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仙斋鬼话 >

第65章

仙斋鬼话-第65章

小说: 仙斋鬼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有人前来通知桑子明,让他明日上午去郡守府,会有一些特殊的赏赐。
    至于张成、顾森、朱一彤这三位,因为排名靠后,没有拜见郡守的机会,只能拜见学政张子琪,去领秀才衣冠和身份令牌,有了这些东西,他们才能仗剑走天下,不再受户籍的制约。因此之故,这三人也开心的不得了。
    另外,他们还可以领到一颗筑基丹,从而打开未来踏入筑基的门户。
    晚上,众人在一起饮宴,开怀畅饮之际,几位没有考中的弟子,各有别样的心思,羡慕嫉妒恨,这也是人之常情。
    第二天上午,桑子明来到郡守府,与另一位极为优秀的考生张泽一起,拜见郡守郑宏。
    郑宏虽然是元婴真君,并没有摆什么架子,像这种牧守一方的大人物,为人都比较圆滑,一般来说,喜欢提携后辈,因为修真界到处都是奇迹,你今天摆架子,得罪了年轻人,搞不好明天人家来了奇遇,骤然成了某位地仙的入室弟子,或者说几百年后,人家功力暴涨,后来居上,那不是凭空树敌吗?真是何苦来哉?
    但凡能在一郡之内,名列前茅的年轻人,都有很好的资质和机遇,这些人将来若能发迹,对郑宏来说也是难得的机缘。
    人生漫长,不止有一百岁,功力越高,活得越久,谁敢说眼前这些看起来幼稚的年轻人,将来不能成为大明国的三公九卿,或者说超然物外的亚圣地仙呢?
    因此之故,郑宏命人奉上香茗,然后和颜悦色的跟二人攀谈。
    过了一会儿,他微微笑道:“你二人考中秀才,本郡守无以为贺,赐你们每人一颗灵枣!”说话间,他将两个小小的玉盒,摆在两人面前,又道:“玉盒中各有一枚枣子。回去之后,找个安静地方,沐浴更衣,静心享用,能增长二十年的功力。这东西很珍贵,即便是本郡守,也不容易得到。”
    桑子明和张泽都露出惊喜的神色:“谢过大人,弟子感激不尽!”
    郑宏又道:“除此之外,我再送你们每人一方砚台,都是琅琊山特产的‘琅玡砚’,据说沾染了古神气息,依我自己的体会,用这种砚台研墨,能提升两成的仙文威力。”
    两个年轻人又是一喜!因为这样的砚台能用很多年,石头做的砚台结实着呢,若能提升两成的仙文威力,无形中让他们修炼的速度加快两成!如果再结合青狼笔,对桑子明的好处就更大了。
    然后,郑宏又道:“按照琅琊城的传统,本郡守会带着本次科举的榜首,前去琅玡祠观摩琅琊石刻。不过,张泽也是难得的奇才,本郡守不惜破例,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跟桑子明一起,前往琅玡祠。日后你若能飞黄腾达,莫要忘了老夫啊!”
    张泽“扑通”跪倒在地,道:“多谢郡守,赐予良机,弟子永世不敢忘却。”
    桑子明也跟着起身,躬身说道:“多谢大人,弟子记住您的恩情了。”
    随后,郑宏起身,带了几个手下,径直出了城北门。
    琅琊山就在附近,城池建在山脚下。
    登山的路上,铺了一阶阶白石台阶,两边则长满了枣树,此时乃是早春二月,连树叶都没有,更别提枣子了。
    郑宏一边走一边道:“琅琊山上,只有一棵七千年的灵枣树,位于琅玡祠内。这些山道边的枣树,都是后人栽种的,结出的枣子口感不错,但是并不能增长功力。”
    两位年轻人只能凝神静听。
    郑宏抬头望着山顶,笑道;“这座山历史悠久,早在大明开国之前就很有名。原本是‘四时主’居住的地方。有人说,四时主是一位古神,早已离开黄昏界,后来不知所踪。还有一种传言,那就更有趣了。”
    桑子明道:“大人您给说说,怎么个有趣法儿?”
