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清理计划-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河道?”张道仁疑惑地说了一声,随后恍然大悟,说道“他们是在修渡口吗?”他脑子里不由得想起了云间渡的渡口。
“不是,他们是在修河道,防止河道决口,淹没村庄和田地。”玄恒说道。
李弦心倒是明白了,连忙说道“我知道,以前夏天,村子里下大雨的时候,整个村子的人都要出去在地里挖水渠,免得把庄稼给淹了。”
“对,是这个道理。”玄恒笑道。
李弦心说道“是啊,这种事都是每个村子里的村民必须要做的,春天挖渠,秋天挖窖,一年有好多要忙的呢。”
李弦心又看着玄恒问道“那他们也都是附近村子里的村民来修河道的吗?是不是还要自己带粮食和水啊?”
玄恒摇摇头,道“他们都是从各地征来的役夫。”
“役夫?那是什么?”李弦心好奇的问道。
玄恒笑着说道“五年前,随国丞相徐翰文上书陛下,对朝廷的徭役做出了修改。由国家出钱、出粮,从全国各地征兆役夫,服役期限为三年,每家一人。凡是家中有人在服役的,朝廷会给予十两银子、以及一千斤米粮的安置费用,而且免去三年的赋税。这些役夫,就专门负责在全国各地修建河道、官路以及修建朝廷设施。”
玄恒指着下方道“刚刚你所看到的那些,就是役夫们在修理这一片区域的河道。”
李弦心听得十分茫然,但张道仁忽然问道“那这些役夫的吃住都是那个什么朝廷管吗?”
玄恒点头道“由朝廷设立在当地的郡府或者县府负责。”
张道仁听完,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第一百一十六章 哪得帝王降阶迎
众人又飞了一炷香的时间,正在沉默思索中的张道仁忽然被李弦心给推醒了。
“阿鸾,你快看!”只见李弦心指着下方的平原之上满脸惊异的说着。
张道仁低头一看,只见在一片广袤的平原之上,一座巨大的城市拔地而起。
城市内外到处都是竹木脚手架以及人员,还有运输石料、木料的车辆。
城市周围还升起数千道炊烟,而且在那城市内外,还不断的响起整齐划一的号子声、吆喝声。
看着眼前这场面,张道仁微微一呆,随后问道“这是在修筑城市吗?”
玄恒说道“不错,这是苍梧郡新的郡治所在,他们正在修建新城。”
张道仁问道“也是朝廷让修的吗?”
“对。”玄恒说道“苍梧郡在上次灾劫之中,整个郡城都被毁了,死人无数。现在朝廷正在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并且重建苍梧郡郡城。”
“朝廷还帮百姓建房子?”玄恒惊讶的问道,就连李弦心也觉得不可思议,只听李弦心说道“房子不都是大家自己建造的吗?”
玄恒笑道“如果是寻常时期,某家的房子塌了、烧了、毁了,那当然是他家自己来修。但若是遇到天灾,大家的房子都被毁了,那就要朝廷来帮忙重建了。”
“这是为何?”张道仁问道。“朝廷这么好吗?”
玄恒摇摇头,笑道“不是朝廷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朝廷,代表一个国家。而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他的人民。如果百姓安定,自然民心归附。若是人民流离失所,过的苦不堪言,自然会
丧失民心。朝廷若是丧失民心,百姓们就不会再承认这个朝廷,就会再重新建立一个能让百姓安定的朝廷。”
张道仁似懂非懂,他问道“那么,朝廷做这些事,哪来的银钱和粮食呢?”
张道仁问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玄恒解释道“百姓会种地,对么?”
