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大道清理计划 >

第46章

大道清理计划-第46章

小说: 大道清理计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兵金甲九千人,横列竖立文武从。
    敕命高唱宣法度,令行禁止车马戎。
    看着已被太平教布置的如此庄严宏大的受禅台,杨祐脚步陡然一滞。
    太衍伸出左手,拂尘一挥,只见他左手上陡然出现一方檀木方盘,方盘之上盛放着一套玄色冕服,以及一顶冕旒。
    “这是?”杨祐看着太衍掌盘中的服饰,有些疑惑的问道。
    太衍笑道“此乃天子命服。”
    “哦?”杨祐有些好奇,“只是我从未见过。”
    太衍笑了笑,对着杨祐又是一挥拂尘。霎时只见一阵朦胧云光闪过,随后杨祐整个人就大变了模样。
    先前的杨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此时的杨祐身穿十二章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整个人浩然威武,大气磅礴。
    “真是天子命服!章服华美,庄重肃武,陛下,臣以为当以此服为天子衣裳。”高应方谏言道。
    杨祐看着自己身上的衣服,虽然感觉有些不利于做比较大的动作,但是一穿上这套衣服,自然而然的就感觉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束缚,让你无法做出任何不雅的动作来。
    只是杨祐对于头上的冕冠两侧红丝上系着垂下的玉珠有些不解,感觉到很不方便。于是便问道“教祖,这玉珠可取去吗?”
    太衍道“陛下若要取去,也无不可,只是先听贫道说一说这玉珠的作用吧。”
    “愿闻其详。”杨祐说道。
    太衍道“此物名为充耳,即所谓‘冠配充耳’者。玉,温润质朴,透彻明亮,有君子之德。以玉为充耳,垂于陛下双耳两侧,意在提醒陛下,要分辨忠言,挡斥奸语。”
    “不必取去了。”太衍话音落下后,杨祐便挥手说道,“充耳大有其用,教祖明见万里,智盖天地。”
    太衍摇了摇头,并不多说,只是道“陛下,请上封禅台。”
    “封禅台?”杨祐听着太衍嘴里的新词,又有些迷惑,“不是受禅台么?”
    太衍笑道“谁受禅?受谁的禅?陛下重临大位,当封禅天地,昭告世人。因此,便为‘封禅台’。”
    杨祐听的激动万分,“封禅台!好一个封禅台。”说完,便拉着太衍朝那封禅台上走去。
    文武大臣们紧随其后,百姓门自在下方静列其位。
    杨祐和太衍并行,当他们走上高台,到达第八重台时,太衍忽然站着不动了。
    “教祖?”杨祐诧异的看着太衍。
    太衍打了一个稽首,道“陛下乃人间天子身,贫道乃世外逍遥客。各有其道,各为其事,贫道不可僭越,请陛下登台就是。”
    杨祐深深的看了太衍一眼,他现在终于明白了太衍和古彦华、或者说太平教和武修的不同之处。
    太衍他们是真的把自己当做修行之人,他们是真的把除恶扬善当做是对自己的历练。
    杨祐拱手,朝着太衍恭身拜下,太衍也稽首回礼。
    杨祐起身,转身登上高台。
    他看着下方的数十万百姓,沉声道“国家不幸,横遭奸佞。致使生民罹难,万姓倾覆。辛有天怜苍生,太衍教祖率太平教解救疾苦,祛除厄难。虽有凶疫横行,虽有天火焚城。但今后正当披荆斩棘,再造盛世。”
    “孤,杨祐,在此向天地盟誓。定当褒奖贤良,摒斥奸邪。使百姓安居乐业,使我随国黎民永享盛世太平。”
    台下的文武大臣们纷纷老泪纵横,跪了下来。下方的百姓们也一传十十传百,都跪了下来,口中齐声呼喊“陛下万岁!”
