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剑人间-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书生笑容收敛,皱起了眉头。
“左捕头,你杀的?”
就连檐下的孙迎仙也望过来,紧紧盯着画架旁的左正阳。
后者摇摇头,声音低沉:“不是我本捕持法办案,就算用私刑,也不会乱杀人。”
树梢,零星松叶飘下,随着凉风安静过对视的两人中间,落在地上时,陆良生笑了起来,坐到左正阳对面,重新拿起毛笔。
“总捕不会怀疑是我杀的吧?”
“你有前。。算了,旧事不提。”
左正阳摇摇手,赶忙压着膝盖,他身材高大,坐在矮凳上有些不协调的扭了扭,方才稳住身形,又继续道:
“其实倒不是怀疑你,而是阳明道人死的有些蹊跷。”
画架前,陆良生精神渗去上面,感受画道带来的修为,目不转睛的手腕飞快抖动,青墨勾勒,细点画上长身的鳞片,也在轻声回应。
“那个道人是怎么死的?”
毕竟昨夜两人也算交过手,若非提前用自己的长处,以人多优势吓住对方,真要打起来,陆良生觉得应该不是这种老江湖的对手,至少眼下如此。
左正阳思虑回想当时的画面,饶是他这种见惯生死的人,多少也有点惊悸。
“就在刑架上,当时并无外人触碰,那道人痛苦嘶喊片刻,全身皮肉、筋骨爆裂而亡。”
画卷上,陆良生停下游走的笔尖,看着成型的蛇身,皱起眉头。
无外人触碰,全身爆裂?
倒是跟我杀陈尧客时,有点相似。
握笔的手垂下,陆良生侧过脸,看向左正阳:“那他身上可有其他奇怪的东西?”
檐下晒太阳的孙迎仙听到这句话忍不住支起上本身,嘿笑了两声。
“这种阴毒法术并不多,但也不少,左捕头最好还是好生想想。”
高大的身形压着膝盖陷入沉默。
另一侧的矮几上,盘着的蛤蟆道人,蟾眼瞄了瞄四周,随后看到面前的汤碗,犹豫了一下,还是慢慢支起身子,爬上去朝里看了一眼。
只残留一点汤渣。
“这么浪费”
蛤蟆道人咂了咂嘴,微微将脑袋撇去一边。
“不行,老夫何等身份,岂能”
嘭!
陡然一声震响传来,惊的蛤蟆蛙蹼踩滑,一嘴怼在了碗底残渣上面,蟾眼瞪大盯着碗底,唇间艰难挤出一声。
“岂有此理羞煞老夫”
残汤漫过嘴唇。。然后,忍不住舔了一下。
那边。
左正阳拍响大腿,忆起了什么,至于视野对面,矮几上那只大半个脑袋埋进碗里的蛤蟆,,也全然没有注意,开口道。
“这么一想,倒是想起来了,那道人身上所有东西都被收刮放了起来,唯一古怪的地方,只有他胸口一处奇怪的图案。”
“什么样的图案?”一提到图之类的字眼,陆良生来了兴趣。
左正阳沉吟片刻,像是在组织语言,但还是摇摇头。
“说不清楚,不过倒是记得是什么样,笔借与我用用。”
说着,从书生手里接过那支古怪笔杆的毛笔,在一张白纸上,画了起来,陆良生站到侧面,看他一点一点勾勒出图案。
“五个灯笼?”
“是五个火球!!”左正阳将笔放下,紧盯自己画的东西:“那道人身上的图案鲜艳,火球的颜色通红,绕成一圈,左某猜测,应该是修道中人的门派标志,不知我说对不对?”