“对。”张道仁点头答道。
“那他们种地收的粮食,有些会自己吃,有些会拿去卖钱,对吗?”玄恒又问道。
“对对对,就是这样。”这次倒不是张道仁回答,而是李弦心在回答。
玄恒道“所以,这就是‘赋税’有关了。”
“赋税?”张道仁听着这个新词,有些模糊。
“对,赋税。”玄恒点头道“朝廷在每年秋天,会向全国的百姓征缴税银,哦,在丞相改制以前,交税的种类很多。住在河边的交水产、种地的交粮食、种棉花的交棉花、住山里的就交打的猎物
但是在丞相改制之后,朝廷统一收银子。如果你一年劳作的成果卖了三十两银子,按照朝廷三十税一的税法,你要向朝廷缴纳一两银子的税钱。”
张道仁恍然大悟,他问道“那这些税钱朝廷会拿来做什么呢?”
玄恒说道“训练军队,招揽官员,维持治安,还有修建设施等等等等”
张道仁听完之后,长出了一口气,随后说道“今日方知世上还有国家一说。”
李弦心道“我只知道有那些仙人驻守大城,然后大城里的城主权贵们管理城域”
张道仁此时又问道“那朝廷在各城中设置官员又是为何呢?”
玄恒笑道“当然是治理地方了。”
“怎么治理?”张道仁就像是一个好学的学生一样。
玄恒说道“一郡太守的职责,就是掌管郡中的事务。主要有这么几件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徭役赋税、第二治安刑罚、第三教化百姓、第四处理天灾人祸、第五使百姓富裕安定。”
“原来如此。”张道仁一脸敬佩地说道“多谢玄恒道兄解惑。”
玄恒摆摆手,笑道“我所言者,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你若想学,等见到了陛下,让他安排你去全国郡府走走,跟那些治理当地的官员学习,那才能真正的了解这些事情。”
张道仁听完玄恒所说,顿时满脸期待。
众人飞了两个时辰,终于赶到了雒州城。
玄恒等人马上从天上降下,到了雒州城门口。
雒州城乃是随国国都,也是人皇龙潜之地,自然不能明目张胆的飞行,如此对人皇不敬。
“大贤良师!”等玄恒等人一落地,马上就有无数的百姓蜂拥而至,朝着玄恒跪拜。
张道仁看着这些百姓叩拜玄恒,他无法理解的是,如果这些百姓是畏惧玄恒的话,那还好说。
可是这些百姓分明对玄恒无比尊崇敬仰,感恩戴德。
好像看出了张道仁的疑惑,一旁的林初尘低声道“玄恒道兄的宗门太平教,一直奉行教化百姓,功德行善。所以帮助剿灭妖魔鬼怪、帮助百姓渡过劫难,救治贫穷伤病,帮助乡村修桥铺路故而如
此。”
张道仁顿时感觉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无法想像,一些金丹期、元婴期的修士亲自走到乡村里面去,帮助那些普通的凡人修桥铺路,为他们治病疗伤。
别说张道仁无法想像,就连神荒仙界的那些仙人修士也无法想像。
张道仁只得深深一叹,久久无言。
李弦心也被眼前这一幕和林初尘的话所震动,身为金丹期的她,也正在蜕去当初小山村里的那一股子懵懂之气,甚至因为迈入修行之道的原因,她的心气也变得高了起来。
但在此刻,看到玄恒身为一个地仙,竟然亲自弯腰去扶那些普普通通的凡人百姓,这让她无比的震撼与骇然。
“诸位诸位,贫道还有要事,需要面见陛下。”玄恒将前面几个离自己近的百姓扶起来,然后高声说道。
百姓们纷纷起身,自觉的让出一条通道来,并且朝城内喊道“大贤良师有重要的事情,大家快快让开,让大贤良师过去。”
玄恒拱手朝百姓们拜谢,然后转身对林初尘等人道“我们去见陛下。”
张道仁和李弦心,跟在玄恒三人身后走着,两侧的百姓眼中没有一丝对修行人的恐惧,有的只是慢慢的崇敬与热情。
