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清理计划-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钟无艳将佛门阻挡在河西走廊之外,中土玄门的布局也在加快。
玄门与佛门不同,玄门大部分仙神都有天庭的正神之位,所以与其派人下界传道,还不如直接辅助天庭在中土立足。
所以天庭开始在人间四处安置神灵,敕封大小诸神,也就是为此。
但尽管速度已足够快,但天庭在人间的布置却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
不说其他,如胡晏这般的妖怪,整个天下又能有多少呢?
所以看似玄门掌握了先机,其实这也是无奈的做法,依靠天庭的体系直接传播玄门大道。
再说了,道门的修士一个个淡泊无为,你让他们下界传道,肯定没有佛门弟子积极。
对于道门修士来说,修炼是第一位的,传道是第二位的。
你爱信就信,不信就滚,哪有那么多的废话,难道我还求着你入我道门吗?
似这般的淡漠之心,天生在传道上就比佛门劣势了许多。
钱塘县,太一观。
桓恕睁开眼睛,朝一旁正在清理香炉的红叶说道:“有客来了,你去代我迎接吧。”
红叶‘哦’了一声,然后放下手中拂尘,转身朝太一观正门走去。
来到观外,红叶一看到来人便十分吃惊,“府主不,神君”
来人正是胡晏,胡晏有些惊奇的看着红叶,笑道:“我还说你去了哪里,原来是到了这里。”
红叶笑了笑,朝着胡晏恭身一拜,道:“神君请,观主正在殿内静候神君大驾。”
胡晏点了点头,看着红叶道:“不错,与以往想比,你成熟了许多。”
红叶嘿嘿一笑,然后转身带着胡晏进了太清殿。
胡晏一进太清殿,便感觉一道朦胧的神力落在了自己身上,随后这道神力将他内外扫了一个通透,便悄然消失了。
胡晏心中一凛,抬头看了一眼殿内的太清神像,连忙作揖躬拜,然后才将目光落到了桓恕的身上。
桓恕看着走进来的胡晏,身体一动不动,也不起来行礼,只是淡淡的看着。
胡晏轻轻一笑,朝桓恕稽首道:“小神胡晏,见过观主。”
桓恕见胡晏竟然先对自己行礼了,不由得心中有些惊讶。
但礼尚往来,桓恕也只能起身朝胡晏稽首道:“小道桓恕,见过神君。”
胡晏笑了笑,开门见山地对桓恕说道:“观主,我此次登门,是有一事相求。”
“哦?”桓恕看着胡晏,有些惊异地道:“你身为钱塘水神,还有什么事让我帮忙的?”
“这”胡晏语气一顿,道:“还请我慢慢说来。”
桓恕点点头,指着一旁的蒲团道:“神君请坐。”
胡晏坐了下来,然后才开始慢慢叙述起来。
原来是胡晏刚刚上任钱塘水神之后,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一场洪灾。
桓恕听胡晏说起洪灾,首先就想到了前段时间的那些难民。
而爆发洪灾的地方,就是会稽郡的山阴县(后绍兴县)。
胡晏虽能平息洪水,但却不能解救灾民,并且要将自己的钱塘水神信仰传播下去,仅凭他自己是非常困难的。
不需要讲太多,胡晏说到这里,桓恕就已经听出了大概。
“你是让我以你钱塘水神的名义,去山阴县拯救灾民,传播信仰?”桓恕问道。
“对。”胡晏点点头,然后取出一斛珍珠,递给桓恕道:“这些你可以拿去置办粮食,运往山阴救济灾民。”
桓恕目光落在那一斛珍珠上看了一眼,个个灵光含蕴,珠彩华然,每一个拿出去都价值千金。
“呵呵。”桓恕淡笑一声,道:“倒是好打算。”
胡晏坐直身体,看着桓恕说道:“观主有什么要求,尽可说来。”
桓恕手指轻轻在腿上敲了敲,然后说道:“既然神君开口了,那我就不客气了,这个帮贫道可以帮,但有一条。那就是你把时圣湖水府撤掉,此后永远不再进入时圣湖。”
胡晏闻言一怔,随后哈哈大笑,“原来是此事,好,我胡晏发誓,只要桓恕观主肯帮我济民安神,从今以后我胡晏便不再踏入时圣湖一步。”
桓恕点头道:“好,何时动身?”
