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剑人间-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三日,修筑差不多的白岩长道上,李渊骑马来到山门,下来徒步走上观里,朝正在水榭翻阅书籍的陆良生拱起手。
“国师,陛下请你去一趟皇宫。”
第四百四十三章烟雨江南岸,喋喋事不休
矗立芙蓉池旁的庙观,水池波光荡漾,荷花含苞,绿叶微浮,下方一尾青鲤游动,偶尔飞来一只蜻蜓点去水面,仿如受惊一般,摆着鱼尾窜了出去,游过水中刻有万寿观的石碑。
荡开的水纹推开,扭曲的水面倒映池边小案,香炉袅袅,匍匐桌面的蛤蟆挠了挠肚皮,翻了一个身,四仰八叉的呼呼大睡。
知知知。。。。。
知知
青葱绿林,传来恼人的蝉鸣,陆良生一身青衫衣袍,坐在案几,手边还有数卷竹简,俱都是历朝历代关于天象之说。
可惜都没有与天外红色星芒坠落的记载,最多的也都是扫把星,用神话来讲,还是商周时期姜子牙封神之后,给自己妻子封的神位,跟这事儿没任何关系。
翻过一页,指尖揉去眉角。
。。。。。。天地大劫。。。。。。五元上人。。。。。。现在还抓了镇海老和尚。
唉,头疼。。。。。。也不知老猪、随安、燕赤霞他们收到我传讯的纸鹤没有。
陆良生叹口气,将翻尽的书阖上,目光投去桌角呼呼大睡的蛤蟆道人。
“师父,集合众人之力,你觉得能否胜得过那个五元上人?”
桌角,蛤蟆半睁眼睑,侧了个身,转去一边:“怕什么,到时候为师助你一臂之力,先让我再睡会儿,呜哇啊啊。。。。。。”
挠了下白花花的肚皮,打了一个哈欠,蝉鸣声里昏昏沉沉又睡了过去。
呃。
陆良生失笑一下,看来师父也不看好。
起身走去水池,看着拂过水面的蜻蜓,一尾鲤鱼窜去荷叶,从另一边缓缓游出,像是忘记了之前的惊慌,指尖一勾,水面卷起一丝水线,凝成水珠,啪的一声弹去那方,吓得那鱼摆着尾巴扫起一圈泥尘,飞窜而出。
不过总要试上一试,若能说动对方,也算是将镇海老和尚救出来了。
想着,身后背对的长阶外,山门响起马蹄声,随后停下,李渊穿着一身宫中值守的甲胄,踏着石阶飞奔上来,甲叶都在哐哐震响,不忘朝一侧林野间探出脑袋的一头老驴拱下手,方才跑进庙观。
“国师!”
远远喊了一声,广场尽头的水池前的背影,陆良生收回法决,微微侧过脸看到那方跑上石阶的身影,笑着转回身伸手请他过来。
“叔德怎的有空到这里?”
李渊缓下脚步,压着剑柄上前,距离两丈左右,拱手躬身:“国师,陛下请你往宫里一叙。”
“哦?”
一般来讲,国师不涉朝政,只关王朝风水气运,有时也会在政事上给予建议,眼下又非早朝大议,忽然找他入宫就有些奇怪,想了片刻,陆良生望去对面:“可知是什么事?”
“我也不知,不过。。。。。。”
李渊身为千牛备身,有时候消息还是灵通的,想了想今日在殿外听到的消息,轻声说道:“。。。。。。不过好像跟国师家乡有关。”
“栖霞山?”
“不是,好像是天治附近几个州郡,有人闹事,想要光复陈朝。”
听到这里,陆良生自然想到年前大雪,陈靖来陆家村的事,希望不是他才好,不过就算是他,这种事也该是将军们率军一路南下就好了。。。。。。
不过当中详细,还是见过杨坚再说。
想罢,上楼换了那件国师衣袍,见皇帝怎么也要正式一些,之后,叮嘱了正在另一间房里,与法净和尚讨论什么东西的老孙。
“我去一趟皇宫面见陛下,劳烦看顾一下我那几位叔伯。。。。。。”
“知道了知道了,赶紧去入宫吧,本道这还有大事没处理完!”
