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清理计划-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薄在一旁道:“此事只有我们三人知道,连那些铺路伐树的小吏们也不清楚为什么铺路,所以消息流传出去的可能不大。”
“一定是他们见这车队有羽林军保护,所以以为是朝廷派下的官员。”主薄猜测道。
“嗯,言之有理。”范安听着主薄话点头道。
“县令来了。”
“快看,县令来了。”
百姓们看着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范安等人,连忙朝着四周高呼。
随后那些百姓们纷纷朝着范安作揖:“拜见县令。”
范安听着两侧百姓的叩拜,也不能无动于衷,但只是沉着脸朝周围的百姓们拱手还礼。
范安这个县令总的来说还算称职,这次百姓们拦下太衍车驾,主要也不是冲着他本人来的。
百姓们要的是求雨,而他不想求雨,矛盾就这么简单,并不是什么不死不休的天大冤情。
进了被羽林军重重看守的大营,范安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来到中军大帐前时,范安看到大帐之外已经有几十名各亭各里的老人们站在那里。
这些老人范安认识,都是各个亭、村的德高望重的老人。
老人们也看到了县令,他们连忙上前叩拜道:“参见县令。”
范安也不好对这些在百姓中有威望的老人冷脸相向,他们翻身下马,上前扶起这些老人。
这些老人其中就有元大伯和徐晋两人,只听范安说道:“你们何苦如此呢?有什么难处到县衙找我不是也可以吗?”
元大伯朝范安道:“我们已经跟您请过三次求雨令,可您就是不准,我们也是没办法啊。”
“是啊,这眼看就要立夏,要是芒种之前再不下雨,今年得饿死多少人啊。”徐晋也朝范安吐着苦水。
范安叹了口气,“我这也是有难处啊,别的县也大旱,但他们都还没求雨呢。”
这时另一名老人说道:“这种事,还要和别人比吗?”
范安顿时有些尴尬起来,好在这时大帐内走出一人,朝着范安等人喝道:“大真人有令,传秣陵县令、县尉、主薄,及秣陵父老入见。”
“大真人?”徐晋等人终于听清了,十分疑惑的道:“大真人?不是大人吗?”
范安听到徐晋等人的话,心里终于明白了过来,这些人果然不知道。
进了大帐之后,首先入眼的便是威武雄壮的羽林军士,然后是按剑而立的耿秉。
最后,他们将目光落到了上首那个正襟危坐,身穿羽衣,头戴莲花冠,气质缥缈不凡的年轻男子。
一股无形的威望在他们心中显现出来,范安等人不敢多看,连忙跪拜道:“下官范安。”
“下官蒋青。”
“下官王选。”
“拜见大真人。”
而徐晋在见到太衍的那一刻,顿时心头一震,随后他们如见神明一般的跪了下来。
“草民徐晋。”
“草民元认。”
“拜见大真人。”
太衍淡淡一笑,手中拂尘一摆,一股无形的力量顿时将所有人从地上托了起来。
这一下更是让范安、徐晋等人心中骇然,同时表现的更加诚敬。
尤其是范安等人,早就听说大真人法力无边,今日一见,果然不是凡夫俗子。
太衍看着脸色各异的众人,笑道:“诸位请坐。”
汉朝的坐并没有那么麻烦,因为是跪坐,所以地上铺一张竹席便可以落座。
于是范安、徐晋等人便在大帐内两侧铺就的竹席上坐了下来,他们直视前方,但目光稍微往太衍的身下移了三寸,这是表示对太衍的尊敬。
太衍看着众人道:“秣陵父老们所说之事,我已大部明了,范县令。”
范安连忙拱手道:“卑职在。”
太衍看着范安道:“你为何不许百姓求雨?”
“这”范安语滞,半晌后才硬着头皮说道:“回禀大真人,不是不求,是不敢求,”
太衍看着范安道:“为什么?”