    杨祐压住了山呼海啸的万岁之声,等众人平静下来后,继续说道“太平教纾解国难,拯救黎民,功在社稷,德盖天地。太平教教祖太衍道德盛伟,贤达睿智,孤今立太平教为国教,与国同休。拜太衍祖师为‘大贤良师’,与天子同享尊位。”
    高应方等人私下里交换了眼神,都无可奈何的再次跪拜了下来。他们明白,随国的武修虽然清除了,但是六合派可还没有消灭。现在能保住随国基业和杨祐的皇位就不错了,其他的他们也做不了主。
    连古彦华都敌不过的太平教,根本不是他们能随意摆弄的,杨祐心里对这一点看的还是很清楚的。
    大臣百姓们又跪了下去,齐声山呼“大贤良师圣寿无疆。”
    太衍此刻站了出来,众人的呼声立即停止,只听太衍声音清朗,他的话语清晰的传到了在场几十万人每一个人耳中。
    “太平教在各级设立以下道观执事总掌全国太平教诸事职位为‘大贤良师’,另分派各郡主持一郡太平教诸事执事职位为‘天师’,再下派各县主持一县诸事者职位为‘祭酒’,再下派各乡主持一乡诸事者为‘方伯’。凡此各职,旨在教化百姓扬善去恶,不得干涉朝廷政务,若朝廷及各地方有神异之事相求,则需派人协助。”
    太衍说完,高应方等人立即舒了一口气,就连杨祐的脸色也浮现出一丝喜色。果然,太平教不愿干涉这些俗世政务。
    “大贤良师高义。”高应方等文武大臣们连忙抱拳说道,要是太平教干涉政务,还要他们这些大臣做什么?
    太衍微微一笑,也只有那些武修想要干涉俗世朝廷之事,此辈皆目光短浅。道门修行之人惟愿找一清静之地修行,好早日证道长生,最怕红尘扰乱心境,又怎会去自寻麻烦?
    之后,杨祐又颁布了各项临时法令,明确了官员职位。
    随后,一声令下,轰轰烈烈的重建都城的计划开始了,几十万人在数十名官员的带领下,开始建造新的都城。
    这时,玄恒之前所救出了的那些读书人也纷纷赶了过来,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杨祐亲自对这些人进行了面对面的问策,最后将那些满意的人才任命为重要的官职,将那些回答不甚满意的也任命为下级官吏。
    一时间整个缺员的随国朝廷又补充了将近一半的新鲜血液,都城重建的速度变得更快了。
    当然,对于古容和那些背叛朝廷的官员,杨祐没有急着处理,而是将他们全部集中到一起,并请求太衍派出黄巾力士看押。
    然后这些人就被黄巾力士集中看押在一处山谷之中,在忐忑、悔恨中等着杨祐对他们最后的处置决定。

第四十九章 罪业将行能自欺
    三日之后,太衍正坐于皇砀山山巅,他拂尘挥动,搅得漫山云雾蒸腾盘旋,如蛟龙翻滚浮腾,倒海翻江一般飞卷巨澜。
    太衍的身后站着一名面容隽秀,珠圆玉润,素眉轻黛的少女。她大概十一二岁,脸庞还带着些许稚气,但气质却沉稳有度。
    此女乃是杨祐的第九个女儿,杨幼真。
    自古容造逆以来,杨祐的太子杨阔被逼自杀,二皇子杨昌被缢死,三皇子杨泰被毒死,几个公主也被古容糟蹋后处死。
    只剩下这个杨幼真,因为年纪太小,被送到了监牢中,和皇后张氏相依为命。只是张氏不久就在牢中感染疾病吐血而死,只剩下杨幼真一个人在牢狱中艰难求存。
    当然,还有一个小皇子杨乙,不过杨乙早在大变前夕就和母亲回到了娘家,古容造乱之后就一直没有回来。
    杨祐如今就只剩下了远在异国的一个小儿子,和现在这个女儿。
    不过杨祐如今一门心思都在恢复社稷之上,暂时还没有去接杨乙的心思。
    倒是他现在老婆也没了,其他嫔妃要么死掉,要么受辱后被杀,他也没时间来管这个女儿,索性送到了太衍身边,让这个女儿来服侍太衍。
    说是服侍太衍,就是就是想送到太衍身边,看看能不能学一些太衍的本领。经历过大变的杨祐,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不能掌控绝对强大的实力,永远都是别人砧板上的肉,等着别人来宰割。
    杨幼真已经在这里,看着太衍用拂尘挥舞腾云已经连续看了两天。她实在不理解这么做有什么意义,但她没有问。
    天边红日升腾起来,照彻大地万方,漫山的云雾也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迷蒙的七彩光芒。
    杨幼真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只觉得天边好似有一道紫光进入自己口中,然后她整个人都会感觉飘飘然的,十分舒适,这种舒适是深刻进灵魂的舒适与愉悦,这让她十分喜爱这种感觉。
    这是她昨天早上发觉的,她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知道这么做到底是好是坏,她只知道,自己很喜欢。
    人世间的许多事,其实只要有‘喜欢’两个字,就足够了,就再无遗憾了。
    “浮云动松冉,苍茫欲海间。谁言人如道,观风起流澜。”
    太衍缓慢起身,杨幼真垂眉低首,她知道这些修行之人气势最为高傲,不容的半点慢待。
    太衍看了她一眼,问道“昨日贫道坐了几个时辰?拂尘挥了几次?”
