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仙斋鬼话 >

第169章

仙斋鬼话-第169章

小说: 仙斋鬼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秦斩放出的剑芒长达一百五十丈,而公孙乾尽管功力高了一个境界,放出的剑芒却只有一百三十丈!
    周围的人都瞪大眼睛瞧着,纷纷议论起来。
    “看起来,天剑秦斩更胜一筹!”
    “他施展的剑式,我怎么看不明白呢?”
    “你当然看不明白!你才掌握天剑诀二十八式!”
    “快去问一下大剑师荆轲,他已经掌握了天剑诀三十六式!”
    “不用问了,你看他站在那边,张大的嘴巴,简直能塞下一个鸡蛋!显然,他也没见过这一招!”
    这时候,公孙乾感受到极大的压力,不敢怠慢,急忙施展出天剑诀第三十五式,紧接着便是三十六式。这两招连着放出来,骤然将剑芒增粗了四倍,延伸到五百丈长!
    而秦斩则施展出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式,每一式都很新鲜,引起旁观的众人一阵惊叹。几式叠加在一起,将剑芒增粗了八倍,一下子延伸到一千两百丈!
    然后就听见嗤嗤的声音,似乎连结界都被划破了!
    众人纷纷叫起来:“哎呀,这些剑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似乎秦斩施展的,真是天剑诀后续的招式啊!”“这几招太厉害了,快看,公孙乾完全被压制了!他的剑芒都被劈碎了!他的衣服也破了!”“很明显,秦斩已经留了手,要不然,公孙乾只怕会死在这里!”
    公孙乾刚来的时候,原本白衣飘飘,趾高气昂,如今面如猪肝,恼羞成怒,剑气被压制在身周,不但无法攻敌,甚至连防守都出现了漏洞。随着时间的延长,他身上的衣服变成一条条,露出大片的肌肤。
    他自成名以来,从未受过这样的羞辱,心里无比的气愤,就像有人用钉子扎他的心,他勉强支撑了半盏茶的功夫,再也忍不住了,猛地一张口,“哇”的吐出一大口鲜血!然后“砰”的一声,灵宝飞剑从空中落了下来。
    秦斩一看,赶紧收住了手,抱拳说道:“公孙先生,承让了!”
    公孙乾面如土灰,双目无神,捡起飞剑,掩面而走!
    旁观的人发出叹息:“胜败兵家常事,我看公孙乾损了仙基,从此之后仙路断绝了。”
    “公孙乾心眼太小。要是一上来,不摆那么大的架子,也不会摔这么惨。”
    “看来,秦斩掌握了后续的天剑诀,这是货真价实的事了。他这人很有毅力,为了学剑,竟然卖身为奴,真是令人佩服。”
    这时候,秦斩出了结界,想要离去,却被一帮人围住了。
    “秦先生,您这些剑招,是从哪里学来的?”
    “秦先生,您真愿意传授后续的天剑诀?为何不留着做传家宝?”
    “秦大师,您为何不进入仙文阁总部做讲师?以您这样的实力,肯定能做高阶讲师!”
    秦斩好不容易挤出一条路,大声说道:“诸位,我已经开辟了天剑馆,只要大伙儿愿意缴纳灵石,而且又有剑术基础,我都愿意教。我不是不想去做讲师,可是讲师的俸禄有限。我太穷了啊,家徒四壁,连进阶的资源都没有……”
    从这天开始,天剑馆一下子变得红火起来,前来拜师的人排起了长队。

第390章 岁月无情
    陆九龄一回到京师,就躲到翰林仙院闭关去了。
    陆九韶则留在仙文阁总部,担任儒门长老的职务。
    仙文阁总部紧靠着翰林仙院,两者其实是一回事。这就像一个学校,分成大学部和研究院,翰林仙院更高级一些,相当于仙文阁的中枢。
    黄瑞已经来这里做讲师一个甲子了,至今还是八阶讲师,需要熬满一百年,才能变成七阶讲师。
    他并不在意,因为他来这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修炼,为了提升功力。毕竟这里人文荟萃,高手众多,乃是修炼进阶的好地方。
    他是元婴第二重,功力虽然不低,但是进京太晚,各方面又比较平均,没有自己的特色,无法像罗定邦那样,专门传授《公羊春秋》,成为受人尊敬的讲师。
    这一天,桑子明前去拜访黄瑞,师徒两人对坐饮茶闲聊。
    “师傅,你想好了没有?儒门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你准备精修哪一门?”
