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拳行天下 >

第88章

拳行天下-第88章

小说: 拳行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等李明珠说完,吕志安说:“我知道了,快让娘儿俩上车,我驮娘儿俩回农场,快上吧!”

    吕志安调转自行车。李明珠扶着姐姐抱着大壮上了自行车后座,吕志安猛蹬车子回农场。李明珠跟在车后急跑。蹬了十多分钟,吕志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返回农场。下车时,满脸是汗水和灰尘。李明珠也不说句客套话,急忙让吕志安给大壮倒水灌药。

    农场分左右两部分,西部是判刑在押犯,东部分是大专院校五七年以后,被打成的右派分子。这些右派分子劳动改造期满已陆续返回学校。所以,吕志安所在农场已经没有改造对象。眼下,吕志安等十几个人只是留守人员。李明珠虽然几次来农场看望父亲,但对这里地形并不清楚。对埋葬父亲的坟地有印象。如何去,却不认识路。所以请吕志安引路。这时已近十点,大风依然刮得很猛。吕志安顺手扛一把铁锹,沿着小河向西走。

    在顺城已是风和日丽春暖花开,在这里却像顺城的隆冬季节。走到一处杂草丛生的地方,吕志安用手指着一个坟堆说:“那座便是李教授的墓冢!”

    李明珠绕坟转一圈说:“是,是咱爸的坟!”

    李明珍把大壮放在一边,“噗咚”一声跪在坟前,先磕三个响头,接着两行热泪凄然落下。李明珠双腿跪地,姐妹二人喝着嗓子哭起来。先哭妈,历数妈妈的恩德。又哭爸,叨念爸爸的情深。然后又一齐叙说自己的遇境,那泪水如涓涓小溪流不断。今天姐妹二人再不必拘谨了,这里是旷野,大风相助,那凄哀的哭声传得很远很远。姐妹二人的悲恸之声感动了吕志安。他先将祭品摆在坟前,然后挥锹铲土,将坟头加高。后来,帮她姐妹俩点燃了冥纸。因风大柴草干,点燃的冥纸到处乱飞,把坟周围的干柴枯草引着,风助火势,大火熊熊燃烧。李明珍姐妹只顾哀伤哭嚎,放在地上的大壮,被烟火呛得大哭大闹,吕志安急忙抱起大壮到河的堤岸下躲避。姐妹二人哭得死去活来,一直把嗓子哭得嘶哑,这才来找大壮。发现大壮在吕志安怀里安静地睡着了。李明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她感谢这个吕同志。

    李明珍接过大壮说:“吕同志,今天太感谢你了,若不是你帮忙,这么大的风,恐怕连烧纸都点不着。”

    吕志安也不说话。李明珍问道:“听说我父亲的事全是你操办的?”

    吕志安搓搓手说:“这是领导的安排。”

    “我还想问个事,我父亲的寿材怎么样?”

    “李教授不幸去世,农场领导比较重视,领导让我去小站棺材铺定做的寿材。松木料、六块头、品质绝对不错。只是当时没有通知到家里亲人,。。。。。。这里。一天只有两趟过路汽车。,打个电报还得进天津城,这里办事实在不方便。当然,处理李教授的丧事有悖常理,。。。。。。。实在对不起你们!”

    李明珍听了吕志安的话,一肚子气消了,心中那块石头落地了。说:“我再次感谢吕同志对我们家的帮助!”

    李明珠把坟前火扑灭,把该拿回的物品装好,说:“吕同志,我和我姐商议好,三年后我们再来迁葬。要和我母亲并骨。不知这里有嘛变化没有?如果有变化,你可及早转告我们,我们也好早做准备!”

    “今后有无大开发或大变化,我不敢肯定,因为这里一直向南到桑州已发现大油田。我们留守人暂时还走不了,如果最近有什么变化,我可以随时去市里通知你。”

    李明珍说:“常言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要有变化,涉及到迁坟,请提前告诉我妹妹,我们就万分感谢了。还有一件事我想问问吕同志,我父亲到底是嘛病死的?”

