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请不要打扰我修仙 >

第117章

请不要打扰我修仙-第117章

小说: 请不要打扰我修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南军区。
  最高统帅府。
  罗州是评议会的地盘,罗州总督是于忠贤的铁杆盟友,因此,打击罗州就等于打击于忠贤。
  所以,他们之间的对抗主要集中在罗州。
  西南军区的特务纷纷潜入,到处破坏,并不顾及罗州就在泽州之西,是战争的第一线,帝国新星统帅正在与教皇国的骑兵团作战。
  前方捷报频传,集团内部欢欣鼓舞,秦刚却始终不为所动。
  直到参谋长制订完下一轮攻击计划,会议临近结束时,副参谋长才说起了长山郡的事情。
  “长山郡的钢厂恢复了,他们的设备是帝国先进水平,可以为他们节省一大笔开支,必须要首先破坏。”
  秦氏集团的三把手、许州总督许总衡说:“他们的优质焦炭都是从我这进口的,我直接掐了就行。”
  一个军头问:“别的地方没有吗?”
  许总衡笑道:“我是帝国的煤炭大州,哪个煤商不看我的脸色?哪个煤老板不敬我三分?放下话,谁要是卖货给长山郡,就是不给老子脸,存心和老子作对。”
  副参谋长继续说:“还有,我们得到最新情报,长山郡雇佣了一艘游轮,向下游行驶去了。他们已经进行的海关报备说明,目的地是公海。”
  集团的走私头子一听就明白了:“他们准备在公海上交易,不是偷税,就是卖违禁品。大宗的。”
  “长山郡有什么大宗买卖?”
  “钢铁吗?那玩意拖过去运费赚得回来吗?”
  集团高利贷的总负责人忽然说道:“之前长山郡借石州的手从我们这搞了不少年轻的女奴,他们一定是去买卖人口!”
  “不过那里都是垃圾货色。”他补充了一句:“都是一些残次品,要么瘦弱要么有病,卖不了几个钱。”
  秦刚没有把黄金的事情在集团内部公开,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长山郡极有可能是真正偷窃黄金的幕后主使者,只知道长山郡已被列为了集团的敌人,是集团发展道路上的诸多石头之一。
  秦氏集团的主要影响范围都在内陆,水面上影响力不大。
  既然也卖不了几钱,众人便没再理会。
  会议结束之后,秦刚回到办公室,让他的秘书把最高密级的电话拿了过来。
  那是一个红色的古董状电话,是统帅级以上的将领才拥有的特殊电话,它走的是特殊的国防电缆线路,由帝国密保局负责保证绝不会中断或被窃听。
  秦刚拿起电话,拨通了帝国海军元帅的号码。
  半晌之后,电话才被接通。
  一个低沉的声音。
  “喂,秦刚,有什么事?”
  “陆元帅好,告诉您一个消息,有一艘装载有至少3吨非法黄金的游轮,预备从天江进入大龙江,再从大龙江出海,在公海上完成非法交易。”
  “归属?”
  “长山郡。”
  “条件?”
