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清理计划-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金云气势恢宏,如天之广,如海之大,直直落入青城山老君阁中。
红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连忙飞身而起,朝着老君阁飞去。
当她来到老君阁时,赫然发现自张道陵开始,所有正一弟子都随着张道陵跪在老君阁外打坐修炼得道场上。
红叶落地之后,一名正一弟子连忙朝红叶说道“前辈,快跪下,是天庭来人了。”
“天庭?!”红叶心头一震,上一次听见这个词时,还是胡晏被封为钱塘江水神的时候。
如今这天庭的人又来到青城山,难道是要封仙师为青城山山神吗?
红叶上前,也跪在众人身后。
很快,老君阁中便走出一名白发白须,头戴莲花冠,仙风道骨的老仙人。
老仙人手中拿着玉册,来到张道陵面前,展开玉册道“正一掌教张道陵听封。”
张道陵拜道“小道张道陵听封。”
只见那老人念道“兹有人间修士张道陵,受法于天,天资甚厚,勤修上法,广布明德。立正一于天地,除妖魔于世间,功德巍巍,法令宣明。朕承天行道,敕封张道陵为‘三天法
师正一真人’,即刻位列仙班,玉皇大天尊禀天承道如敕令。”
老仙人话音刚落,一道仙光从玉册中飞出,没入张道陵的元神之中。
只见张道陵浑身上下发出一道璀璨的仙光,随后整个人气势都变得渺然灵虚,如云如雾,捉摸不透起来。
“恭喜师父位列仙班。”
王长与赵升无比激动,连忙朝着张道陵叩首拜伏道。
周围的正一道弟子们也纷纷叩拜,口中高呼“恭喜祖师位列仙班。”
红叶也在人群中,由衷地朝张道陵贺喜。
宣读完天庭敕令后,老仙人便腾云入九霄,回天庭复命去了。
而张道陵则留下来安排后事,他将正一掌教之位并诸秘录、斩邪二剑、玉册、玉印授给了长子张衡。
三天之后,张道陵带着夫人雍氏,以及王长、赵升二位弟子在苍溪登云台峰,白日飞升。
张道陵飞升后,正一道由其子张衡主持,并在巴蜀、关中等地逐渐传播开来。
民间又尊称张道陵为‘人天之师’,所以正一道也被叫做‘天师道’。
后来,世间修道之人又奉张道陵为‘祖天师’。
红叶辞别了新的正一道掌教张衡,准备启程回太一观了。
不过在此之前,她要先去雒阳拜访一下严懋德三位师兄。
红叶一路从巴蜀到雒阳,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些年的大汉朝廷越来越衰败混乱了。
从巴蜀到汉中、过长安到雒阳,一路上随处可见饥民和流民。
但这些都与红叶无关,应该操心的是庙堂上的那些三公九卿们。
但红叶越到雒阳,就越发感受到朝局的混乱,外戚横行霸道,宦官阴谋弄权。
甚至红叶还听说,大将军粱冀竟然敢下毒毒死皇帝。
这简直闻所未闻,骇人听闻!
红叶一路走来,隐约的察觉到,这大汉朝似乎天数将终了。
进了洛阳城,红叶还没走几步,就看到前面一辆马车呼啸而来。
红叶闪身躲过,而驾车的卫士却高声骂道“不长眼睛啊!”