    “不用谢,这是我们的工作。要问嘛病?我不是医生,但从发现到去世还不到五分钟。。。。。。实在太快了!。”

    李明珍的父亲李昊哲是一个性格耿直、对事认真的人。

    劳动改造人员每天除了开荒、引水、种田外,晚上要抽两个小时集中学习。学习时事、政策、思想、教育等方面有关报纸、文章。这一天队长在会上念报纸。他把肯尼迪念成了“肯尼由”,这个错白字引起了人们的哄堂大笑。这位队长被笑傻了,还不知哪儿出了娄子,便说:“大家严肃点,这是政治学习,懂吗?不许哄堂大笑!”

    李明珍父亲太认真,就举手报告说“刚才队长念错一个字,应该念肯尼迪,而不是肯尼由。”

    队长脸红一道白一道,说:“什么肯尼迪肯尼由?我念错了你们就往对里听不就行了吗?我告诉你们,我念由,就是由!嘛迪迪迪?就你们文化水平高?是不是?你们越是文化水平高,越是反党!不反党?为嘛上这儿劳动改造?啊?你们这是嘛立场?嘛阶级?啊?工农兵大老粗嘛,难免念错个把字,有嘛大惊小怪的?站起来指责我,你有嘛资格?告诉你们呐,你们犯错误就是太高傲了,目空一切!看不起领导干部!今天会议就开到这,散会!”队长一甩手走了。

    李昊哲没想到竟有这么没水平的领导,回到寝室倒头就睡。

    第二天队长派人来取检讨,李昊哲说:“领导也没让我写检查,我没犯错误写嘛检讨?念错了字的人才应该写检讨!”

    这一句话可戳了队长肺叶子。队长亲自登门兴师问罪。李昊哲一气,跌倒在地。人们把李昊哲架到农场医务所,医生马上给打了一剂强心针,一针下去不久,瞳孔放大,停止了呼吸。这件事吕志安当然清楚,但他不能实说,也不敢说,因为这是“铁的纪律”!

    大风没有停,风沙已将太阳遮昏。天色已近中午,姐妹二人抱起大壮就走。

    “这里离汽车站还有三里地哩,下午那趟班车得四点返回。我提个建议,你们去小站吃午饭,吃完,即可坐小站去天津的汽车。在小站上车,半个小时一趟车,挺方便。怎么样?”

    李明珍姐俩商议一下说:“我们去小站吃饭算了,那里坐汽车方便。”

    “这里离小站还有十几里路,我马上回农场再借一辆自行车。我骑车可带他娘而俩。用不了半个钟头准能赶到小站。”

    李明珍抱着大壮说:“这可辛苦吕同志了!”

    没一袋烟工夫,吕志安骑一辆飞鸽车,左手推一辆自行车一溜顺风追过来。吕志安把一辆自行车交给李明珠骑,李明珍抱着大壮坐在吕志安自行车后架上。南风一吹,两辆自行车飞一般直奔小站。赶到汽车站对面一个小饭馆。吕志安被李明珠拉进了小饭馆,按在椅子上,不许动。

    李明珠说:“姐,你陪吕同志,我去买!”

    吕志安坐在椅子上心里急,但表面挺平静。他是老公安,遇事不慌。等李明珠开了票才对姐妹二人说:“二位大姐,我说出来不好意思,我这个人毛病多,每顿饭都喝酒,没酒饭不香,所以我去买几两酒。”

    李明珠拦住吕志安:“我去给你买!”

    吕志安说:“大姐,你不知道我喝嘛酒。”

    他走到卖饭处,把李明珠买的饭菜退掉,自己又掏钱和粮票重新点了饭菜。他告诉服务员,等他出门时,再把钱和粮票退给李明珠。

    吕志安这才转来对姐妹二人说:“实在对不起,我们农场干警对外接待有特殊规定,不许吃请,特别是农场改造人员的家属。所以,我现在只好告辞,请原谅。”

    吕志安一说,李明珠愣住了。李明珍听后很平静,说:“既然有规定,坚决执行。在这里,请让我对您给于的帮助表示感谢!”

