线一下子集中到了惜春身上。
  乌默克笑道:“公主说笑了,这位姑娘看起来这么娇小,还没到谈婚论嫁的年纪吧?”
  温恪看了看乌默克一眼,捂嘴笑道:“贾四姑娘倒是可以婚配了,不过配郡王确实是娇小了些,太后,您看之前那位贾三姑娘如何?”
  乌默克眼睛一亮,太后瞅到了,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以贾探春的身份,能够嫁给郡王做侧妃已经是抬举了,何况乌默克对她还比较有意。女人嘛,最要紧的就是丈夫的宠爱,太后觉得,她给探春安排这门亲事也算是很不错了。
  至于探春乐不乐意嫁去蒙古,就完全不在太后的考虑范围了。
  于是太后笑道:“仔细想想那位贾三姑娘确实和乌默克比较般配,只是她是庶出,又在宫里伺候,这……”
  康熙笑道:“皇额娘说的可是在景阳宫伺候贤嫔的贾探春?”
  太后笑道:“是啊,之前林丫头去景阳宫,是贾探春送她回来的,哀家见了一面,倒是个爽朗的姑娘。”
  乌默克急忙道道:“太后娘娘,贾三姑娘既然是在宫里伺候的,这恐怕有些不大好……”
  康熙摆摆手:“这不碍事。”
  于是乌默克就挠挠头,呵呵笑道:“太后都说是个爽朗的姑娘了,想来是能适应大漠的生活的,那奴才就谢过皇上和太后了。”
  黛玉眨眨眼,怎么这就定下来了?想想原著中探春也是远嫁他乡,也是做的王妃,心里不由得惊叹,看来探春的命运还真的是顽固难以改变啊。不过看情况,乌默克郡王对探春的印象不错,而探春也是个擅长经营的,想来嫁过去的日子不会太过难过。倒是比原著中,成为战败和亲的对象要好得多。
  在宁寿宫用过午膳之后,黛玉就带着儿子和胤禛一起回府了。
  马车上,黛玉面上带着些愁容,“爷,你说我今天是不是不该带三妹妹过来?如果她没有送我去宁寿宫就不会碰上乌默克郡王了,也就不用嫁去蒙古了。”
  胤禛拍拍她的手,“乌默克这人还是比较靠谱的,既然是他自己看上的,想来会善待于她。贾探春能够嫁给郡王做侧妃也算是高嫁,总比留在宫里孤独终老或是给皇阿玛做妾来得好。”
  那是当然了,给康熙做妾是最下下之策,不过要远嫁蒙古,可能这辈子都不能回来中原,这代价是不是太高了些?黛玉叹息道:“虽说乌默克郡王身份高贵,探春嫁给他是高攀了,可是这蒙古各方面的条件都比京城里要差得多,特别是乌默克郡王的部落在漠北,远离中原,条件比漠南都要差上很多,也不知道探春过去习不习惯,而且这一去恐怕就难有回京的一日了……”
  满汉女子大多宁愿低嫁也不愿意去蒙古的,而且嫁去蒙古,便是高嫁,恐怕也无法给家族带来多少利益。实在是太远了!
  “你呀,就是操心太多。”胤禛说:“各人有各人的命运,便是你今天没有带贾探春过来,又焉知她往后的命运不会更悲惨?”
  黛玉沉默了,胤禛说得也是,原著中探春的命运不是更加的让人惋惜么?现在嫁给乌默克,至少前面几年的宠爱是少不了的,就是日后,看在胤禛和她的面子上,想来乌默克也不会太过亏待于她。
  黛玉握拳,“爷,咱们将来把水泥路修到漠北去吧!”
  胤禛有些黑线,玉儿有时候也太过重情了一些……
  黛玉还在非常起劲的试图说服胤禛,她道:“蒙古那边历来就不是很安稳,如果修好了路,朝廷大军可以更快的抵达****地区,岂不是可以更快的将那些野心分子平定?”
  “可是相应的,蒙古人想要南下也更方便了……”
  黛玉翻了个白眼,“爷您想啊,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都喜欢修长城,可是这长城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国富民强的时候,便是没有长城,也没有外敌敢入侵。而国力衰退、民不聊生的时候,便是有长城,也没有挡住入侵者的脚步。所以说,这些外在的东西只能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真正要让国家安定,只有加强自身内部的实力。同理可证,这路修与不修都不会影响蒙古那边和朝廷的关系,除非是朝廷自己出了问题。”
  “狡辩!”胤禛捏了捏黛玉的脸,眼中却流露出思索的神色,黛玉就知道他是听了进去。
  黛玉继续道:“想当初秦灭六国,何尝不担心六国反弹?可千百年后,不一样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度?如今朝廷顾虑着蒙古,不过是因为蒙古和中原的人在性格、生存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那么,何不将蒙古改变成好比江南一个行省那样的存在呢?如此一来,蒙古就不那么可虑了。”
  “这要如何做?”
