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教主是怎样炼成的-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世界入口之处,有三个道符虚空而立,其意为“娲皇天”。
众人近距离观看,开天辟地,造化万物的本质道法,收获颇丰。纷纷上前见礼。
三清上前道:“恭贺师妹证得大道!”
女娲回道:“吾只是先行一步罢了,诸位师兄成圣亦是不远矣。”
老子代表三清道:“师妹,今日收获颇丰,谢过师妹,我等先行离去,告辞!”
自家人知自家事,众人之中,女娲这女流之辈率先成圣也就罢了,关键是自己等人对于成圣依旧毫无所得,女娲却说成圣在即,这让三清如何待得下去,索性率先离去。
这倒是三清误会了,女娲已然成圣自是抓住不少天机,知道自己成圣是诸人成圣的契机。虽知三清误解此意,却并未点破,日后自会知晓。再说使其不会想到自己身上,从而看到人祖,晚些成圣不好吗?
而三清自始至终都没看教主一眼,如今自己至宝在手,成圣有望,教主马上变成过去式,不在一个层次上,自是不值三清关注。仇恨?笑话!自己等人成圣,还不任自己等人拿捏,现在成圣才是要紧之事。
你说不会担心道心有失,不能证道?三清是何人,不说又开天大功德为之化解,光凭自身亦是不惧。三清虽然高傲,却是不是输不起之人,现在打不过,努力修行,早晚会找回来,这样一来道心自不会因几次败在教主手里而起任何波澜。
三清走后,众人纷纷上前寒暄一阵告辞离去。
接引、准提自是着急回去感悟大道。而教主却是忙着回去照看人族。
转眼间,就只剩下女娲、伏羲、帝俊、太一和鲲鹏。然而自始至终三清和西方二人都无人关心人族为何物,却是错失机缘,成圣之事自是向后拖延。
女娲开口道:“诸位随我进来一叙。”
足有半天时间,伏羲等人才从娲皇天出去,回归天庭,女娲如今已然成圣自是不能再回天庭。圣人之尊却是不能容得他人呼来喝去,回到天庭难免尴尬,还是留在娲皇天最好。
此刻教主早已回到人族之中,此时人族并未前去寻找栖息之地,而是在武道之志分身的带领之下,寻找食物,制作蔽体之物。普通凡人自是一日三餐少之不得,虽然人族刚刚出世,但总不能赤衣裸体,找些树叶蔽体算不得拔苗助长。
教主回归,收回分身,继续带领人族囤积足够的食物,准备迁徙,食物均是灵果,不周山却是没有弱小的动物可被人族猎取,只能找些灵果充饥,好在一枚普通灵果下去,能顶上一日三餐。
人族的第一次迁徙开始,浩浩荡荡足有十万人之多,一路风餐露宿,春去冬来,受尽艰难险阻,还好均是年轻力壮,没有老人和小孩,否则凭借自身之力更为艰难。
人族的目的地自是首阳山,日后人族大兴之地,这首阳山虽为人族大兴之地,但却不好寻找,教主只知在东方罢了,随即带领人族向东方行去,一路之上不断放出神识寻找。历经百年迁徙,终于发现首阳山所在。这百年迁徙,如若不是这第一批人族沾染些许功德之气,寿元足有数百年,教主绝对不会坚持迁徙如此之久,废话,目的还没到,人就死绝了,每日都在迁徙,繁衍后代自是大打折扣,死亡大于出生,不灭种才怪。
这百年里,人族对洪荒有了深刻的了解,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弱小。一路之上自是无数妖兽甚至是修行者打起人族的主意,要不是圣师出手灭之,恐怕人族早已灭了千次万次。深深明白一处安稳的栖息地对人族的重要,否则周围都是妖兽,人族还如何发展?每想至此,心中便涌出无限对圣师的感激。
