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那一代江湖 >

第70章

那一代江湖-第70章

小说: 那一代江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两位老者同时抬头望天,然后不再犹豫,直接一步迈出了城墙,下了守亡城,迅速回到了军营中。但那些气息不但没有减,反而更加浓郁了。

    他们两人只好屏气凝神,收敛心中杀意。果然见效,片刻后,那些恐怖的气息和即将落下的天劫都消散了。

    他们脸色平静,黑衣老者望着天空,冷冷地说:“给他老天一个面子,今日就不再杀了。”

    灰衣老者没有言语,而是回到了范武身边,继续当起了一个沉默寡言的“护卫”。范武知道这位灰衣老者不爱说话,便没有开口询问。

    等黑衣老者很快也回到了此地时,范武询问:“刚刚怎么了?”

    “杀那些蝼蚁太多,老天不愿意了,觉得我们有违天道。”黑衣老者笑着说,“不过也无妨,那种天劫,我可是经历过,虽然恐怖,倒也不至于直接把我给劈死了。最多就是受伤。”

    “何须如此,两位不必为了杀敌而影响自己的大道。我范武有绝对自信很快便统一东域,两位不用再出手了,不然陛下怪罪下来,不好交代。”

    黑衣老者没有点头,而是咧着嘴说:“今天杀了几千士卒,真是痛快!”

    范武望着黑衣老者那阴冷的笑容,心中有些反感,但表面仍是笑着,“没想到大宗师级数的人在战场竟能如此驰骋,杀数千人仍可面不改色,气息不喘,果然是宗师风范!”

    黑衣老者不以为然地说:“这是檀旒国士卒较弱,且这次是在城池上与那些守城步卒拼杀,所以才会如此轻松。若是面对我们帝国的精锐士卒,然后是在开阔的平原,千军万马一起冲杀的话,哪怕是我,也吃不消。”

    “那时,大宗师级数的可杀敌多少?”

    “我估计我杀个数千人就会被活活耗死。你是军中之人,很清楚现在帝国军队为了日后与中州那些宗门作战,练了不少专门对付修士的阵法。其实严格意义来说,帝国那些士卒也算是修士,不过境界较低,绝大多数都是三品四品境界的罢了,让人误以为他们不是什么真正的杀器。个体虽弱,但那些多人阵法,却异常强大!”

    黑衣老者说到这里,有些严肃。

    范武点了点头,他是帝国大将军,对军中事务自然了如指掌,知道那些阵法的威力和持久力。其中,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持久力,对付那些绝顶强者,追求瞬杀是不可能的。只能用慢刀子割肉,一点点磨死那些强者。如蚂蚁啃大象般。

    江湖对沙场,沙场对江湖。这种对决,最为悲壮!

    “真期待和那些江湖修士大规模拼杀啊!”范武眼中燃气了熊熊战意和自信。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赵芷水有些忧伤

    西极之地,有一处非常有名的大山,名为“一指山”。

    一指山顾名思义,其形似一根食指,细长高大,耸立在天地间,让人见之惊异感叹。第一次见到一指山的人们,第一反应都会想到食指,因为这座山实在太像食指了,所以人们就口口相传,把这座原本无名的大山取名为“一指山”。

    一指山坐落在西极之地的东南方,距西极帝国的东南边疆有近十万里的距离。距离中州西南的边境,则有十余万里的距离。距离南蛮之地的西北方向,只有寥寥数万里的距离。

    关于一指山,一直有一个带有神秘浪漫色彩的故事。相传三教圣人中的佛陀万年前曾在此地遇到了一头神通盖世、天天吃人炼魂的上古恶灵,当时的人族,修道之人寥寥无几,实力强大的更是稀少。上三品境界的修士几乎不可见,但那头恶灵活了不知多长的岁月,吃了许多人族上三品的先贤,到最后那头恶灵面对前来制服他的佛陀,甚至还想要把佛陀给炼化掉,化为养料,让自己更强大。