然后马车便飞快的驶离了,红叶眉头紧皱,这时旁边一位妇人说道“小姑娘,刚来雒阳吧。”
红叶转身看了妇人一眼,然后笑着点了点头。
那妇人说道“那辆车是费亭侯曹腾家的车,看这样子,应该是他便宜儿子的老婆生了。”
“便宜儿子的老婆?”红叶疑惑地道。
“对。”妇人点点头,然后说道“费亭侯曹腾是个宦官,哦,就是个阉人,你懂吧?阉人没法结婚生子,所以就收养了一个养子,叫曹嵩。看这样子,应该是曹嵩那怀胎十月的老婆生了,也不知道是男是女。”
“哦。”红叶闻言淡淡地应了一声,坊间百姓最爱闲时说些达官贵人们的料子,但她可没这个兴趣。
不就是官宦人间生孩子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是先去玉常宫拜访三位师兄最重要。
第一百八十九章 气数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皇帝刘宏御驾温德殿。只是他刚刚升座,群臣朝拜完毕之时,忽然殿角狂风骤起,雒阳城中白日一声炸雷响起。
刘宏被那狂风吹得倒在御座上,群臣也被那一声炸雷吓得脑袋发蒙。
就在这时,突然一条浑身罩着青光的大蛇从温德殿大梁上飞了下来。
群臣看到这一幕,吓得高声喊道“陛下小心!”
“陛下小心,有妖蛇!”
刘宏听着众人焦急的呼喊,连忙放下挡风的衣袖朝前面看去。
这一看不得了,只见刘宏怪叫一声,然后跌跌撞撞的站了起来,朝着下方群臣跑去。
殿内的侍婢宫女也吓得四处奔走,武士们持刀上前,但被那大蛇长尾一甩就打飞了出去。
文武百官脸色发白地抱着惊倒的刘宏,在其余武士的护卫下退入了宫中。
这时,雒阳城内升起四道白光,朝着皇宫一路飞来。
这四人便是严懋德、吕清、钟常以及来拜访的红叶四人,他们来到温德殿之后,飞快的进入殿内。
皇帝、百官、宫女们都已经逃到了后殿宫中,此时整个温德殿内只有一条大蛇,浑身罩着青光,蟠于御椅之上。
而那大蛇仿若没有看到四人一般,巨大的脑袋抬起,对着御座之上的那枚印章张开了血盆大口。
“孽畜!住手!”严懋德大吼一声,随后脚踏罡风,身携流火,头顶神光水土,手持金剑杀了过去。
大蛇碧蓝色的双眸看了严懋德一眼,随即巨尾一扫,重重的打在严懋德的身上。
严懋德当时便吐出一口精血,随后整个人都倒飞了出去。
“师兄!”钟常与吕清连忙飞身而起接住严懋德。
严懋德落地之后,脸色凝重,只见他右手华彩一闪,一颗五行氤氲的金珠立刻出现在严懋德的手中。
严懋德祭出五行金珠之后,对着那大蛇便打了过去。
那大蛇不急不缓,只见它口中吐出一道灵光,落在了传国玉玺之上。
随即,那传国玉玺也升起一道玄光,慢慢的没入大蛇的口中。
当那五行金珠飞至大蛇的头顶时,只见那传国玉玺与大蛇同时亮起一道莹莹茕光。
只听一声闷响,那五行金珠竟然被那一层薄薄的茕光阻挡在外。
“这怎么可能?”钟常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吕清疑惑地道“传国玉玺乃镇压一国气运之物,怎会与一妖物相通?”
严懋德收回五行金珠,眉头微蹙间似乎想到了什么。
于是他看了一眼御座上的大蛇,随即平复了一下体内的伤势,转身对钟常三人道“走吧。”
“走?”钟常和吕清不解地看着严懋德。
严懋德点点头,“回玉常宫。”
钟常与吕清甚是不解,连忙问道“那这大蛇不管了吗?”
