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拳行天下 >

第80章

拳行天下-第80章

小说: 拳行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九十六章 先 遣 队

    为什么兵团从广西调回北方?周玉和贺永新当然不知所以。阴历年过后,二人被选调总参集训队,按标准,一个师都难选一人,他们师却选调他们二人,所以他们高高兴兴奔赴到辽南某地参加封闭训练。集训目的谁也不清楚、更不许打问。集训管理纪律非常严格:吃睡、训练、休息不准出院,不许会友、不许通来往信件。学员之间不许相互打听部队番号,不许问姓名、住址、大家在一起只能呼编号。休息、玩耍时,可以大吃大喝,甚至可以喝得酩酊大醉。但喝酒的全程必须符合朝鲜民族的礼仪、礼节。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已任!所以人人遵守铁的纪律。集训不讲条列、也不讲战术战略,只由教师讲授朝鲜半岛的历史和物产、矿藏、地理;讲朝鲜民俗、生活、习惯、礼仪;教授朝鲜话。此时,周玉和贺永新对集训目的有了朦胧了解,因此二人努力学习。但是,说惯本国话,改学朝鲜话,对贺永新非常困难。学了一个月后,集训队规定,学员之间对话一律用朝语。不会就学。这些规定对贺永新来说,更加苛刻。但对周玉来说,却是驾轻就熟。一九四一年随父亲孙运达、母亲贺家梅、妹妹孙晓琬组成四口之家,和高丽人金兆南一家为邻。金兆南酷爱跆拳道,常和父亲孙运达交手演练拳脚。他很喜欢周玉的聪慧和机智,所以一有空闲就教周玉跆拳道、朝鲜语。有时还讲朝鲜习俗、礼节,时间长了,在周玉记的幼小心灵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周玉学的快,学的扎实。封闭三个月训练后小结测试,在百余名学员中周玉的综合成绩名列前茅。贺永新的成绩却倒数第五。见周玉测试成绩好,他生一肚子气,气得晚饭也不吃了。

    周玉知道他的小肚鸡肠,给他端去晚饭。他拿起筷子用朝鲜语说:“嘿黑,想通了,不吃饭那是傻蛋!学不好,怨自己,小时候没遇见‘金大叔’!哈哈哈!”

    周玉听他耍笑自己,用朝鲜语说:“人家好心好意伺候你,你还讥讽我,你没良心!”

    贺永新用朝鲜语说:“咱可不是那个意思。我想,这次到了朝鲜,或许碰上你那金大叔呢?”

    周玉用朝鲜话说:“哪有那么巧事?可别瞎想啦!”

    就在这天晚上,集训队首长第一次召集全体队员开会,作了一次政治形势报告,他说:“同志们,你们来集训队已经学习三个月。为什么集训?为什么学习朝鲜的民俗民风?还要学习朝鲜语?我想现在不用说你们也会明白。这是我们的党中央、毛主席未雨绸缪、运筹帏幄的先见之举。大家知道,朝鲜和我国是一江之隔的友好邻邦,唇齿相依。但是,二战结束后,因联合国认识不一致,人为划一道三八线,造成朝鲜民族南北割据,不能统一。这是历史的悲哀。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为了祖国的统一正在做出一个伟大的壮举!告诉同志们一个好消息: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在首相亲自指挥下,朝鲜人民军发动一场“统一祖国”的正义之战。人民军越过三八分界线,以摧枯拉朽之势,三天攻占南朝鲜首都汉城。就在今天上午十点十五分,人民军占领了南朝鲜首都——汉城!李承晚政府惊慌逃窜到海边釜山!这场正义之战也必然引起世界舆论和不同看法。特别引起美国政府的特别关注!现在,党中央、毛主席正在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美帝国主义、可能引起更大事件的发生,也可能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所以你们要加倍努力学习,珍惜集训的大好时光,时刻准备着,只要党中央一声号令,我们无所畏惧,冲锋陷阵!…学员们对首长的这堂精辟报告给以热烈的掌声。从此,集训队员更加刻苦学习,贺永新的学习成绩大幅提高。