    郑宏道:“据说本门老祖之一,春秋老仙崛起以前,玉帝作为天帝,设计擒杀木神句芒、火神祝融、金神蓐收和水神共工,将他们大卸八块,还把肢体分开,埋藏在不同的地界。而琅琊山就是一个埋尸之地,埋藏了四位大神的一截肢体。这四位大神分别掌控春夏秋冬,所以琅琊山就成了‘四时主’神居住的地方。”
    桑子明听了,感到很是惊奇,问道:“大人,这四位神君现在还活着吗?”
    郑宏微微一笑,道:“那是当然。传说四位神君都是仙帝,没有人能杀死他们,哪怕只剩下一滴血,也能重新复原。按照四大宗门的说法,他们都活得好好的呢,分别是青木门、烈焰门、万剑门和玄水门的祖师之一。”
    张泽小心翼翼的说道:“既然是大神埋骨的地方,定然留下神仙之气,所以才有一株灵枣树,您说是吗?郡守大人?”
    郑宏不置可否,转而说道:“琅琊山之所以有名,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自古以来,不断有帝王前来祭祀。
    你们可能不知道,大明立国之前,还有不少的朝代,比如说大周、大秦、大汉等,大周有一位神仙吕太公,曾经来琅琊山封神;大秦帝王赵政,人称千古一帝,三次来到琅琊山;大汉武帝元狩,也曾经来过这里两次。
    这些个帝王,都是天之骄子,得到上天眷顾之人。天道有情,爱屋及乌,所以让琅琊山成了好地方,也让我们居住在琅琊城的人都跟着沾光。
    琅琊城作为郡城,几条主要的灵脉,都发源于琅琊山下。所以我领你们来琅玡祠,也让你们沾一些灵气。”

第150章 功力再涨
    琅玡山的山腰,有一块宽敞的平地,琅玡祠便建在那儿。
    元婴真君郑宏不辞劳苦,亲自带着桑子明和张泽,登上琅琊山,走进了琅玡祠,将几个手下留在外面。
    琅玡祠分为东西两院,东边有一个祭坛,上面有块石碑,供奉的是“四时主”神,并不是郑宏先前提到的四位神君。距离祭坛不远有一株苍老的枣树,树干很粗,至少要五六个人才能抱得过来。
    郑宏领着两人来祭坛边,上了一炷香,然后便领着他们,转身去了西院,要去观摩琅琊石刻。
    他虽然是元婴真君,又是琅琊郡的郡守,似乎来这里的次数不算很多,所以显得有些急切。
    他站在西院门口,神情严肃的对两位年轻人说道“西院从外带内,一共分成三进,每一进院落,都有数十座石碑,然而以你们的功力,只能在第一进院落观摩!不能冒然进入第二进、第三进,切记,切记!”
    桑子明大致听懂了,连忙点头答应“多谢城主提醒,弟子明白了。”
    张泽却有些迷糊,迟疑着没有说话。
    郑宏只好进一步解释道“第一进院落里,都是步虚阶的贤人留下的墨宝;第二进院落,在石碑上刻字的,都是合道修士;第三重院落,所有的石碑,全都是地仙所书。我是不准你们前去,而是怕你们受到伤害,万一走火入魔,本郡守也救不了你们。”
    张泽连忙躬身道“原来是这样,弟子清楚了。”
    最后,郑宏又叮嘱一句“即便是最外面的碑文,也可能带来危险。你二人一定要小心,只要能领悟一座石碑,就可以满意了,不要贪得无厌,记住了吗?”
