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剑人间-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注意分寸,陛下还在前面。”
“知道了知道了。”杨广撇撇嘴,收回手,顺道从旁边走过的孩童手中竹篮里,拿了一个青梨咬上一口。
“你看我父皇。”
那边,杨坚穿着一身龙袍脚步轻快在人群间挤来挤去,一会儿拿了这个来尝尝,一会儿又跑去下个摊子,顺手还牵了头驴,学着陆良生的模样,捂着颔下一圈大胡子,大摇大摆的走过城门。
看守城门的士兵个个膀大腰圆,简单检查过了进门的杨坚三人,挥手放行,走去城中,三人这才感受到陆良生手中画出的城池细节。
入城之后,是一片繁华。
青砖长道干净整洁,高檐悬着灯笼,店家伙计垫上凳子,将里面灯火吹灭,搬去凳子时,不忘朝过路的行人吆喝,街道一侧,推着独轮木车的老汉驮着新买的一桩米粮,喜悦的从刚揭开蒸笼的摊贩前方过去。
蒸汽腾腾的肉饼散发诱人的香气,推车的老汉又回来,买了一个用油纸包上揣进怀里捂实。
长街蓝底白字的旗幡悬挂两侧街沿,在风里轻轻鼓荡,酒楼茶肆人声喧哗,不时能听到报着菜名、酒名的店家伙计把话语都喊到街上来。
“你们说,往后建成的大兴,会有这般繁盛吗?”
杨坚看去周围的繁华热闹,人来人往间,孩童举着风车追逐打闹,老人累了坐在街边商铺的长凳歇息,与同龄的友人说笑,阁楼常见妇人推开窗棂,拍打被褥灰尘,也有面容姣好的少女坐在床边照着铜镜,撑着下巴有时傻笑,有时幽怨的叹出一口气。
跟在皇帝一侧的杨素也在看着这一切,颇为坚定的点下头。
“会的,大隋定能盛事来临!万邦朝贺!”
三人走过几条长街,看过了繁荣,也去了府衙,甚至还有皇宫,见到了与杨坚一模一样的身影坐在宝座上,与众武讨论国事,看得杨素直皱眉头,正要想说,被前面的兄长挥手打断。
“有城既有主,陆先生不过给我们一个更加真实的感受,朕岂会生气?”
转过熟悉的皇宫,甚至还看到了熟悉的几个宦官,走了过去,不久,三人回到宣政殿前,看到里面朝政已散,一袭青衣白袍的身影站在那边,拿着一杆毛笔,正在长桌书写,肩头还有刚才那只蛤蟆。
“陆先生!”
杨坚此时对陆良生擅长幻术一道,已是心服口服,不管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还是登上大宝君临天下,也都没有今日这般玄奇。
身旁的杨素,同样如此,他擅兵道剑法,可真要论及多方面的术法,恐怕还不及面前这位书生会的多。
毕竟修为不是法术,而法术是要平日专研积累的。
那边,背对的书生停下画笔,放去墨砚,转过身来,脸上露出笑容,朝对面三人拱起手。
“陛下、晋王、越国公,游览此城,心里可还算满意?”
“满意,朕很满意。”
杨坚并不作伪,长久处理政务,好久没有这般心情舒畅了,跨进殿门,脸上都笑出皱纹。
“要是这城中的人,能与我们交谈那就更好了,就是不知,往后朕修筑的这座城,真会有这般盛景?”