    黄瑞端起茶来,慢慢喝着,缓缓说道:“你可能不知道,在仙音门总部,有一些人被称作‘鉴才师’,专门分析儒生的资质。他们帮我测算了一下,说我适合精修《尚书》。”
    《尚书》就是上古之书,乃是追述上古历史和古代事迹的著作。它虽然比《三坟五典》要晚一些,但还是失传得很厉害。据说最早的《尚书》有一百篇,包括《虞夏书》二十篇,《商书》四十篇,和《周书》四十篇。可是经过秦皇焚书坑儒之后,到现在只剩下二十八篇了!
    要想用这二十八篇文章,修炼成步虚、合道、地仙,可以想象有多难了。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修炼这门功课,而且有人修成了地仙。
    黄瑞道:“我想去研究《尚书》。可是你也知道,我是陆九韶的记名弟子,我这位师傅并不精通这门功课。他允许我另外拜师,去跟别的大贤学习。目前,研究《尚书》最有名的乃是郑玄,可他已经有太多的徒弟了,不会收我为徒的。”
    桑子明问道:“他为啥不能收你?就算有一千个弟子了,还可以再收五百个嘛。”
    “郑玄说了,他只要一千个真传弟子,三千个记名弟子。这些人每过一个甲子,还要来一场测试,成绩不好的,将会被刷下来!”
    “师傅,以您的实力,能成为记名弟子吗?”
    “那倒是可以。不过,所谓的记名弟子,根本见不到郑玄,顶多每年听他讲两次课而已。”
    桑子明想了想,道:“师傅,我虽然没有全本《尚书》,但却有《尚书》五十四篇。我现在也不瞒您,这些东西,都是我爷爷留下来的,他不是道地的儒修,所以收藏的儒家经典很乱,而且也不齐全。我回头复制一份给你,你自己知道就行了,请别对外宣扬。”
    黄瑞欣喜若狂:“果如此,你算是救了我的命了!”
    无论如何,对于桑子明来说,黄瑞都算是他第一位师傅,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陷入困顿,该帮一把还是要帮的。
    桑子明道:“师傅,前些日子我见到师姐黄灵芝了。”
    黄瑞叹道:“这孩子很要强,将来可能走得比较远。到目前为止,我几个孩子已经陨落大半。孙子、重孙子倒是留下不少。想想那些逝去的孩子,我就心里难过,几乎影响到进阶了。”
    “是啊,我听灵芝说,小玉儿也陨落了,心里就很难过。”
    “子明啊,我劝你一句,生孩子不要太早,否则会让你心里添很多牵挂,让你在修仙的路上行走艰难。岁月无情,眼看着一个个孩子死在面前,那滋味太难受了。”
    桑子明虽然没有这种体会,但是可以想见其中的难处。
    “师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人各有志,人各有命,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我们修仙之人,就是要踩在尸骨上艰难前行。”
    “可是,有时候,我们踩的是亲人的尸骨啊!这是一种摧残,所以我觉得,还是老子的太上忘情比较好。”
    “师傅,传说中老子也有儿子、孙子!他的儿子叫‘宗’,他的孙子叫‘注’,重孙子叫‘宫’,玄孙叫‘假’……”
    “我不是说他没有儿孙,而是说他抛弃儿孙,一个人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
    “那他成了太上老君,就不管地上的儿孙了?”
    “不知道,后来的事没有人提起,他的儿孙没有出名的,想来他没将后代接到天上去,也没有大力提拔他们。”
    师徒二人说起此事,心里都觉得很沉重。
    过了一会儿,桑子明道:“师傅,过些日子,我可能要成亲,摆设宴席,请您前去捧场。”
    黄瑞问道:“你娶的哪家的贵女?”