    杨幼真轻轻踏前一步,道“昨日教祖坐了三个时辰,拂尘挥动十次。”
    “那今日呢?”太衍又问道。
    杨幼真道“今日教祖坐了三个时辰,拂尘挥动六次。”
    “嗯。”太衍点了点头,然后道“山下有人到了,你且去迎她上山来见我。”
    杨幼真抬起头,朝山下望了一眼,却一个人影都没看到。
    但她没有质疑太衍,而是很干脆的应了一声,然后就朝山下去了。
    等杨幼真走到山下之后,未曾多等,就看见一个来人,正好走到她的前方一丈处。
    杨幼真表面不露声色,心底却对太衍这等本事十分震惊。暗道难怪能打败武宗,这等预知未来的本领实在是太过强大。
    杨幼真看着面前腰悬长剑,身穿青色道袍,头戴香花簪的女子,拜道“幼真见过道长。”
    纪楠好奇的看着如清水芙蓉一般的杨幼真,笑道“你就是杨皇的那个小女儿杨幼真吗?”
    “正是。”杨幼真应道,态度不卑不亢。
    纪楠看着她,点了点头,道“我要见祖师,祖师可在山上吗?”
    杨幼真道“我正奉祖师之命,前来接道长上山。”
    纪楠道“祖师法力无边,贯古通今明晓未来,有此也是正常,请前面带路。”
    “请随我来。”杨幼真淡淡地说道。
    “祖师,道观已经修好,请祖师前往查验。”纪楠来到太衍面前,行礼过后说道。
    太衍目光扫了她一眼,然后道“那就去看看吧。”
    然后转头朝杨幼真道“去将贫道坐骑牵来。”
    杨幼真转身去了,纪楠微微侧目,然后低声说道“祖师,可不可以换个坐骑。”
    太衍笑道“我的坐骑得罪你了?”
    纪楠‘嘿嘿’笑道“不是,弟子只是觉得,那条黄牛有些不配您的身份。”
    太衍摇摇头,“你的想法还是武修那一套。”
    纪楠脸上笑容尽去,下拜叩首,“弟子知错。”
    太衍一挥拂尘,然后一道绵软的云气将其托举起来,道“你知什么错?回去将‘众生平等’四个字写五千遍给我。”
    “是。”纪楠吐了吐舌头,然后乖乖站在一边。
    于是太衍盘坐于黄牛背上,纪楠和杨幼真慢悠悠的跟随在后,一路朝雒州城去了。
    现在的雒州城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是繁忙的人影,以及喊着号子的吆喝声。
    风中到处飘扬着木屑,还有一些高粱酒的气味。
    “大贤良师!”
