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代江湖-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是有些底蕴和实力的宗门才能拥有的。至于上等灵脉,则是稀少无比,只有一些神山奇地才有,若是没有上三品大修士镇守的宗门,根本占据不了一条上等灵脉,至于比上等灵脉还要珍惜奇异的极品灵脉,可遇不可求,世间就那么多,早早的就被那些超级宗门给占据了。
那些被占据的“有主”的灵脉,不仅自己使用,有时候也会租借给一些需要破镜的散修,只要有银子,也可以租借,不过却昂贵无比。哪怕是下等灵脉,都是按每时辰多少银子去算的,一般人都承受不起,若不是需要借此破镜,哪怕是有些积蓄的江湖散修都不会租借那下等灵脉。而像那些上等灵脉,很少有宗门租借的,那时一个大宗门的命根子。所以说这个生意,是双方一致同意才行。
当然,也有一些实力强大却无门无派的散修,凭借自身实力强大,有时候会强行租借已经“有主”的灵脉。这种事情历史上屡屡发生,但也无可奈何,因为灵脉藏不起来,只要修为高了,远远的便能望到、感应到。
仙寻道经过一番神识探测,明了此地的那条灵脉,果然不出他心中所料,是一条上等灵脉!
他通过自己那双天生便可望穿世间一切虚妄和阻障的“神灵之眼”,望到了在恒灵山正下方,有一条流淌着液体灵气的蓝色灵脉,散发着氤氲的圣灵气息。在这条珍稀的上等灵脉四周,散布着几条中等灵脉和数十条下等灵脉,这些都属于上等灵脉的分叉。
仙寻道暗中点头,笑着对一旁仍在喋喋不休的王大石说:“王兄,此地果然是一块儿修炼的洞天福地。”
王大石嗤笑:“废话,不然那些老家伙年年都窝在这儿闭什么关?都是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老家伙,要是换成我辈年轻修士站在灵脉最近的上方去修炼,早就上三品了!”
仙寻道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再次凝视着远处的那条上等灵脉。清晰可见那条上等灵脉饱满无比,浓厚的灵气甚至都把那条上等灵脉撑得宽了点。
这条上等灵脉,可谓是上等中的上等了,品阶仅次于极品灵脉。仙寻道暗中想着。
果然是那句粗话,占着茅坑不拉屎!这条上等灵脉岂是那几个七品境界的修士和一些六品巅峰的修士可以用完的?就是再来两个八品境界的宗师,这条上等灵脉的灵气喷薄供给都绰绰有余!
“嗯?”仙寻道顺着那条对他而言恍若夜空中圆月般醒目的上等灵脉观望着,突然间他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一身气势陡然暴涨。
不等王大石发觉,他便又迅速恢复如初,神情了然。
“王兄,请问这儿有什么出名的隐居之人吗?”
“当然!”王大石有点自傲地说:“我们这儿的恒灵山啊!可是中州十大名山之一!虽然排名第十,但毕竟出名嘛!所以有许多文人雅士、江湖前辈在此隐居,天天游玩山水,寄情于此,这其中啊,有不少出名了。有人是靠写诗赋词,有的人是靠隐退前的名头,隐居后还是名震这附近百里千里的江湖,有的人则是靠着互相吹嘘,当然,这种人一般都是有些底蕴和本事的,比如说今天我们要去参加寿宴的那位老前辈——恒灵老祖。所以,这么大的恒灵山,出名的人还真不少哩!”
仙寻道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位爱“高谈阔论”的王大石此时的这些言论表示认可。这次,仙寻道心里的确认可了王大石说的话。这个王大石虽然爱吹嘘,但其所言,有不少也是真实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仙寻道才愿意与之交谈并与之同行。
“那么,这其中有没有实力非常强大的?”仙寻道眼神平静地问道。
王大石嘴里叼着一根有些枯黄的初秋青草,斜着头,望着斜前方那高大的山峰,“据我所知,这其中最厉害的就是恒灵老祖这种级别的,除了那三个大宗门的高手外,隐居中人里,只有寥寥几人的地位和实力可以与恒灵老祖平起平坐的。”
仙寻道点了点头,然后再次望着那条上等灵脉,心中笑了笑。
这恒灵山,果然有真正隐世的高手。
否则,仅凭这些七品境界或者七品巅峰境界的修士,根本守不住那条上等中的上等灵脉。别人不知道这种品阶的灵脉有多重要——对八品境界的宗师都有利处——他仙寻道是非常清楚!
