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清理计划-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衍看着在陈杨氏怀里还不安分的陈景武,说道“仲平,你要好好努力,说不定也能像卫青霍去病一样,威震万里,名垂千秋。”
“放肆,怎能知乎卫霍两位大将军的名姓!”陈窦立刻朝太衍喝道。
太衍面带笑容,对陈窦的呵斥丝毫不以为意。
“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像他们一样吗?”陈景武看着太衍,双目中泛起明亮的星光。
但没过一会儿,陈景武便神情一暗,“可是我连孝廉都选不上”
太衍道“选不上孝廉,那就举茂才嘛。你知道扶风安陵有位大儒,就是茂才出身吗?”
“大儒?”陈景武有些疑惑,“大哥,是谁呀?”
太衍道“班彪。”
太衍说道,“我白天从山中归来时,听说安陵大儒班彪正在广招弟子,你若愿意,我就送你去跟随这位大儒修学。”
“真的吗?”陈景武大喜。
突然,一旁传来一阵咳嗽,太衍转头一看,只见陈窦正一脸黑沉沉的看着自己。
“我才是你们的爹。”陈窦沉声说道。
太衍只是问道“依大人之见?”
陈窦坐在那里腻了半天,最后也只能说道“只怕人家看不上。”
太衍笑道“仲平聪慧灵敏,他又岂能看不上呢,要不我明天便带仲平是拜见这位大儒?”
陈窦看着太衍道“扶风安陵,离这里尚有百里之遥,我家拿不出那么多的盘缠”
太衍闻言,摆手说道“无妨,明日自有人送盘缠过来。”
陈窦与陈杨氏对视一眼,随后陈杨氏一脸担忧地道“伯云,你”
太衍朝陈杨氏笑道“我不是惹了邪祟,更没有胡言乱语,两位大人早些休息,明日便知晓了。”
说完,留下呆愣的三人,太衍转身回到了房中。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陈窦躺在地上,觉得有些冷,他打了一个寒颤,忽然从梦中惊醒过来。
可是当他刚刚睁开眼睛,就听到耳旁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嚎哭声。
另外还伴随着十分嘈杂的话语声。
陈窦左右一看,发现自己竟然睡在自家院子里,身上只穿着一件短褐。
“怎么回事?”陈窦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看见自己的妻子陈杨氏正和小儿子抱在一起哭泣,大儿子陈景文也就是太衍一脸淡定的站在一旁。
而在院子四周,更是站满了陈邑的乡亲百姓。此刻这些乡亲正围在自己一家人身边,又是说着安慰话又是唉声叹气。
“陈伯伯醒啦,陈伯伯醒啦。”围在陈窦周围的一群小孩连忙喊道。
那些乡亲们立刻围了过来,围着陈窦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
陈窦刚刚醒来,脑子还有些发蒙,此时在被这些乡亲们围着一吵,顿时感觉脑袋都要裂开了。
“大家慢慢说,慢慢说,发生什么事了?”陈窦高声喊道。
周围的人群稍微沉寂了片刻,便听见有人说道“陈窦哥,你家房子被烧了,你睡得也太死了。”
“是啊,昨晚上林苑里起了大火,一直烧到了你家才停,要不是你家伯云把你们救了出来,恐怕”
“是啊,真危险啊。”
“伯云这孩子真是厉害”
“是啊是啊。”
“什么??”陈窦怔在原地,似乎还没反应过来。
过了好大一会儿,陈窦才愣愣转过身去,看着烧成一堆废墟的房屋。
“啊!”陈窦惨叫一声,一口气没出上来就晕了过去。
一群人连忙上前把陈窦抱住,又是掐人中又是叫名字。
陈杨氏和陈景文见陈窦晕了过去,顿时哭的更伤心了。
在场唯一保持平淡的,就只有太衍了,而且他平静的十分吓人。
一群人手忙脚乱的叫了半天,陈窦终于悠悠转醒,他被人扶着,看着地上的残垣断壁,顿时老泪横流。
“我陈窦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老天爷,你瞎了眼啊!”陈窦捶胸顿足的大声哭了起来。
陈窦一哭,陈杨氏和陈景文也跟着哭,一时间整个陈邑都被一家三口的哭声弥漫。
“伯云,你家被烧了,你怎么不伤心啊?”一位陈邑的老人来到太衍身边,看着太衍问道。
太衍一脸平淡,笑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你你你这个混账”一旁嚎啕大哭的陈窦顿时气的也不哭了,伸手颤颤巍巍的指着太衍,突然弯腰捡起一块大石头就朝太衍当头砸了过去。
在场的人吓了一跳,但谁知太衍伸手一抓,轻轻松松的就把手头抓在了手里。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请问昨晚是这家着火了吗?”