这百年里,人族虽然收获很多,但有得必有失,十万族人,如今仅剩五万。有的死在对抗野兽之中,有的病死路上,有的中毒而亡,有的。。。。。。然而人族并未向命运屈服,并未因自己弱小而放弃追逐自我的脚步。人族自强自立,从不气馁!难怪人族仅凭借弱肉之躯成为天地主角,自身因素才是关键。
首阳山附近没有什么强大的妖兽出没,地势平坦,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族繁衍生息。历经百年,优胜略汰,经过自然的选择,虽仅剩五万人族,但绝对各个都是精英,都掌握丰富的生活技巧,如今安定下来,人族自会飞速壮大。
教主看着仅剩五万的人族,心中伤感无比,本来可以毫发无损,但却不能那么做,那样一来不是在帮助人族而是在害人族,天地需要的是自立自强的主角,而不是万事依赖他人的寄生虫。多少次看着一个个人族陨落眼前,教主难道没有能力吗?不教主只要挥挥手这些人本可不死,可是雏鹰终将展翅,天空才是他们应去的地方,而不是活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惨痛的教训才能使人族茁壮成长。
面向一众人族,教主高声道:“人,告诉我你们后悔吗?后悔迁徙百年寻找未知的栖息地吗?”
女娲所造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个男人,上前几步,朝教主一拜道:“圣师,我等百年迁徙,历经无数苦难,族人更是牺牲数万,但我们不后悔!虽然不知为何,我感觉这样是对的,留在原地才是混吃等死!”
随后转身面向一众族人说道:“族人们,我相信你们和我的想法一样,百年来虽然我们失去很多,但我们得到的更多,我们不悔!”
数万人族同时高呼:“不悔!不悔!不悔!”
虽然仅是数万人的高呼,其气势却是贯彻云霄!
看着人族如此豁达,教主数百年纠结的是对是错的心结打开,仰天长啸,豪气顿生,高喝道:“好!好!好!人族威武!尔等虽然弱小,但又能如何,百丈高塔平地起,今日我等卧薪尝胆,他日自有龙腾之时!人族当自力更生!”
数万人族同时高呼:“人族威武,自力更生!”
第八十一章教主离去
人族的呼喊气势如虹,声震九霄,天地为之色变,日月失其光辉,各方顶级大能均是在天机震动之下,纷纷出关探查。
发现居然是这小小的人族口出狂言,要不是其乃女娲圣人所造种族,大家多有顾忌,光凭这等狂妄之言,自有看不过眼的修士挥手灭之。只是不知这天机为何因这数万人族而动,当真奇怪,不过还是修行要紧,早日消化听道所得才是正途。随后纷纷回去继续闭关不出,对于人族之事却是丝毫没放在心上。
也许只有女娲圣人才知人族将会发展到何等地步,今日是人族转折点,天机自会因此牵动。娲皇宫中传来一声长叹,便再次归于平静。
“好了,我等就在此定居下来,大家四处搜寻一番,熟悉此地环境。”教主恢复冷静,止住人族的呼声道。
“是,圣师!”人族齐声回道,随后各自忙碌而去。
春去冬来,时光荏苒,转眼就是五百年。
首阳山,人族领地。
人族经过五百年繁衍生息,人数从五万迅速飙升到九百万之多,人族的寿命除却第一批人族外,其后代也就活到五十岁左右。却是人族属于原始社会,不懂修行之法,难逃生老病死,再加上各种意外时有发生,活过五十便是不易。
有人会问了,洪荒灵气充足,天材地宝遍地都是,随便来点什么,活个几百年不成问题。那么把你放到洪荒之中,什么也没有,你能活多久?人族不同其他种族,生而便有本能吸取天地灵气修炼,不能获得天地灵气,就算泡在灵气池之中,除却增强体制外,并不能得到生命的升华,寿元自是不会增加,再说洪荒天材地宝是多,可有毒之物少吗?若如乱吃一通,那才是寿星老吃砒霜,嫌命长!而无毒之物,药效过大,人族没有半分修炼的底子,虚不胜补的道理你应该知晓。