这让张道仁和李弦心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并且开始对自己进行反思。
“陛下有旨,宣‘代天征伐大真人’入宫觐见。”
“宣‘玄门掌教玉尘真君’觐见。”
“宣‘晗元观掌教李真人’觐见。”
“宣‘张道仁、李弦心二位真人’觐见。”
‘刷’‘啪’
三道凌厉的鞭声在宫门口响起,使人心头一凛,其后铜钟大吕的玄教明章大乐随之响彻整个皇宫。
两侧黄巾甲士林立,威风凛凛。
玄恒走在前方,领着林初尘、李青姌、张道仁、李弦心缓缓步入皇宫。
李弦心跟在张道仁身边,低着头,满脸拘谨的往前走着。
这庄严巍峨的宫殿,以及肃穆深沉的玄教大乐让她感到无比的敬畏与十分的压力。
等众人行至主殿,抬头一看,却见杨乙身着天子章服,正站在大殿之外等候。
看到玄恒等人行至殿下时,杨乙面带笑意,扶着腰间的天子剑,在身旁官员的拥蔟之下降阶相迎。
第一百一十七章 始有册籍载文宣
太守司马渊的到来,代表着石碣郡的建立。
从此以后,南岳州三城之一的石碣城变为随国‘石碣郡’,郡治还是叫石碣城,但从此纳入的随国统辖范畴。
随着一批批的黄巾力士,带着一车又一车粮食奔赴石碣郡各处村镇。
虽说石碣城里的富人权贵们几乎都离开了,但那些穷困的百姓并没有离开。
对于他们来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本来就很穷,什么也没有,还怕个什么?
只是,当那些高壮威武的黄巾力士们,在领头道士的吩咐下将一车又一车的粮食运到村子里的时候,这些百姓们惊呆了。
“道长您说这是给我们的?”位于石碣郡边缘的一座小村庄里,村长带着村民们战战兢兢的看着那些进进出出的黄巾力士,转头朝领头的道士问道。
李秀是一年前进入的太平教,自从妖魔之祸以后,太平教弟子几乎十不存一,所以又补入了一大批新弟子。
李秀就是这新弟子里面的一批最为优秀的弟子,此次被挑选成为第一批进入神荒仙界任职的弟子。
“不错,你马上把村子里的人全部集中到一起,让他们来领米。按人口领取,如一家有三人,可以领三百斤。一家十人,可以领一千斤。”李秀一脸平淡的说道。
“这么多!!”村长吓得脸都变了,村子里最少也是一家三口人,三百斤米足够一家人正常吃六个月。而且像他们这样的百姓,有时候不劳作一天只吃两顿饭,可以节省大部分粮食。这样一算,三百斤米节省一点甚至可以吃一年。
但村长今年六十七岁了,自然不是不懂世事的小孩子。他看着李秀,有些犹豫地问道“道长,拿这米需我们要做什么?”
李秀看着村长,笑道“问得好。”
村长用纠结忐忑的目光看这李秀,只见他从身后装米的大车上拿起一叠空白的书册,“把你们村子里所有人全部叫来,全部登籍入册。”
村长疑惑地道“道长,什么事登籍入册?”
李秀好奇的问道“怎么你们以前的朝廷没有给你们登过籍、造过册吗?”
村长听完,更加疑惑了,他诚惶诚恐的问道“敢问道长什么是朝廷?”
“”李秀忽然意识到了一个大问题,她问道“之前是谁管辖你们的?”
村长听完,说道“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仙长,他们让手下的人管理事务,我们每年交的银子,都是交给他们的。”
李秀明白了,神荒仙界居然没有国家的存在。
仔细一想,这个道理也很容易理解。毕竟这是一个有真仙人存在的世界,世俗的国家政权是很难建立起来的,或者根本就没必要建立。
李秀再往深里一想,马上就会心一笑。“朝廷里的那些官员们现在做梦都会笑醒了。”
李秀为什么会这么想?