陈窦以及乡亲们纷纷一怔,随后转头朝篱笆院外看去。
只见一名身穿儒袍,儒雅俊秀、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年轻儒生进来之后,朝众人恭身一拜,随后问道“请问这家主人是谁?”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见这位儒生气质不凡,眉目清秀俊朗。
陈窦不敢怠慢,连忙收敛悲伤,走出人群道“我就是这家主人,你是?”
年轻儒生连忙朝陈窦揖而稽首,满脸愧疚地道“晚生姓梁,名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昨晚上林苑中大火,正是晚生大意引起。虽然极力扑救,但也难灭大火”
“是你!!”陈窦闻言,顿时大怒,举起拳头就要打儒生。
这时太衍上前,拦住了陈窦,说道“昨晚正是他与我一起救出了二老和仲平。”
陈窦被太衍拦着,这才没有打下去。
只见儒生梁鸿愧疚地指着太衍道“惭愧,都是这位兄台冒死在大火中救出了三位,我这才能赶回家中,清算家产之后,沐浴净尘之后前来赔罪。”
“你!”陈窦对着梁鸿怒目而视,“你!!赔!”
梁鸿连忙又是作揖又是道歉,道“我就是来赔偿你家损失的。”
说完,梁鸿一招手,只见两个男子用绳子拉着十多条猪走了进来。
梁鸿指着这些猪道“这是晚生在上林苑离养的猪,不想发生了这等事情,晚辈身无钱财,只能拿它们抵偿”
陈窦和陈杨氏看到这十几条哼哼唧唧的猪仔,顿时眼睛都直了。
这么多猪仔,要是养大卖钱,别说四间房子,四十间房都盖得起。
陈窦的情绪瞬间稳定了下来,看在那十几条猪的份上。
梁鸿这时问道“不知这些够不够”
陈窦眉眼一挑,立马开口说道“这些哪里够!你烧了我家的祖屋!”
梁鸿满脸歉意,连连说道“对不起,对不起,可这些猪就是我全部家产。不如这样吧,我为你家免费做一年长工,用来抵债好么?”
“这”陈窦回头看了看陈杨氏与陈景武,刚要准备答应。
却不料太衍此时说道“这些猪抵债足够了。”
“你!!”陈窦大怒,转头看着太衍,只想狠狠揍他一顿。
太衍不理会陈窦,来到梁鸿面前道“你是扶风平陵人士?”
梁鸿道“是。”
太衍道“那你可认识扶风安陵的大儒班彪?”
身后正在生气的陈窦一腔怒火立刻消散,转而将目光投了过来。
梁鸿笑道“当然认识,班先生可是大儒。其长子班固班孟坚与我同年进入太学,如今我学业有成,朝廷本想留我做官,我却无心功名,便回到这上林苑隐居养猪。但班孟坚如今依然留在洛阳太学之中精研儒家典籍,可谓是博览群书。”
听完梁鸿这番讲述,周围的所有人都呆住了,尤其是陈窦。
太学!那可是朝廷的最高学府,皇帝都时不时的要去太学讲课。
太学生只要完成学业,只要学问品德兼具,便可入朝为官,根本不需要什么举孝廉、举秀才,乃是寒门子弟进入朝廷高层的最佳途径。
这梁鸿竟然是太学生,听他的口气还不想入朝为官!