“明日。”胡晏说道。
两人都是快言快语,只有红叶一头雾水的在一旁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什么来。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数
建武二十一年到建武二十五年,桓恕以太一观观主身份,从中原购买了大量的粮食,以钱塘水神的名义在山阴县赈济灾民。
这几年里,桓恕帮助山阴县迅速平息了洪水,安定灾民,而且辅佐山阴县令稳定民心,重建家园。
当然平息洪水的事情是由胡晏亲自来做的,桓恕要做的,就是在赈济灾民的同时,帮助胡晏将钱塘水神这个信仰打入百姓的心中。
到了建武二十五年,肆虐山阴县近半年的洪灾以及后遗症都被消除,桓恕也是到了要回去的时候了。
山阴县令农宣带着山阴百姓亲自为桓恕送行,之后又在山阴县建造了五座钱塘水神的庙宇。
这些庙宇中的钱塘水神神像是根据胡晏的容貌雕塑的,这是桓恕离开时手绘的胡晏样貌。
在桓恕回到太一观后,已经代桓恕坐镇太一观四年多的红叶已经获得了钱塘百姓们‘红叶道长’的敬称。
在桓恕到山阴县的这几年,中间也数次回来太一观,所以并不是四年未归。
看到桓恕回来了,红叶安顿好身边的香客,然后走上前来问道“这次又需要多少粮米?”
桓恕摇头道“山阴县已经安定下来,无需再购买粮米了。”
红叶想了想,道“那神君给的一斛珍珠,还有十颗剩余。”
说着,红叶从道袍的袖中取出一个布袋,里面装着十五颗价值万金的珍珠。
桓恕笑了笑,道“这些珍珠你收好就是。”
“不还给神君吗?”红叶问道。
桓恕摇摇头,道“你还他他也不会再要了。”
“哈哈哈,还是令之兄知我。”身后传来一声大笑,然后胡晏便快步走了进来。
“这些珍珠就赠与你了,日后你在人间行走也方便些。”胡晏朝红叶说道。
桓恕看着胡晏,道“答应你的贫道已经全部做到,你也该兑现承诺了。”
胡晏笑道“此事好说,但我这次来是专门向你道谢的。”
“进去说。”桓恕指着太清殿旁的候见庭说道。
时间转眼就到了建武三十五年,这一年的大汉帝国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
正在大汉皇宫内设宴款待群臣的刘秀依旧是一副年轻人的模样,但是谁都知道,这位中兴汉室的皇帝陛下,已经六十五岁了。
与原来的历史稍有不同,原来的历史刘秀在建武三十二年便驾崩了。
原来跟随刘秀征战天下的老臣们一个一个立世故去,刘秀抬眼一望,大殿内全都是新一轮的朝廷官员,老人只有零星几个,已经凋零了大半。
“陛下文治武功,统一海内,寰宇靖平,六合归一。巍巍功德,上及尧舜禹汤,下及秦皇汉武,真乃是千古一人。”一名太常寺的官员端起酒杯,朝着刘秀祝贺道。
刘秀看着这名年轻官员,笑着说道“朕不求功德及天,也不想功盖圣贤。朕自中兴汉室以来,只求我大汉子民衣能避寒,食能果腹,如此便是朕最大的愿望。至于其他,朕不敢奢求。”
“陛下圣德。”整个宫殿内的官员们全都起身跪拜,高呼皇帝圣德。
刘秀看着眼前场景,脑子里却浮现出几百年后华夏大地四分五裂的模样。
想到这里,他便心情激荡,但刚想开口说话,突然心头一痛,随后整个人都晕了过去。
“陛下!”就坐在刘秀身边的皇后阴丽华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住刘秀。
太子刘庄也快步上前,一把抱住自己的父皇。
群臣大骇,纷纷起身围了上去。“陛下,陛下。”
刘秀目光迷茫的看着大殿顶梁,在群臣的呼唤声中逐渐恢复一丝清明。
他睁开眼睛,转过头去,伸出手按在阴丽华的手上微微一笑,然后转头对群臣道“朕天命已至。”
“陛下!”群臣惊骇不已,纷纷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刘秀看着刘庄道“诸臣听旨,朕归天之后,皇位由太子刘庄继承。尔等务必勤勉辅佐,不得懈怠。”
大殿内寂静无比,刘秀见没有回应,用尽力气喝道“都记住了吗!”