  “人杀光。”
  “哼,下次军部会议,陆军岸基武器研究费的第三提案,我不会提反对意见。”
  “多谢陆元帅。”
  挂断电话,秦刚再次下达命令。
  “告诉本部的税务总局局长严皋,长山郡非法走私买卖黄金,数额巨大。”
  “让梅竹机关派出精锐间谍,搞到证据。”
  ——
  第二天。
  帝都。
  最高会在皇帝塔召开。
  是重要的扩大会议。
  会场上的气氛非常压抑。
  国政厅的国相报告完因战争造成的损失后,军部的后勤总长就开始报告军用物资缺乏的问题。
  这些物资主要集中在医疗用的止血药、长绒棉,以及铜。
  之后,陆军元帅朱可武报告了战争状况。
  与索布王国在黑水河畔的战争呈现胶着状,山心武在长达15公里的战线上寸步不让,帝国军损失很大,但战争远没有到分出胜负的时候。
  泽州的战争则有些失控,教皇国派遣骑兵团堵住了帝国双星的包夹,无视被抄后路的可能,主力部队仍然持续向前推进,猛攻中州的防线,已经推进了32公里。
  反叛者吴敬唐四处造谣,蛊惑军心民心,掳掠人口,强逼难民冲击地雷区和帝国防线,致使无数无辜平民惨死,中州前线将士士气低落。
  经过短暂的讨论之后,长老会批准了朱可武的计划,派兵援助帝国双星,加力突破阿德里亚诺骑兵团的封锁,截断其回国的道路。
  一旦后路被抄,教皇国的主力部队如果不想被围歼在帝国境内的话,必须尽快撤兵。
  接下来的争论是要不要派兵支援中州,陆军元帅朱可武坚持派兵,他说:
  “诸位,教皇国都是残忍的焚天教信徒,他们的主力部队由僧侣、贵族、祭司带领,最喜欢活祭,他们大肆残杀中州境内平民以取悦他们的主神焚天,用被杀者的尸体、头颅、鲜血和内脏来完成仪式,其场面之血腥残忍,难以用语言描述。”
  “如果中州防线再被突破,又将有无数人死于屠刀之下,帝国有责任守卫它的公民。”
  但于忠贤反驳了这个说法。
  “守卫中州是王伯安的职责,怎么能由帝国来代劳呢?”
  “而且如果我们加强中州的防备,教皇国感觉不利提前后撤了怎么办?一旦他们回防泽州,拦住从两侧进攻的帝国双星,我们岂不是要在泽州和他们打持久战了?”
  “到时候战争旷日持久,生灵涂炭,这个责任谁来背?”
  朱可武厌恶地看了一眼于忠贤,但他说的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朱可武只能尽量从人道主义层面上说服长老们。
  但长老们显然认为帝国的利益在人道主义之上。
  他的提议没有通过。
  第二道议题是有关难民的事务。
  目前战争产生的难民80%以上集中在中州,导致中州的负担极重,不仅物资难以供应,难民的安置和管理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而毗邻的罗州和光州还在不断地把难民遣送到中州来。
  中州总督王伯安的特使在会议上大声疾呼:“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要把难民集中在中州?罗州和光州无法安置吗?别的州也不行吗?
  “评议会的巡逻监警这个时候还在不断地在驱赶难民,他们仿佛刚刚记起还有收容条例这项法律,仿佛为了补救以前的损失一样到处检查该法律条文的执行情况,甚至不惜守在前线,就是为了把难民赶到中州!”
  愤怒的特使实在按捺不住,指着于忠贤的脸厉声道:
  “帝国危难之际,你还在忙于内斗!甚至不惜以难民的生命为政治攻击,简直是毫无底限、狼心狗肺之辈,怎配位列帝国级之官员?控制评议会之法统?”
  会场安静下来,林亚泊长老冷笑道:“区区一个特使,竟然也敢在长老会上咆哮?帝国镇守使,你们的耳朵已经聋了吗?”
  但帝国皇帝李龙兴阻止了他。
  “这件事情需要解释,帝国的团结是最首位的,纵观历史,帝国危难之际还忙于内斗的王朝,几乎都覆灭了。”
  这句话打动了四位大长老,他们一齐说道:“于忠贤,立即解释你的行为。”
  于忠贤神色不变,向长老们躬身行礼,不紧不慢地说:
  “中州拥有整个帝国最大的面积,最长的纵深,本身就应该容纳难民之处。”
  “罗州和光州地势狭长,纵深薄弱,一旦被突破,等同于战争面扩大,他们承担着最终的战争任务,是必然要首先保障的。”
  “在战争的面前,帝国各州本应该精诚合作,中州承担收容难民、吸引教皇国主力进攻的职责,罗州和光州从旁突破,断其后路,只有这样,才能一举歼灭来犯之敌,重振帝国之威。”
  “可是。”
  于忠贤声音变得严厉起来。
  “中州总督王伯安只顾及他自己的利益,只在乎他自己的得失,分毫不顾帝国之大局,竟然派这样一个喽啰来咆哮最高会,来污蔑和攻击我!”