“呵呵。”陆良生跟着笑出声,挥袍幻出几张木椅,邀了三人坐下。
“陛下,幻术毕竟是幻术,成不了真,在下不过是以长安原貌放在这里罢了,真要让还在修筑的大兴城如画里这般热闹繁华,那还是需要陛下与越国公,以及晋王,往后多加善待百姓。”
杨坚从刚才游览画中界的兴奋回拢情绪,蹄筋到陆良生这番话,抚须轻点了下头。
“先生所言极是,世间繁荣还需我等亲手操持,而非活在幻想当中,朕明白先生让我等进入这画里的含义了。”
“不止这点。”
陆良生也不怕得罪皇帝,反正若是对方小肚鸡肠,大不了一走了之,继续自己的道。
“在下画这幅图,也有其他用处,就当还陛下敕封的恩情。”
转过身,挽起袖口,取过砚上毛笔,边沿沾了沾,继续在一张纸页上书写,声音也在继续说。
“陛下修筑大兴城,可置一块风水岩屏,放于皇城,请能工巧匠将画里的内容全部雕琢去上面,最后将这幅画放去石中。”
陆良生说完,手中画笔也停下,将写有叮嘱事项的内容交给木椅上的皇帝。
“待完工后,在下会再来,做最后一事。”
端过茶水抿了一口的杨素,大抵明白是什么事,放下茶杯:“镇国运?”
镇国运?
陆良生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摇摇头,笑道:“在下还没到那种修为,最多让一城平添生气,让一地百姓安居乐业罢了。”
事情已做完,袍袖一拂,撤去了画中幻术。
下一刻。
坐在木椅上的三人眼睛陡然一花,视线再清晰时,殿外漆黑燃有火把光芒,夜虫在外面角落一阵一阵啼鸣,侍卫、兵卒携着武器密集的围在四周,一声一声的叫嚷。
“陛下!”“越国公也回来了!”“”
“护驾”
也有一道温婉的女声唤来:“陛下?!”
轻声呼唤,钻入脑海,木讷坐在那里的皇帝回过神来,连忙起身看去四周,一切又变回了真实。
半响,他握了握旁边端庄雍容的妇人,说了句:“朕没事。”随后,目光投去桌上的那卷画,开口。
“将此画收好,任何人不得触碰!”
这时,他想起陆良生,忙挤开周围侍卫、兵卒,哪里还有书生的踪影,远处的黑暗,只有叮叮当当的脖铃声隐约传来。
第两百八十二章 会生长的画
云稀月高,黑夜深巷传来犬吠,长街上薄薄雾气里显出一人一驴的身影,出了皇城,陆良生并没有急着离开,就近一条街道上,还有夜摊亮着灯笼。
摆摊是个老头儿,忙着捞锅里翻滚的面条,听到铜铃声渐近,抬起视线,见是一个衣袍飘飘的斯书生牵着一头老驴过来。
连忙放下漏勺,擦了擦手上水渍,将一根长凳摆好。
“这位公子,老朽这里只有汤水面,不挑口的话,就坐这里。”
陆良生笑着系去老驴,取过书架隔间的师父托掌中过来:“不挑口,来四碗。”
“好。。。。。。哎?”那老头儿愣了一下,看了看街上,回过头看着已坐下的书生,“这位公子,别嫌老朽啰嗦,四碗面怕是有点多,你一个人吃不完。”
“一碗,给我这只蟾,其余两碗等会儿还有人过来。”
“蟾。。。。。蛤蟆?”
老头儿见一个穿小褂子的蛤蟆被书生放去桌上,摇头叹了口气,只要客人付钱,一个蛤蟆吃就吃吧。
捞起锅中那碗面,放了佐料,淋了汤水,端去给另一桌的客人,说了句:“慢吃”时,回到推灶前,刚要下一把面条。
一抹幽香从鼻下飘了过去。
抬头去看,就见一个黑裙女子轻快走进摊位,略施粉黛、青丝高盘插着玉钗,露出白皙的颈脖、锁骨,令得老头忘记将手里的面放去锅里,就连刚才一桌的三个客人眼都看直了。
不等老头开口,那女子笑吟吟的走到书生那桌坐下来,紧挨过去,颇为亲昵的蹭对方肩膀。
“老妖,这里还有什么好吃的?”
木栖幽被按着额头推回来,依旧笑嘻嘻的撑着下巴,一双美目一眨一眨的盯着对面的陆良生看。
后者看了一眼那边老头,老头也反应过来,笑呵呵的晃了晃手中面条。
“那位公子请你吃好吃的。”
说完,也不再多看,忙自己的去了。
那边方桌前,陆良生将老头的话补充了一句:“汤水面,填饱肚子就成了。”
“哦。”栖幽撑下巴简单回应了一声,见陆良生笑着看着她,咬着下唇,俏皮的单眨了一下眼睛。
陆良生像是被电了一下,全身只感一阵微麻,下意识的偏开视线。
。。。。。。这树妖哪里学来的,红怜都没她会招惹人。
咳咳!