满脸通红的道人嫌啰嗦,推着他出了阁楼,随手呯的将门扇给关上,拉着胖和尚,一只脚踏在凳上,继续争论佛道,还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书本往桌上一拍,见拿错了,立即塞回去,重新换上一本。。。。。
听着屋里的叫嚷,结结巴巴的争论,陆良生整了整衣领,这才出了万寿观。
“你且先行,我随后就到。”
李渊点点头,翻身上马,抽了一记鞭子,促马奔跑起来,忍不住回头看去后面陆先生如何跟上,然而,后方此时已经确实没了人影儿。
“咦,刚才还在。。。。。。”
耳中陡然掀起风声呼啸,有的一声锵剑身出窍的轻吟从他头顶划过,李渊回正,视线前方,一抹淡蓝流光飞去空中。
下方,喧嚣热闹的大街小巷,有无聊抬头的人,顿时惊得一屁股坐去地上,指着天空。
“那是什么?!”
“哎哟,一道光飞过去了!”
惊呼的话语声里,看到的那抹流光射向皇城,城墙上的士卒巡逻而过,有站在墙垛的士兵忽然睁大眼睛,退开几步,指去远方。
“那。。。。。。那是。。。。。”
是什么的最后三个字眼里,就见那道淡蓝的流光直接越过了城墙,落去后方更远的白虎门。
呯的轻响,陆良生稳稳站到地上,手中月胧剑一挽,归去剑鞘里,大步走去宫门,原本听到动静的宫中士卒,压着长兵“呃啊啊!”蜂拥围上。
“等一等!”有人开口喊道。
见到步入宫门的身影,冲来的一道道士卒,将兵器顿时往地上一拄,一个个身子挺的笔直。
“拜见国师!”
守卫宫门的将领,挥了挥手,让麾下退去,快步迎上来,小声道:“国师,这样飞来飞去的,多浪费法力啊,我这有马车,送国师进去吧。”
“有劳。”
陆良生朝他拱了拱手,有士卒赶了一辆马车过来,掀了掀袍摆走进里面,一个军士挥起鞭子,喝了声:“驾!”
车辕缓缓滚动起来,沿着这条通往深宫的宽阔宫道,一路穿行过去,见杨坚的宫殿不是朝议正殿,早有候着的宦官等候那里,见到陆良生乘坐的马车过来,小跑上去谄笑的搀扶他手走下车撵。
“国师,小心小心,陛下在书房正等着呢。”
“你在前带路吧。”
陆良生倒是没有太大的架子,伸了伸手,让这个宦官走在前面,周围长檐高阁,多是一些雅致的盆栽,正值初夏,青葱绿油,倒是好看的紧。
不过,这不是普通人家,过往遇上的侍女、侍卫,大多沉默、警惕,有种大院森严的感觉。
走在前面的宦官,忽然开口说了句:“国师,这里就到了。”
陆良生望去那边,门扇缕空雕格,缠绕金边,两门正中一对兽面铜环,守在两侧的宦官、侍卫见到一身日月星辰袍服,大步走来的国师,急忙将门推开请了他进去。
。。。。。。
书房,缕空的香炉升起袅袅熏烟染出静谧,铺有黄绸的书案上,杨坚正批改着奏折,听到门扇打开的声响,抬了抬头,连忙将笔下,起身迎了上来。
“国师,竟这般快就到了。”
陆良生拱手还去一礼,跟着笑起来:“陛下有请,在下不得不快些赶来。”
皇帝相邀下,过去坐到一侧席位,一个宫女进来斟上茶水退出后,陆良生放下开口问起正事。
“不知陛下,寻我入宫有何事?”
那边,重新做回书案的杨坚,将一封加急军情摆在了桌上,紧抿的双唇里,声音低沉。
“国师,陈朝余孽蛊惑当地州郡军民,举旗造反了。”
“陈靖?”