“管不了。”一直没有说话的红叶突兀地开口了。
钟常与吕清看着红叶,只听她说道“这是天意。”
钟常与吕清还是有些疑惑不解,但严懋德已经发话,众人只能一起离开温德殿,朝玉常宫飞去。
就在严懋德等人走后不久,那大蛇也将传国玉玺中的玄光尽数吞食。
然后大蛇一身青光散去,露出了皎白如雪的蛇身。
其后,大白蛇腾身而起,驾着一朵白云飞出洛阳城,顷刻间消失在洛水之中。
片刻之后,几个身着官服的大臣偷偷摸摸的在温德殿外向内张望,当看到殿内除了一片杂乱之外,大蛇已经不见踪影。
于是他们擦了擦脸上的冷汗,又连忙跑回后殿去了。
竺法兰与摄摩腾站在白马寺的佛楼之上,目光眺望着洛水方向。
须臾,只听竺法兰道“师兄,玉常宫的人已经从皇宫回来了。”
摄摩腾淡淡一笑,道“那妖蛇气息尚在,且浑厚威凛,而严懋德的气息稍显迟滞,但并无大碍。”
竺法兰道“难道”
“一触而还,那大蛇没有伤人,严懋德也没有与它死斗”摄摩腾两道长眉微微一抖。
突然,摄摩腾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好似明白了什么。
“呵呵,原来如此。”摄摩腾大笑一声。
竺法兰有些疑惑地看着摄摩腾道“师兄,他们既未拼杀,也没有两败俱伤,您因何而笑?”
摄摩腾对竺法兰道“你仔细算一算。”
“算什么?”竺法兰问道。
摄摩腾道“算算大汉朝的气数。”
竺法兰闻言微微一惊,随后掐指一算,惊愕地道;“怎么少了这么多?”
摄摩腾点头道“那大蛇吞了大汉朝的气数。”
“这”竺法兰目瞪口呆,“妖物岂能摄取国家气运?”
摄摩腾深沉地道“如果有天意加持,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竺法兰明白过来后,突然眼睛一眯,对摄摩腾道“那大蛇吞了大汉气运,不如”
摄摩腾摇头道“不可,现在不只你我,肯定各方仙神都在盯着。”
随即,摄摩腾笑道“此时,还需缓缓图之。”
竺法兰点点头,说道“师兄英明,如果能将此妖收为我白马寺护寺弟子,那它摄走的气运,不就是我佛门的么。”
摄摩腾笑道“正是此理。”
玉常宫内,钟常与吕清也搞清了此次变故的缘由。
随后两人都有些遗憾与惆怅,“大汉气数将终”
说起来,他们也是见证了一个国家和朝代的兴亡了,回想起百多年前,他们还被刘秀钦封为护国道长,最后到护国真人。
但一眨眼间,他们还好好活着,但大汉朝已经快亡了。
严懋德目光闪烁,道“我等也有近百年没有见过真君了,是时候该去拜见他老人家了。”
钟常与吕清一听就知道严懋德话有所指,转念一想,立刻点头道“大师兄说得对,是该去拜见一下真君了。”
一旁的红叶听了,立刻开心地道“三位师兄,我正是要回太一观去,所以临去才来拜见你们。既然三位师兄有意拜见祖师,那不妨我们就一起启程去南方吧。”
严懋德三人一听,纷纷点头道“善。”
第一百九十章 纷乱
大蛇造访温德殿后,忽然整个雒阳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才止,砸坏房屋无数。
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东南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
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
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之上。五原山岸,尽皆崩裂。
种种不祥,非止一端。皇帝刘宏下诏问群臣这些灾害发生的原因,议郎蔡邕上疏言道“大灾频发,臣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
蔡邕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
不料常侍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之人,遂以合谋诬陷蔡邕,皇帝治蔡邕罪,放归田里。
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
皇帝刘宏尊信张让,呼为“阿父”。
于是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冀州,巨鹿郡。
