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十三剑-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是因为祖上曾经犯下的罪过,庞洪为人非常低调,从没在人前因为祖上被定罪而说话什么不满的话语。当时兵部推荐他出任京城禁军北营主将时,朝中也有人站出来提出担心,怕庞洪因为祖上的事情而心存怨恨,在手握兵权后作出什么事情。
最终皇帝并没有因为这个担心而否决了兵部的提议,庞洪就这样当上了北营的主将。
当然这并不是范长云担心的根本,而是他想起来了当时举荐庞洪的兵部尚书是纪敏。纪敏原是内阁次辅,在姬轩整顿朝纲的过程中,他被免去了官职。纪敏在出任内阁次辅之前曾是兵部尚书,但关键的是他是成王的心腹。
成王心腹举荐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是成王的人,但现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防。
北门的防御至关重要,不能出现丝毫的意外,虽然姬轩让阿牛跟着庞洪就是防止意外,但毕竟阿牛太年轻,经历的事情太少,此去更是只有区区几人。
听完范长云的担心,姬轩立刻起身,让宫阙陪着,带着一百多名东宫侍卫赶往北门。
在途中他们看到了庞洪发出的烟花,知道事情不妙,加快了前进的步伐。随后他们相继遇到了熊哥与齐五,让他们一起赶回北门。
随沈跃来到北门的北营将士看到地上躺着的几百人,心中生疑,他们没来得及询问,因为叛军已经在城门外点燃了火料,若不是阿牛让人把城楼上的两个盛满水,平日备来灭火的水缸扔了下去,估计火势会更大。
随着援军登上城墙,弓箭手射出一阵密集的箭矢,攻到城门口的叛军不得不退回到原地。在确定安全之后,阿牛带人打开城门灭掉了大火。
白汉眼见良机错失,一通怒骂。
就在白汉懊恼的时候,后续大军终于赶到了。白汉把之前的情况简要告诉了兄长白浩。
白浩根据白汉的描述,断定北门禁军仓促之下一定没有做好防御的准备,所以顾不得休整,立刻下令攻城。
白汉不甘心之前错失的机会,请命由前锋营带着攻城器械攻城。这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白浩自然同意。
站在白浩身边的一位五十多岁的副将一脸严肃的神情看着白汉带人攻城。
……
正如白浩料想的一样,沈跃虽然带着部分禁军赶来,但很仓促,守城用的器械物品还没来得及运到城墙上,不过他已经命人行动起来,加紧搬运。
要搬运器械,还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庞洪与那几百兵士便碍事了,沈跃便命人把这些人移开。
就在这时,有人站出来质疑为何作为北营主将的庞洪与那几百兵士会昏迷倒下。
沈跃与阿牛相继站出来讲明了情况,但还是有部分人将信将疑,特别是那些对庞洪印象不错的兵士。
大战之前,内部的团结与士气最为重要,所以沈跃与阿牛商量着怎样才能让所有人相信他们所说的全都是事实。
就在此时,姬轩带人赶到了。
太子殿下亲自出面,自然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沈跃被任命为新的北营主将,北营所有将士急速运转,一边抵挡着向成军的攻击,一边搬运器械物料。