“嗯,还有一个叫陈辅的老家伙。。。。。。他会法术。”
书房变得死寂,陆良生沉默的盯着地上铺砌的地毯,果然,还是被当初老孙说中了。
第四百四十四章 杨坚问鬼神
阳光划过半开的窗棂。
书房熏烟袅袅,偶尔外面传来侍卫巡逻而过的脚步声里,陆良生抬起视线,划过窗棂的光芒落在他脸上,微微皱起眉。
“陛下,那陈靖、陈辅,去年大雪时,来过栖霞山,倒是没想到会做的这般直接。”
“国师坦荡!”
做为皇帝,杨坚最喜的就是陆良生这种坦荡的性格,换做朝中诸臣,或者其他旁人,怕是巴不得跟作乱之人撇清关系。
点点头,赞赏的说了句时,这位皇帝起身,将那份南陈军情信函递给陆良生,左右拂了拂宽袖,随意在一旁坐下来,仰起脸看去对面照进窗棂的光尘。
“朕这般年纪才将天下一统,往后的时日也不多,这些人巴不得天下继续乱,继续分裂,好将天下九州撕的稀里哗啦啊。。。。。。”
抬手让宫女端来西域上贡的葡萄酒,给书生倒了一杯,也给自己满上。
“国师,要是朕有你现在这般年纪,或者下面有几个能力出众的儿子,呵呵,就由那些跳梁小丑闹一阵,有空了再收拾也无妨啊。”
徐徐话语轻叹出来,那边拿着军情的陆良生一字一句,看完上面内容,折叠起来放去案几,笑着随口说道:
“陛下正当壮年,何来这般愁苦之言,何况膝下皇子中,太子杨勇温尔雅,饱读书籍,甚得追随之人推崇。”
“他?三国曹植罢了,当不得国师过誉。”杨坚笑了起来,摆摆手,抿去一口酒水,缓缓阖上眼睛,滚动的喉结回味着甘甜。
“。。。。。。勇儿温尔雅,谦虚有礼不假,可多是喜欢一些诗词歌赋,结交人,将来要是做了皇帝,光有治,没有武功震慑,下面的人就不怕你,皇帝要是没人怕了,脑袋就得端去别人手里。”
“那二皇子杨广。。。。。。”
“一直都很聪明,在朕面前也喜欢装,还以为朕看不出来。”
听到陆良生提到二儿子,杨坚手掌啪的一下拍在大腿,哈哈大笑起来:“朕这个儿子啊,其实也挺适合当皇帝的,不过就怕他太过自负,听不进忠言劝谏。”
杯盏放去桌面,陆良生偏过头,看向旁边双手撑地,仰头盯着穹顶的皇帝,这忽然的一番话,让他感到一丝不适应。
陛下,怎么跟我说起这些。
想着间,陆良生抬起双袖拱手道:“陛下,此事还是就此打住吧,我非朝臣,就算朝臣,也不能干涉陛下家事。”
“哈哈,这事上,国师也跟他们一样了。”皇帝笑着坐直身子,拖着一身袍服起来,慢悠悠走回书案,“也罢,朕没什么人说心里话,是有些唠叨了,刚才那份军情,国师想必也看了,朕让国师回南陈一趟,与我大隋军队一起!”
后面那半句语气稍重,杨坚拂过宽袖坐了下来,眉宇间蕴有怒意。
“陈辅此人当年在岭南一带,就与我南下军队周旋,让大隋将士吃尽苦头,后来封锁岭南,农商难以维系,城中军民这才投降,如今他却是带着陈朝那小皇帝又回到陈朝故土,施法挑唆,杀我军中将领,此事上,朕难以咽下,所以才劳烦国师特地跑一趟。”
意思便是让我去牵制那陈辅。。。。。。只要不是大军杀伐,陆良生倒是可以接受,而且有他在一旁,也可约束将领士卒,让百姓免受波及,若是不用动刀兵,那就更好了。
唔。。。。。顺道也可以回家看看。
“此乃国事,我自当尽力!”
陆良生拱手应下了这事,南下平叛,粮秣、兵马调动至少也要一两月的时间,足够他从无疆山五色庄回来。
不过还有一事,陆良生有些疑惑,目光扫过四周,看着空荡荡的书房,以往这样的事,杨素几乎都会在场的。
“陛下,此事,为何不叫上越国公?”
