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拳行天下 >

第83章

拳行天下-第83章

小说: 拳行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玉只知点头,贺永新细琢磨姑父话中的分量,晓琬只顾低头吃饭。过完年,大家又都忙活自己的工作,家中又剩下贺家梅。对儿女事她总想问明白,老孙是怎么想的?

    这天孙运达出差回家,贺家梅就问:“咱家三个孩子也老大不小了,你有啥想法?”

    孙运达说:“老婆子,你问这事?我告诉你,晓琬不能跟你侄子!晓琬要跟周玉!”

    贺家梅心中恼火说:“你们孙家女只可嫁你‘儿’,为啥不能嫁到我们老贺家?”

    孙运达见老伴冒了火,笑笑说:“别发火,听我说。从各方面比,你侄子就是没有我们周玉好!”

    贺家梅当然清楚。但是,侄子上无父母,下无弟兄。自己就是他的亲人,只要他成家立业,做姑母的也就安心了。

    大学二级年时部队实行授衔制。周玉被授两杠三星。贺永新被授两杠二星。贺永新一见周玉肩上比他多一颗星,鼻子都气歪了。他埋怨姑父在关键时刻不给他添好话,授衔低周玉一级。他把一肚子牢骚哭给姑姑听,他表示,他从今以后再不来这个家了,这个家太令他伤心!贺家梅看着侄子可怜兮兮的样子,伤心地哭了。

    她说:“孩子,这授衔也不是那个人做主,是组织考察、研究、决定的。你姑父只是一个成员,你不能埋怨你姑父!我就你一个侄子,你就是我的儿子,你不认这个家,我就天天去大学蹲门找你!”

    其实贺永新怎舍得不来?孙晓琬还勾着他的魂呢。但是,他细细揣摩,发现晓琬对他并不心“甜”,只是挨于亲戚关系,不得不敷衍他。想到这些令他心里是井水拔凉!

    贺永新吃完姑姑做的饭回到大学。突然,他有个重大发现。他发现周玉和那个叫李明珍的学员在一起复习功课。二人的亲密劲远胜于他和晓琬。过去他也经常看见二人在一起学习、背单词、练发音。他没在意。因为周玉不可能和一个家庭出身不好的姑娘搞对象。也有几次见周玉、李明珍和几个学员在林荫路上散步、笑谈,并没引起他的注意。今日不同,他感到事出内因。贺永新主管组织、思想工作,所以对四个班学员的家庭、个人情况了如指掌。李明珍家庭可非比寻常。父亲是北洋大学教授,母亲是教会医院名医。她大哥解放前去了台湾。还有一个妹妹李明珠正读高中。李明珍一九四八年考入北洋大学机械系。因为她精通英语,不论是笔译还是口译,都属于上乘。所以响应党中央号召,弃学赴朝,在志愿军部队中担任英文翻译。三年后从朝鲜回国,英语翻译人员陆续转业到外事单位、出版界或教育部门。只有她受家庭影响,无法安排。领导考虑她是从大学投笔从戎,所以鼓励她参加这次考试,结果她获全军第一名。李明珍不但学习出类拔萃,那小模样也勾人心魄。身材长得高挑,配一张粉嘟嘟的鸭蛋脸,一双水汪汪的丹凤眼,谁看谁不动心?周玉不是潭柘寺和尚,他岂不是腊月萝卜——动“冻”了心?可惜呀可惜,只可惜李明珍出生在那样的家庭!但贺永新对周玉搞对象满心欢喜。他从姑母口中间接知道,晓琬不愿和他来往,就因为姑父一心想把晓琬嫁给周玉。周玉有了心上人,就等于自己也有了心仪之人。他发现这个小秘密后,先不告诉姑姑。他要细心观察,分析,有时还要盯梢、跟踪。他此时和晓琬的事情也无大进展。晓琬在军区机要处经常下部队、出差,所以二人很难凑在一起。转五年了,将来何去何从还都是未知数。今年二十八九岁了,对象还八字没一撇。想到此,他心里无比惆怅。