    集训将近五个月,第一次进行实战演练。集训地处辽南丘岭地区,集训地四周十几里遍布乡镇、村屯。村屯中有很多是鲜族村庄。实战演练规定,集训队员单人分散在半径五十里的范围内,一周时间,身不带钱,孜然一人,自谋生路。一律穿朝鲜服、说朝鲜语、行朝鲜族风俗、礼节。考验每个队员的独立生活应对能力!队员们在集训大院关了五个月,这次实战演练,如群鸟出笼,个个兴奋异常。周玉和贺永新分道扬镳,各去一方。

    此时稻田青绿、谷穗金黄,快进入收获季节。贺永新想,这次演练只有去朝鲜族家干农活才能换得吃、喝、住。贺永新饿着肚子走了足足有五十里,来到一个屯子。他坐在屯边一棵大树下歇息。其实他也饿得前胸贴后背了,看见一个朝鲜族老汉扛着铁锹要去田里,马上跑过去和老汉打招呼,老汉打量他,问他是什么地方人,他说是延边人。问他为何来到这里?他说是来寻亲。半路把地址掉了,钱也没有了,找不到亲戚了也回不了家,马上哭天抹泪大嚎起来。哭得老汉心里难受。老汉转身带他回家吃饭。他给老汉一家鞠躬施礼后,脱鞋,盘腿坐在饭桌前慢慢吃饭。看他吃完饭,老汉问他姓名,他自称名叫朴武旭。

    老汉亲热地拉住他说:“孩子,咱们还是一家人哩,只是你占武字辈,上三代是忠、良、义,下三辈是文、武、斌,我占文字,所以你还要叫我叔叔哩!”

    他听了心里好高兴,忙给叔叔又鞠一躬,又叫一声“叔叔!”叔叔说:“快收秋了,孩子,你可帮叔叔干几天活!”

    贺永新说:“是,叔叔!”

    看来“叔叔”没看出他是“假冒”,心里乐开花。心想,哼,就你周玉学的好?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我要做个样子让你瞧瞧!

    周玉顺大路往西走了三十多里来到一个集镇。此时刚开集市,镇上人来人往买卖很兴隆。卖菜卖肉的,还有卖狗肉的。周玉用朝鲜语问一个卖狗肉的汉子,原来,这些卖狗肉的卖主都是朝鲜族人。只是他们在家穿朝鲜服,出门就穿汉服,说汉话。这个卖狗肉的汉子看周玉长相老实厚道,走的满头汗水,就顺手倒碗茶水让他润润嗓子。周玉看汉子不停地割肉、过秤,就坐在一边看人来人往的集市。这时,人群里走来一老二少三个人。他们手拿票据肩背钱褡。年纪大的四十几岁,一脸横丝肉;年纪小的二十多岁,长得身高体壮,一脸傲气。这三人还没走到摊位,有几个卖菜卖肉的小贩收拾东西就跑。卖狗肉的汉子也想跑,一把给抓住,当胸一拳给打倒在地。周玉看被打的汉子半天没爬起身,赶忙上前去搀扶。谁知背后猛挨一脚。

    周玉转脸看,又被煽一记耳光。周玉笑着用朝鲜语说:“唔呀,你们为什么打人呀?你们不知打人犯法吗?”那个年纪大的、满脸横丝肉的人说:“你个高丽棒子,你也不看眼色!你自找!”

    那汉子爬起身哭诉说,这三人是镇税务所的所长和税务员。他们不按规定收税,收钱多,开票少,三亲六故、熟人少收或不收。所以见他三人一上市,收拾摊位就跑,他们追上就打。这一老二少都会功夫,他们不是收税,是靠打人交税,……周玉想,这三人如此无法无天,该教训。

    心头隐隐作痒,用朝鲜语说:“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你收税不能打人,更不能污辱人!”

    税务所长懂朝鲜语,他用汉话说:“不交税还想跑人,就找打!”

    四周站满围观人群,看如何收场。

    周玉突然大声用朝鲜语说:“我没做买卖,为何打我?你要向我陪礼道歉!”

    税务所长拧拧着鼻子说:“没听说过!”

    周玉继续用朝鲜语说:“没听说过?我今天就要你听说!”

    说完,一个箭步,一拳将税务所长打个跟头。税务所长这下可是猴吃辣椒——急了。他哪里吃过亏?嘴里骂骂咧咧:“好你个高丽棒子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两个身高体壮的税务员要上手,税务所长说:“你们在一边看,看我怎么收拾这个小高丽棒子!”