  “请问,到底是谁在不顾一切的攻击政敌?是谁在无视帝国之安危搞政治攻击?”
  特使的脸迅速涨得通红,他万没想到事情竟然能这样被颠倒黑白,中州成了难民集中营,在重压之下还要与教皇国的主力部队交战,还要协同帝国的一部分主力部队作战,还要竭力与迟迟不到以各种借口拖延的援助作斗争。
  特使亲眼看到,原本满面红光、声音洪亮的王伯安变得憔悴萎顿,他几乎整天整夜地在处理大大小小的无数事务,原本总督府里总能听到爽朗笑声早已销声匿迹了。
  “你,你这是倒打一耙!血口喷人!明明是你在阻拦援助,是你在陷……”
  “够了!”
  李龙兴及时打断了他的话,他扫了一眼,看到于忠贤眼里闪烁不定的凶光,知道特使再说下去也不会伤到于忠贤分毫,反而会被他找到更多的破绽攻击。
  “于忠贤说得有道理,但中州也需要援助。”
  李龙兴知道说什么话能让大长老接受,如今帝国情况危急,重大事务高发,大长老频繁参与政局,已有接管局面的倾向。
  第一长老理论上也属于大长老的一员,只要李龙兴能和四位大长老达成一致,帝国里就没什么东西能阻止他们。
  果然,大长老都点了头。
  “没错,中州确实要作出牺牲,但也需要援助。”
  “难民确实应该由中州接收,但附近的州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援助也必不可少,帝国本部要准备足够的物资支援中州。”
  “附近的州也要力所能及地援助一部分物资。”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已经是能争取到的最好的结局了。
  而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
  随着大长老对帝国事务干涉的加深,第一长老,也就是帝国皇帝李龙兴的权势,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
第211章 嫁给林文吧
  接下来会议又开始讨论钱的问题。
  帝国目前的负担非常重,今年的经济比去年的还要差,而且全世界经济都不景气,以前西大陆上那些特别喜欢对战争进行投资的家伙,全都陷入了巨大的经济危机中,自顾不暇。
  而自丢掉巴伊大运河的控制权之后,帝国的外贸几乎全靠海运。
  西大陆的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海运大幅度萎缩,对帝国的打击是雪上加霜。
  两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更是极大地增加了帝国的消耗,再加上一直没有停止的争夺巴伊大运河之战,帝国在同时维持三场战争,经济已经是捉襟见肘。
  上次由帝国皇帝李龙兴发起的强制募捐最终收到了102亿,但到今天也快用光了,战争却依然像填不满的无底洞。
  钱从那里来?
  帝国财政总局局长给出了三个方案。
  第一、印钞。
  第二、发行战争债券。
  第三、收税。
  印钞已经是今年第五次了,帝国印了四次钱,早就到达了理论上的极限。
  再印一次必然导致货币大幅贬值,明年经济必然更糟。
  但是,印钞依然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它是最简便最快解决危机的办法,而且战争的收益说不定能抵消货币超发的危害。
  但在经过激烈的争吵后,这一项还是被否决了。
  关键的一票来自于帝国皇帝。
  李龙兴很清楚,帝国的上层人物,财阀、家族、集团、金融大鳄和帝国高官,都有无数的办法抵御通货膨胀,转嫁危害和损失。
  印钞实际上收割的是底层人民的财富。
  如今帝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几乎全压在底层上,再去收割平民仅有财产,不知道又会酿出多少惨剧。
  第二项方案是发行战争债券,它直接被否决。
  上次大肆发行战争债券结果战争失败的剧痛还没有从诸位长老的记忆中淡去。
  只剩下最后一项,收税。
  但这个税怎么收,历年来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各个长老代表的政治实体和利益集团都不一样,怎么收都有损失的一方,只能暂时搁置。
  最后一个议题:帝国的经济和内政。
  这是最漫长也是最重要的议题了。
  李龙兴原本每次都是睡觉的,因为由于长老间存在严重分歧,怎么吵都不会有结果。
  但这一次有了一些不同。
  当林亚泊长老再次提出他那一套贵族制度、公民等级制度和奴隶合法制度时,竟然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于忠贤,莫西利,本身是盟友不奇怪,但为什么资党的首领任正青长老和他的铁杆明州总督戈光凛也会支持?