    吕志安说了一声“后会有期”,骑上自行车,推一辆自行车,顶着黄烟大风走了。

    李明珠直愣愣地看着吕治安的背影,
………………………………

第一百零五章 忍 痛 送 子

    李明珍说:“这吕同志可真是个实在人。”

    李明珠噘着小嘴不说话。服务员送来饭、菜,李明珠看不是自己点的饭菜,就问是不是上错了饭。

    服务员说:“这饭菜是刚才那位同志买的。对,还把刚才你买的饭已退了。他让我把钱和粮票退给您。”

    李明珠原来买的是三份炒饼、三碗苜蓿汤。现在却变成两大碗大米饭,一个回锅肉、一盘糖醋鱼。

    李明珠说:“好你个姓吕的,不吃我买的饭也就罢了,却反过来请我们!”

    她心里又恨又气,用筷子点着饭、菜,却不吃。

    李明珍说:“你也别生气了,这么好的人,不容易碰到,这样实在的人,也不好找。。。。。。。小妹你说呢?”

    李明珠涨红着脸说:“我看他就是虚伪!滑头!”

    李明珍抱着大壮抄起筷子就吃,边吃边说:“你不吃,我们娘俩都吃光了!”

    这顿饭可让大壮吃个肚饱。自打嘬不到妈妈的奶水,和大人一样吃糠咽菜。出生十个月,头一次吃到这样香的大米饭,这么香的肉。今天大壮吃饭根本不用妈妈嚼,妈妈夹一柱,吃一柱,送一口,咽一口。特别是回锅肉,一大块来,整块吞!李明珍怕他吃坏肚子,不敢多喂,大壮急得手挠脚蹬,列着小嘴儿哭了。哭也没用,不能吃太多了,消化不良又该拉稀了。

    李明珠吃了几口饭,一推碗说:“不吃了!”

    李明珍看妹妹真生气了,就说:“这点事儿,也值得生气?”

    姐妹二人带着大壮上了返回天津的公共汽车。

    李明珍今天给父亲扫墓心里特别畅快,一是心里压着那块石头落地了,二是碰见吕同志这个好人。

    李明珠一路想,吕志安这个人不错,就是耍滑头令她生气!但细细一想,她自己也想不通,为什么一想事就想起吕志安?满脑子都是他的影子。第一次去农场看父亲,吕志安接待。他说话实在,不打官腔。第二次去农场,还是吕同志接待。父亲的后事处理,都是吕志安跑前跑后。今天,又是吕同志热心帮助……,李明珠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李明珍最知妹妹的脾气秉性,就点了一下妹妹的额头,说:“别想事了!我还有事没跟你说呢!”

    李明珠闭着眼睛,一字一板地问道:“有嘛大事?这一惊一乍?”

    “昨天那老和尚说,你家庭还有变故,你一定要冷静……。我想来想去想不出什么变故,你说,我家会有嘛变化?”

    李明珠睁开眼说:“是那老和尚瞎说吧?你家有嘛变化?我姐夫高升?也可能让你返校?还是我姐夫和你离婚?哎呀,我也想不出来。别听那老和尚瞎说!”

    李明珍说:“你姐夫是个老实厚道人,可他的身世太复杂了。他自己也说不清。他说他家是湾道山,周家是他家,可谁知道是不是?村里有人知道根底,可没有人说。最清楚的是我那婶婆婆,可谁能撬开她的嘴呀?其实说了也没用。我想最大的变故可能是从北京来的。孙运达是你姐夫的养父,那时闹革命,在天津组成的家庭。如果出变故可能就是孙运达——我没见过面的老公公!”

    “这都是猜测,谁知是什么事?你别听老和尚的话!”

    “不管有嘛变故,我得尽快回家。”

    “姐呀,说嘛呐?尽快回家?有嘛急事?多住几天不行吗?”

    “我们湾道山小学刚刚开学,七十多名学生分四个年级,我讲四个年级的课,一天要上八节课。在这多呆一天,就影响七十多个孩子的学业、课程。我请了四天假。。。。。。再说了,我们娘俩多呆一天,就多吃你两天的口粮。”

    “姐呀,三四年才回一趟家,就多呆一天,你知道我多想你吗?”