向成军的攻击很猛烈,北营禁军抵挡的很辛苦,双方互有伤亡。不过向成军有五万人马,轮流攻击,而禁军本就是仓促迎战,军械,木石等都准备不足,造成城墙上防守很吃力。
向成军有几次都攻到了城墙上,双方展开了惨烈的肉搏,禁军在付出很大的代价后才把攻上城墙的向成军全部击杀。
漫天的杀喊声响彻夜空。
姬轩站在城门楼上静静的看着这惨烈的场面,神情极为严肃。
向成军的攻击随着一次次被禁军击退逐渐变得不那么猛烈了,禁军经过了最初的慌乱现在已经稳住了阵势,关键是姬轩身为太子一直站在城门楼上,这就是对禁军将士最大的鼓舞。
夏日的天亮的早,东方天空升起的第一抹朝霞泛着红彤彤的灿烂,犹如是被双方将士的鲜血染红的。
随着天空的放亮,向成军停止了进攻。
本次起兵成王是计划好的,向成军突袭北门,北营主将庞洪负责接应,按说是很容易从北门进入京城的,但现的情况是庞洪没有出现,突袭也变成了强攻。
白浩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所有的事情都偏离成王告诉他的计划,这让他心中有些不安。虽然兵力是五比一,但京城城墙高大坚固,禁军踞险而守,现在又稳住了局势,要强攻会很难,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现在他已经损失了一两千人。
成王现在应该在慈恩寺,所以白浩让白汉去那里见成王,把北门的情况告诉他,决定下一步的该怎么办。
第257章 逼着文人骂人
姬轩派出去观察怀安军动向的士兵刚到了京前镇便被埋伏在那里的天一教人给杀了。
现在的京前镇俨然成了天一教的巢穴,梅长老带着两万教众提前变换身份埋伏在这里,现在卢归元也带着众长老与归附门派的所有人都赶到了这里。
京前镇地处南面进京的要道上,所以成王才费尽心机让天一教逐步掌控,把京前镇变成一座堡垒,变成一座军营,变成进攻京城的利器,同时也可以拦截从这里去救援京城的援军。
怀安军到了京前镇没有与天一教发生交战,因为怀安军的主将其实是天一教的一名长老,名叫韩通。当然这个情况成王是不知道的。
韩通带着五万兵马来到京前镇与天一教众人会合,然后趁着夜色兵发京城。
姬轩派出的士兵被杀,按说怀安军的消息自然无人传回,但在怀安军到达京城南门时,那里已经做好了准备。
南门的主将在去东宫之前便命副将带领南营所有将士进入战备状态,所以他们在怀安军到达时并不像北营将士那样慌忙应战。
还有就是他们提前得到了消息,知道怀安军要来进攻,这个消息是郑泰传来的。
郑泰通过追查莫三的行踪,觉察到了京前镇的不一样,虽然后来因为忙其他的事情没顾上深入京前镇查看,但今夜他奉姬轩之命带着兵符出京,首先就想到了来京前镇看一看。
看到京前镇的景象郑泰大吃一惊,所以他即刻赶回南门把情况告诉了守将,并让守将即刻通知姬轩。
虽然杀了姬轩派出的士兵,但卢归元与韩通没有天真的认为他们这么大的动静不会被发现,所以他们还是按原来的计划,待大军到齐之后,才对南门禁军展开了攻击。
南门战事的惨烈比北门更甚,双方的伤亡都很大,但这样的伤亡怀安军与天一教能承受,南营禁军却无法承受,若是这样下去,南营的禁军用不了几日便会被消耗殆尽。
看着这样惨烈的景象卢归元没有半点的难过,他甚至脸上还露出了些许笑意。
最近的事情实在是太顺了!