    “据当地的传说,佛陀当时只是伸出一根手指头,天地便变色了,一根金色的巨大手指从天而降。那头不可一世的上古恶灵直接被那根金色大手指压下,从此生生世世都不可超脱轮回,永远的坠入了十八层地狱。”

    酒楼内,一位眼睛很小的年轻男子喝着酒低声对酒桌上其他几位同伴讲着这个地方的传说。

    “据说啊,那头恶灵并没有死,只是肉身没有了,因为他的怨气太重了,最后化为恶鬼之魂,终年游荡在一指山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心情不好了,就要杀那些入山的倒霉蛋了。”小眼睛男子微微抬头,透过二层酒楼的那个窗户,一边眺望着远方的一指山,一边不时望着旁边那个木桌旁坐着的女子。

    酒楼所处位置是在一指山的山脚旁,距离一指山不远也不近,刚好能够看全一指山的全貌,视野极好,所以这个酒楼的生意很好。

    一旁的一个木桌旁,坐着两个年轻模样的人,是一男一女。

    那位女子差不多十九岁、二十岁的模样,正是人生中最为芳华璀璨的一个时期。这名女子身形窈窕,哪怕是坐着,也能让人一眼便看出她的身形算是比较高挑的。她的头发用一个小巧精致的发钗和一个质地轻巧的掩鬓装饰着,微微翘起的下巴和鼻尖,显示出她脸庞那好看的曲线,最让人心神感慨的是她那一双如水般清澈的双眸,大大的张着,眼中仿若有斑斓星辰。一旦笑起来,眉眼弯弯,沉鱼落雁。

    她开口小声询问:“师父,一指山真的如传说那般吗?那头恶灵难不成还存活着?”

    她身旁坐着的那名年轻模样的男子身穿一件干净的青衫,可能是因为他有些清瘦,所以那件青衫显得略微有些宽大,他闻言抿了一口浊酒,答道:“这个一指山确实是那佛祖——也就是佛陀——当年一指之威造就的,这一指之威,的确了得,可能是佛祖这一辈子最巅峰的几回出手之一了。至于那什么恶鬼之魂,自然是后人杜撰的。”

    正是楚愁的男子望着远处的那座一指山,微微出身,他又想起了云雨国的云雨门前的小巷了,在那条巷子里,抬头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云雨门旁的一座高高细细如一根柱子般的山峰,他有时候买花时,小心又羞涩地红着脸偷偷望着那名女子的时,偶尔会发现那名女子也会眨着那一双如水清澈的眼睛望着那座细长高山。

    楚愁心中微微叹息,然后回过神来,“那只上古恶灵估计当时就魂飞魄散了,出手的是最擅长净化魂魄心灵的佛祖,自然不会留下一丝一缕的因果,那只恶灵连永世不可超脱都做不到,也没有入十八层地狱,是彻底的消散于三界六道中了。”

    赵芷水闻言点了点头,然后也和师父一般,透过窗户,面对那座一指山,发呆似的望着。她没有去问师父为何知道,从哪儿听来的。师父说的话,她从来不会质疑。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她始终对楚愁的话,矢志不渝的坚信着。哪怕楚愁时常告诫她,说“我的话,有时候也会说错,我的道理,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哪怕对我来说,我说的没错,都非常正确,但对你来说或是对别人来说,就是不对的道理,所以你不能一昧地听我地道理。你也要学会去思考,若是正确了,问心无愧地接受,若是错了,你就指出,如果你指出了为师不知道却还我行我素的错误,我会很开心的。”

    即便楚愁如此告诫,赵芷水也点头了,但至今如此,赵芷水仍是没有对楚愁说的话,有过任何质疑和反驳。楚愁对此也与她认真的说过许多次,赵芷水每次都会点头表示明白。到了现在,楚愁已经习以为常,只是传授某些为人立身立本的“经验道理”时,明显比以往更加细细思量,挑选他自己觉得真的没有什么问题的道理,然后让赵芷水去思考,去接纳。而他从不强求赵芷水一定要去明白什么道理。这么多年来,这个习惯始终未改。