一时间别说是陈窦了,所有乡亲都被震得说不出话来。
第四章 梁鸿之名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梁鸿留在了陈邑之中,帮助陈家重新盖好了房子,还搭好了养猪的圈。
而且梁鸿在这一个月里不仅没有吃陈家的饭,就连水都没有喝一口。
这完全就是在给陈家做义工,这样一个儒生,事情能做到这个地步,绝对当得上‘仁义’二字。
他不小心失火,点燃了上林苑,波及了陈家。
但是他不仅没有逃避责任,反而主动上门赔罪,还帮助陈家新建了房子。
这件事一直传到了长安城里,就连长安县令都被惊动了。
这位县令也是太学生出身,闻听这件事后亲自来到陈邑巡查。
了解了事情之后,县令对梁鸿也是非常欣赏,当即免了梁鸿失火烧林的罪责,还想要请梁鸿去长安县辅佐自己处理事务。
但梁鸿当面拒绝了县令,并称自己无意功名,只愿隐居山林,钻研学术。
梁鸿当面拒绝县令的好意,不仅没有让县令生气,反而让县令更加敬佩梁鸿。
一个对学问如此热衷,甚至为此连官都不做的人,就连县令这个官员本身也是很敬佩的。
最后县令也没有为难梁鸿,只是又由长安县出了些钱,置办了一些家中器具,送到了陈家。
这样一来,就连陈窦也不好意思再说梁鸿一点不是了,整个陈邑的乡民也都对梁鸿敬仰无比。
德才兼备,又是太学生,而且为人仁义,这样的人怎能不受百姓爱戴。
于是梁鸿的名声越传越远,整个长安周边地区都在传颂着梁鸿的仁义之名。
最后,连司隶校尉都被惊动了。
司隶校尉,下辖河南郡、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可以说是真正的大人物。
当司隶校尉向长安县令问询过后,没过多久就下了一道令文,请梁鸿去司隶校尉部做官。
这一下彻底让梁鸿的名气响亮了起来,但这也是汉帝国的初衷。
汉帝国自从孝武皇帝开始设立察举制,让寒门子弟也有了上升的空间。
察举制中最重要的两点选拔制度,就是举秀才和举孝廉。
举秀才是为了表示国家重视人才,举孝廉则是为了表明国家治理社会风气的一种策略。
如果孝顺、仁义、道德高尚的人可以被国家重用,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向心力,社会风气也会越来越纯正、淳朴。
而一个县令治理的地方出了一个大孝子,或者出了一个道德节操无比高尚的人,那对这个县令来说也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情,正说明他治理的好,百姓教化的好!
于是县令第二次来找梁鸿,苦口婆心劝他去司隶校尉部任职,去了司隶校尉,那真可以说前途广阔,比他这个县令广阔的多了。
但梁鸿还是拒绝了,并且第二天就找上了太衍。
太衍见到梁鸿时,他正穿着一身褶旧布衣,脸上写满了不耐。
“伯云,你不是要送弟弟去安陵求学吗?”梁鸿来到陈家新院子里,坐到躺在竹椅上的太衍面前就问道。
太衍睁开眼睛,看着梁鸿,轻笑一声,“哟,这不是道德君子梁伯鸾么?”
梁鸿苦笑一声,“伯云,你就别挖苦我了,司隶校尉这次又来召我去做官了。”
“司隶校尉?”太衍坐起身来,“哈哈,不错啊,司隶校尉位高权重,你若是在他手底下做官,日后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梁鸿摇头道“鸿此生不求封侯,也不求拜相,只求能居隐田园,钻研学问,便此生足矣。”
说完,他朝太衍道“近日来官府频频差人来劝我出仕,我已不堪其烦。正欲回平陵老家隐居,我知伯云兄欲送仲平前往安陵求学。鸿虽不才,愿意在班先生门前举荐仲平。这些天来我也对仲平了解许多,他少年聪慧,又极具孝心,想来也是一个少年英才。举荐这样的人给班先生,我也不怕日后坏了清誉。”
太衍指着梁鸿道“你们这些书生,一辈子也就只看重名声清誉。”
梁鸿摆手道“此言差矣,我一不做官,二不爱财。但愿隐居山林,钻研学术。但举荐弟子一事,却不能慎之又慎。你若是举荐一个贤才给他人,便也罢了。若是举荐一个庸才,也没什么要紧。可若是举荐出逆莽之辈来,这岂不是害人么?”