    总参把赴朝参战归来的有文化、有培养前途的军人送到大学进行深造,当时的主导思想是培养一批精通俄语的军事技术、外事人才。谁知三年后中苏关系破裂,到了毕业时矛盾已经公开化。这批毕业学员的分配去向有了重大变化。最后确定,一部分留在部队,下放到基层学校实践锻炼。一部分列入高教部计划分到各省、市有关部门充实力量。周玉等一批学员内定留在部队,下放地方学校锻炼,何时抽调回部队,要根据形势需要。军籍、编制、组织关系不动,户口可以随人迁移。李明珍等一批学员给一次性转业费用,按高教部计划分配到外事、编译等部门。唯有李明珍分到地方学校。因为她的家庭又发生了变化。五七年,她父被打成右派,同年,她母亲对现实不满,投海河自杀身亡。

    贺永新专管毕业学员的分配工作。他征求周玉的意见,周玉说:“别处再好我也不去,我就回咱老家实践锻炼!”

    这时,周玉和李明珍的关系已经明朗化,贺永新说:“小李是不是想留在大城市呢?”

    周玉说:“那你去问她!”

    贺永新找到李明珍,问:“你对分配有什么想法?”

    李明珍快人快语说:“没嘛想法,周玉去哪儿实习我就到哪儿落户!”

    他们的实习、分配方案就这样定下来。贺永新急忙赶回家,把他所知道关于周玉的秘密一股脑儿告诉了姑姑。

    贺家梅一听就急了,说:“我不同意无所谓,关键是你姑父知道后决不会同意这门亲事!一个要办,一个不同意,势必引发爷俩茅盾!小周玉呀小周玉,你可是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和李姑娘搞了几年对象,没和妈透一点口风,可见这孩子有多么深沉!可怜的孩子,这可让我这个当‘妈’的作难了!”

    贺永新劝姑姑说:“姑哇,你就同意这门亲事吧!您也给侄子着想啊!”

    贺家梅说:“孩子,你和周玉都是我的亲人,手心手背都是肉!谁娶了晓琬我都举双手赞成。但是,这件事一要晓琬满意,二要你姑父点头哇,……”

    贺永新拉住贺家梅的手哭着说:“姑哇,侄儿就求您啦!您老人家就成全他们吧!成全了他们就等于成全我们。这件事只有您知,瞒着姑父还不行吗?只要他们二人到了咱们老家,我马上让他二人结婚。等抱了孙子再告诉姑父,他不同意,也生米煮成熟饭了,还让他们离婚不成?”

    贺家梅骂贺永新不仗义,办事绝。骂归骂,内心还是想成全可怜的侄子。贺永新看姑姑点头答应了,这才擦干泪水,笑了。

    傍黑,周玉回家来,贺家梅只简单问了毕业分配,去向,什么时候回老家。对搞对象之事只字不提。贺家梅想:“看你小子说不说?你不说,我就不问!”

    贺永新既怕姑母追问又怕周玉主动说。怕让晓琬听到把事情告诉姑父,一切打算都泡汤了。这天晚上,姑父出差没有回家。周玉也没提和李明珍搞对象之事。哥俩听了会儿收音机广播,就熄灯睡觉了。

    这一夜,晓琬却却翻来覆去睡不着。晓琬和周玉从九岁时生活在一起。二人从来不打架,周玉从来没欺负过她。家里有一点好吃的都让给她吃,有一件好衣服也要让给她穿。他们在天津,为了获取市井情报,星期天兄妹去当报童。在街上碰见二流子、狗特务,周玉总是巧妙保护她安全躲避,他挨打受骂从来不和父母说。从那时,她从心底喜欢上这个俊哥哥。长大了,两小无猜的岁月已经过去,他和她说话总是端起大架子,一脸的“哥哥辈”!晓琬十五岁参加革命,一直在华北军区机要处当机要员,解放后随军区机关进了北京城。晓琬在革命斗争中长成大姑娘。这时就有人来提亲、介绍对象。对方不是高级干部就是白面书生,条件、待遇,各方面都好,但她从不为所动,总是一口回绝。因为她心中惟有他一个人。一次父亲从朝鲜给妈妈打来长途电话,她偷听最后一句话,父亲说:“朝鲜战争结束,马上给周玉、晓琬操办婚事!”听到这个消息她高兴得一夜没合眼。因为父母最理解她的心!朝鲜战争结束,两个哥哥平安回来,她最想念周玉哥哥啊!周玉真的回来了,却没有了“下文”。等哥哥上学五年,现在毕业下放锻炼,但还是没有“下文”。她不好意思去质问父母!还要等多久?今年二十七八岁了,都等成老姑娘了!想到到这里,她趴在枕头上伤心地哭起来。