看来,这恒灵山,有前辈高人了。
仙寻道本就爱玩,之前一直渴望着日后走江湖时遇到什么小说家书中的那些“绝世高手”“隐世高人”,谁知道这次真让他遇到了!
这是他第一次走江湖,他要走的精彩一些!就像当年那位将他师父打败,但却让他师父和他都心服口服、敬佩无比的楚大剑仙第一次走江湖那般精彩!
此时,他忘了自己七品巅峰且即将迈入八品宗师境界的修为,忘了自己超级宗门少宗主的身份,忘了自己那惊才绝艳、当今阵法九州第一的天赋,眼中只有明亮的光彩和笑意。
一旁的王大石仍旧是负手而行,此时微微歪头,望见这位贤弟身上的八卦白袍随风飘扬,还有那满眼如风般的笑意,颀长的身形,缓缓又坚定的步伐。他有些发愣,突然觉得他这位贤弟竟真的有一点那位身份尊贵高不可攀的绝世天才仙寻道的风采了。
不知道多少年以后,岁月沧桑,多少风流被雨打风吹去,但在天下九州的江湖中,仍流传着这样一句诗:一袭白袍走江湖,风采绝世封天下!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摘星楼寿宴
日头高照,接近正午时分,仙寻道和王大石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片琼楼玉宇、楼阁亭台。其间云雾缭绕,仙音缥缈,曲曲折折的花纹台阶蜿蜒其中,通向殿落深处。
这儿一眼望去,不像是深山中的荒郊野外,反倒是像世俗界中的王侯将相的居所。
王大石有些瞠目结舌,小声冷哼:“好一个隐士高人,这儿修建的宫殿楼阁比黄紫公卿的规格都高了!”
因为在这个楼阁宫殿大门口的位置,到处都是来访的人们,所以王大石不敢再大声说话,只能侧着身子小声对仙寻道发泄心中不平。
仙寻道没有说什么,只是打量着面前那片宫殿,果然,片刻后,他发现了有一条中等灵脉正坐落在这座豪奢楼阁亭台的下面。看来这个恒灵老祖所住之地也是一个风水宝地了。
王大石很快便不再愤懑不平,也不再“高谈阔论”了,而是在这片宫殿群落外的一处人们聚集之地,与其余前来拜寿的客人一样,交出自己的寿礼,然后登记名字。
王大石提前准备了一根百年灵参,这是他珍藏了十几年的一件宝贝,他不舍却又咬着牙坚定地伸出手,将那根百年灵参交给了登记之人。
登记之人是三位中年红袍男子,气度谈吐都不凡,应对得体,从早晨便开始接纳早到的拜寿之人,到了现在,仍是满脸笑容,看不出任何作伪或是疲惫之感,让人心生不出厌烦。
王大石看到自己名字被写在那一本厚厚的礼本后,心中舒了口气。
“贤弟,你准备了什么拜寿之礼?”王大石走到仙寻道身旁,笑着问道。
仙寻道不再打量周围的“天时”“地利”,转过头,从袖中取出一把袖珍般的小剑:“一把灵器飞剑。”
王大石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然后顿时睁大眼睛,“贤弟,这……这可是灵器啊!”