    两人齐声回答“记住了,大人。”
    交代完这些话,郑宏便急匆匆跑到第二进的院落中去了。看来,他也想借这个机会提高自身的实力,请桑子明和张泽过来反倒变成了一个借口。
    桑子明和张泽彼此分开,各自选了一座石碑静悟。
    那些石碑都有两三丈高,有的直接落在地上,有的驮在石龟背上。上面的仙文有梳有密,有的石碑密密麻麻刻满了字,也有的石碑只有很少的几句话。但是不管怎样,那些个碑文看起来都很玄奥,张泽只看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头晕,那些仙文不停的在他眼前旋转,就像一个个刚刚诞生的新世界,无数星云和天道法则交织在一起,变得无比的复杂。
    好在张泽为人很聪明,所以只看了一小会儿,就赶紧闭上眼睛,等过了盏茶功夫,觉得好受了一些之后,他再睁开眼睛看一眼。
    桑子明跑到另外一侧,盘膝坐在草地上,双眼一眨不眨静静的看着。
    他一直在服用养神丹以扩充髓海,夜晚看书写字的时候,则点燃安神香,每隔三个月,更要饮一壶悟道茶,将新生的髓海强行填满,知道几乎撑爆为止。
    每次喝完悟道茶之后,都能让他的髓海得到开拓,虽然说两个时辰之后,悟道茶的效果基本上消失了,但是学到的知识和领悟的天道并没有失去,仍然保存在髓海之内。
    在众多天道法则的刺激下,在用大量知识反复刺激髓海的过程中,让他的神识增长了很多,髓海也大了一圈又一圈。
    一般人以为,髓海就是指人的大脑,容量几乎是固定的,其实这个观念有误。
    修真界的事很玄奥,不能以常理来衡量。譬如说纳须弥入芥子,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储物戒指,都能容纳十丈的空间,更何况作为修士最复杂的脑袋呢?
    你能想象一个小小的头颅,里面能容纳天和地,还能变成一个小世界吗?
    修真人有三个丹田,肚脐附近是下丹田,是炼精化气的场所;膻中位置是中丹田,是炼气化神的地方;泥丸宫是上丹田,是炼神还虚的要地。
    这三个丹田,都能开辟成小世界。筑基之后,下丹田能变成紫府世界;结成金丹之后,中丹田能变成璇玑世界;修长元婴之后,上丹田则变成元神世界。
    此时桑子明的功力才只是炼气十一重,还没有筑基,所以三大世界连一个都没有成型,但不耽误他不断的扩充髓海,髓海相当于初级的元神世界。
    修真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功力越高,髓海会变得越大,形成元神世界,最后变成虚无。
    现如今,他的神识之强,也就是闭上眼睛对外界的洞察力,已经不在筑基后期的黄瑞之下,髓海的广阔和复杂程度,已经不下于金丹真人了。
    再加上,他掌握的一部分仙文,已经达到大成、圆满乃至于入道的层次,这是他学习和领悟碑文的基础,比张泽强太多了。
    因此之故,他才看了盏茶功夫,就渐渐看透了石碑上一部分法则,隐约看见一条条彩带,从碑文中发散出来,从天空中转一圈,将他的肉身包裹进去。
    很快的,他又一次听见“砰砰”的声音,就像竹节爆开一样,他身上剩下的一条半还没有打通的经脉,竟然被石碑上发散的天道法则强行打通了!
    一股股暖流冲击着他的穴位,数十个穴位同时被冲击,就像有许多的蚂蚁在咬他样。
    这种感觉既痛苦又舒畅,体表感到酸麻难忍,心底深处却有一种难言的欣快感,桑子明忍不住发出一声呻吟。
    “唔,好爽啊,怪不得黄师傅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枉我辛苦考一场。”
    半个时辰之后,第十一条经脉完全贯通了,他的功力进入炼气十二重!
    一个时辰之后,第十二条经脉也打通了,他的功力到了炼气巅峰!
