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清理计划-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细微的改变,让阳羡县的百姓感到十分惊奇。
周处此次来建业,是来寻找陆机和陆云的。
他想着太衍那句‘知耻后勇,改过自新’的话,便想到了这两个吴国的大贤人。
只是周处来到建业之后,得知了陆机此时不在建业。
但他还是见到了陆云,于是周处便把自己为祸乡里的事情告诉了陆云,又说道:“我想改过自新,修养操行,但是现在年纪已大,恐怕来不及了。”
陆云笑了笑,说道:“古代的人看重朝闻道晚上就改变过失,你还年轻,前途尚可,现在应该担心的是志向不立,何必忧虑不能改过自新,以后美名不彰呢?”
周处听完,顿时觉得满天云雾俱散,整个天空再次明亮了起来。
他起身对着陆云深深一拜,表示自己的尊重和感激。
周处从陆云那里离开之后,回到家中开始磨砺意志,发奋好学。
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既有文才,又有仁义刚烈、远大志气的人。同时他告诫自己,说话一定讲忠信,注意克制自己。
很快的,周处的名声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焕然一新。
乡里的人再也不把周处当做祸害,反而称赞他是一个少年英才。
一年后,周处名声愈大,州府交相征召周处出仕任东观左丞。
到了吴国孙皓末年,他已经做到了无难都督。
不久之后,吴国被晋朝攻灭。
晋朝大将王浑登上建业宫饮酒,席间对吴国的人说道:“各位是亡国留下的人,难道没有忧戚吗?”
周处闻言,直接回答说道:“汉朝末年分崩离析,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先灭亡,吴国后灭亡,亡国忧伤,哪里只是在场的某一个人的呢?”
这句话直说得王浑面露惭愧之色。
此后,周处进入洛阳,迁任为新平太守,他对戎狄安抚讲和,使叛乱的羌人归附,让雍地免于战乱,雍地百姓家家都赞扬周处。
后来周处又转任广汉太守,郡内有很多久而未决的案件,有的经历了三十年还未判决。
周处上任之后,评考曲直,把这些堆积的公案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都判决或遣返。
不久后,周处又出任楚国内史,尚未到任,又征拜为散骑常侍。
周处知道自己被拜为散骑常侍后,说道:“古人辞大官不辞小职。”
便先到楚地任职,该郡刚刚经历丧乱,新老居户夹杂,风俗不一,周处就用教义敦促教化他们,又把那些露在野外没人认领的尸骸白骨安葬,然后才应朝廷征召,这使他获得了极大的称赞。
时间到了晋元康六年,这一年八月,秦州、雍州地区的氐族、羌族起兵反叛,并拥立氐族人齐万年为主。
征西大将军司马肜率领建威将军周处、振威将军卢播等人讨伐齐万年。
司马肜在朝中一直与周处有矛盾,于是在元康七年正月初四,司马肜催促周处进军,但却断绝了他的后援,而卢播又不出兵援救周处,致使周处全军覆没,兵败战死。
周处战死之后,魂魄离开躯体,看着下方血腥混乱的战场,长叹了一声。
“我周处虽遭陷害而死,但这一生也足够了。”周处朗声一笑,转身便要往轮回中去。
“且慢!”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周处魂魄停住,转过身来一看,顿时一惊:“道长?”
来人正是太衍,只见太衍飞到周处面前,看着周处点头道:“不错,不错。”
周处激动地看着太衍道:“道长,数十年未见,您风采依旧。”
“哈哈哈。”太衍看着周处大笑一声,然后说道:“很好,周处,你人间之劫已过,现在贫道要带你离去,你可愿意?”
周处闻言,立刻下拜道:“周处愿意!”