陆良生大抵是明白,这位总捕大人特意过来是为了什么。
含笑摇头道:“我怕是帮不上忙了,这种图案,我也是第一次见,之前一直都在待在富水县。”
两人目光随后看去檐下,孙迎仙哼了一声偏过头去。
“别看,本道也不知晓。”
线索断了。
左正阳看了看两人,大概也知道陆良生之前从未出过富水县,应该不知情的。
也罢,就当无头公案好了。
“对了。”捕头准备告辞时,想起面前这位书生后面,还有一个师父,连忙追问:“。。良生你师父,他在哪里?会不会知晓这图案?”
院中气氛变得微妙,檐下的道人心都提了起来,那边陆良生反应也快,一边送这大汉出门,一边说道:
“我师父远在栖霞山里,常年修行不问世事,左捕头不会又怀疑到家师身上吧?”
“这。。自然不会。”
陆良生很随意的走过画架,双袖一拂,负在身后,望去伸过院墙的松枝,间隙投下的光斑,光尘飞舞。
“其实左捕头怀疑也没什么,不过我那师父虽然博学通达,可性子冷傲,犹如云海山巅之孤岩,俯瞰众山之起伏。”
徐徐平缓的话语之中
矮几的汤碗,两腿蹬在外面的蛤蟆,抬头出来,四下张望了一下,继续埋下去。
前走的身影,话语还在持续。
“。。。而且深居简出,就算到了山里,也不一定见着面,说不定还惹他生气,被赶下山来。”
左正阳听这绉绉的说辞,只感头皮发麻,只叹道:“世外高人,理当这样的性子。”
说完,便向书生,还有檐下的道人拱手告辞。
“就送到这里吧,对了还有一事,城外最近出了几桩命案,死者都是来赶考的书生,乡野之间传闻是狐狸精所为,若是要出城当小心些,告辞!”
陆良生看着转身离开的背影,心中疑惑。
“张洞明的儿子被狐妖所迷,会不会也和这件事有关联?难怪那日夜探周府出来,看见他带队奔行街头,原来是去城外查案。”
顿时想起他来河谷郡途中,借宿山神庙遇到那四个被狐妖追的书生。
这是赶个考,什么奇怪事都碰上了。
不过此行倒是长了不少见识。
陆良生笑了笑,转身回到院里,这时才注意到汤碗边趴着的蛤蟆道人。
“师父,你这是。。”
碗底,疯狂甩动的长舌一收,蛤蟆直起身来,负起双蹼:“良生啊,咱们做人要忆苦思甜,不能忘本,想当初为师还未修道之前,家境贫寒,有一口吃的就不错了,不能浪费粮食啊。”
跳下矮几,舔舔嘴,啪嗒啪嗒踩着地砖往檐下走去,话语威严肃穆。
“要记住,修道先修人!”
陆良生嘴角抽了抽,拱手躬身。
“是良生受教。”
就在直起身,陡然感觉下腹一片火辣,脸上瞬间布满汗珠,陆良生只觉视线天旋地转起来,摇摇晃晃跨出两步,一手扶住画架。
“怎么回事。。。。。。”
檐下的道人正想叫一声:“老蛤蟆。”,见到那边一幕,话语陡然一转,冲口而出。
“你怎么了?!”
屋内的画卷,红怜也探出弄到,目光透过窗棂。
“公子。。。。。”
外面,陆良生撑着画架轰的一下,倒在了地上。
开个单章,跟大家摆摆龙门阵
开个单章,跟读者老爷们交流一下这本书的一些设定。
可能有读者觉得,怎么不是穿越,怎么没有金手指?怎么不跟以前的一样,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没有了?