“咳咳咳。”说完之后,刘秀立刻倒在了阴丽华的怀中,神情又开始恍惚起来。
“臣等遵旨。”众臣连忙高声应道。
刘秀深吸一口,然后抓住阴丽华的手道“皇后,朕宾天之后,新皇就劳你朝夕训导,莫使他辜负朕命,辜负天下百姓。”
阴丽华早已哭的泪眼模糊,闻言只能一个劲的点头应声,双手死死的抱住丈夫的身体。
刘秀感到一阵眩晕袭来,他连忙说道“速去玉常宫,诏三位护国道长入宫觐见,另着三位道长传信吴郡,朕要见大真人。”
“遵旨。”一名低声抽泣的大鸿胪官员领旨,然后迅速起身朝宫外而去。
大汉皇帝病危这个消息立刻在雒阳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位天子少时起兵,中兴汉室,数十年来整个帝国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风调雨顺。
百姓们对这位皇帝也是无比的拥戴,一时间所有的人都在为刘秀祈祷着。
但天命就是天命,不会因为你受百姓爱戴就会更改分毫。
一封发自玉常宫的书信以瞬息百里的速度飞往吴郡,到了吴郡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
红叶正在太清殿外将一桶从山中打来的清水倒进水缸内,正当她转身的那一刻,一道白光从北方飞来,直直的砸在红叶的额头上。
红叶痛呼一声,然后揉了揉额头,等她低头一看,只见一封帛书正静静的躺在地上。
红叶捡起帛书,只见上面写着“玉常宫秉大真人敬启。”
“大真人?”红叶看到这个名字,立刻朝太一殿跑去。
太一殿内,桓恕正在为太一神敬香,此时红叶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朝桓恕道“观主,刚刚有一封从北方的来的信,是给祖师的。”
“哦?”桓恕闻言,道“是驿使送来的?”
“不是,是直接飞来的。”红叶说道。
桓恕脸色一沉,直接用法术传信,只有玉常宫的那三位可以。
雒阳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桓恕转身,从红叶手中接过帛书一看,果然,真的是玉常宫发来的信件。
桓恕想了想,祖师已经授予他处理一切事务,所以他立刻打开了帛书的封蜡。
但他只是展开帛书随意一扫,脸色就变了。
“你在这里帮我敬香,我要去见祖师。”桓恕沉声朝红叶说道。
红叶点点头,问道“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桓恕道“当今陛下病危。”
说完之后,便急匆匆的朝后院走去,桓恕对红叶的说法实在太轻淡了,帛书上真正的内容是“雒阳帝星暗淡,陛下天数已尽。”
第一百六十五章 赶到
“这盘棋得停一停了。”太衍摇头说道。
庄周抬起头来,说道:“这是为何?不下得好好的吗。”
“外间有些俗事,需要我去处置。”太衍笑着说道。
庄周问道:“是什么俗事?让你弟子去处理不就好了。”
太衍刚要开口,忽然顿了顿,然后说道:“算了,这事不好对你说,免得你又去洗耳朵。”
太衍这么一说,庄周立刻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当年他跟随老君化身入凡尘时,就曾隐居潜修,有各国使节奉王命来请他出山做官。
只等这些使节刚开口,庄周便跑到河边去洗耳朵。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庄周只要一听到为官当政之事,就会去洗耳朵。
庄周的朋友问他,“我知道你不喜欢听那些为官者的话,可是为什么要洗耳朵呢?”
