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行天下-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钱来了。
婶婶眼里不揉沙子,对独生女早有成见。人怕人比,货怕比货。人家明珍,既不姓周,也不姓肖,却比自己的亲生还亲、还孝顺。婶婶从年轻时就脾气古怪,凡是看不上眼的人,她从不会好好答理,就是答理也不拿正眼看你。这天晚上,李明珍专给大姐做碗挂面汤,这可是上等好饭。吃完饭,李明珍坐在炕上陪大姐聊天。一聊到二生,婶婶便哭,吵着要二生。姐妹俩马上转话题说别的。李明珍知道大姐为啥来,婶婶当然更清楚。婶婶不开腔,大姐不好意思挑明。李明珍就故意往这方面引话。
李明珍说:“大姐你那收成也不好,孩子的衣袄都准备好了?”
大姐这才叹口气说:“咳,说啥哩,今年大队预算分了七口人的口粮,欠生产队八十多块钱。有吃的没花的,布票每人一丈六尺五,可没钱买布、买棉花。这不,冬天来了,孩子出不了屋。”大姐说罢,那眼泪便流下来了。李明珍心里难受,不由得用手抹眼泪。
婶婶坐在一边,两眼看着外边黑隆隆的世界。
李明珍见婶婶不接话茬,怕让大姐伤心,便从炕席底下取出周玉寄来的钱,顺手给大姐一百块,说:“大姐明日快给孩子买点布,做过年的新衣服。等周玉下月寄钱来,我专门给你送去。”
大姐接过钱,紧拉李明珍说:“我光花你的钱,我真不落忍哪!你年年帮助我,我真没脸回来。”
李明珍说:“大姐,快别说这外道话,你人口多,暂时困难。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你的娘就是我的娘!”
一听这话,大姐“哇”地一声哭开了。大姐说:“你这么一说,我更没脸来了。”
大姐哭声也没感动婶婶。呆了一会儿,说:“别哭了,快吹灯睡觉吧,明天去合作社给孩子买布料。”
三人躺下,李明珍紧挨大姐,二人又说悄悄话。李明珍说:“大姐呀,发送我叔那天,我说过这样话,如大姐孩子多,我可以给你带养一个。。。。。。”大姐说:“是,说过这话。”
李明珍听听婶婶的鼾声,便小声说:“我想替你带养那个‘小不点’!”
大姐没有说话,呆了一会儿才说:“你哪顾得过来?那小外甥再接回来,你再带养一个,你太累了!”
李明珍说:“我想好了,那个孩子先让你弟弟养着,我不准备接回来。但这件事我还没跟婶婶商量。。。。。。”
婶婶忽然鼾声停顿,说:“你婶还没耳聋,你说的事,我不答应!你还是把我那二生接回来!”
李明珍哈哈大笑说:“我还以为您睡着了呢,那好,咱娘俩商量一下,我这个打算行不行?”
婶婶说:“不——行!我不能养‘姥姥家的狗,吃了就走’。那是白眼狼!”
大姐听娘不同意,便一声没吭。
李明珍说:“婶婶,是你孙子跑不了。让周玉养着和咱们养着是一个道理!”
婶婶说:“那不对,孩子在我身边和在人家身边,那是两码事!孩子亲不亲,那就得从小养在自己身边!”
李明珍说:“那把大姐的‘小不点’跟在咱们身边,将来不也和咱们亲吗?二生是您的孙子,‘小不点’是您的外甥女,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您的隔辈人。大姐生活这么困难,咱们不拉一把,瞪眼看他们一家大人小孩活受罪吗?”
李明珍一席话,婶婶一声不吭,过了一会儿才说:“那,那你作主吧!”说完翻身睡觉。
大姐回西山,答应过年开春,便把‘小不点’送过来。
这天李明珍放学回家,正好见到何云秀。拉着何云秀回家,何云秀说:“我不去家了,是来看看你!”
李明珍说:“呦,我有啥好看的?你说吧,有什么事?”
何永新自那年转业回来,现在是县委组织部部长。周显亮去世,他来参加追悼会。何云秀这次来找李明珍,是带任务来的。何云秀说:“其实我是向你报告一个好消息——”
说到这里,故意卖关子,李明珍也不问,只是说:“中午了,咱们回家去,我给你做挂面汤吃!”
何云秀说:“咳,你也不问我啥好消息?”
李明珍说:“我不问不听,对我无所谓!”
何云秀说:“就是关于你的问题!”
李明珍说:“外边冷,回家去!”
何云秀进了门,就见婶婶坐在炕边往外看。何云秀说:“婶婶好!”婶婶麻搭着眼皮子说:“没让水给卷走!”李明珍忙抱柴点火做饭。
婶婶说:“你今天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何云秀说:“婶婶净说难听话!”