    李明珍见妹妹可怜的样子,鼻子一酸,说:“不是姐不想和你多呆几天,就因为我和村支书请四天假,咱们不能说话不算数哇!我可坐夜车,北京转!”

    深知姐姐脾气,从来是说到做到,谁也拗不过她。

    李明珠说:“说别的理由我相信。坐夜车走那不成,要走你自己走,把大壮留给我!”

    李明珍只好改口说:“那我明天回去成吧?”

    李明珠这才破涕为笑地说:“这才是我的好姐姐!咱姐俩还可以拉一宿贴心话。”

    第二天早晨,李明珍姐俩抱着大壮赶到天津站。“姐,咱们不能把大壮送给老和尚,这件事你也做不了主。”

    “可那天我答应老和尚啦,咱们哪能爽约?”

    “你推说家里不同意不就行了吗。李明珍“扑哧”笑着说:“你当是逗三岁小孩哪?那老和尚什么都知道,能骗得了人家嘛?”

    李明珠眼珠一转,说:“给不给他也不能由老和尚说了算。我看这么办,也算是听天由命吧,进候车室不是由南边和西边两个进口吗,今天咱们走西进口,如果碰见老和尚,那咱就认了,把大壮送给他!如果遇不到他们,那就对不起了。你带大壮走人,怎么样?”

    李明珍点点头说:“好,那就听天由命了。”

    姐妹二人刚走到路口,就远远看见老和尚正朝二人走来。那个小和尚早在姐妹面前站着。李明珍心里一惊,对李明珠说:“老和尚早就等咱们哩!”

    “巧了,神了!这真是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手心!”

    姐俩刚说完话,老和尚已近跟前,单掌树立,口念阿弥陀佛,说道:“看施主有惊慌之色,莫非想爽约不成?施主再思定夺,老僧决不勉强。”

    “敢问法师,果真能养好我儿?二十八年后真能让我儿认祖归宗?”

    老和尚说:“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狂语,佛祖保佑你儿二十八年后认祖归宗!”

    李明珠一听老和尚说话,就气不打一处来,气呼呼地说:“今天不能保证明天事,谁知二十八年的变化?你说佛祖保佑,谁能保佑你?”

    老和尚听后,身子微微一颤,说:“这位施主说话口无遮拦,老僧本不计较。六根已净,不争世事。但可坦言告诉施主,若依俗家伦理,还可以和你二人攀亲哩,此为笑话。老僧收此小儿决无岐想,只因善缘所至。一为其家解困;二为小儿有此天赋;三是小儿长大成才,可报效国家。”

    李明珍听老和尚说话若明若暗,顿感蹊跷。一时不解,但她相信,老和尚绝不会打胡乱说,必定有其依据,只是自己一时不解而已。李明珠听了老和尚的阴阳话,巧舌利嘴只好打住,在一旁生闷气。

    老和尚也不看李明珠,只和李明珍说话。李明珍说:“我已答应法师,所以言出必果。但请法师将山寺和法师的名号告诉我。我回家也好有个交代。”

    老和尚一笑:“只恐施主不说真话。回家如何交代,恐施主早已想定了。也罢,老僧再叙一遍:老僧修身忠君山,法号‘真平’,‘景云寺’主持是也。”

    李明珍听后,默记在心中。然后,抱着大壮,亲了又亲。大壮双手搂住李明珍,把脸紧贴妈妈的脸,两眼却偷偷看着老和尚,不怯也不笑。李明珍看看大壮,又看看李明珠,李明珠直愣愣地站在一边,一句话也不说。李明珍一咬牙,转手把大壮交给老和尚。老和尚右手接过大壮,左手在大壮头顶上摩挲一遍,又伸手从怀里拿出一个小葫芦,打开顶盖,倒出一粒红色药丸,塞进大壮嘴里。大壮不哭不闹含在嘴里、咽下肚内。

    老和尚说:“我寺山下村庄,小儿凡有病,即唤本寺僧人诊治,此药为治小儿良方。小儿连服三次此药,病可治愈。”

    李明珍说:“但愿大壮药到病除。”

    老和尚说:“老僧还要多问一句,小儿生辰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