如今的人族虽然寿命不长,但比之五百年前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人族三祖的带领下,日渐强大。
人族三祖即为燧人氏,人工起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有巢氏房屋的发明者,让早期的人族不在居住在阴暗的山洞里;缁衣氏,教会人族以兽皮御寒,用树叶蔽体。燧人氏即为女娲造就的第一个男人,有巢氏为女娲造就的第二个男人,缁衣氏为女娲造就的第一个女人。
而当初第一批人族除却人族三祖,就剩下百余人健在,这些人均是对人族贡献突出之人,得天道功德奖励,寿元悠久。对于这些人族精华,教主直接传授武道修炼之法,成为人族自身的守护者。
说到这里,教主待在人族的几百年了都做了什么呢?一是,护持人族迁徙;二是,在人族碰见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指点一二;三是,传下粗浅的功夫,主要是强筋健体,一定程度上增强人族的体魄,可对付更多的猛兽,保证充足的食物来源。除却这些教主一般是在静修和灭掉人族不可抵抗的威胁中渡过,从未干涉过人族的发展。
这日教主招来人族三祖到自己的静修之处。
看着三祖教主开口道:“如今你等修为已然直入大罗之境,人族发展亦是步入正轨,我的使命已然完成却是离去之时。”
三祖焦急的开口道:“圣师是要离我等而去,不管我等了吗?”
教主面色一冷,喝道:“哼!人族当自立自强,信奉人定胜天,岂是万事依赖的寄生虫!”
见教主发怒,燧人氏硬着头皮道:“圣师息怒,我等知晓,实是不舍圣师离去。”
有巢氏和缁衣氏在一旁点头表示一个意思。
教主心中一软,开口道:“雏鹰终将展翅翱翔,不能总是依附在我的羽翼之下,我若留下不走,终是对人族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你等应该明白此理!”
缁衣氏哽咽道:“圣师能不能不走,人族需要您啊!”
教主摸了摸缁衣氏的长发,笑着道:“傻孩子,人族需要的是自己发展壮大,不需要任何人来牵绊人族的发展。明白吗?”
缁衣氏擦去眼泪狠狠的点点头。
谁能想到堂堂的人族三祖之一,居然有如此小女孩的一面,也就教主能将其当做孩子来对待。
随后教主手中多出一物,正是那根藤条功德灵宝。当初教主将葫芦藤连根收起,后栽在山河日月塔第九层的九天息壤之中,用三光神水灌溉,救活了生机几欲断绝的先天灵根葫芦藤,后女娲成圣,教主有感前往送九天息壤,临行之时,又有所领悟,万物皆有其缘法,随后自葫芦藤上取一藤条,算是完了葫芦藤的缘法。
“此物你等也是见过,其根本乃是先天葫芦藤的一根藤条,后得部分圣母女娲造人之功德成就功德灵宝,就叫其福禄藤,愿我人族多福多禄,此物就交给你们用之护持人族。”教主将福禄藤交给燧人氏道。
随后教主又交待给人族三祖一些事情,便欲起身准备离去。
人族三祖对着教主行了一大礼道:“多谢圣师,圣师保重!”
教主点了点头,随后腾空而起,站在人族上空,朗声道:“人族,天行健尔等当自强不息!吾去也!”
而这时,天道有感教主护持人族已然圆满,自是降下奖励,无边的功德直接落向教主,足有开天功德的半成之多,教主平静的将功德收入袖中。然此等威势自是引起各方大能的注意,护持这小小人族为何有如此多的功德降下,人族再次成为洪荒的焦点。
人族三祖带领人族跪拜在地,高呼到:“恭送圣师!恭送圣师!恭送圣师!”