“好。”太衍扶起周处,然后带着他回到了太一观。
“太一观?”周处看着眼前熟悉的道观,不由得有些惊奇。
“怎么?没听说过?”太衍笑着问道。
周处摇头道:“吴郡数十州百姓,不知道的有很多,但却没有不知道太一观的。”
说到这里,周处突然看着太衍道:“道长,您是”
太衍呵呵笑道:“贫道太衍。”
周处闻言,大惊失色,连忙跪拜在地,大礼参拜道:“原来是太衍真君,周处凡夫俗子,不识真君尊荣,恕罪恕罪。”
“起来吧。”太衍笑着说道:“如今你已入我太一观门下,不必在如此拘谨。”
周处恭敬地道:“喏。”
太衍带周处见过了叶蓁,又封他为太一观‘刑君’,并赐下法宝‘斩龙剑’。
然后,太衍又带着周处去兜率宫选了一颗仙丹塑形,这次周处选的是‘悟道金丹’。
回到太一观后,周处仍旧未从那天宫仙界的壮丽华美中完全清醒过来。
太衍看着他呆愣的模样,说道:“等你修炼有成,日后想去哪里就去那里。”
周处回过神来,有些尴尬地道:“祖师见笑了。”
然后,太衍对周处说道:“既然你选了悟道金丹塑体,那贫道就赐你《太一明道玉煌经》。”
随后一点金光没入周处脑中,许久之后,周处才从庞大的信息之中清醒过来。
“多谢祖师赐法。”周处恭身拜道。
然后太衍又为周处挑选了一间云房,并布下阵法,以供他凝塑肉身所用。
太衍又叮嘱了几句修行妙诀,以及魔障通化之法,然后便离去了。
周处将太衍说的话一一记在心中,然后便开始了凝塑肉身的历程。
凝塑肉身,也是重生,代表着他和过去斩断,迎来新的仙路人生。
大道清理计划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南渡
晋元康元年,皇后贾南风乱政,祸乱朝纲,杀戮司马宗室。
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宗室诸王纷纷外逃。
终于在元康元年三月,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长沙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的发动下,晋朝内部爆发了一场巨大的动乱。
这场动乱以诛杀皇后贾南风及其党羽为目的,战火迅速烧遍了司州、豫州、冀州、兖州、雍州等地区。
此次战乱由司马氏宗室发起,主要指挥为司马玮、司马伦、司马越等八王。
这次大乱一直持续了十六年,最后除掉了贾南风,并由东海王司马越攫取了朝政大权。
在这一场动乱中,死亡人数约有五十万人,直接破坏了晋朝初期正在恢复中的中原力量。
经济破坏更是难以计数,晋朝对国家的掌控力度直接下降。
这一场动乱,被时人称之为八王之乱。
然而八王之乱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更大、更加血腥的混乱即将到来。
在八王之乱还未结束的永兴元年,匈奴人刘渊背叛晋朝,自称为汉王,并上尊汉高祖刘邦与汉昭烈帝刘备。
永嘉二年,刘渊自立于平阳建国,国号为汉。
永嘉三年夏,刘渊攻打壶关,因晋军贸然进军,导致在平原地区与刘渊遭遇,进军大败。
刘渊手下大将刘聪攻陷屯留、长子,一共斩获一万九千首级,上党太守庞淳交出壶关向刘渊投降。
永嘉三年秋八月,汉主刘渊一攻洛阳。
永嘉三年冬十月,汉主刘渊二攻洛阳,并围困洛阳城。
永嘉五年六月十一日,刘渊手下大将王弥、呼延晏攻克宣阳门,进入南宫,登上太极前殿,洛阳陷落。
永嘉六年,司马业在长安登基,改元建兴,定都长安。
建兴四年,汉将刘曜再度攻入关中,进而围困长安。
长安城中粮食匮乏,出现了同类相食的景象,死者过半。
同年十一月,长安城破,晋帝司马业出城投降,被俘虏至平阳,晋朝灭亡,自晋武帝司马炎篡魏到现在,晋国国祚仅五十一年。
建兴五年,司马业在平阳被杀,琅琊王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国号仍为晋。
但后面这个晋,不再是一个全国性的政权,而只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晋国。
在八王之乱,刘渊攻陷洛阳长安的同时,北方的五胡也纷纷自立建国。