庄周回答道:“这天下最脏的事情就是做官和为政了,这些人天天来我这里说这些事情,可怜我的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又怎么能不洗耳朵呢?”
从此以后,这天下就再也没有人来请庄周去做官了,庄周也乐得清闲,在隐居之地潜修大道。
庄周摆了摆手,对太衍道:“好,你去吧。”
太衍起身,忽然道:“不行,我得布个阵法,免得你在我走后打乱棋盘。”
庄周拍案而起,说道:“我庄周怎可能做这种赖皮之事?”
“好吧,我相信你不会赖皮。”太衍笑着道:“你先在这里玩会儿蝴蝶,贫道去去就回。”
“”庄周眉眼一抽,道:“速去速回。”
太衍拱手道:“好。”
说完,太衍转身一步踏出,身形消失在虚空之中。
太衍走后,庄周快步来到小溪边,捧起一捧灵光闪闪的清水就淋在自己一双耳朵上。
“唉,每当听到这种事我就觉得脏。”庄周摇头说道。
桓恕带着红叶站在太衍云房外的小院中等待着,红叶虽然躬身垂首,但一双眼睛却不停的在小院中来回扫视着。
小院内布置非常简单,只有一株小树苗和一座莲池。
莲池中不时飘起一缕缕氤氲的灵气,但是莲池中的事物在红叶看来却有些朦胧不清。
‘吱呀’
云房的门打开了,红叶连忙收摄心神,并抬头超前看去。
只见在一片仙光中,一名身穿玄素道袍,头戴清灵紫金簪,身形伟岸,发带飘凌的道人从云房中走了出来。
红叶目光一呆,随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惭形秽的感觉。
她自修炼化形以来,还没有见过如此仙意缥缈的人。
而且她原本以为,桓恕口中的祖师是一位白发白须的老人,现在一看与她先前所想大为不同。
太衍缓步从台阶上走了下来,桓恕上前叫了声‘祖师’,然后将手中的绢帛呈了上去。
太衍接过绢帛,但是看也不看就放进了袖中,然后对桓恕道:“我去一趟长安。”
桓恕并不意外,躬身应道:“是,弟子恭送祖师。”
太衍点点头,忽然看了一眼恭谨地站在桓恕身旁的红叶,淡淡一笑,道:“还习惯吗?”
红叶低着头,太衍的问话好似没有听到。
桓恕扯了扯红叶道袍的袖子,叫道:“祖师问你话呢。”
“啊?”红叶一惊,连忙抬起头来,看着太衍说道:“回祖师,弟子吃过了。”
“”桓恕失笑,道:“祖师没问你吃了没有,祖师问你还习惯吗?”
红叶闻言,脸色一囧,连忙说道:“回祖师的话,习惯,都还习惯。”
太衍笑道:“习惯就好,以后若有修行之上的不解之事,可以请教桓恕,他若不教你,你就来找我。”
红叶一脸感激地道:“是,多谢祖师。”
太衍说完,转过身去,脚下仙光一闪,便飞入云霄之中,片刻不见了身影。
洛阳,寝宫。
文武百官都守在大殿之外,脸上布满了悲伤之情。
太子、三公以及大将军则都守在刘秀的御榻旁,他们都面含悲戚地跪在御榻边听着刘秀的遗训。
严懋德、钟常、吕清三人盘坐在大殿内的三星位置,他们面前各点了一盏星灯,星灯的灯光已经十分暗淡了,但火焰仍在顽强的跳动着。
“还有一炷香的时间。”严懋德抬头看了钟常与吕清一眼,目光中露出一丝焦虑。
如果太衍在这一炷香的时间内赶不到,星灯一灭,刘秀就见不到太衍了。
“大真人大真人还没有到吗?”刘秀虚弱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刘庄闻言立刻转身朝殿外喊道:“大真人到了没有。”
殿外的期门郎官回道:“还没有到。”
“父皇,大真人还没到。”刘庄回到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