    在修炼一路、剑道一途,可以去教授,必要时候楚愁还可以明明白白地让赵芷水改变她的一些剑道术法,但做人讲道理这一点,还真没有办法去强行改变一个人,尤其是楚愁这般的人,更不会去强求别人同意自己的某些道理,去学自己。

    酒楼的二层,坐着七八桌酒客,靠窗户的有三桌,楚愁和赵芷水是一桌,而一旁的那几个外乡来的年轻人又是一桌,那个小眼睛男子正是其中之一。还有一桌坐着三个身穿布衣的僧人,西极之地多佛僧,有人烟处有寺庙。这句话甚是一针见血。

    那个小眼睛男子不时把目光瞥向赵芷水这边,眼神迷离,明显是被赵芷水那容颜惊为天人,不可自拔了,就差没有直接走过来坐下询问赵芷水的芳龄几何、芳名是什么了。和小眼睛男子同桌的几位年轻人也是陆续发现了这边坐着一个如此倾国倾城的女子,纷纷都把目光从远处的一指山移了回来,放在了赵芷水的身上。其中有两人的目光夹杂着一股阴沉的杂念。那几个布衣僧人却是没有因此而有什么异样,只是仍平静地闭目养神,在心中虔诚地禅悟佛法。

    楚愁望到小眼睛男子那几人的目光后,站起身来,端着酒碗,走了过去,与那几个无比羡慕嫉妒甚至是恨他的年轻人们喝了一杯。

    片刻后,楚愁返回自己的座位,那几人却都匆匆离去了。离去时有两人嘴角渗出鲜血,神色明显惶恐震撼不已。

    那几位年轻人,明显是出自豪门大族或是大宗门的子弟,楚愁凭着多年的走江湖经验,第一眼便认出了这些年轻人的身份。至于其中缘由,楚愁也猜了个大概。大族的一些纨绔子弟,在年轻时,不仅喜欢鲜衣怒马,扬鞭过闹市,还喜欢故意装作平常的江湖中人,然后故意惹是生非,在最后关头再露出身份,让对面的人只能打碎牙齿吞下去,憋屈地低头。

    这种把戏,楚愁见的多了。不过楚愁不在意,楚愁在意的是刚刚那几人中有两人的目光,那种邪恶阴沉如潮湿的生绿藓的角落般,夹杂着欲望,邪念,阴毒,嗜血,残忍,无情,让人望一眼便恐惧或厌恶。

    重要的是,那两人的目光望向了赵芷水。这便足以是他暗中散出一些内力气势震荡那两人心神的原因。

    赵芷水如今已是八品宗师境界了。对这些事情自然一清二楚,包括那几人之前的目光。但她因为自己身旁坐着师父,也就没有任何举动。楚愁暗中出手后,赵芷水浅浅地笑着。

    楚愁仍是面色平淡,心中去有波澜,望着笑容恬淡的这个徒儿,有些悲伤,但很快那一抹悲伤被没有了,因为他看着赵芷水那灵动大大的清澈的眼睛,又想起了自己此次重走江湖的目的和意义。

    他心中顿时洒然无比,望着正低头发呆的赵芷水,暗中道:“芷水,以后的路还很长,师父不可能一直在你身边,终究是要你自己一人走下去。”

    然后他继续小口抿着那一壶浊酒,透过酒楼窗户,望向远方。

    赵芷水感应到楚愁的目光移走后,便微微侧着抬头,望了一眼师父那有些忧郁又有些洒脱的神色便立刻低下头来继续她的发呆。她轻轻用手指摩挲着做工精致的木桌,收起了那一抹恬淡笑容,有些忧伤。

    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师父。

    因为这两年来,她从未再见师父笑过一次。
………………………………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赵芷水问剑!