于是自秦汉以来,首次胡人大举入侵中原开始了。
匈奴、鲜卑、羯、氐、羌建立政权,开始进攻中原。
于是历史上浩大的衣冠南渡开始了,由于五胡入侵中原,晋室在江南复国,无数的中原士绅、士大夫、庶民百姓开始往南方迁移。
而整个北方中原,则彻底沦为了胡人的跑马地。
那些来不及迁往南方的百姓,则纷纷画地而守,相互抱团以抵抗胡人的杀戮。
而被汉朝与曹魏经营了数百年的河西走廊,也庇护了来不及迁往南方的北方大部分的士绅、百姓。
于是无数的北方汉人,开始朝着河西走廊一带迁徙。
当时河西走廊有歌谣唱道“秦中川,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
原本富庶强大的八百里秦川,现在已经是尸骸遍地,胡马奔行。
原本繁荣壮丽的中原大地,无数的百姓正在经历着血与火的洗练。
晋室南迁,划江而守,开启了偏安一隅的时代。
就在天下大乱,到处都陷入血腥与杀戮中时,身处吴郡的太一观尚还显得有些平静。
随着衣冠南渡,原本贫瘠而又人烟稀少的江南突然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从北方迁徙过来的大量人口,开始慢慢的开发、改变着贫瘠荒凉的江南地区。
钱塘县最近也涌进一大批北方迁来的士绅百姓,以至于让太一观的香火都变得旺盛起来。
年逾六旬的陈宣在儿女的搀扶下,来到了太一观中上香。
他颤颤巍巍的将太一观七殿内的香火点燃,然后来到了侯见庭中静坐。
不多时,一位身着道袍,容貌秀丽出尘,宛如天上仙子的坤道走了进来。
看到这名坤道的那一瞬间,陈宣身旁的几个年轻孙子立刻看得双眼发直。
叶蓁手执拂尘,款款来到陈宣面前跪坐下来,然后亲自煮茶、沏茶,这一切都是一片静默中完成。
当叶蓁为陈宣沏茶之后,开口笑着问道“老先生从北方来”
陈宣点点头,“从洛阳来。”
叶蓁点头道“最新是有许多从北方来的人。”
陈宣眼眶一红,悲声说道“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丢了先人祖坟,逃难到南方。不知将来再回去又是何年月,还能不能找到先人的坟寝”
说到这里,陈宣身后的子女全都地下了脑袋。
“唉”说完,陈宣叹了口气,道“好在保住了家族传承,不至于无颜面去见祖宗。”
随后,陈宣又道“我之所以带着陈家来钱塘,就是为了这太一观。”
“哦”叶蓁有些好奇地道“为了太一观”
“不错。”陈宣说道“这太一观是我陈家另外一位先祖的仙隐之地。”
叶蓁听完,神情立刻一变,问道“先生莫非是陈威远的子孙”
班超别称班定远,是因为他被封为定远侯。
陈景武别称就是陈威远,因为他被封为威远候。
陈宣点头说道“正是,先祖正是陈讳景武。”
叶蓁面色一喜,看着陈宣道“如此说来,先生与我太一观也算大有渊源。”
陈宣笑着说道“所以我带陈家来钱塘,也正是因为靠着太一观的原因。老朽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道长成全。”
叶蓁问道“先生请讲。”
陈宣说道“我想将我陈家历代先祖牌位,供奉在太一观内,以供我后世子孙祭祀。”
“哦”叶蓁闻言点了点头,随后说道“老先生,此事尚需观主做主才行。”
“那可否请观主出面一见”陈宣问道。
叶蓁道“实在很不巧,观主如今正在闭关。”
“那观主何时出关”陈宣又问道。
“暂且不知。”叶蓁回道。
陈宣想了想,又问道“不知如今是哪位高德执掌太一观观主”
叶蓁笑道“桓恕道长。”
陈宣听完脸色陡然一变,“桓恕道长他还活着”
陈宣话音刚落,整个太一观上空彩云齐聚,异香弥漫。
叶蓁正要回答,突然脸色一变,起身连忙走出了侯见庭。
叶蓁抬头一看,只见天空飘来无数彩云,四面灵气迅速向着太一观汇聚而来。
一阵阵异香洒落天地之间,一道道金光剑气弥漫在太一观四周。
“观主要出关了”叶蓁满脸欣喜地轻呼一声,让身后跟出来的陈宣等人无比震惊。
大道清理计划
大道清理计划
第一百四十六章 圆满
在天地异象齐鸣,万千百姓的参拜之中,桓恕身罩仙光冲天而起。
随后满天甘霖降下,使整个钱塘县都沐浴在仙光甘霖之内。
在桓恕之后,红叶、严懋德、钟常、吕清等人也相继飞了出来。
但与桓恕不同的是,红叶等人身上都没有仙光。
“恭喜观主修成地仙!”