盘在桌上的蛤蟆道人干咳两声,蟾眼微睁,斜了一眼面前的男女,圆圆的蹼头在桌上轻敲。
“收敛一点,为师还在这。。。。。”
闻到烫油淋过盛进碗里的面条、葱花飘出的香味,蛤蟆道人最后一个字都懒得说了,盯着老头将面碗端来放到桌上。
未以免吓到别人,就盘在那里,赶紧催促道:“良生,快给为师夹一根到碗边。”
“师父慢点。”
用着只有三人能听到的话语,陆良生夹了一根面条垂到碗外,就被蛤蟆道人伸出长舌卷进嘴里,呼噜噜吸进肚中,栖幽本能的张开嘴,学着蛤蟆的样子,舌头分裂几条就要探出来,被旁边的书生拿筷子敲在头上。
“你是树妖!”
“有区别吗?”栖幽歪了歪脖子,眨着大眼睛看着陆良生。
一旁,吃过几根面条的蛤蟆,舌头卷过嘴角的油渍,咂了咂嘴。
“良生,还有一碗给谁的?”
第四碗面也端了过来,待老头走开,陆良生挑自己碗中一簇面条吹了吹,热气翻腾间,低声说了句。
“快过来了!”
果然,不多时,黑夜长街上,响起脚步声,走进夜摊灯笼照着的范围,走来的身影,一身官袍,瘦脸长须,正是宫中的越国公杨素。
看到摊位上吃面的一男一女,目光扫过云淡风轻吸着面条的蛤蟆,径直了走过去,坐到陆良生对面,也不客气的端起面前一碗面,呼噜噜吃进嘴里。
“宫里饭致,有时却不如这热乎乎的面条吃的爽快,素谢陆道友请吃面。”
陆良生咽下口中面食,也跟着笑起来,看去对面杨素。
“越国公说哪里话,你不是让陛下敕封在下了吗,一碗面怎的当得起这情。”
“哟,陆大先生也会揶揄人了。”对面的杨素抬起脸来,笑着说了这句,不过两人终究有情分的,玩笑话自然不会当真。
放下筷子,他抚了抚须髯,半响,说出自己的想法。
“陆道友难请,这才出此办法,逼你过来一趟,再则,你一身学业难道就这么荒废?入朝为官,不,不说为官,就说国师一职,上能祷告苍天、祖宗,下能运用学识,两者都能照拂天下百姓受恩惠。”
“我是不成的,一生所学都在兵道、剑法上,而其他人,要么专心修道、要么只会治理民生,两者兼顾的,天下不说没有,但我与族兄就知道你一人啊,何况还那么熟,而且,你没有多少私心,这才是我兄长最喜之处。”
陆良生笑着将话听完,也不反驳,毕竟之前在宫中已经答应过了杨坚,而且他也知晓自己性格,既然答应了,自然会来帮衬一二,至于长期待在长安,怕是有些犯难。
家当都在栖霞山,父母亲人也都在,整个陆家村亲手让它慢慢变得富裕、生活平和,若是一走,多是舍不得的。
沉吟了片刻,陆良生搁下筷子。
“越国公说的这番话,我又怎会不知,心里也感激陛下看重,只是修为浅薄,出任国师只怕惹同道之人耻笑,说区区元婴境之人,也敢当国师,到时陛下和越国公也跟着丢了颜面。”
碗边的蛤蟆道人想要开口,张了张嘴,看着徒弟的表情,还是重新闭上,继续吸自己的面条。
彼其娘之。。。。。宫里的山珍海味啊。
那边,杨素却不是那样想,摇摇头:“陆道友这就说的什么话,你看我?修为几何?”