一名身材高大,面目沉稳,气质从容的中年男子从家中走了出来。
他背着药娄,手中提着一把药锄。
走了几步,他又转身对屋中的两个兄弟说道“二位贤弟,为兄去山中采药,两日之内便归。”
两个兄弟连忙起身送别兄长,并嘱咐兄长注意安全。
男子转身离去,一路上所遇百姓,纷纷对男子恭敬有加,敬仰无比。
男子早年读书,本想做官,却不料被朝廷黜落。
心灰意冷之下,带着两个弟弟开始学医,随着医术日渐高深,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到了如今,他已经是整个巨鹿郡最受百姓崇敬的郎中。
因为很多时候,他给穷苦贫寒的人家看病,是不收诊金的。
男子进入山中采药,收获颇丰,仅仅一日过后,药娄便已经装满了草药。
男子点了点头,于是找了山中一处响亮的山峰,坐在上面取出水囊和面饼吃了起来。
吃饱喝足之后,男子便准备下山回家去了。
就在男子下山之时,忽然在半山腰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老人慢悠悠的在山路上行走着,看上去随时都会被风吹倒一般。
男子连忙上前,想要去扶那老人。
然而当老人抬起头时,男子却吃了一惊。
原来这老人虽然满头白发白须,但却长着碧眼童颜,皮肤就和七八岁的孩子一样白嫩。
老人手持黎杖看着男子,看的他浑身不自在。
男子看着老人,忽然开口说道“老丈为何独自一人在这山中盘桓”
老人继续盯着男子看,直到男子被看得浑身发毛时,他才满意地笑道“好,你来。”
男子有些疑惑,老人只说了这三个字,然后便转身走小路进入了山林之中。
此刻男子再看,老人身形矫健,脚步如飞地在山林中行走着,哪有半分衰老的样子。
男子是读过书的,知道这世上有许多奇人,这老人说不定就是。
男子心中一定,好奇的跟着老人去了。
不多时,老人将男子带到一处碧水仙灵的山洞之中。
然后老人盘坐在山洞的石座之上,浑身仙光一闪,顿时变得仙意凛凛,威势无穷。
男子见了,脸色大变,连忙跪下朝着老人叩首道“巨鹿人氏张角,拜见老仙君。”
老仙人微微一笑,朝张角道“贫道乃南极仙翁坐下弟子,南华老仙是也。”
张角起身,闻言又拜道“拜见南华上仙。”
南华老仙点点头,然后对张角说道“吾奉师尊南极仙翁之命,特来人间传道。近百年来,贫道走遍中原,都没有找到一名合适的弟子。”
张角不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南华老仙讲,但当南华老仙讲到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弟子时,他不由得激动了起来。
果然,只听南华老仙随即说道“四十年前,贫道路过巨鹿一户人家之时,发现这家主人妻子正在临盆。故而驻足遥望片刻,发觉这未出生的小儿竟有腾天遮日的仙缘。”
张角匍匐在地,不敢有丝毫动作,生怕打乱了南华老仙。
最后,南华老仙对着张角道“不错,那个小儿就是你。”
张角心头猛跳,顿时满脸的惊喜之色。
“于是贫道便在这山中开辟洞府,四十年来一直看着你,你这些年虽然过得贫寒,但却有一个济世救人的赤诚之心,可以为我弟子。”南华老仙说道。
张角听到这里,再也没有丝毫犹豫,连忙起身对着南华老仙跪拜下去。
“弟子张角,拜见师父。”张角三拜九叩,虔诚非常。
南华老仙笑眯眯的看着张角,然后捋了捋胡子,从袖中拿出三卷天书递给张角道“此名太平要术,今赐予汝,汝当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传我大道。不得萌生异心,颠倒乾坤,祸害世人,否则必获恶报。”
张角恭敬地上前接过三卷天书,然后朝着南华老仙叩拜道“弟子谨遵师命,必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不敢须臾违背。”
“善。”南华老仙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就先在山中参悟太平要术,待悟透之后,再下山去吧。”
“遵令。”张角叩拜道。
随后,南华老仙化作一缕清风,消失在洞府之内。
张角得了太平要术,晓夜攻习,不知月岁,不久之后,便能呼风唤雨,于是自号为“太平道人”。
日月轮替,光阴飞转。
转眼又是三年之后,当三年后的张角回到家中时,发现两个弟弟正要出门,他们手中拿着香蜡烛纸,像是要去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