    周玉在家休整两天,就起程去顺城老家报到。这天,贺家梅、贺永新、孙晓琬一起送周玉上车站。贺家梅送周玉,就是想看看李姑娘。贺永新就是走表兄弟情谊。晓琬就是想袒露离别之情。周玉统统理解为人之常情。贺家梅不见有李姑娘,叮嘱周玉说:“告诉你叔你婶、乡亲们,我有空一定去看望他们!”

    周玉连连点头。贺永新陪着晓琬,晓琬眼盯着周玉,心不在焉的答话。周玉仍穿那身退色的军装。他肩背行军包、手拎帆布提兜已经蹬上车。火车拉响汽笛起动了,晓琬只好向他招手致意,一肚子话无机会说,她恨透了紧跟在他身边的表兄贺永新!
………………………………

第一百章 人 祸

    周玉坐火车到达顺城站时,李明珍已在站台等候。

    二人一见面,周玉说:“亏你先来,如咱们一起来,非露馅不可!我妈和我妹都去送我。”

    李明珍笑盈盈地说:“还是你老谋深算!得,反正丑媳妇早晚见公婆,走一步看一步吧!”

    二人说说笑笑去县教育局报到。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全国行政区域重新划分。撤并地市、合并大县,所以顺城撤地市变县城。他们的分配和实习计划县教育局已经收到,很快办完手续。李明珍分到县一中、周玉分到皇台公社中学实习。二人很高兴,拿起手续就走。

    调配科长追出来,说:“喂,二位请留步,我们接到县一中何书记电话,何书记带人来,马上就到!”

    二人又坐了十分钟,何云良带来一辆马车。周玉见到自己的发小、战友、老大哥,亲热地拥抱在一起。

    何云良两眼盯周玉说:“我的小老弟呀,你可想死我了!你们可赶上好时机了,打跑了小日本又去打老蒋,打跑了老蒋又去朝鲜打老美!立了大功吧?”

    周玉说:“哪里?没见马克思就算万幸!”

    何云良看看李明珍说:“我知道李老师有文有才,是个才女,我们学校就缺少这样的人才!我把丑话说在前边,你别实习完一抬屁股走人,还要顺手调走才女,那我可不答应!”

    周玉说:“我们俩还八字没一撇呢,你想的到远!”

    马车把周玉二人拉到县一中给李明珍安排好住处,晚上何云良把周玉二人接到家中吃饭。两天前何云良接到贺永新的来信,八月下旬周玉和未婚妻到顺城报到。何云良非常高兴,准备隆重迎接老战友,为二人接风、洗尘。大跃进这年,顺城各街道都成立集体食堂{寿命很短},所以何云良家中没有炊具,就从学校食堂借来煤炉和锅、碗、瓢、勺,又买来油、盐、酱、醋,只等二人到来。这天晚饭,何大嫂做得果然饭菜丰盛。周玉吃起家乡饭菜合心合口,高兴地还陪何云良喝酒,一气连干四盅,满脸通红。何云良见周玉喝酒,酒兴大发,一连干十五盅,就开始说起胡话。何大嫂怕他酒后失态,就架着何云良,李明珍扶着周玉,让二人去厢房休息。何大嫂和李明珍回房吃饭。吃完饭收拾完碗筷,二人就拉起家常,一拉拉到孩子半夜撒尿,二人才上炕睡觉。

    何云良二人睡到半夜都醒了,一个爬起来喝水,一个爬起来小解。二人也不困了,索性聊天。何云良是个红脸汉子,谁要得罪了他,他就忌恨你一辈子。他想起五年前那件事。周玉刚从朝鲜回国,和贺姑妈回湾道山村探亲。他专门去看周玉、贺姑妈。他满心欢喜想把妹妹何云秀介绍给周玉,谁想周玉借口自己年纪还小,当场给他一个烧鸡——大窝脖。五年后的今天,他搞了一个大美人、大学生。可除了这些是优势,年龄呢?家庭呢?政治面貌?那一点比我小妹好?