倒不是说春风退步了,而是想要写一个少年人一步步走来的成长,可能有些读者觉得这本书前期主角很傻,很天真。。
但是人设年龄就是这样,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就算再早熟,大脑发育、见识,都不会给他成人那种成熟果敢。
到了第二卷,一晃三年,从行故事里,明显感觉到了他的成长,这还不够,春风还要给更多的经历,让他变得成熟,往后的故事线,人物也随着时间慢慢长大、成熟,也或者变老。
同时,人物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就算装起逼来,也会毫无违和感,很简单,因为你们是看着主角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很多东西就变得理当如此的感觉。
当然,这不是纯粹的仙侠,因为还有很多元素进去,现在主角给蛤蟆当徒弟,往后说不得他也会当师父,这就是藏在书里的师徒流。
读书当官是目前的主线,但也有可能得罪权贵,或者心中不满归隐山林,最后又出山,又变成故事里的权臣流。
第一卷初步打造陆家村,也隐隐有种田流的元素,往后还有很多,比如聊斋的故事,也会无缝连接起来。
这本书的内容很大,所以春风将时间线设计的很长,主角才从少年人开始,至于热血的元素,会放在后面
大概就说到这么多。
码字去了。
顺便求点票,求点打赏。
第六十五章 好奇一试
疲倦无时或减,意识回转回来,陆良生微微睁开眼睛,周围触碰到的是被褥的柔软,有些模糊的视线之中,红怜侧坐在床沿的倩影,手指弹了弹,知觉、意识逐渐清醒,丹田一股温热,传遍四肢百骸,有种舒服酥麻感。
以及一种自身修为变得踏实牢固的感受。
“公子,公子?!”
床侧,女子幽幽的声音轻唤,伸手触过来,凉凉的。
陆良生清醒过来,试了试坐起,身上没有不适,感觉比昏倒前状态还要来的好。
“红怜别担心,我没事,不信你看。”
便是跃下床,原地轻跳了两下,摊开双手:“你看是不是?”
坐在床沿的女鬼飘起来,看书生模样,想笑又有些恼他,取了衣柜的衣袍,过来给他穿上,矮下身系上腰带时,语气轻柔也带有埋怨。
“突然就倒下了,还以为怎么了,把妾身吓了一跳。”
话语顿了顿,连忙又补上一句:“。。把蛤蟆师父也吓的不轻。”
“你这女鬼关心就关心,带上老夫做什么?!”
冷不丁一声从不远书桌传来,蛤蟆道人盘着窗棂前阖着眼睛晒太阳,陆良生看着红怜,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看去窗外,阳光正媚。
“也没昏多长时辰,现在醒来,我感觉与平时有些不一样。”
蛤蟆道人微微睁开眼,书生身上隐隐溢出的气息,确实非比往日,轻哼了一下,四蹼慢挪,将身子转了一个方向。
“哼,原本那该是属于老夫的。。辛苦两日,却只捞些残羹剩饭孽徒。”
房里一人一鬼不知道老蛤蟆心里的嘀咕,红怜整了整书生的衣领,见他神色很好,两颊浅笑。
“公子,你已经睡了两天,府里的主人都来看你两回,还好孙道长在,不然这会儿都把你送去城里看郎中了。”
这么久了?
陆良生对于自己为什么会昏倒,也有些摸不着头脑,醒来唯一的感觉,就是修为提升了一大截。
怪哉。。
原本想问师父,可蛤蟆道人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
“师父,那我先出去招呼周老。”
陆良生朝桌上的蛤蟆拱了拱手,又对站在房内阴影的红怜做了放心的眼神,便是出了门。
侧院不大,一出来,还缠着一些绷带的道人,一只脚踩在矮凳,目光盯着矮几上的棋盘,与对面的老人下棋。
待书生走出房檐,孙迎仙啪的一声落下白子。
“老头儿,该你了嘿,别想着耍赖,本道棋势已成,落子定输赢!”
对面,周瑱笑呵呵拈过黑子,轻落棋盘。
“大势已定。”
“哎哎。。可否让本道悔上一步。。”孙迎仙绕着棋盘一圈,黑白满目,一时间没想明白自己糊里糊涂怎么就输了。
老人看到走出房檐的书生,对道人笑道:
“弈棋如观人,孙道长性急了,若稳扎稳打,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随后,起身走向陆良生。
“良生,身体可还有不适?”