    “这个……还没有确定呢。”
    “你娶的什么人,自己都不知道?”
    “我还在等消息,没定好先娶哪一家。到时候我给您送请柬,您可一定要来啊。”
    “那是自然,别的事都可以放下。”
    桑子明起身:“师傅,那我走了,回头再见。”
    黄瑞却道:“你别走啊,再给我说说,到底娶哪家姑娘?那位莲香姑娘呢?你不想要了?”
    他当年见过莲香,也从女儿口中听说过莲香的事,知道她是烈焰门的精英,所以印象很深刻。
    桑子明笑道:“莲香是我最喜欢的女子,也是最早跟着我的,怎么能不要呢?师傅,士有三妻,我现在要娶的,是第二、第三个妻子!”
    黄瑞瞪他一眼:“你这家伙,不怕吃多了噎死!你这小身板,能应付过来?”
    桑子明心道:“我还有两个分身呢,怎么应付不过来?三妻刚刚好!四妾就不要了!”
    “师傅,我要娶的人,其实你都见过,一个是早年荒谷城城主李青的女儿,名叫李秋婵,她在学宫读过几年的书,那时候你还是学宫之主呢;还有一位是仙音门的教习白姑娘,她演奏的《云门大卷》你也亲耳听过。”
    黄瑞赞叹不已:“白姑娘很了不起。你能娶她,乃是你的福气。秋婵我也有印象,可惜多年未见,印象变得模糊了。”

第391章 赐婚
    整个黄昏界,历史很悠久,但是经过妖族和鬼修的侵袭,出现了几个断层,所以朝代较为混论。
    大明国的历史并不长,立国三万三千多年,总共经历了八个皇帝。
    按照规矩,能做皇帝的人,最少是元婴修士,最多是步虚真君,一旦进入合道,就必须退位了。
    目前还在世的老皇帝有两位,一个是徽宗李佶,乃是第三位皇帝;还有一位“词宗”李煜,乃是第五位皇帝。
    李佶善长书法绘画,在大明国堪称一绝,凭着这一手,他进阶合道,目前是合道第三重。
    李煜善长作诗填词,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也,凭着这一手,他也进阶合道了,目前是合道第一重。他当初退位比较早,才到步虚中期就退位了,真实年龄还不到八千岁。
    按照辈分来说,李煜是当今圣上李靖的太爷爷,同时也是靖西侯李敬的太爷爷。
    也就是说,皇上和李敬是同辈,按理说关系比较近。
    但是实际上,李煜在数千年的岁月中,不知道纳了多少妃嫔,生了多少的子女,所以皇上和靖西侯的关系很疏远。
    然而这一天,皇上李靖忽然接到太爷爷李煜的手书,让他将靖西侯的女儿李秋婵升为公主。
    与此同时,皇后武媚娘也得到老太妃的指示,让她给秋婵赐婚,对象乃是礼部员外郎桑子明。
    武媚娘八面玲珑,得到指示并没有二话。赐婚就赐婚呗,这种事她干得多了。
    但是皇上李靖却有些不满,因为公主相当于皇帝的女儿,规格太高了!而且他跟靖西侯同辈,秋婵相当于他的侄孙女,怎么能提升为公主呢?这么瞎整,朝廷制度不乱套了?
    于是乎,李靖亲自去见太爷爷,想问问这是怎么回事。
    结果他得到的答复是:靖西侯之女李秋婵,在玄水门学艺多年,成为皇女之中少见的步虚修士,而且她为人孝顺,敬献了一颗半仙丹,治好了太爷爷的妃子小周后的顽疾,因此之故,才要奖赏提拔她。
    他当然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都是老太妃童兰亲手操作的。
    李靖作为皇上,虽然并不在乎李秋婵敬献丹药救治小周后,但听说她是步虚真君,倒是颇为惊讶。因为大明国上了皇家玉蝶的人有好几万,但是绝大多数都没有进阶元婴便去世了,特别是众多的女子,大都死得更早!连进阶元婴的都不多,更别提成为步虚真君了。
    李靖叫来宗人府的宗正,询问皇室贵胄的大致情况,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到目前为止,在皇室女修中,总共只有两位步虚真君,一个是平阳公主李秀宁,还有一个,就是不声不响,忽然冒出来的李秋婵了!