不少人族均是声泪俱下,圣师对人族的功绩讲之不完,没有圣师何来人族今日,虽不知圣师为何要走,却相信圣师一切是为了人族,不会对人族弃之不管。此刻均是真心恭送圣师离去,让圣师心安。
看着无数人族的呼喊,即便教主心如铁石亦是感动不已,实是不忍离去,离开自己的族人,但不经历风雨如何能迎见彩虹!自己必须离去。一咬牙,教主化作流光消失不见。
人族见圣师已然离去,收起悲伤,各行其事,日子总归要过下去。自教主走后,人族在三祖的带领下稳步发展。
第八十二章三清成圣,众圣归位
教主走后数年,人族的发展,一切井井有条,稳步上升。
这日人族驻地来了一白发老者,手持扁拐,腰配一紫金红葫芦,鹤发童颜,卖相十足。这老者随意在一块石头之上盘膝而坐,引得无数人族前来围观,也有人将此事禀告给人族三祖,只是不知为何,人族三祖并未有所动作。
老者自是玄门首徒,太清老子。当日教主功成,天降功德,声势浩大,老子自是被天机牵引,出关查探。然而老子并未向他人一样继续闭关,而是认真观察起人族。女娲因人族成圣,人族的一举一动都有天机牵动,一次是偶然,两次,三次还是吗?
老子观察人族数年之久,完全被这小小的人族震住,人族虽然弱小,但其潜力远不是洪荒任何一个种族能够比拟的。人族天生道体,免去化形之灾,如若修道自是事半功倍。而人族自身更是自立自强,不畏艰难险阻,短短数百年便有如此气势,假以时日,成就岂可限量!更重要的是老子隐隐感觉自己的道就在人族,有此发现,老子哪还坐得住,赶忙来到人族之中寻找机缘。
近距离接触人族,老子更是感觉人族不凡,索性现身引起人族注意,看看人族能够给自己怎样的启发。看着人族越聚越多,老子依旧眼观鼻鼻观心,进入无我状态。其实老子的内心是迷茫的,也不知接下来应该怎么去做,只得静等机缘罢了。
周围的人族看着老者半晌毫无动作,也不见人族三祖派人前来,自是有人忍之不住。
一人看其一身道士打扮,开口问道:“道长从何处来?”
老子睁开眼睛,淡淡的回道:“从来处来。”
如此回答弄得人族不明所以,好奇心更大。
只见刚才提问之人继续问道:“道长要往何处去?”
老子依旧不慌不忙的说道:“往去处去。”
喝~一次就算了,第二次还说令人听不懂的话,一众人族却是不高兴起来。你没经过任何人族的同意就私自进入我族驻地,看你是老人家没驱逐你就不错了,我等还关心的问你是否有事,你老说些听不懂的话是何意啊,既然如此就别在我人族停留,赶快走吧。
而问话的人也是急了,急躁的问道:“道长来此所谓何事?”
此刻老子却是不能再打玄机了,没看人族那不欢迎的眼神吗,再打下去,就得被赶出人族了。但老子真是不知来此做些什么,总不能说我感觉自己的道就在你人族身上,我来此寻找机缘,你们各忙各的,不用管我。恐怕此话一说,定会被人族赶出驻地,奥,没什么事谁会欢迎外族之人在本族长期停留下去,除非能为本族带来利益。
老子心念急转,终是想出个办法,讲道。我是修道之士,来此传道合情合理,应该不会被赶出去,到时自己随便讲点,人族自会奉我为座上之宾,到时自可光明正大的留在人族,到时自有大把时间寻找成道之机。
老子开口回到:“吾来此讲道!”
这回说的还算是人话,能够听懂,也合情合理,人族的不满消去,好奇心再次上来。
还是刚才之人问道:“道长所讲何道啊?”
老子呵呵一笑道:“尔等坐好,吾一开讲,尔等自知。”
人族一听,索性没什么事,有事的自是早已离去,干脆就坐下听听这老道卖的什么药。
“有神盘古,开天辟地,寂兮廖兮,自解全身。。。。。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