“谢过周老,已经无碍了。”
陆良生拱手道谢一番,老人平时较为严厉,但到底体会得出对方的关心,相邀一起坐下,说起突然昏倒一事,忍不住笑起来。
“我也不知怎的就倒下了,刚才苏醒,却是发现修为又提升许多。”
那边研究棋子的道人,停下研究棋路,转过身来,看着说笑的书生。
“筑基?”
陆良生点点头:“不知道,如果没差的话,应该是到了这个境界。”
道人急忙过来,在他身上又是搭脉,又是观气,好一阵,瞪大着眼睛退去一旁。
“我的娘咧,睡个两日,就赶上我了。”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周瑱一身才学,博览群书,也是学识通达,此时坐在边上,瞧着小道长说的热闹,心里勾起好奇。
老人忍不住开口问道:“良生,修道一途到底是怎样的?那法术又是怎般模样?”
“周老,那天我不是施展过给你看吗?”
吱吱。。
蝉鸣一声接着一声在老松上嘶鸣,穿过树隙的阳光落在三人身上,安静了片刻,陆良生压着膝盖,忽地笑了一下。
“其实说起来,我也不知修道一途是怎样的,我那师父也没讲过太多,只是让我跟着修行,从旁指点,感觉。。其实和普通读书人埋头苦读没多大区别,说起来好笑,我觉得还是我恩师叔骅公曾经说的那句:这天下啊,不过几座山头罢了。”
孙迎仙眼皮跳了跳,将头转去一边。
“又开始读书人那一套了。”
周瑱笑呵呵的点头,“确实像他说的。”
叔骅公乃是他旧友,这句狂言也就只能从那老东西嘴里说的出,不过老人心中好奇终究没有得到解答,仍旧不死心的接着问道:
“那妖魔鬼怪又什么模样?说起来,府中许多人,包括老夫妻子都见过那喷水老妪,可我连一眼都没瞧上,眼下细细想来,还是有些好奇。”
老人闲赋许久,平日里做做学问,与往日京城的好友写上一封书信,更多的时候,还是在书房看一些山野怪志打发时间。
那日府里阴风大作,侧院的书生、小道士与人斗法,已让老人对修道产生了些许兴趣,故此才接连询问。
“嗯”
陆良生不好再拒绝,沉吟片刻,去屋里找了一张白纸,笔尖沾了沾墨汁,看向老人。
“周老,一会儿且末害怕,都是我施展的幻术。”
老人正襟危坐,深吸一口气,就见陆良生站在檐下,落下笔墨的刹那,侧院嘶鸣的蝉声突然安静,伸过院墙的树枝停了下来。
视野渐渐阴了下来,周瑱连忙抬起脸,不知何时一股阴云将日头遮了进去。
呼
呼呼呼
静谧的松枝,随着忽然刮起的一阵冷风摇摆起来,老人胡须、袍摆也都被吹的抚动,连忙抬手遮了遮。
“小道长,怎的突然起了大风。”
周瑱在袍袖后面喊了一声,发现没人回应,视线偏转,之前一直坐在不远的小道士,不知何时不见了踪影。
整个侧院除了风声静悄悄的,就像只有他一人。
第六十六章 华盖起庭院,书写镇宅言
“呵呵。。”
“呵呵呵。。。。。。。”
银铃的笑声回荡。
就在这时,侧院堂屋之中,陡然亮起了灯火,暖黄的光芒在里间明明灭灭,有女子的轻笑传出。
“什么人?!”周瑱唰的从凳上站起,朝紧闭的房门厉声大吼。
嘭!
堂屋门扇向内敞开,正中一个女子的背影跪坐蒲团,朝着墙壁挂着的神龛祈福。
老人小心上前半步,眯起眼睛望去,远远的,那背影动了一下,缓缓侧过的半张脸,进入火烛照亮的范围,露出妩媚的笑容。
是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女子。
“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