“我知道,所以才赠与这位恒灵老祖,想必他会有疼爱的后代。”仙寻道捏着那把小小的灵器飞剑笑着说。
灵器,是一种不需要使用者修为很高,便能发挥较大威力的武器。因为灵器和那些普通武器不一样,它本身就能存纳天地灵力,一旦发威,不可小觑。
当然,这不是说灵器就比那些普通武器强。这要看使用者。对于那些实力高强的宗师已经大宗师、盖世强者来说,真要搏命厮杀了,灵器不但不能帮自己,反倒是累赘。
但对于上三品以下的修士来说,灵器就是大杀器,就是自己的底牌、底蕴。那些大宗门的嫡系弟子们,往往都有长辈赠予的一件灵器,用来保命。
王大石心里痒痒,有些心疼眼红,但是表面保持镇定,刚咳嗽了两声,准备说些什么,来劝阻这位贤弟的“无知行为”,在他看来,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贤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灵器,意外得到一把灵器却这么就挥霍出去,他要劝阻一下。
但他还未开口,仙寻道就走向了那一片人流拥挤的登记寿礼处。
王大石走过去时,仙寻道已经把哪怕灵器递交过去了,一位红袍中年男子笑呵呵地接过手,用手指朝着小剑的剑身弹了两下,发出清脆的声响,那位红袍中年男子笑意更浓了。
“贤弟啊!哎!”王大石痛心疾首,简直要捶胸顿足。
但很快王大石便恢复那幅“高人风范”,带着仙寻道走入了那个高大如城门的府邸大门。
一进门,王大石便再次活泼起来,开始给仙寻道小声介绍着这座豪奢府邸的一切。
“贤弟,这条小溪啊,是平时恒灵老祖举行‘曲水流觞’清谈时需要的,因为那时候在那座‘流觞园’的园子中尽是高雅之士,没有仆从奴婢端酒上茶,便用这条小溪当作自动的上酒上茶的纽带。”
“贤弟,看,那个亭台就是非常有名的‘观道亭’,相传恒灵老祖就是在这座亭阁迈入上三品境界的!”
“贤弟,这便是素有‘山中山’的小灵山了,是恒灵老祖用无上神通从恒灵山山峰上搬用下来的一块巨石。”
“贤弟,…………”
一路上,王大石详细地介绍了他们所经过的一些享誉方圆千里的“名胜古迹”,路途上,不少第一次来此或是不了解相关事宜的拜寿之人也听得兴致勃勃,时而向王大石发问。
王大石有些得意地尽心尽力地回答众人的问题,此时他走在一群人的中间,如众星拱月。
仙寻道也是很有兴致地听王大石讲着。这是他第一次走江湖,不,应该说是他第一次走出八卦仙阵宗的宗门。
虽然已经走了数年的江湖了,但他之前二十年来的兴致还没有消磨殆尽,对许多事务还都抱着新奇的态度。
众人顺着人流和恒灵老祖府邸中家仆的沿途指引,在将近两刻钟后,来到了这座府邸的正中央。
众人纷纷驻足,这里已经汇聚了数百人,后面还有人陆陆续续走到这里。
在众人面前,有一座高高的楼阁,总计十几层,层层叠加,都刻有各种飞禽走兽哦,活灵活现,生动传神。整座楼阁气势恢宏,甚至在楼阁正中央还有一个牌匾,刻着醒目的几个大字。
“摘星楼”
名字和楼阁模样,都让人心中生出敬畏之意。
在场数百人,身份不同,地位悬殊,有方圆数百里知名的江湖豪侠,有方圆千里都妇孺皆知的文人雅士,有称霸方圆千里的大家族族人,但此时在这座楼阁下,都不敢大声说话。此时王大石紧紧闭嘴,也不给身旁的仙寻道介绍这座整个府邸最为出名的摘星楼了。
又过了片刻,这个宽阔的场地已经汇聚了上千位前来拜寿的人,但仍不显分毫拥挤,人们三五成群的聚集着互相笑着和熟识之人打招呼,也有人遇到了知名豪侠或是知名文豪,便笑着敬酒。在这个宽阔的空地上,间间隔隔的摆着许多木桌,木桌上摆满了坛坛美酒和用来盛酒的酒杯。
此次寿宴,许多人是来见识一下名扬方圆数千里的恒灵老祖,也有许多人是为了结识同样是来参加寿宴的知名之人,这亦是众人的一个目的。
就在众人交谈的热火朝天的时候,随着十几位老者同时出现在摘星楼一楼门口时,所有人顿时鸦雀无声起来。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变故!