范安说道:“怕求不来雨。”
范安话一出口,一旁的徐晋等人立刻坐不住了,只听元认说道:“还没有求,怎么知道求不来呢。”
主薄此时看着徐晋等人道:“雨雪风雷皆是天定,岂是人力可以定夺的?”
“求雨便是通达民情于天,天若有知,定会下雨。”徐晋也反驳道。
主薄冷笑一声,道:“天若那么好说话,这世上还会有难事吗?”
这句话一出来,顿时让徐晋等人哑口无言。
最后,徐晋只能说道:“那难道就让天这么旱下去,等年底大家都饿死吗?”
范安此时说道:“并非如此,只是本官在想,不如再等几日,若还不下去,干旱势必更加严重,到时候再祈请上天垂怜百姓,降下甘霖,岂不是更好吗?”
徐晋等人一听,这话也不是没道理,所谓天可怜见天可怜见,不就是要让老天爷觉得可怜了再下雨么?
但是转念一想,又好像哪里不对,可是哪里不对他们又说不出来。
最后徐晋等人只能带着一脸纠结之色,看向了上首的太衍。
“请大真人明断。”徐晋等人无奈,抱拳说道。
太衍点点头,伸手安抚住徐晋等人,然后又将目光看向范安,问道:“既然天不下雨,那为什么不从江中引水?”
“这”范安一怔,他朝主薄望了一眼,主薄这时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是低着头不发一言。
“因为县里的沟渠已经十多年没有修缮过了,至少有数百处长段沟渠被淤泥、石头、树叶给堵住了。”元认此时如实说道。
范安起身跪在太衍面前,道:“这是我这个县令的失职,我愧对秣陵父老,愧对百姓,请大真人责罚。”
太衍摆摆手,道:“我不责罚你,你日后自向朝廷请罪就是。只是如今天干大旱,你可以解决之法?”
范安愣愣的看着太衍,半晌之后拜伏道:“下臣惭愧,暂未想出解决之法”
太衍看着范安,说道:“这样吧,三日之后便是黄道吉日,就在三日之后,午时求雨。”
“求雨?”范安看着太衍,“大真人,真的要求雨吗?”
太衍点头说道:“对,求雨。”
徐晋等人连忙起身,满脸欢喜地朝太衍叩拜道:“大真人英明。”
看见范安还有些犹豫,太衍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
范安有些纠结,他看了一眼身后的徐晋等人,然后又看了看太衍。
太衍淡淡一笑,然后看了桓恕一眼。
桓恕会意,连忙上前将徐晋等人扶起,并说道:“诸位父老请先回去准备三日之后求雨所需的祭品、祭台,大真人已经应允之事,断然不会更改的。”
徐晋等人起身后,再次对太衍拜道:“多谢大真人,我等告退。”
等徐晋等人走后,太衍看着范安道:“你有什么要说的?”
范安朝太衍抱拳道:“大真人,实不相瞒,在去年冬至之时,下官做过一个梦。”
太衍问道:“什么梦?”
范安道:“很怪的梦,梦里有一个身穿兗服,头戴琉冕的人告诉我,说:你们大汉皇帝纵容妖道害我同族,今后我再不会降下一滴雨水给你们。从那个梦以后,整个冬天都没有下一片雪,入春之后更是滴雨未降。”
桓恕听了此言,目光陡然一凝。
而耿秉却道:“不过是一个梦而已,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吧?”
太衍随后问道:“那人长什么模样?”
范安仔细回想片刻,最后说道:“脸似人、额上有角似鹿、眼似兔、项似蛇、身上有鳞似鱼、耳似牛”
随着范安将那个人的模样描述出来之后,本来没怎么在意的耿秉却大惊失色,这模样怎么和当初祸乱洛阳的恶龙化作的人形一模一样?