    他越想越憋火,瞪着两眼问周玉:“这几年不简单,搞了个美女大学生,有成绩!”

    周玉说:“怎么啦?老兄别阴阳怪气的!”

    何云良说:“我是说,李老师是个才女,永新在信中一直在夸奖她。但是,她的家庭,政治前途,……你考虑过没有?你是爱上她的才?爱上她的漂亮?你没考虑对你今后的政治影响?咹?”

    周玉说:“老兄说得很对,我爱她的才、爱她的漂亮,但我更爱她高尚的人格魅力!当时,我对她的际遇抱打不平。家庭出身不能选择,但也不能处处刁难她!她不是反革命、她任何时候都不会反对人民反对党。她是个敢说敢做的烈性女子!我喜欢她!还有,她是我的老师,五年大学我学了两门外语,是她利用课外时间教我学会英语。这件事连贺永新都不知道!我有甚么理由不爱她?”

    何云良听周玉说的话也绝非无道理,但却不能令他臣服。他说:“你考虑你的政治前途吗?”

    周玉说:“我想了,我能在家乡当一名教师就算无憾了!”

    何云良叹口气说:“你呀你呀,胸无大志!得,我实话告诉你,你这次去皇台公社中学报到,是正式分配!永新后来给你变动了分配方案!”

    周玉听后说:“实习锻炼也好、定点分配也好,都是一样!”

    周玉没有多想,这次分配贺永新动了歪脑筋。第二天,李明珍去县一中教导处报到。何云良派马车送周玉先去湾道山村看叔、婶。

    大学四个毕业班分配完毕,教育处完成历史使命。贺永新回到原来部队,调到师组织部任处长。职务升迁令他可喜,但个人问题,是他的心病。为了促使周玉和李明珍婚事加快进度,每月给何云良写信,让他给李明珍做工作。给周玉写信,鼓励二人争取年底结婚。他打包票,姑姑的工作没问题。姑父的思想工作由他去做!……这年元旦,周玉和李明珍终于在湾道山村老宅举行婚礼。全村老少爷们都来祝贺。贺永新专程来主持婚礼;何云良当证婚人。其实婚礼非常简朴,给人们发喜糖喜烟就算完成祝贺。新人把各自的铺盖并在一起,就是入了洞房。

    贺永新星期日下午回到北京。到家一看姑父没在家,就把周玉和李明珍结婚之事告诉姑姑。贺家梅高兴儿子有了家,但最令她难受的是“父母”没有为”儿子”操办婚事、没有看见儿媳妇。而且还要对“孙运达”保密!

    贺永新认为现在可以放心大胆告诉孙晓琬了,晓琬当时没有表情,嘴里却喃喃地说:“这事我怎么不知道?我爸、妈知道吗?组织批准了吗?为什么瞒着我?”

    贺永新一看事情棘手,急忙喊“姑姑”。贺家梅赶到晓琬屋,说:“孩子,这事只有妈作主。你爸也不知道!你哥的对象家庭,……”她把李明珍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

    晓琬说:“妈呀,这不把我哥的前途给耽误了?”

    贺家梅说:“要不怎么不敢让你爸知道呢!孩子,这件事妈有责任。当时我不同意,但我又怕棒打鸳鸯两分离,所以,我,我就同意了!”

    晓琬说:“妈呀,你怕棒打鸳鸯两分离,可,你还是拆散了一对呀?”

    贺家梅装作不知的样子说:“我拆散了别人吗?”

    “妈呀,六年前我爸从朝鲜打来的电话,你忘了?我爸怎么说的?”晓琬这时泪流满面,悲痛欲绝地说:“你们为什么么不遵守诺言?”

    贺家梅说:“孩子,当时是我们的随便说说,怎能当真?况且也没当你兄妹面说,是不是吗?”

    “我不管,我爸说的话肯定算数,我去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