“杨素啊。。。。。他老了。”
杨坚怕陆良生会错意,笑道:“随朕开国之功臣,大多年岁已高,越国公替朕南征北战多年,也该歇一歇了,累的将来他子女心里埋怨朕不会体恤人。”
当然,这话里说笑的意味较重,陆良生自然不会全往心里去,跟着笑了笑,说起年龄的问题,他倒是有些想法。
“陛下担心年事过高,修道之中,倒是有许多延年益寿的法子,不妨替陛下寻一些来。”
那边书案后,皇帝身子动了动,随后又坐回去,犹豫了一下,摆摆袍袖,像是将刚才的激动扫去。
“算了,人嘛总归要去的,朕坐这个位置要是活太长了,下面的太子心里就不舒服了,而且,朕也非始皇帝,做不来与天同寿,与世为君的豪迈,就这样也好,不过。。。。。。”
他话语顿了一下,看着起身准备告辞离开的陆良生,语气缓和。
“国师,人死后,魂魄还能有记忆否?”
走到门口的陆良生停下脚步,看着探寻望来的皇帝对视片刻,点下头:“世间神鬼俱有。”
“那。。。。。可不入轮回,受转世之苦?”
陆良生点点头:“有其他方法可不入轮回,神魂不灭,保记忆不散。”
“原来如此。”
那边,杨坚像是想通了一些什么,脸上又有了笑容,早朝过后就一直处理政务,也是有些疲惫了,陆良生与他又说了会儿话,问他为何问起这个,后者也不直接回答,不过也看得出来,哪个皇帝不想比别人多活长一些。
从侧殿出来,初夏炎风阵阵吹来,走过摇曳的树荫,长长的宫墙,陆良生乘上来时的马车,一路出了皇城,穿行过扰扰嚷嚷的长街。
“让开让开!”
“前面的,快让开”
陆良生端坐车厢,端着茶水正看着车帘外的行人来去,高声叫卖的街市,外面赶车的士卒大声吆喝,随即吁了一声,车辕陡然刹停,晃的手中杯盏茶水洒了出来。
滑落半空的水珠悬停,陆良生放去杯盏时,手指轻轻一挥,那洒开的水珠倒飞回来,一一落回杯里。
随后,向外面与人争吵的士卒问了一句。
“何事?”
“回国师,两个不看道的,嘿,你俩还来劲儿了。。。。。。”那士卒说着话,忽然跳下车撵,像是跟人起了争执。
“。。。。。。说得就是你们俩,瞪什么瞪,一身兽皮,像个胡人。”
“你这当兵的,怎么拿胡人说我俩,不就是没来过长安嘛,我告诉你,要不是我师父不让我欺负咱大隋兵。。。。。。”
。。。。。。
车内,陆良生听到外面响起的争吵有些耳熟,起身掀开帘子走了出去,长街不少百姓驻足正望来这边,看起热闹。
那赶车的士卒对面,两个穿着粗布兽皮的青年,一个披头散发,脸上多是短短的胡渣,另一个发髻系的还算整齐,拄着一把青鞘紫柄的长剑正与士兵争吵。
余光里,见到那边马车帘子掀开,走出一道身影,脸上顿时泛起笑容,一下将士兵挤开冲了过去,将手里青剑一丢,单膝跪去地上,拱手就拜。
“随安,拜见师父!”
第四百四十五章 众人集合
“师父,出的那主意真是不错,我还真绕了一个圈回来了!”
看戏的人群离散,车辕滚滚滚沿着长街驶向芙蓉池,微微摇晃的车厢内,衣裳邋遢的青年灌了口茶水,呯的放去矮几,挥了下手,接着往下说。
“就从苗疆那,一直往南,结果没走多久,一片都是大海,到了海上更是一望无际,看都看不到边。。。。。。不信你问他!”
陆良生偏过目光,看着徒弟指去一旁的兽皮青年,脏乱的头发下,皮肤稍黑,面容端正颇有些老相,看不出具体多少年岁,这人汉话并不是很流利,看到同伴的师父望来,连忙低了低头,学着李随安之前的动作,拱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