耿秉看了一眼太衍,他相信大真人肯定知道其中缘由。
但他只见太衍点了点头,然后再没有说任何关于这个梦的话,只是对范安道:“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准备三日后的求雨之事,到时我要亲自前往。”
范安见太衍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这个梦,说来也对,一个梦而已,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更何况大真人发了话,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又能怎么样。别说他一个县令,就算丹阳太守、扬州刺史来了也得乖乖听话,于是他只能恭身应道:“诺。”
第八十四章 布雨(1)
建武二十三年季春,午时。
秣陵县城外干涸的河岸边搭起了一座高台,高台上已经摆满了祭祀用的牲醴。
以范安为首的秣陵主要县衙官员,都身穿祭祀时的礼服。
数万名秣陵百姓都虔诚的站在高台之下,一脸诚敬的望着祭坛。
“吉时已到,请祭主登坛。”一名身着巫服的巫师高声喊道。
范安表情肃穆,昂首挺胸的走上祭台。
然后那巫师便转身面对百姓,不再面容肃穆,眼中满是诚敬之意。
范安朝着祭台恭身一拜,随后转身朝下方百姓们道:“去岁冬至以来,整冬未雪。今岁入春以后,又三春不雨。眼看大旱将至,百姓有饥馑之危。我秣陵县上应天命,下顺民意,仰赖陛下仁德,诚秉
大真人面训,今恰逢吉辰,故而向天求雨。祈望苍天怜我百姓,降下甘霖,以使天恩垂范,福泽苍生。”
范安话音落下,数万百姓鸦雀无声,他们全都恭敬无比,诚心无比。
然后,主薄亲自捧着一卷帛书,上台递到了范安手中。
范安展开帛书,高声念道:“我命天之所生,我身地之所养。天地与我,犹父母之恩情厚重也。今日求雨,众人务必毕恭毕敬,以示天地之尊崇,万灵之感念。一,不得嬉笑喧哗。二,不得打闹怒骂
。三,不得腹诽天地。四,不得瞻前顾后。五,不得窃窃私语。众人谨记,谨记。”
念完之后,范安转身到祭坛上,将手中的帛书点燃,焚烧在祭台之上。
等帛书烧完之后,范安转身呼道:“跳傩舞。”
然后范安快步走下祭台,与身旁的县尉、主薄一起肃穆而立。
随后,十六名身着巫服的巫师,右手执斧钺,左手拿金锤,脸上带着鬼神面具。
这十六名巫师登上祭台,立刻以四排排开,开始跳起了傩舞。
在祭台的两侧,各有四名巫师站立,其中两人一左一右,执旗而立,另外两人敲锣打鼓,口中呼着怪调。
随着傩舞跳起,整个秣陵城内外顿时被锣鼓声充斥,并伴随着一阵阵神异的呼喝声。
并且,随着傩舞跳的越来越剧烈,一股神秘的力量开始从那些巫师的身上扩散开来,并迅速将眼前数万百姓的信仰聚集在祭台之上。
而那祭台之上的香炉中,三炷清香直直升腾而起,在那直直腾起的青烟周围,不断有信仰汇聚过去,并且直上云霄。
太衍与桓恕就站在人群的最后,桓恕目光看着上空那淡淡扩散开来的神秘力量,眼中露出一丝好奇。
这与他修炼的法力完全不同,是另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十分平和,并不具备攻击性。
但是桓恕却从这平和的力量中,感受到了一丝潜藏的巨大能量。
可惜现场如此庄严肃穆,他不能开口请教太衍,否则他肯定早已开口请教了。
太衍倒看得清楚,而且并不陌生,这种力量便是香火之力。
香火之力与修道之人的法力略有不同,香火之力是神灵独有的力量,神灵可以借助香火之力增强元神,增强肉身,甚至增强法力。
神灵也有法力,但他们的法力相比于修道人的法力来说,太过单一。