    一指山山脚,有一个小村落,有数十户人家,房屋坐落有致,其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村口有一个不小的酒铺,供给着那些慕名来一指山的游人们。生意很好,酒铺二十几张木桌,基本上是坐满了江湖剑客、士子书生。

    楚愁和赵芷水来到此地后,刚好赶上一桌江湖豪侠痛饮完毕,准备登山而去,他们两人便坐在了那张木桌上。

    酒铺的掌柜的打着哈欠,坐在柜台那儿眯着眼休憩打盹。小二不断上酒招呼客人。

    坐下后,楚愁叫了一壶酒铺“独产”的特色“一指酒”,据那个端酒的小二说,这酒水,是用一指山山腰处的一个水潭里面的水和那个池子旁边的高粱酿的,具有特殊的味道。

    楚愁抿了一口手中清酒,微微点头,味道还算不错。他之前在酒楼已经小饮了片刻,之所以选择再在这个酒铺喝酒,是因为他发现了一道强盛的气息。赵芷水倒是无所谓,她并不饮酒,不过也不厌烦酒铺酒楼这种地方,或者说是,有楚愁的地方,在楚愁的身边,她都不会厌倦。

    木桌一般是坐四个人,楚愁和赵芷水坐下后,又有两人来到此地,坐在他们这张木桌上。

    来者是两名男子,一老一少,应该是爷孙或是师徒。

    那位少年扶着那位老者坐下后,也坐下了,他望到赵芷水的脸庞时,明显愣住了。

    那位老者叫了两壶酒,看到了少年发呆的神情,便轻声咳嗽了两下。

    那少年还没有反应过来,老者带着不好意思的表情对赵芷水和楚愁笑了笑,然后说:“栖儿,不得无礼。”

    少年闻言也反应过来,脸色通红,挠着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哎呀,师父,知道啦。”

    小二将那两壶“一指酒”端上后,老者拿起酒壶,对着楚愁和赵芷水示意了一下,表示赔罪,然后大口灌了两口。

    楚愁微微点头,也拿起酒壶,饮下一口酒水。赵芷水则是微笑着示意没事。

    “这位公子,这位姑娘,你们可是要登这一指山?”老者看着这两个年轻人,开口询问。

    “是的。虽然这一指山不是天下十大名山,却也是西极十大名山,既然路过了,便登上一登。”楚愁点头答道。

    老者闻言也点了点头,“那倒也是。不过……”老者神色有些欲言又止。

    “老先生有何事,但说无妨。”

    “看公子也像是江湖侠客,好爽不拘小节。那老朽也就直说了。”老人压低声音,“这一指山啊,听说闹鬼哩!当年那头恶灵还没有完全死掉!”

    “什么恶灵,都是谣言,我也这儿呆了半辈子,都没有遇到过什么恶灵鬼魂,那些都是一些闲来无事的人们杜撰的。”

    掌柜的打着哈欠走了过来,两条胳膊交叉在胸前,淡淡地说着。

    “这些神鬼之事儿,宁可信其有也不能信其无啊!”老人虽然是四品境界的中三品修士,却还是比较信奉那些鬼神之说。

    赵芷水微微点头,那少年也赶紧点头,“对呀对呀,师父说的不错,宁可信其有总不是什么坏事儿。”

    赵芷水望着那个比自己小许多的少年那通红的脸颊,淡然一笑。

    那少年霎时间脸色更加红了,大口地喝了一口师父给他买的那壶酒水,然后低下头,不敢再看任何人了。

    掌柜的对老者说的话不以为然,没有再回话,而是打起了精神,不再打哈欠,笑眯眯地对着赵芷水说:“这位姑娘的剑法应该不错,我这辈子,除了喜欢喝酒,就是喜欢练剑。如今也有所小成了,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赵芷水望着那位淡淡笑着的掌柜,微微皱眉。

    这位年纪五十有余的掌柜的看着皱眉的赵芷水,轻笑:“怎么?姑娘莫不是怕我这个卖酒的掌柜?”

    那位老者见气氛有些不对,便赶紧当和事老,笑着说:“掌柜的,这位姑娘,你们若是无冤无仇,就莫要如此意气用事。”那位少年也紧张地望着剑拔弩张的两人。

    “大宗师么?怪不得,我一时间看不透你的修为。”

    “小小年纪,便有宗师修为,后生可畏!怎样?可否切磋一番?我好久没有出过三剑以上了。”掌柜的摸了摸挂在腰间粗布麻衣上的长剑,有些怀念地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