    既然如此,李靖开始重视这件事,专门下诏,封李秋婵为“昭阳公主”!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靖西侯府的院子也不例外,暖风一吹,花朵争奇斗艳。
    元婴第三重的家主李敬,看着院子里盛开的鲜花,脸上连一点儿笑容都没有。因为前几天,他的大儿子李鼎死了!
    李鼎修炼到金丹大圆满后,未能进阶元婴,熬到一千岁,最后还是去世了。
    李敬回味自己这一生,总共生了十八个儿子,二十多个女儿,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进阶元婴的!活着的儿子都是后来生的,早年生的儿子都死了。这么多儿女,一大半未能进阶金丹,在筑基巅峰就停下了脚步;另外一小半勉强进阶金丹,但也未能再进一步。
    他觉得很迷惘:“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上天在诅咒我?我究竟做了什么错事啊?这么多子孙,竟然没有一个成器的!”
    这些年里,他也在反思,也曾整顿家业,从众多的儿孙中,挑选资质较好的后人加以培养。至于说那些资质平庸的后人,都被他撵出门了!所以侯府虽然不算太宽敞,但还是显得有些空旷。
    李敬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十二郎李隆和两个孙子李文、李武身上,希望他们将来能脱颖而出。
    李隆乃是金丹第四重,两个孙子李文和李武还没有进阶金丹呢。
    李敬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虽然被和风吹着,心里总觉得很郁闷。
    忽然间,他听见府门外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然后有人“砰砰”的敲门!声音很响,震天动地。
    “怎么回事?李武,你去看看!谁在府门外闹腾?竟敢扰乱侯府,好大的胆子!”
    时候不大,李武来报:“爷爷,出大事了!宫里有诏书下来!让您赶紧来接旨!”
    李敬有些慌乱,赶紧来到前面,摆设香案,迎接圣旨。
    然后就听见传旨的官员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靖西侯府,皇室贵女秋婵,惊才绝艳,温婉贤淑……特加封为昭阳公主,赐婚于礼部郎中桑子明……赐明珠百颗,绫罗五百匹,良田千倾……”
    大明国没有太监,所以来传旨的都是礼部官员。声音洪亮,听起来真真切切。
    皇上降旨,嫌桑子明官小,一句话就将他从正五品的礼部员外郎,提升为正四品的郎中了!
    李敬迷迷糊糊跪下谢恩,将宣旨的官员送走了,脑子里还在“嗡嗡”作响。
    “这是什么诏书啊?秋婵是谁?为啥将诏书颁给我?”他想了好大一阵自,才终于一拍脑袋:“哎呀,对了,秋婵是我孙女!我能活过来,全靠她拿来的丹药呢!这么多年,我一直命人找她,可是没有找到啊!这妮子死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还不回来?这下可怎么办啊?”
    侯府其余的人都懵了,就连十二郎李隆都没见过秋婵!更别提下面的人了。毕竟秋婵上次登门,乃是三百年前发生的事。
    一时间,侯府鸡飞狗跳,难以安宁。
    李隆问道:”爹,皇室赐婚,我们找不到人,要不要用别的女儿代替?”
    李敬骂道:“你这混账,是不是疯了?连这样的歪招,都能想出来,你想找死呢?皇上是那么好骗的吗?”
    “爹,那你说怎么办?”
    过了好半天,李敬才回过味来,吩咐孙子李文,携带厚礼,前往罗府,言语恳切,一定要将罗定邦请过来。

第392章 筹办
    第二天,罗定邦来了。
    李敬冲上前去,抓紧他的胳膊,瞪着眼睛说道:“姓罗的,你终于来了!你老实告诉我,将我那孙女,藏到哪里去了?”
    罗定邦轻轻一抖,就将对方甩开了。他的年纪比李敬小了几十岁,但是功力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