    二人交了手。税务所长的一招一式果然功夫老道,周玉两招取胜言过其实。税务所长和周玉一交手才知这个“高丽棒子”不是等闲之辈,而是在关里学了功夫。二人打得非常小心。税务所长想,不能这么拖延,还是要快拳打败他。他用一招“劣虎摆尾”,“唰”一声,一腿扫过,周玉马上用一招“懒龙吸水”迎对。税务所长用一招“冲天炮”,周玉马上用一招“震天雷”。周玉想,不好,还不如改用“鸳鸯腿”。这一招立马凑效,“鸳鸯腿”混合“跆拳道”,踢得税务所长节节败退。最后被周玉一个“斜劈叉”,踢到在地。按周玉的武德,一脚足矣!后来一想,不行,要惹点事!所以上前又给一拳。这一拳就惹上了麻烦。周玉打败了税务所长,集市爆发了阵阵欢呼声。人们把周玉当英雄,几人把他抬起来,一气把他抬到朝鲜民屯。这家送米糕那家端泡菜。被打的汉子把他拉到家,马上给他炖狗肉。当周玉和鲜民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时,镇里派来十个治安员,有的挎着盒子炮,有的扛着大杆枪追上门来,绳捆索绑,把周玉押回镇公所,指认后被押到县公安局拘留所。在拘留所由两个朝鲜族公安提审,提审时问到周玉籍贯、来历时,周玉编的有鼻子有眼,说原籍在集安,生在关里。父亲参加抗日游击队,被日本人杀死。母亲带他回到沈阳,四八年病死,自己给同胞当小工。这次来这里寻朋友,在镇上用跆拳道打了那个税务所长。两个朝鲜族公安被周玉说得很是感动,说:“念你如实坦白认错,而且对方亦有责任,为教育本人不再犯同类错误,判你五日行政拘留。你有何意见?

    周玉说:“我提个要求,我和朝鲜族人同住监室,而且每天要劳动!”

    朝鲜族公安说:“好吧,这不成问题。”

    周玉说:“那,那就判七天吧!”一下把朝鲜族公安逗笑了。……

    转眼七天,集训队员全部按时返回。每个队员向教师做汇报七天成绩。这次实战演练,五十六人选择去鲜族老乡家帮助收秋,贺永新这次表现很好,受到集训队表扬;有十人到鲜族小食店当帮工。有二十人在集市做小买卖。还有七人扮作乞丐。只有周玉在拘留所里劳动七天。集训队首长对周玉见义勇为、报打不平,号召队员向他学习。贺永新听了心里不舒服。
………………………………