“那不一样,越国公是当今天子族弟,又有伐北齐、灭南陈之功劳,何人能非议?而陆良生,无功无德,只诛了一两个为祸的妖物就窃居高位,不妥的。”
陆良生有自己的思虑,指尖在桌面点了点,忽然笑起来:“国师一职,暂且放下,我想四处走走,磨砺一番,正好前几日无意偶得一件奇物。”
说着,他将祈火教一事讲给了杨素听,后者曾经也追寻过这个教派,可惜收获甚少,眼下听完始末,不由赞了一声,危害大隋天下、兄长社稷之徒,杨素都极度恶之。
见书生走去书架取过书册走来,飞快伸手将对方就要翻开书页的手按住。
“此物乃你所得,何故让旁人看。”
“越国公可是旁人?”
陆良生心中坦荡,翻开书册,让上面紫山观的画幅落在杨素眼中,然而翻开时,就见原本占据很大一页的紫山观,不知何时缩小到一角,周围山峦延绵、林野茂盛,青墨清晰,栩栩如生。
夜摊灯火昏黄,灯笼在光影照在书生脸上。
明暗间,陆良生微皱眉头,他从未在上面画过其他的景物。
第两百八十三章 明尊最后的结局
“陆道友画技当真了得,四周林野也画惟妙惟肖,若非看出青墨,还以为真就长在画里了。”
取过一盏油灯,杨素照着上面一点一点的看过去,忍不住赞出声,引得煮面的老头探来目光,可惜终究欣赏不来。
对面,陆良生替杨素接过油灯,放去桌角,低声否定了除紫山观外的其他景色。
“四周山峦非我做画,当时只将紫山观画入册里,刚才打开才看见,竟有了这般多山峦成型,越国公见多识广,可看出什么来?”
听到这么一说,杨素抬起目光,眸底泛起惊讶的神色,随后也皱起眉头,仔细端详了书册纸张,书封面的名字。
“山海无垠。。。。。倒是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
仔细看了一阵,可惜也没从材质、书名上看出丁点端倪,不过修道多年,又身居高位,见识上比陆良生多一些,感书生心中坦荡,杨素也不愿做享帚自珍之人。
“唔,素心里有点推测。。。。。”
他微微抬了抬袖口,指尖施了一个隔音的小法术,对面陆良生也跟着施了两人一妖一蛤蟆吃面说笑的幻术。
感受到法力在周围流转,杨素这才开口。
“。。。。。。此物道友无意所得,该是天数已定,以道友之前所说,乃是空白一片,封了紫山观进去也没有任何反应,然而眼下却是以紫山观为起始自行延伸出山川道路,改日,陆道友不妨再去一趟贺灵州看看,依照山势对比,可与画上一般无二?
。。。。。。若一模一样,待它继续延伸全覆书册,必有异样出现,到时道友循着那些地方走上一遭,看看可探究出什么东西出来。”
陆良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那越国公觉得,那些地方可能会有什么?”
“奇珍异宝。。。。。”杨素捻着须尖沉吟一会儿,补充道:“也有可能是凶猛异兽,或千年大妖。”
蛤蟆道人眼睑抖了抖,见到那杨素目光扫过来,不自觉挺了挺身子,顷刻,目光从他身上扫过,落去另一侧撑着下巴,眼睛直直看着书生的黑裙女子。
“当然,陆道友可能是不觉得什么,但素还是要提醒一句,修道之人,切莫浪费精元,上次罗刹鬼,这次又是。。。。。”
杨素下巴抬了抬,意思很明显的指去栖幽,后者像是明白有人在说自己,木栖幽偏过头来,细眉微皱,倾斜探过去一点身子,恶狠狠的吐出舌尖,分开几条在杨素面前疯狂挥舞。
“陆道友。。。。。。”后面原本还没说完的话,杨素硬生生的憋回肚里,急忙将视线偏开,吞了一口唾沫,抬起袖口擦了擦额角的汗渍。
那还千年道行的大妖,自己这点道行真不够看。。。。。唉,算了算了,自古书生风流,由他去吧,只要压得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