婶婶说:“我没好话。有啥事?快点说——”
何云秀说:“我听永新说,那次运动,只是批判了明珍,没给带帽子。现在要给她平反,而且要调她回学校。我听说后,正好要回家,顺便看看她!”
婶婶说:“就这些?”
李明珍说:“什么摘不摘?随便!调我回学校?我不回去,在这挺好的!”
婶婶听说后,大声喊道:“我知道你是永新派来的,没好事!”
何云秀说:“婶婶,这还不是好事吗?”
婶婶又麻搭着眼皮说:“就这点事?你还有事哩!”
何云秀转身跟到外屋,李明珍正烧火做饭。小声说:“永新跟我说,是我哥向县里打了报告……我说的都是小道消息。”李明珍笑了笑说:“你是听枕头风!”何云秀说:“哪里?我才不听枕头风哩!”李明珍说:“吃完饭跟我转转山?”何云秀说:“穷山僻壤,有啥看头?”李明珍说:“将来可会变样哩!”
吃完饭,李明珍送出何云秀。
何云秀说:“是这样,我嫂子得了噎食病,今春去世,我哥成了光棍书记了。今年发大水,听说你小儿子被洪水冲走了,你和周玉离婚已经二年多了,你还年轻,总不能独守空房吧。我想把你和我哥撮合,我哥条件不错,家中只有一儿一女。。。。。。”
李明珍“扑哧“一声笑了,说:“打住,我请你去告诉贺部长,我配不上你哥。我也从没想过再嫁!”
何云秀说:“那年的政治运动,你也别记恨我哥,他那是执行上边精神。”
李明珍说:“我对事不对人,我对何书记没成见,主要是我不想再嫁。”
何云秀说:“你可以考虑考虑。”
李明珍说:“不用考虑!我实话告诉你,我的小儿死,现在他爸养着!”
何云秀惊奇地说:“真的?哎呀,这孩子命大,太好了!那,那我就回去了!”
下午下班回家,婶婶问李明珍:“何家找你说啥事?是不是劝你再嫁?”
李明珍不敢直说,怕婶婶又骂何家,笑嘻嘻地说:“没有,她说让我回学校。”
婶婶说:“哼,没好事!那还接二生不?”
李明珍说:“婶婶说还接不?”
婶婶说:“咳,你定吧!”
李明珍见婶婶改变了主意,马上写信告诉了周玉。开春,大姐把‘小不点’送过来。“小不点”长得象朵山菊花,李明珍随口起名叫李菊儿。李菊儿喊李明珍“娘”,把姥姥改口叫“奶奶”。每天在炕上地上玩,成了“奶奶”的开心果。晚上搂着“娘”睡觉,还要嘬娘的干瘪“奶头”。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书籍采集于互联网,本站全自动蜘蛛爬行,无人工干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如果你发现任何违法及损坏国家利益的内容,请发送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北京时间10:00…18:00内删除)
版权保护删除内容请联系Email:267362373@
Copyright?2016 读来读往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执行时间:0。020972秒
沪ICP备16026625号互联网出版资质证:新出网证(沪)字12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15'129号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 划 山 川
大水过后,湾道山被山洪冲走了三十多亩河坡地。大队书记周显成带领人们重新把湾道山的山、土、地亩做一丈量、评估。他要对山、土、地亩做一次统一规划。村小学开学后,村里分来一位顺城师范毕业的女教师。周显成临时把李明珍抽出来帮助大队作规划。李明珍用了十天时间,到各山头沟峁看地形,丈量地块。几天后便将湾道山土地耕作规划写出来、并划出了分布图。对湾道山被冲走的三十多亩地,重新作了恢复设计图。
这年冬天,周显成依据恢复设计图,带领男女老少在七里河滩战天斗地,担沙填土,力争在开春前造出一片新耕地。这块土地依原坡地向河中心移了十丈,顺河岸延长了一百丈,用河床中的砂石堆砌埝高五尺,造地大约百十亩。河砂之上加盖粘土。等夏天,动员社员上山割草,制造绿肥,再加上各家的屎尿肥,饲养棚里的牛马粪全部施上,养一年地力,到来年秋天即可播种小麦。这块地比河岸低,但比河床高,就便使用七里河水浇地,这是湾道山自古以来的第一块水浇地。
这位新分来的女教师,教学认真,工作刻苦,再加上李明珍的指点,帮助,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李明珍非常高兴、放心,就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如何改变大队的生产工作上来。
一九六五年秋,在河床中恢复的土地种上小麦。湾道山村社员看到了希望。李明珍和周显成商量,湾道山村不能总这么穷,要变富,还要有新的改革。李明珍设想生产队分工,要专业化、承包化。于是制定出来一个发展规划。周显成召开大队干部和各小队长讨论,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之后,李明珍又根据大家的想法,重新制定、修改规划。规划第一条,湾道山山、林、土地统一由大队所有,工值统一,大队统一结算,按劳统筹。第二条,全大队分成三个专业小队,一个山林队,专业种植果木林;一个农业队,负责全村一千五百亩春种秋收;一个副业队,开展副业生产。这个规划,都有承包明细,在统一工值基础上,另外有承包兑现奖。三个小队划分,采取自愿结合、领导组合的方法……。以上规划,只在本大队实行,不许对外公开!