那十几位老者并排而立,身穿各色宽大的衣服,随风鼓荡,白发白须飘逸无比。
居中的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身穿天蓝色布衣,扫视了一下面前上千前来贺寿的人们后,微微笑着向前迈出一步,拱手道:“感谢诸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赏脸参加老夫的寿宴!”
众人中有一些不知道老者身份的江湖中人此时也都了然,然后打量着这位老者,大多面带敬意。
“敢问阁下,便是恒灵老祖?”有一位虬髯大汉在人群中高声问道。
恒灵老祖对此面无不悦,仍是笑着答道:“正是老夫。”
“诸位,今日这次寿宴,便在摘星楼举行。各位,进楼入座吧!”恒灵老祖身旁站着的一位紫衣老者语气平淡地对着前来参加寿宴的众人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然后拥挤着缓缓进入摘星楼。
恒灵老祖和那十几位老者率先进入,然后登楼而去。
“刚才那紫衣老人,好像就是三园门的门主啊……”王大石眯着眼低声说道。
周围人纷纷低声询问:“兄台说的可是那位三园门的上三品大修士门主?”
王大石点头,沉声说:“正是那位,而且我看其余那些老者,都是方圆数千里实力最强的老修士了,应该都是在恒灵山占据着灵脉的老家伙。这其中最低估摸着也得六品巅峰的境界。”
一楼的众人点点头,然后都不再言语。实在是担心祸从口出,他们在一楼的上百位江湖中人和文人雅士,在这次参加寿宴的人中都是地位较低的。
摘星楼共十二层,一层百余人,越往上面,地位身份就越高。恒灵老祖和那十几位老者单独在第十二层,那些老人们的嫡系子孙们也都稳稳当当的坐在第十一层。
以王大石四品境界的修为,其实也可以在第五层甚至第六层有一席之地。若说王大石是野修身份,背后无宗门,那么降一两层就行了,不至于在最低的第一层坐下吃宴席,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名声不太好,方圆千里的江湖上,流传着“王大嘴”的称呼,都知道他爱“高谈阔论”的习惯,所以这次安排座位,那位安排座位的修士,一时兴起,便将之安排在了一楼。
王大石此时心中觉得憋闷的慌,但表面仍是笑谈风生地与周围一些他认为的“江湖后辈”交谈,时不时指点训责一番,周围大多数人看着他四品境界的修为,也都不说什么。而且其中不少人认出了王大石就是那位“王大嘴”,都在心中嘲笑着。
仙寻道也坐在了一层,因为在他递交寿礼的时候,给那位记录来人身份和修为的红袍中年修士眼中露出的是一品巅峰的修为,这种下三品中垫底的修为,在中州其实都是少见的,尤其是二三十岁的修士,除了少数天资愚钝无比的人外,几乎没有人还停留在一品境界。哪怕是一品巅峰。所以他“理所应当”的被安排在了一层,而且他正坐在王大石身旁。
寿宴很快正式开始了,六层以上,由恒灵老祖亲自端酒巡游敬酒,一层敬酒一杯。
六层以及六层以下,则是由恒灵老祖的一位孙子辈儿的嫡系后人端酒祝贺,也算是没有完全看低六层及六层以下的修士。
待敬酒过后,便开始上菜了。
一道道荤素搭配的美味佳肴纷纷落入众人眼帘,热腾腾、香扑扑的气息氤氲着摘星楼。这个寿宴上的佳肴,上六层和下六层也不尽相同。
上六层的佳肴中,每上三道菜,便会有一道含有浓郁灵气的“珍馐”上桌,那些“珍馐”中,都参入的有各种细碎的灵芝、灵参之类的珍