    “大贤良师来了。”
    “快看,是大贤良师。”
    当太衍坐着黄牛进入城中时,周围的百姓都聚拢了过来,他们热情四溢,恭敬无比。
    “大贤良师,快来尝尝我家那口子酿的高粱酒。”一个壮年汉子端着一碗酒走了过来,他的身上满是汗味,手上还有身上都沾满了泥土和木屑。
    就连杨幼真看到他走过来,都下意识的往后退了退。
    但太衍却毫不顾忌,伸手接过了汉子手里的酒碗一饮而尽,太衍朝着汉子笑道“此酒味道虽好,但太过性烈,长久饮之恐对身体有碍。”
    太衍看着汉子,点头笑道“既然你今日请贫道喝酒,礼尚往来,那贫道也回赠你一些礼物吧。”
    “不敢不敢,区区一碗糟酒,怎敢劳大贤良师馈赠?”汉子连忙摆手道。
    太衍哈哈一笑,“一粒米一滴水都是恩德,那这一碗酒怎么就不算馈赠了?”说完,太衍右手对着空气一抓,只见那空气中一道光团骤然闪现,再然后那光团便凝聚在太衍手中。
    太衍对着壮汉额头一按,那光团便被按进了他的脑中。
    周围一阵惊呼,那壮汉也呆愣了一阵,然后回过神来,满脸大喜地道“多谢大贤良师赏赐,多谢大贤良师赏赐!”
    太衍对他笑道“望你日后不负今日初心,多行善念。”
    “谨记大贤良师教诲!”壮汉深深叩拜道。
    太衍又对着围在周围的百姓们道“大家都忙自己的去吧。”
    众人慢慢散开,但是都围到了壮汉的身边,一个劲的问他“大贤良师给了你什么东西?”
    “是何好宝物?”
    “快说快说,是什么好东西?”
    那壮汉纠缠不过,就如实说道“是一篇酿酒的法子,上面说根据此法酿的酒甘甜香洌,不仅对人无害,长久饮用还能强健体魄,延年益寿。”
    “呀!你真是走了大运啊!!”
    “哎呀,我怎么就没给大贤良师献酒呢?”
    “你小子现在可要发达了!”
    “嗨!凭我们的关系,这酒酿出来可要第一个给我喝!”
    太衍一行人越走越远,但身后传来的话语声却不断的传进他们耳中。
    纪楠紧紧跟在太衍身侧,再也不嫌弃太衍的坐骑了。
    杨幼真一双美目紧紧的盯着太衍后背,她此刻发现太衍道袍上的阴阳图案是那么的好看。
    她发现太衍身上的气息是那么的浩然磅礴。
    她发现了眼前这个太平教和武修最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太平教的人,都是真正的有道之士。
    也许,父皇派自己来太衍身边,真的不是牺牲自己换取利益。
    就在杨幼真脑海中思绪万千之时,一个豁口的白瓷碗就递到了她的面前。
    她回过神来,发现太衍正看着自己,而这个碗,正是刚刚献酒的那个碗。
    “教祖。”杨幼真连忙叫道。
    太衍道“这碗就赐予你了。”
    杨幼真呆呆的接过了白瓷碗,跟在太衍身后,内心颇有些哭笑不得。
    还真是与众不同,连赏赐之物也如此奇特。自己在古容造逆之前,赏赐奴仆的东西也比这碗好无数倍吧。
    虽然想是这么想,但杨幼真还是找了一张绸巾,将白瓷碗抱了起来,抱在怀里,跟在太衍身后向前走着。
    她却没有注意,抱着的那只白瓷碗,在她怀里隐隐的发出两道明光,然后明光消隐,再也没有出现。

第五十章 大药不求争得遇
    评论区有活动,大家看一下。非常感谢生生世世大佬的支持,明天趁着休息我多攒一些,后天大爆发。也感谢大家给我的打赏和推荐票,我不是个善于用语言感谢别人的人,我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优质的作品来感谢大家!)
    小木屋坐落于雒州城城北中心,四面地平人稀,看上去十分的萧索。
    木屋很简陋,除了四面遮风挡雨的墙壁和房顶以外,里面就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木床。
    木床上铺了一些枯草,最上层是一张凉席,看上去就像一个寒酸人家的屋子。
    只有木屋的外间上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三清观’三个字。
    玄恒有些不安的站在那里,看着太衍,连忙迎了上来,“祖师。”
    太衍下了牛背,朝玄恒点了点头,然后看着眼前破烂简朴的木房子,回头朝纪楠道“这些木材都是哪里来的?”
    纪楠说道“都是从雒州城附近的乡村人家那里买来的,多余的没有拿。城中百姓也需要大量的石料和木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