逆莽,说的便是篡汉的王莽。这王莽前半生堪称完人,乃是天下儒学的表率,称为‘第一儒宗’也不为过。
可是他后来篡汉自立,世人才看清他的本来面目。
见梁鸿如此郑重其事,太衍坐了起来,朝屋内叫道“仲平。”
“欸。”陈景武应了一声,连忙走了出来。
他缓缓来到太衍面前,叫道“兄长。”
然后又朝梁鸿拜道“梁先生。”
梁鸿朝着陈景武微笑点头,而太衍则将梁鸿方才的话对陈景武说了一遍。
“梁先生的话,你明白吗?”太衍一脸严肃的朝陈景武道。
陈景武沉默片刻,然后抬起头来,看着梁鸿道“梁先生之言,仲平用不敢忘。日后若能出人头地,就算不为国立功,也不会祸乱国家。”
“好。”梁鸿起身,伸出手拍了拍陈景武的肩膀。
然后他转头看着太衍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启程?”
太衍看着梁鸿道“你说呢?”
梁鸿道“明天吧,越快越好”
太衍看他一副急不可耐要离开这里的样子,不由得说道“这事还需要两位大人做主。”
“你决定就好不用管我们”太衍话音刚落,屋子里就传来了陈窦幽怨的声音。
陈景武‘噗呲’一笑,然后赶紧收敛笑容。
自从太衍那次从山里回来后,家里的一切事情本来都是由陈窦做主的。
现在全部由太衍做主了,无论是陈景武求学,还是新建房舍,就连门窗的朝向都由太衍做主决定。
可以说太衍在陈家,陈窦是一万个不适应。
他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小子不像我儿子,这小子不像我儿子。”
这话说多了,听的陈杨氏心里老不是滋味,因为这事就在几天前还和陈窦大吵了一架。
“那”太衍目光一转,当即下了决定“那就明天启程去安陵。”
太衍看着陈窦道“我亲自陪仲平去,在安陵也好有个照应。”
陈窦连连点头,道“好,你去你去。”他现在巴不得太衍离远点,这样他才能找回一点身为家主的存在感。
只是陈窦看着陈景武,眼中又露出了许多不舍。
“唉”陈窦叹了口气,转身回了屋中。“下午拉两头猪去城里卖了,给你们换些盘缠”
这时屋里还传来一阵抽泣声,那是陈杨氏在哭,想来她也听到了,两个儿子明天就要去很远的地方了。
但儿子是去求学,她身为母亲自然不会阻挠。
“去,安慰安慰母亲。”太衍拍了拍陈景武的后背,他此时也是一双眼眶泛红。
陈景武进屋后,没多久就传出了母子二人相拥而泣的声音,以及陈杨氏叨叨不绝的嘱咐声。
太衍与梁鸿并肩站在院子里,任由清风吹动衣袂,久久无声。
第五章 求学
班彪面前坐着一对父子,父亲身着华裳,眉目威严,但在班彪面前,却是一脸和蔼。
儿子唇红齿白,面目清秀,目中极具灵气,但却稍微有些畏缩。
他们正是安陵这一方的大豪强郭荣,以及他的儿子郭清。
“班先生少举茂才,博学广述。更兼君子之风,远近闻名。犬子顽劣,望能以师事之,朝夕听从教诲。”郭荣拱手说道。
见自己儿子无动于衷,郭荣悄悄用手肘顶了顶。
郭清连忙反应过来,抱拳拜道“望先生收留。”
班彪看了一眼郭清,道“你生平有何志向?”
郭清听了班彪此问,直起身来,张口而出“愿效伊尹、霍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