第九十七章 穿越三八线

    九月十六日晚,指挥部下达命令:凌晨一点出发,一个月后,在安东接待站集合!要求每个队员穿戴朝鲜服、讲朝鲜语,不许带一星点中国物品。先遣队员去朝鲜半岛的侦察城市都已锁定。每个队员单独行动。考虑周玉和贺永新的特殊关系,指定周玉负责和贺永新二人结伴同行,去汉城、仁川两地完成先遣侦察任务。九月十七日凌晨一点,在火车站货场蹬上四节闷罐火车。火车走了三个小时跨过鸭绿江大桥,在新义州换完车头,一气开过平壤。又走了半个小时,天空上突然飞来乌鸦鸦一群飞机,扔下一颗颗炸弹,轰隆隆的爆炸烟尘霎时遮天蔽日。火车头被炸毁,先遣队员跳下火车,随人流四散而逃。原来,九月十五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仁川蹬陆,把朝鲜人民军拦腰截断。人民军首尾不能相顾,危在旦夕。朝鲜百姓有南逃的也有北往的,先遣队就和南逃的百姓掺合在一起,沿朝鲜半岛一直向南行进。周玉、贺永新要去汉城和仁川。这两个城市都在黄海东岸、朝鲜半岛的西部,如直接向南走,用不了四天就能赶到汉城。但现在情况变化:三八线肯定被重兵把守。汉城、仁川肯定已在美李匪帮之手,他们为防渗透,都会严查来往难民。想到这些困难,周玉向贺永新打了暗号,二人一前一后离开南下人群,随小股人群慢慢向东南方向走去。二人走向金刚山余脉的崎岖小道上。天黑时,来到一个小村落,这里的草房都被烧光了,变成无人村。二人一天没吃饭了,跑到田里找到土豆地,挖了一堆土豆擦把擦把就吃了。夜里不冷,抱堆稻草一铺一盖,就睡在无顶的房子里。半夜被激烈的枪声惊醒,他们躲在墙角偷看,是一群高个子外国兵追击一群朝鲜兵。等他们走远了,又躺下继续睡觉。早晨起来,吃几个土豆充饥,顺山路继续南行。二人自小长在山村,走山路如走平川。周玉边走边思忖,再走一天多,可能到达三八线,如何闯过三八线?因为这条小路逃难人很少。凭人群混过三八封锁线可能性不大。天黑时来到一条河边,河上的木桥早被烧塌,金刚山主峰夜里下场暴雨,河水猛涨、激流拍岸,河水已阻断南来北往的难民。周玉和一位长者聊天才知,三八线离这条河还有百里之遥。但如何过三八线,老者也说不清。周玉和贺永新就宿在河边的庄稼地里。因为这是苞谷地,晚饭就吃生苞谷米。二人到苞谷地一看,躺着、坐着遍地都是难民。一个中年汉子告诉他们,到白天河岸才放难民过河,但要挨个审查,特别对北边来的青年要过几次审核。发现可疑人就地处决。向前走一里远就是检查站,河边有条机动船,凡审查合格,便可蹬船过河。过三八线审查过关,去哪里都可以。周玉和贺永新听了心里有了底,就靠在一起睡觉。周玉哪里睡觉,而是小声商量对策。周玉胸有成竹,不怕审查,只为贺永新担心,因他的朝鲜语水平不过关!周玉让他睡觉,等侦察回来再商对策。周玉装肚子疼就跑出苞谷地。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突破三八线向北进攻,李承晚军就在占领地组建“治安队”、“灭共团”。他们身穿没有军衔的李承晚军队的军装,手提美式冲锋枪,专门审查北来的难民、枪杀可疑共党分子。为阻拦打到南边的人民军杀回北方,美李匪帮在三八线派重兵把守。为防北方派间谍渗透南方,在汉江上游支流设检查站。这个检查站就由地方治安队把守,共有一个排的兵力。周玉很快侦察回来,躺在贺永新身边耳语说:“先睡觉!”周玉二人行走一天,一合眼就睡着了。再一睁眼,已不知几时,二人爬起身,悄悄走出苞谷地向治安队驻地走去。治安队驻地一片黢黑。绕驻地巡一圈无动静。躲在墙角观察四周,远处有手电筒亮光向驻地走来。来的是两个巡逻哨。哨兵进了角门,出来两个哨兵,四人对了口令,这两个哨兵开始出外巡逻。周玉记住口令,用手一点贺永新,贺永新会意,二人紧跟两个哨兵。哨兵先沿河巡逻,然后来到机动船。看船还泊在岸边,就钻进岸边一间小屋,点上蜡烛,放下枪,先抽烟,后从衣兜里掏出酒、狗肉,对喝起来。周玉附耳对贺永新如此这般一说,二人马上行动。贺永新检起一块石粒往窗上一投,吓得哨兵大叫:干甚么的?这边周玉一脚破门而入,“当当”两拳把哨兵打倒,两哨兵一声没吭。周玉这两拳是平时不用的金刚拳。这两拳是气到神功,不要说两个哨兵的脑袋,就是一头健牛也被打倒。贺永新冲上来,又照哨兵下身猛跺两脚,上前扒衣换裤,行动极快。周玉也换上哨兵衣帽。拎起一支冲锋枪看了看,啧啧赞叹不已,又轻轻放下。

    贺永新问:“为啥不拿走?”

    周玉说:“不能拿!把这二人换上咱们的衣服再把他们扛走!”

    二人给哨兵换上衣服,扛着两哨兵上了机动船,一个哨兵还有热气,另一个哨兵已浑身发凉。周玉解开机动船缆绳,让机动船悄无声息顺水漂流,周玉把住方向舵慢慢向对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