天云别院对付江湖正道,本想着会是一场血战,没想到欧阳怿想出的计策兵不血刃的解决了最有威胁的几人,而剩下的那些人也没有让他付出多大的代价。
没有损失,相反还收服了许多门派壮大了自己的实力。现在天一教众和收服的门派弟子,再加上韩通所率的怀安军,卢归元有近八万兵力。
本来他还想等成王与姬轩杀个两败俱伤时再动手,但后来韩通进言,不如主动配合成王,一鼓作气拿下京城。
成王毕竟是皇子,又在朝中掌权多年,他起兵争夺皇位朝廷众臣及各个州府、卫军支持谁并不好说,但若是天一教现在就站到人前参与争夺皇位并不会得到支持,不如现在助成王得手,然后再从成王手中夺取。
卢归元很认同韩通的提议,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君临天下的那一刻。
姬轩是在北门城楼上得到郑泰传递的消息,最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京城最近的两个卫军竟然全部参与了谋反,这样京城的局势便非常危急,如果没有援军救援,京城危在旦夕。
好在他提前做了准备,郑泰带着兵符提前出京,相信他一定会带着援军回来。
南门战事的惨烈从眼前北门的景象便可以想象,但姬轩并没有离开北门,他只是传令,让南门主将无论如何要守住南门。
在传令兵走后,姬轩看了看身边的内阁大臣,然后让范长云通知百官,今日的早朝在北门举行。
其实并不是只有坏消息而没有好消息,守卫宫城的秦凡与在城内布控的林源都传来了好消息。
一直没有消息的胡统领不知道为何没有按成王的指令带人攻打东宫,反而出现在了宫城,他要接管宫城防卫被秦凡拒绝,双方打了起来,最后胡统领被秦凡拿下。
被擒住的胡统领怒骂秦凡背叛成王必将不得好死,秦凡没有理会他,而是派人押着他送到姬轩面前。
林源按计划从东西两营调来四千人对京城重点区域进行严控,果然有人出来生事,一番打斗之后都被拿下。拿下这些人之后林源顺带把他们背后的人都挖了出来。
京城内的不安定因素被清除,姬轩稍稍安心。
文武百官得到传令匆匆赶到北门城楼,当他们看到城下那些受伤和死去的兵士不禁面露惊恐悲愤之情,等他们登上城楼看到战后的惨状,先前那些情绪更甚。
大魏自万成之难后境内很少有战事,所以除了那些戍守边境的将军,几乎没有其他官员能见到如此惨烈的场面。看着如此惨景有官员也顾不得姬轩就在身边,忍不住怒骂成王。
姬轩没有理会这些怒骂,因为他也很想骂人。
今日这样特别的早朝没有人奏报事情,因为任何事情也比不过眼前的事情。
姬轩没有作声,一切都交给内阁统筹安排。目前要紧的事情就是守卫京城,内阁让在京的所有官员行动起来,各司其责。援军不知何时能到,所以禁军需要协助以及补充,城内各府衙的府兵护院以及青壮年都要积极协助守城。京兆尹及兵部同时加强京城内的安防,排除京城内一切不安定因素。军器监负责加紧赶制所需兵器,并抽人配合无双剑派的马长老赶制排弩车极其所需的箭矢。。。。。。
姬轩听着范长云的安排,面无表情的看着在远处扎营休整的向成军,目光幽冷。
白浩似是感觉到了姬轩的注视,在副将的陪同下缓缓骑马来到城下与姬轩对视。
看到白浩竟然敢骑马来到城下,城楼的百官忍不住指着他怒骂。骂成王时这些官员还有所顾及,但对于白浩,他们把能想到的所有骂人的言语都用上了。
因一己之私,造成这么多人受难,再斯文,再饱学的人也会愤怒,也会骂人。
第258章 舌战
对于怒骂,白浩没有生气,而是嘴角微扬,面带微笑的说道:“尔等都是饱读诗书的有学之士,竟然口出污言秽语,真是有辱圣贤。”
有一官员指着白浩怒斥道:“能令我们不顾斯文也要怒骂你,可想你所做之事是何其令人发指!”
白浩笑道:“尔等迂腐之辈,姬轩用江湖手段迷惑圣上,夺取太子之位,我等怎可看着大魏江山落入此贼子手中?”