  成长老,罗长老和徐成国长老也没有表示明确反对。
  这形势很不妙,李龙兴原本打算付出较大代价来阻止这个提案时,王文公长老激烈地表示了反对。
  他认为奴隶和公民等级是对改革的巨大破坏,是落后的制度,只有阿德里亚诺教皇国这种落后野蛮的国家会实行这个制度。
  “帝国是高贵的!”
  他在陈词最后总结道。
  “帝国的高贵并不源于上层人的高贵,而是源于180年前神武改革后,生而平等的高贵。”
  “人的卑劣和高贵与否,并不由先天和血统而决定,而是根据后天的品格和能力决定。”
  “否则,叛徒吴敬唐岂不也是生而高贵的上等人?”
  李龙兴知道,王文公是改革派的首领,也是最坚定的皇权反对者,多次阻挠皇派扩张计划,皇派的人恨其入骨。
  李龙兴也不是很喜欢这个人,他的很多改革观念太理想了,在帝国中几乎不可能推行。
  但是,王文公在帝国中下层中支持者众多,许多有识之士、帝国英才都慕名投入其麾下,是帝国改革派毫无争议的首领。
  不过,他在帝国上层,却是孤立无援,他的理念对上层毫无吸引力,这也是他最大的弱点。
  李龙兴确定暗中帮他一把。
  他咳嗽一声,说道:“我认为他说得不对,人生而等级有序,皇帝更乃天生贵胄。”
  他说了一通皇权天授、至高无上的话,果然在接下来的投票中,再无人支持林亚泊的提议了。
  每一位长老都很清楚,他们之所以能有如今的权势,都是从皇权中获得的,皇权进一分,他们的权势就少一分。
  这是最不可调和的矛盾。
  只有大长老不一样,他们同时身兼长老和元老院的属性,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消弭分歧,保持平衡,维护帝国的稳定。
  之后,最高会又讨论了各地的经济形势,以及帝国政策的实施和制度的改革。
  尽管遭到了多方攻讦,但大长老仍旧肯定了瑶京的成就,承诺会在政策上给于一定倾斜。
  随后焦点集中在东秦州的改革上,于忠贤以及大量盛怀轩的敌对者,强烈抨击他的改革制度,认为他恶意改变劳务关系,使中间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失去了效用,由政府直接组织管理大幅增加了行政成本。
  擅自设立最低周薪和底薪等同于恶意竞争,给帝国各地区竖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
  “若各地原本安份守己的平民闹将起来,全是他的责任!”一名政监使这样总结道。
  还有诸如限制政府官员经商,不允许军方插手经济事务,强制收购民营企业,擅自售卖帝国企业等等。
  他们都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抨击。
  在他们口中,盛怀轩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民贼独夫、残暴不仁的统治者。
  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他总揽总督的职权太大,要求帝国收回他的“总揽”职权,对东秦州实行民主的改革。
  李龙兴点点头:“我觉得帝国也需要民主的改革。”
  这个话题太大,无人敢接,负责攻击的政监使们明智地绕过了它,只攻击盛怀轩残暴不仁、邪恶不已。
  最终,在李龙兴的提议下,大长老达成了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