比如掌管天下河流的五水神,他们的法力就只局限于五行中的水。别的法力也可以兼修,但到底比不上本命的水行法力。
这些神灵想要万法皆通也不是不可以,先修炼到五岳大帝或者四海龙王那个程度就可以了。
但比修道者好的就是,这些神灵有天道庇护,只要有凡人信仰,那么香火愿力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法力修炼起来也比修道、修仙之人快捷、安全、方便得多。
在傩舞跳了一炷香的时间之后,当祭坛之上点燃第二炷香时,天空中突然飘来一片乌云,并且伴随着一阵强风。
“起风了起风了!”百姓们面色激动,内心中高声呐喊着。
范安等人也握紧了拳头,眼中顿时涌现出无穷的希望。
看着乌云逐渐遮住了太阳,将整个祭台周围的天空都遮住了。
下一刻,在哪厚厚的乌云中,一个身穿金甲的将军脚踏青云,显出身形。
当然,凡人是看不到的,在场能看到这个金甲将军的只有太衍与桓恕。
桓恕看到那个金甲将军朝下方望了一眼,然后伸手朝下方祭台一抓。
那祭台上被范安焚烧的求雨祈告文书立刻飞到了金甲将军的手中,然后金甲将军转身没入乌云之内。
…
金甲将军拿了祈雨文告,立刻踩着青云直奔南天门而去。
进了南天门,金甲将军来到四值功曹殿,唤来殿内的一名小神。
小神走了过来,朝金甲将军拜道:“拜见功曹。”
这名金甲将军便是值时神刘洪,刘洪将文告递给小神说道:“速将此文告送至东海广德龙王处。”
小神接了文告,立刻应道:“遵令。”
这广德龙王,便是东海龙王敖广,玉帝封其为‘广德王’。
小神拿着文告到了南天门,在南天门领了下界的敕令,便一路朝东海飞去。
到了东海,小神将文告送到了东海龙宫龟丞相处便回天庭复命去了。
龟丞相看过求雨文告之后,立刻拟了一份令旨,盖上东海龙王宝印,递给身边的蟹将军,说道:“秣陵县万民求雨,其县令与百姓并无罪恶过错,准其求雨之告,你将此布雨令立刻送交楚江水帝处。”
蟹将军领了布雨令,立刻飞往楚江,也就是长江。
入了楚江,到了楚江水帝的宫殿前,蟹将军朝护卫楚江水帝宫殿的虾将军道:“我奉龟丞相之命,要送布雨令到水帝手上。”
虾将军立刻带蟹将军去见楚江水帝,见到楚江水帝之后,蟹将军将手上的布雨令呈递了上去。
楚江水帝看过布雨令后,也盖上了自己的宝印,然后唤来楚江水帝府的鲟将军,道:“这里有布雨令一份,立刻送到九江龙王手上。命他即刻前往秣陵布雨,不得有误。”
鲟将军领了布雨令,立刻应道:“遵令。”
然后鲟将军沿着楚江水域一路上游,数千里水域的距离不到片刻就游到了九江龙王所在的巢湖水龙宫。
当鲟将军拿着布雨令来到巢湖水龙宫时,发现九江龙王正在宫中大宴群臣。
看到鲟将军来了,正饮的欢天喜地的九江龙王与巢湖龙宫群臣立刻安静了下来,随后九江龙王立刻起身朝鲟将军道:“鲟将军?您怎么来了?来来来,一起来喝两杯百花仙酿。”
第八十五章 布雨(2)
鲟将军婉拒了九江龙王的邀请,然后将手中的布雨令递给了他,“秣陵县百姓正在求雨,水帝命你立刻前往秣陵施雨。”
九江龙王毫不意外的接过布雨令,然后看也不看的收了起来,并拉着鲟将军道:“来来来,鲟大哥,小弟我刚从百花仙子哪里讨来一坛百花仙酿,大哥来的真巧,正好可以畅饮一壶。”
正准备再次拒绝的鲟将军一听到百花仙酿,立刻便把拒绝的话咽了下去,“百花仙酿?就是那个喝一口能涨十年修行的百花仙酿?这东西连马元帅去要百花仙子都不给,你是怎么得来的?”
九江龙王笑道:“我送了她一斛紫玉水灵珠。”
鲟将军听完,指着九江龙王道:“你们这些龙王,一个比一个富,水帝都没有一斛的紫玉水灵珠,你却拿来换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