周显成是老革命,有功劳,有资格,所以他对规划特别赞成。虽然落实规划要冒政治风险,但是却是一条富民的根本之路。湾道山村人心齐,很快按三个专业分队完成。但对副业队的工作,有些人担心,怕大队撞到“石头上”。周显成说,不怕,天塌有地接着!
李明珍早就看到湾道山的发财之路。只是无人组织,也无人敢干。七里河偌大个河床,砂石漫天遍野,这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当下各大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找砂、石供应,只愁无人敢干,所以李明珍在规划上便将这条副业写在纸上。周显成一听说砂石能挣钱,抱个金娃娃,那为何不干呢?周显成说干就干,连续几日奔波在县城和公社有关部门之间,很快办好了采砂许可证、营业证。但砂石销到哪里?李明珍胸有成竹。她中学同学现在是天津市建设局副局长,城市建设急需大量砂石,目前虽有供应渠道,但砂砾颗粒小,含杂多、质量次,正想找个好供应渠道。接李明珍的信,立刻赶来。看到七里河一片金黄,砂粒大、纯度高、储量丰富,高兴地说:“太好了,你们能筛出多少河砂我们就要多少,就怕你们完不成我们的需要量!”
周显成听了心里高兴,但凭人力筛沙,恐难完成数量、质量要求。李明珍说:“如果想完成数量,最好你们先预付一些资金,我们可在两个月之内增添设备!”
局长说:“有你李明珍作担保,我马上回去给你们打来预付金,就打在你们信用社的账户上。”
送走了客人,周显成说:“明珍,人家来钱,咱们有把握吗?”
李明珍说:“大叔,别担心。这些设备简单,先去农机公司批两台十马力柴油机,我画个图纸,让顺城矿山机械厂加工两个振动筛,回来一组装,就可以了。”
周显成说:“你还会画图?”李明珍说:“大叔哇,我原来可是学机械的,后来才学的俄语。”
周显成说:“唉呀,明珍呐,咱们村可要腾达了——”
两个月后,湾道山砂石场正式开工,这次组织了强壮劳力二十多名,李明珍设计的机械振动筛组装完成,一次试车成功。从此七里河响起了柴油机的嘭嘭声,躺在河床里千百年的金灿灿砂石被一车又一车运出大山……
这一年年底总结,果林大队在山头栽种松、柏三千株,种苗全是自己山上移植的。在向阳山坡种了五百颗桃树、五百棵苹果树,这些种苗是从别的公社赊来的。在七里河边种了四千株杨柳,树苗全是就地取材,一分钱不花。农耕专业队,胜利完成了一千四百亩山地、坡地的耕种、劳作任务。百十亩河滩地第一年生产小麦两万四千余斤,平均亩产三百斤。副业年终结算,净得利五万五千余元。全大队每个工值已达五角三分钱。
湾道山家家户户过了一个“富足”而舒心的春节。
湾道山村社员在大队书记周显成的带领下决心战天斗地、要彻底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这年夏收,七里河百亩河坡地获得大丰收:一茬小麦六万斤,平均亩产六百斤。已超过平原地水平。
湾道山村不但在皇台公社出了名,在全县也是屋里吹喇叭——声名在外。
常言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湾道山一出名,招来各种流言蜚语。有赞扬、有贬斥、有嫉妒、有不愤。这时的大山外,开展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皇台公社领导班子岌岌可危。有的大队干部已半躺半就了。只有湾道山大队生产劳动按步就班、有条不紊,各专业队闷头苦干自己的事、忙自己的活。如同一个世外桃源。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书籍采集于互联网,本站全自动蜘蛛爬行,无人工干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如果你发现任何违法及损坏国家利益的内容,请发送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北京时间10:00…18:00内删除)
版权保护删除内容请联系Email:267362373@
Copyright?2016 读来读往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执行时间:0。020972秒
沪ICP备16026625号互联网出版资质证:新出网证(沪)字12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15'129号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浩 劫
周玉接到李明珍的来信,让二生留在北京,不必回湾道山了。晓琬看完信,高兴得直哭。
贺家梅流着眼泪说:“今晚咱全家庆贺庆贺!”
孙运达拿出瓶“老白干”说:“为庆贺我小孙子能留在爷奶身边,我给二生起个大名,叫周洪涛!你们说,怎么样?该不该喝二两?”大家都说“应该!”
孙运达说:“好!今晚小玉、晓琬你们也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