师出有名方可为自己争得支持,不过白浩的话并不是说给这些官员听的,位列朝堂的官员对于朝中的事情要比他清楚的多,他这些话是说给向成军的将士们听的。
白浩虽然是向成军的主将,但要出兵,并且是攻打京城,必然要找出一个令向成军将士信服的理由。当然,这个理由之前成王已经给了。成王拿着假的圣旨与兵符要向成军进京清君侧,早就归顺成王的白浩自然能配合成王演好这出戏。
当白浩把这个理由当着姬轩与朝中百官的面说出,虽然招来诸多怒骂,但在向成军中这个理由的可信度还是有所提升。
白浩的目的达到便不再做声,任凭那些官员肆意漫骂。
被骂者并没有因为被骂而生气,骂人者骂着骂着便没了劲头。
等骂声停止,白浩向着姬轩说道:“太子殿下最好放弃抵抗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城,本将军保证不乱杀一人。”
“你休想!”一官员斥道,“作乱犯上之辈,竟然还敢口出狂言,是谁给你如此大的底气?”
白浩微微笑道:“我等起兵是清君侧,并不是犯上作乱,只要姬轩让出太子之位我们立刻退兵。另外你说是谁给我的底气,本将的底气自然是因为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为了天下,为了大魏朝廷,同时也来自手中的兵权。
“向成军与怀安军有十万之众,就算禁军可以据险而守,但兵力分散,守个十天半月还可以,但时间久了没有援军,你们觉得能坚持多久?”
“咱们再说说援军,现在北境战事牵扯了几乎所有北面兵力,而晋国、西夏与西周现在虽然没有对我们开战,但皆屯兵边境牵扯了我们大部分的兵力,放眼整个大魏,还有多少兵力可以赶来救援京城?即便有禁军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吗?”
白浩的话令城楼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他说的很对,现在整个大魏的兵力大都屯守边境,虽然还有一部分卫军,但一者距离京城太远,即便急行军赶来,疲惫之师战力如何谁也不知道。再者成王既然起兵,自然是胸有成竹,应该已经做好了对策。
范长云向前一步来到一个垛口前,正色道:“即便没有援军你们也休息踏进京城一步,更何况一定会有援军。”
白浩笑道:“首辅大人一大把年纪了还如此天真,你这样说恐怕连你自己都不会相信。退一步说,即便有援军赶来,你们就一定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吗?昨晚一战禁军有多大的损失我想首辅大人很清楚,面对这样的攻击你们能坚持几日?希望首辅大人与诸位大人能认清现实,不要被太子殿下骗了。城破之时太子殿下可以一走了之,你们呢?你们哪个人可以抛家舍业的离开京城?”
白浩虽然驻守京城附近,但与这些京城的官员来往很少,没人能想到他作为一员武将居然这么能说会道。
白浩说的这些话自然有些道理,比如禁军能坚持多久,比如有没有援军,援军有多少,来了之后战力如何……
有道理的话能让人信服,众臣以及守城的禁军听到白浩这些话语之后自然会有人担心自己的命运前途。部分人心生担心不足为虑,但可怕的是这些人会把他们的担心传播出去。如果这种担心在朝中及禁军中扩散开来,那么京城的前途便十分堪忧。
要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就需要有人站出来反驳白浩,稳定官员与禁军守城的信心。这个人最合适的就是姬轩。
但现在姬轩好像并没有开口的意思。
姬轩还是那样静静的站着,一言不发,只是用幽暗的目光看着城下。
除了姬轩,说话最有分量的就是范长云。他刚才说过一句话,表明的意思就是守城的信心。但那句话相比白浩的侃侃而谈太过简短。所以见姬轩没有开口的意思,范长云开口了。
“你说太子殿下用江湖手段迷惑圣上才当上了太子,老夫想问,你一个在外驻守的武将是怎么知道的?”
白浩笑道:“这个自然是圣上说的。”
范长云微微一笑,“你这个说法连老夫都懒得与你辩驳。”
白浩道:“我看首辅大人是不知道如何辩驳吧。”
“好,”范长云看着一脸得意的白浩说道,“既然白将军想听老夫的辩驳,那老夫便来说一说,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白将军指正。”
“洗耳恭听。”
范长云道:“成王殿下本是皇位唯一的继承者,但这些年他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圣上才把自幼远离朝堂的九皇子召回来。圣上召回九皇子的初衷是想让成王觉醒,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