    按照一般的功法,人类只有十二条正经,每打通一条经脉,功力提升一层。在炼气巅峰之上,还有第十三重,炼气大圆满,这是炼气期最后一重,也是最重要的一重。很多人之所以筑基失败,就是因为在这一重打磨不够。
    有人或许会问,既然十二条经脉都打通了,那么再继续不断的打磨,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十二正经之上,还有奇经八脉、络脉和孙脉。奇经八脉除了任督二脉之外,其余的六条经脉都没有自身的穴位,比较容易打通,但是络脉和孙脉就比较难整了。
    举个例子,十二正经好比大江大河,络脉和孙脉则像是小河沟。大江大河的数量有限,小河沟的数量无限。
    要想达到真正的炼气大圆满,需要从外界吸纳无穷无尽的灵气,将大江大河和所有的小河沟全部填满,然后才能服下筑基丹开始筑基的过程。
    有的人自以为耗费了三十年光阴,早该将经脉填满了,然而事实上并未完成,所以他们筑基失败了。

第151章 肉身变化
    不知何时,桑子明身上滚烫的感觉消失了,然后是一阵凉意。
    他睁开眼睛,发现石碑上那一条条隐约可见的法则细线都已经消失无踪,显然碑文中储备的天道灵能都被他吸收完了。
    于是乎,他站起身来,走到另外一座石碑前。
    然而这座石碑容纳的灵能很少,似乎最近有人来参拜过。所以他继续寻找下一个石碑。
    他心里想道“怪不得朝廷要将琅琊石刻封闭起来,不准普通人前来观摩,如果来的人太多的话,肯定有人能领悟其中的天道法则,造成天道灵能的丧失,后来的人就没有太大的收获了。”
    桑子明在大半天内,观摩了十几座石碑,眼看日头偏西,还没有修炼成真正的炼气大圆满,心里开始有些着急了。
    他已经意识到,等到夕阳西下,郡守郑宏就会从里面出来,那样对他来说,将会失去一步踏入大圆满的机缘。
    不知不觉,他已经来到进入第二进院落的门口,看着前方的小圆门,他的心里就像有老猫在抓一样!
    “不行,我得进去看看!如果错过这个机会,我只能服下灵枣了。那样一来,将会浪费其中的灵力,还不如等我进阶筑基之后再服用呢。”
    “或许,以我的实力,进去观摩石碑,没有太大的危险吧?”
    “可是,我进去之后,必然会被郡守发觉,他会不会因此发怒呢?”
    他的心里“砰砰”的跳个不停,最后深吸一口气,轻轻迈动脚步,慢慢的走了进去!
    在第二进院落中,矗立着一些更加高大的石碑,其上的字迹也越发醒目,每一笔,每一划,都像刀剑划破长空,让人见之心惊肉跳!又像鹰飞蓝天,鱼游水底,蕴含着无比深奥的天机。
    桑子明看到了郡守郑宏,此时正闭着双目,端坐在一块石碑前。
    他的心里一紧,脚步更加轻盈,悄悄走到离得最远的一座石碑跟前,盘膝坐下,凝神观望。
    结果他发现,这里的石碑果然厉害,在众多入道级别的仙文中,还混杂了“成仙”的仙文!天道法则也显得更加复杂了,仿佛一团团乱麻一样!他只看了盏茶功夫,还没有领悟多少,就觉得有些眩晕了。
    “不行了,不能再看下去。”可是他心里有些不甘“难道说,我就这么退出去不成?我还没到炼气大圆满呢,若是就这么出去,可能要多花十年功夫,来弥补这个缺憾!”
    随后,他又坚持了十个呼吸,眩晕的感觉更加厉害了!
    他不敢摇晃身子,否则被郑宏察觉,说不定会将他扔出去!
    桑子明不想灰头土脸的出去,所以一咬牙,伸手从储物戒指中摸出一片悟道茶,悄悄塞进嘴里!
    刹那间,他的脑海中一片清明,原来乱麻一样的天道法则,变得有迹可循了!显得那么温顺,就像小猫一样乖。
    这一刻,他的领悟力骤然提升了千倍,变得比地仙还要厉害,眼前的碑文显得很简单,那些法则的含义就像流水一样灌入他的脑海,天道灵能仿佛天河倒挂冲入他的体内,才只是半盏茶的功夫,他的奇经八脉全部贯通,络脉也填满了一半!
    他干脆站起身来,想悄悄的从一个个石碑前走过,借以吸收更多的灵能。然而才走过两块石碑,他身上所有的络脉都填满了,孙脉也被灵气塞满,浑身上下就像一个涨得鼓鼓的气球,再也不能容纳一点点天道灵能了!
    “可惜啊,太可惜了!我没有筑基丹,否则能顺势筑基!还能让功力暴涨一截呢!”
    桑子明嘴里咀嚼着悟道茶的叶子,完全领悟了石碑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