道理很简单,从来都是受仙人委任的凡人统治的百姓,从来只知道要每年给仙人们缴纳供奉,却没有收到任何的回报。
而城中那些权贵,仗着有仙人撑腰,自然对百姓欺压勒索,大发其财。
根本不会想到要给百姓回报,这一切都只因后面有仙人坐镇,百姓也翻不起浪来。
可国家不同,其运行模式就是两者互惠。百姓缴税赋,服劳役,国家则给予百姓保护和维持社会的安定,有灾难时还要赈灾。
一旦国家模式在神荒仙界推行开来,随国想要统治这些百姓,简直是轻而易举。
李秀已经想到,朝廷里的那些官员,到时候肯定会谋划如何施行恩惠来收拢人心了。
神荒世界之前没有国家、没有朝廷,所以神荒仙界的百姓也根本无从对比。
用一句常用的话,那就是‘天助我也’。
但李秀却不会浪费时间去解释朝廷是什么,他也解释不清楚,于是回身一挥手,一道灵力瞬间将车上的一个米袋划开。
‘哗啦啦’
从那米袋中顿时流出一股股颗粒饱满、晶莹圆润的大米,那些大米落在地上,顿时吸引了周围所有百姓的注意。
“哎呀!哎呀!”村长大叫了两声,连忙冲上前去,一把按住米袋上面的口子,然后心疼的看着地上散落的大米。
“道长,这么好的米,洒了可惜了啊”村长满脸痛惜的朝李秀说道。
李秀笑道“村长,你将村子里的人全部叫来,让我登籍造册,这些米就是你们村里的了。”
村长此刻再无犹豫,连忙点头道“好好,道长您稍候,我这就去叫。”
村长正要松手,几粒米顿时又漏了出来。村长脑袋左转右转,最后盯着李秀赧然道“道长,能劳烦您按一下么”
“哈哈哈。”李秀看着村长,笑了两声,然后一挥手,立刻便有一名黄巾力士上前。直接将米袋立了起来,使那道口子朝上。
村长看了一眼黄巾力士,然后二话不说,转身就朝村子里跑去。
李秀看着离去的村长,站在原地,目光看着周围的村民们,脸上带着清淡的笑意。
这时,忽然有个小女孩,端着一个瓷碗从人群里走了出来,她来到李秀的面前,有些害怕地指着李秀脚底散落在地的那些大米问道“道长我我可以捡吗?”
李秀目光一柔,蹲下来看着小女该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
小女孩缩了缩脑袋,咬着嘴唇摇了摇头。
李秀朝着小女孩微微一笑,然后剑指一结,从一道灵光瞬间从指间发出,卷起地上散落的那些大米,落到了小女孩的瓷碗之内。
“谢谢道长。”小女孩朝李秀说了一声,然后便快步朝着村子里跑了回去。
李秀起身,眉间射出一道灵识,跟着小女孩进了村中。
不多时,小女孩便来到一座房屋前,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爹爹,有米啦,我给你熬粥喝。”小女孩开心的朝屋内说道。
“小红,这米是哪里来的?”屋里响起一个温柔的男子声音。
就在这时,村长也来到了屋外,叫道“崔虎,快,有道长来村子里发粮了,一个人给一百斤粮,你们家两个人,可以领两百斤米!”
“什么?二叔,有这种事?”名叫崔虎的男子急声问道,住在一个村子里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亲缘关系。
“千真万确!”村长说道。
屋里传出一阵急促的呼吸声,但半晌之后,崔虎说道“可可我的腿动不了啊”
村长道“没事,让小红去,我让村里人帮你扛回来就是。”
“好好。”崔虎连声应道“谢谢二叔,谢谢二叔,小红,你快跟二叔去吧。”
“哎,好咧。”小红脆声应道。
李秀收回灵识,抬眼一看,只见眼前村口的空地上已经站满了村民。
不多时,村长也领着小红来到了村口。
刘秀让黄巾力士搬来桌凳,然后坐在前面,将空白书册铺在桌上,目光看着站在那里,满脸疑惑并且有些畏缩的村民们,最后笑了笑,将笔一点“村长,你先来吧。”
村长左右一看,很快就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