红叶等人看了一眼桓恕,随后齐声朝桓恕拜道。
桓恕哈哈大笑,收敛身上仙光,随后上前扶起几人。
他目光扫过,只见红叶四人的修为也达到了炼虚合道一重的元婴境界。
“诸位稍待,还有两人马上就要出来了。”桓恕对红叶等人说道。
红叶四人微微一滞,随后便站在云头静静地等待着。
不多时,只见太一观上空两道青光飞起,随后两个类似蛋壳一样的青光飞上半空。
其后那两个青光蛋壳裂开,从中走出两名年轻男子。
左边的男子束发纶巾,身上散发着浓厚的儒生气息。
右边的男子身材高壮,一身浑厚的杀气,就像一个征战疆场的将军一般。
两名男子出现之后,严懋德四人脸色一变,这两人竟然全都是炼道二重化神的修为。
而且此二人的气机极为强大,让人一看就有一股天成的威严。
此时,两人睁开眼睛,在看到桓恕等人之后,一齐抱拳行礼。
桓恕上前说道:“贫道太一观观主,桓恕。”
马良与周处闻言立刻恭身一揖,齐齐拜道:“马良拜见观主。”“周处拜见观主。”
“欢迎二位入我太一观山门。”桓恕扶起两人后,笑着说道:“你们就自报家门吧。”
马良上前,对着红叶等人道:“马良拜见各位道友,百年前太衍真君接我到此,任尚令之职。”
周处上前,拜道:“周处拜见各位道友,也是百年前太衍真君接我带到此,任刑君之职。”
红叶四人喜笑颜开,也上前对着二人行礼,并各自报上了家门。
桓恕低头一看,只见叶蓁正在下面招手。
桓恕笑道:“我们先下去吧。”
说着,桓恕带着众人飞了下去。
当七人落地之后,周围的百姓们纷纷冲进了太一观,想要一睹仙人尊颜。
桓恕看着周围激动的百姓,轻声说道:“诸位善信,稍后可在叶蓁道长处领取祛病灵丹一枚,我等还有事要做,就失陪了。”
说完,桓恕等人便直接进入了侯见庭。
叶蓁此时走上前来对着百姓们道:“诸位善信,可去通知家人朋友,七天之内到太一观领取灵丹。”
百姓们也不敢太冲撞仙人,听说有灵丹可以领取,个个开心不已,连忙转身朝观外跑去。
百姓们离开太一观,四处奔走相告,不多时就传遍了整个钱塘县。
在那些领取灵丹的百姓到来之前,桓恕几人在侯见庭中见了陈宣一行人。
陈宣来到桓恕面前,径直跪了下去。
桓恕连忙扶起陈宣,说道:“先生何必如此?”
陈宣老泪纵横,抓着桓恕的手说道:“观主既然尚在,那我家先祖陈景文也还在世?”
桓恕闻言,微微沉默片刻,随后摇头说道:“我也许久未见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