  黛玉神秘的一笑:“通商!”
  “通商?”胤禛不明白,只一个通商如何就能消灭蒙古的威胁?
  黛玉说:“游牧民族之所以战斗力强,就是因为他们生存的环境比较艰难,因此,养成了他们的一身彪悍之气以及强悍的武力。如果说让他们的生活变好了,让他们不用和大自然进行斗争,也不用和狼群野兽什么的进行搏斗,那么他们还能拥有这样强大的武力吗?”
  “加强中原和蒙古之间的商业往来,开发蒙古的皮毛、奶酪等的商业价值,让蒙古人能够赚到钱。并且慢慢培养他们的经商意识,这样一来,即便因为天灾**的原因偶有一年减产,也能通过商业贸易来维持生计,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想着南下抢掠。而要加强商业贸易,就一定要修好路!”
  “再说了,当初成吉思汗不是打到欧罗巴去了吗?蒙古人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很应该继承大汗的意志,重新将目光看向西方,那里有广阔的土地,有丰美的水草,更适合放牧。南下中原却只适合种植,这和蒙古人的生活习性也不相同嘛。”
  “如果蒙古人真的放眼西方了,朝廷可以给与支持嘛,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武器也可以给武器。当然,朝廷投资这么多,蒙古人在西方有所收获也应该让朝廷分杯羹是吧?找点事让蒙古人做,就不会心心念念着江南的肥美水土了。”
  胤禛仿佛第一天认识黛玉一般,惊奇的看着她。黛玉吐吐舌,“妾身不该在爷面前班门弄斧的……”
  胤禛感慨道:“不,你说的很好,如果你是男子,定是国士之才!”
  “真的?”黛玉惊喜的瞪大了眼,在胤禛肯定的点头后笑弯了眼,就像一只才偷了酒喝,有些得意的小狐狸一般。
  这却是让胤禛心里的一丝忌讳消散了,女人还是不要对政事太敏感和上心了。
  黛玉很明显的感觉到了胤禛那一瞬间的情绪变化,眯着的眼缝里透出点点晦暗。
  第二天康熙的圣旨就送到了景阳宫和荣国府,元春心里满是震惊,探春?郡王侧妃?这不可能!
  可是圣旨上白纸黑字的写着,容不得她不信。
  等宣旨的太监离开后,元春死死的捏着圣旨,皮笑肉不笑的说:“三妹妹很不错啊,什么时候勾搭上了蒙古郡王了?”该死的贱婢!竟然敢擅作主张的搭上蒙古王爷!她这一走,自己多年的盘算岂不是全部都落空了?
  探春此时的心里也是复杂得很,终于要摆脱这个压抑的皇宫了,终于要摆脱贾家的控制了,她心里有激动有欣喜。然而与此同时也有着满满的惶恐和不舍。
  蒙古对于满汉女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方,特别是朝廷嫁过去那么多的公主、格格,大多都嫁过去没几年就香消玉殒,所以,女孩子们对不愿嫁去蒙古,更何况是传说中的不毛之地……漠北!
  一想到要去到那么遥远,风俗习惯又完全陌生的地方,特别是这一生都可能再也回不来,探春心里就不由得升起丝丝的恐惧来。
  仿佛没有听出元春语气中的讽刺和愤怒,探春如往常一般恭敬的道:“奴婢也并不知情,奴婢一直都是在景阳宫里伺候,很少外出,娘娘应该是知道的。”
  元春心里一动,“你昨日送林妹妹出去可有遇到什么人?”
  探春做出一副恍然的样子,“昨日从宁寿宫出来的时候倒是碰到了雍亲王,身边有两位蒙古衣着的大人陪同着……”
  元春一口气憋在心里吐不出来,她深深的郁卒了,昨天可是她自己吩咐的让探春送黛玉回宁寿宫,没想到竟是送了探春一场天大的富贵。

☆、第300章 找死

  
  相比起元春的郁卒,贾府众人也是喜忧交加,喜的是贾家在有了位嫔妃娘娘之后,又出现了一位王妃。
  虽然是侧妃,可满蒙人家的侧室和正室的区别并不是很大,地位都是非常尊贵的。何况以贾家的身份,庶出女能够成为郡王侧妃已经是万万想不到的好事了。再说,多一位郡王侧妃,贾家姑娘的身份也无意间被抬高了,这自然是天大的喜事!
  忧的是,探春所嫁乃是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